虹桥商务区核心区 一期 城市设计 草案

  • 格式:pdf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划范围

虹桥商务区,位于本市中心城西侧,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交汇处,结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置,规划用地面积约86.6平方公里。虹桥商务区核心区,规划范围为3.7平方公里。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为商务区一期启动区域,东侧紧邻枢纽本体,西至嘉闵高架,南至义虹路,北至扬虹路,面积约1.4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虹桥商务区是服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商务集聚区;是贯彻国家战略,促进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载体。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主体是现代商务功能,是上海“多中心”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规划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和商务功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草案)

虹桥商务区是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的重要载体,是加快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完成《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城市设计》(草案),经过2009年1月8日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

能的集聚整合作用,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突出低碳设计和商务社区的规划理念,将商务区建设成为:功能多元、交通便捷、空间宜人、生态高效、具有较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上海市第一个低碳商务社区。

虹桥商务区规划范围示意图(草案)

低碳设计理念

低碳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实现节能减排。本次规划将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予以落实,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及建筑设计4个方面。

◇城市空间布局方面主要包括:通过小街坊、高密度、低高度的空间形态创造步行化的环境、适宜节能的建筑群体;通过功能混合布局减少长距离出行;通过多样性的公共空间增强可行走性。

◇交通组织方面主要包括:鼓励步行交通及自行车交通,促进公共交通,减少私车交通。

◇能源利用方面主要包括: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并尽可能利用近距离输送,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建筑设计方面主要包括:控制建筑材料、建筑物的遮阳及外保温、屋顶绿化、建筑自然通风等。

商务社区设计理念

商务社区理念的核心是强调空间的整体性和人性化。商务社区是指借鉴社区的社会和空间组织形式,形成内部联系紧密、服务功能完善、综合性、高效率的商务区。规划布局上,针对传统商务区功能单一、尺度过大、公共空间少、配套服务缺乏等问题,突出宜人尺度,强化功能混合,增加交往空间,加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布局结构

根据功能业态及交通条件,规划形成“两轴一带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两轴是东西向的商业休闲景观轴和南北贯通的申长路商务功能发展轴,其中商业休闲景观轴是中心轴线,主要的公共活动功能均沿此轴线布置。

一带是指西侧的滨水休闲带。

三组团是指与枢纽本体衔接的中心商业商务组团以及南侧和北侧的商务贸易组团。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规划总用地1.4平方公里,包括商业用地、商办综合用地、商业娱乐用地、绿地、道路等用地。

规划总开发规模约170万平方米,包括商务办公、会议展览、酒店、公寓式酒店、文化娱乐、商业等功能。与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相比较,用地规模基本不变,布局略有调整,局部道路红线有所优化

规划设计 ——

多元混合的功能业态

多元混合是低碳商务社区在功能业态方面最为重要的特征。在功能构成上,核心区主体功能为商务办公,配套功能包括零售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休闲、高端会议、精品展示、餐饮、酒店等。在规划布局上,摒弃传统的功能分区模式,采取了混合渗透、有机结合的高效模式。商务办公相对均匀布置,酒店结合商务办公分散布置,以高端商务酒店及公寓式酒店为主,精品会展结合景观轴线布置。商业功能以零售商业为主,主要包括高档、中档和日常购物区,其中高、中档购物区沿主轴线布置,日常购物区结合商务办公,布置于街坊内部公共空间或十字路口。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功能主要包括餐饮、咖啡酒吧、健身房、影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结合办公和酒店混合布置。

亲切宜人的街坊尺度

规划在空间尺度方面突出了路网高密度、街坊小尺度、建筑低高度的特点,在保证适宜的开发强度、利于实施的同时,创造亲切宜人的环境品质。增加支路及步行道,提高道路网密度:

◇ 街坊尺度150×200米左右;◇ 步行道间隔在90~150米之间。

对于较宽的路面通过建筑贴线、增加绿化隔离带等措施减小空间尺度,优化道路景观,形成亲切宜人的街道空间。

—— 规划设计

均质统一的空间形态

规划在空间形态方面突出了整体均质的特点,通过对建筑高度、建筑密度、街巷布局、建筑形态等方面的控制,强调核心区细腻丰富的城市肌理,连续统一的界面,树立起虹桥商务区特征鲜明的地域形象。

特定的限高控制形成了特殊的建筑风貌。虹桥机场周边限高43米左右(吴淞高程+48米),区域内建筑普遍为6~8层,标志性建筑最高为10层,局部以3至4层裙房联系。

规划街坊建筑密度大多在50%左右,街巷布局收放有序,

并通过街坊内部的围合空间形成人性化交流场所。

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

规划在塑造统一均质空间序列的基础上,强调空间构成的丰富多样和人性化。结合功能布局和空间尺度,以地面步行道系统为主,串联二层步廊和地下空间,构建立体分层步行网络。地下一层结合地铁站及商业休闲公共功能布置。二层步廊结合周边地块建筑设置。

由绿地、广场、公共设施和步行道形成公共空间系统。按照分层分级布局的原则,设置尺度、规模不等的绿地、广场和人行活动空间,配置相应服务设施,形成亲切宜人、功能复合的活动场所,增强了区域空间的可行走性和吸引力。西侧滨水区,结合水景布置休闲、餐饮及文化娱乐功能,空间开敞、自由、通透,贴近自然

规划设计 ——

公共空间示意图(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