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连接蛋白43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
- 格式:pdf
- 大小:185.90 KB
- 文档页数:3
应激下心律失常与缝隙连接蛋白43
黄强辉;胡建新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2011(25)5
【摘要】应激作为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因及病因之一,其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可通过多种不同途径和机制.不同类型的应激状态可导致全身自主神经系统失衡、激素改变,细胞的损伤和凋亡,钙离子通道异常等,而促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有关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43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与应激下心律失常的发生关系密切.交感或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时的应激状态将影响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和分布的变化,从而导致缝隙连接蛋白43去磷酸化,促使心律失常的发生.
【总页数】3页(P442-444)
【作者】黄强辉;胡建新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西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西南昌3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7
【相关文献】
1.通心络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J], 李华波;陈世健;胡建华;汪莲开
2.抗心律失常肽10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原代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影
响 [J], 伍琼;杨波
3.缝隙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J], 田攀;马宏
4.氢吗啡酮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J], 易菁;段宏伟;高鸿;曾庆繁;王子君;王贵龙;刘艳秋
5.缝隙连接蛋白4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J], 陈虹燚;梁仪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侯剑峰;张昌伟;郑哲;胡盛寿【摘要】目的:证实大网膜是否通过逆转心脏神经重构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
<br>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20),单纯心肌梗死组(n=20)和大网膜移植组(n=20)。
4周后分别采用电生理方法评价各组大鼠的电生理特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脏神经分布及密度,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连接蛋白43(Connexin43)、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内皮素-1(ET-1)的表达。
<br> 结果:与单纯心肌梗死组相比,大网膜移植组大鼠心律失常易感性显著下降(评分:0.9±0.2 vs 3.5±1.2,P<0.05),电传导阻滞得到显著改善[信号振幅(:3.4±0.3)mV vs(1.5±0.2)mV,P<0.05;捕获阈值(:2.2±0.2)mV vs(5.5±0.3) mV,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网膜包裹显著降低了心肌梗死周边区新生神经以及交感神经密度[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768.6±144.1)μm2/mm2 vs (1388.4±244.9)μm2/mm2,P<0.05;酪氨酸酶(TH)(:1018.5±124.7)μm2/mm2 vs(1552.4±270.3)μm2/mm2,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大网膜移植组NGF表达下调而Connexin43的表达上调,酶联免疫吸附法显示大网膜移植组ET-1的表达下调(P<0.05)。
<br> 结论:大网膜包裹能减低慢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易感性,而且这种作用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心脏神经重构的逆转有关。
%Objective: To conifrm the omentopexy decreasing the susceptibility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experimental rats with 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by nerve remodeling. <br> Methods: The MI model of SD rats was established by left coronary artery ligation. 3 weeks later, the qualiifed animals were randomized into 3 groups for the 2ndoperation. ① Sh am operation group, the rats received the 2nd operation without ligation, ② Isolated MI group, the rats received the 2nd operation without omentopexy, ③ Omentopexy group, the rats received the 2nd operation with omentopexy. n=20 in each group. 4 weeks after the 2nd operation,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ssessed by relevant techniques, the new and sympathetic nerves in MI border zone were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onnexin43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were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and the cardiac endothelin-1 (ET-1) level was evaluated by ELISA. <br> Results: Compared with Isolated MI group, Omentopexy group showed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of arrhythmia (3.5 ± 1.2) vs (0.9 ± 0.2), improved elec trical transduction (1.5 ± 0.2) mV vs (3.4 ± 0.3) mV and decreased capture threshold (5.5 ± 0.3) mV vs (2.2 ± 0.2) mV, all P<0.05. Compared with Isolated MI group, immunihistochemisty indicated that Omentopexy group had decreased new and sympathetic nerves in MI border zone, as for GAP43:(1388.4 ± 244.9)μm2/mm2 vs (768.6 ±144.1)μm2/mm2, for TH:(1552.4 ± 270.3)μm2/mm2 vs (1018.5 ±124.7)μm2/mm2, all P<0.05.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Omentopexy group had the lower NGF expression and higher connexin43 expression;ELISA demonstrated that Omentopexy group had the lower ET-1 expression, P<0.05. <br> Conclusion: Omentopexy may decrease the susceptibility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fter MI in experimental rats,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cardiac nerve remodeling.【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4页(P924-927)【关键词】大网膜移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神经重构【作者】侯剑峰;张昌伟;郑哲;胡盛寿【作者单位】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心肌梗死后以交感神经过度再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为特征的心脏神经重塑是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原性猝死的重要机制之一[1,2]。
心肌梗死后神经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
胡和生;程文娟;闫素华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杂志》
【年(卷),期】2005(10)6
【摘要】心肌梗死(MI)后存在神经变性、坏死、再生及神经重构现象,而神经重构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增加.神经重构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就MI后神经重构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469-471)
【作者】胡和生;程文娟;闫素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2+2
【相关文献】
1.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 [J], 王磊;廖德宁
2.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 [J], 印婷婷
3.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 [J], 帕力旦·肉孜
4.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 [J], 张涛;商丽华
5.依达拉奉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J], 曹晓霞;黄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帕力旦·肉孜【摘要】心肌梗死后存在交感神经变性、坏死和重构现象,而交感神经重构使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增加.交感神经重构与电重构相互影响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基础.对交感神经重构进行药物与非药物干预可能是控制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新的治疗途径.%Myocardial infarction induces cardiac nerve degenerating ,necrosis,regenerating and then remodeling. Sympathetic nerve reconstruction and electrical remodeling influence each other may be the foundation of the happened arrhythmia . The drug and non-drug inter- ventionon on sympathetic remodeling may be 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arrhythmias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3(034)003【总页数】4页(P371-374)【关键词】心肌梗死;交感神经重构;室性心律失常【作者】帕力旦·肉孜【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R541.7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的室性心律失常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其中心脏交感神经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机制。
曹济民博士对53例心脏移植者心脏神经分布密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病史作了相关分析后发现:心肌损伤病灶周围有非常密集的再生交感神经分布,且室性心律失常-猝死阳性组的神经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室性心律失常-猝死阴性组。
度,最大限度矫正炎性介质失衡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降低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的有效机制。
TNF-α是直接杀伤肿瘤作用最强的生物活性因子之一,可诱导IL-6的过度释放。
IL-6通过级联放大反应激活CD4+T淋巴细胞,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功能障碍。
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通过诱发内皮细胞产生高水平纤溶酶原抑制剂,损伤动脉内皮结构和功能,导致血栓形成。
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CK-MB、cTnI、hs-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表明 rhBNP+参附注射液治疗更利于改善AMI合并心衰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多环节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降低hsCRP浓度及cTnT峰值,恢复左心室肌性扩张功能。
GJ直接参与心肌细胞间电偶联信号的传递,形成电兴奋扩散至细胞间,引导心肌同步化的收缩。
Cx43是组成心室肌细胞的主要缝隙连接蛋白,具有多元化磷酸化位点,对应其相应的激酶,Cx43磷酸化水平直接影响心房肌传导延缓和各向异性[8]。
心肌缺血受损时,Cx43的异质性重构导致缝隙连接功能受阻,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心室肌非合胞体性收缩,心肌细胞间失电耦联,直接引起心肌传导阻滞、折返及Cx43表达水平的降低,继发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本研究中,观察组Cx43呈强阳性表达,端-端连接相对增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光密度值为(3.75±0.39)µm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0.37)µm2(P<0.05),表明 rh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AMI合并心衰,利于减少GJ重构,改善细胞间偶联,最大程度维持Cx43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应有含量、分布及稳定磷酸化状态,保持心肌的电生理稳态,降低缺血心肌与正常心肌间电传导各向异质性,促进心肌同步收缩及心功能恢复,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总之,rhBNP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有效拮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活化,延缓心室重构水平,减轻心脏损伤,降低心肌纤维化程度,逆转Cx43去磷酸化及表达分布紊乱,抑制心肌梗死后Cx43 重构[10],从而有效延缓病理性心肌肥厚进程,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MicroRNA-1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进展吴美霞【摘要】Micro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其作用是抑制靶信使的转录和翻译,其中microRNA-1是其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心脏中表达.在心肌细胞的多种病理状态下,microRNA-1可以通过转录调节各种离子通道和心肌电活动来参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现就microRNA-1与多种心律失常的关系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5页(P768-772)【关键词】心律失常;MicroRNA-1;离子通道;心肌电活动【作者】吴美霞【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海口 57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在多种生物中对调节基因的表达有重要作用。
他们通常与多种靶信使 RNA(messenger RNA,mRNA)的3’非翻译区以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结合,抑制靶信使的降解或翻译,从而在基因表达中起负性调节作用[1]。
因此一个miRNA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关键成分,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及发育。
MicroRNA-1(miR-1)是miRNA众多亚基中的一员。
miR-1在全身都有表达,但其主要在心肌细胞中特异表达,目前发现其与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息息相关,而恶性心律失常往往是造成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证明,miR-1在早期心肌分化中发挥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上的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表达,而促发心律失常。
同时miR-1过度表达还可以导致钙离子超载,引发心律失常[2-5]。
1 miR-1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机制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常见疾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都会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而其终末期更加严重,因其死亡率高,该病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冠心病心肌重构的研究进展叶琳;成方方;袁桂莉【摘要】近些年来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的现象严重,包括结构重构,心电重构,神经重构等.在急性心肌梗死幸存人群中,仍有多数人因致命性心律失常或难治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心肌梗死后,心脏发生了诸多病理生理变化,有研究表明炎性因子过度激活、各种离子通道蛋白的异常,以及信号通路的改变促进了心肌各种重构现象的发生.%In recent years,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ardiac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s a serious phenomenon,including structural remodeling,atrial electrical remodeling (AER),and neural remodeling. Most of the survivors of acute MI still die of fatal arrhythmias or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MI leads to a variety of pathophysiological changes in the heart. T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xcessive activa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bnormalities of various ion channel proteins,as well as the changes of signaling pathways promote various myocardial remodeling.【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8(040)009【总页数】5页(P1409-1413)【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重构;神经重构;结构重构【作者】叶琳;成方方;袁桂莉【作者单位】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等最终可累及心脏的疾病,以及服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及家族性心肌病史等情况,都会造成心肌重构,但冠心病是心脏器质病变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心肌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缝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刘超;王云;顾继伟;袁亚伟;冯东;高致炳【摘要】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5-羟基癸酸+缺血预处理组(5-HD+IP组),测定各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梗死面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各组心肌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 IR组和5-HD+IP组的心律失常发生多于IP组,评分明显高于IP组(P<0.01);IR组和5-HD+IP组的IS/AAR比值明显大于IP组(P<0.01);与IR组和5-HD+IP组比较,IP组Cx4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IP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增强Cx43的表达,5-羟基癸酸可以阻断IP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 IP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保持Cx43磷酸化,进而实现心肌保护.【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2【总页数】4页(P198-200,216)【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43;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者】刘超;王云;顾继伟;袁亚伟;冯东;高致炳【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外科病区,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外科病区,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3如何减轻再灌注损伤、保护缺血心肌,一直是心血管病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缺血预处理能使心室细胞间最主要的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量增加,分布模式改变以实现心肌保护,Cx43在心肌I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Cx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进展作者:江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传时间:2008-6-3 15:17:46关键词:2008东北会江洪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药物治疗除颤器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是引起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急性心梗幸存的人群中, 50%以上仍死于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已得到较深入的研究,而早期治疗和预防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也成为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本文就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 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1 心脏交感神经重构心梗后交感神经发生重构已得到广泛的认同。
研究发现,心梗后心脏交感神经发生损伤,周围神经纤维经过Wallerian变性,梗死区域去神经支配,继而梗死周边区发生神经鞘细胞增殖和轴突再生(神经芽殖),导致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高分布,交感神经密度增加。
在发生心梗的心脏中,去神经支配区域(梗死区)和高神经支配区域(梗死周边区)以及正常神经支配区域的共存可能在交感神经活动中增加心脏的电生理异质性,促进自律性异常和触发活动的发生以及折返的形成,从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目前认为,心脏交感神经激活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可与心肌细胞膜上β1受体结合激活钙通道,促进Ca2+内流,导致4期除极加速,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
心梗后,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密度增高,交感神经激活时梗死周边区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将明显高于梗死区和正常区域心肌细胞,因而梗死周边区很可能成为一个异位兴奋灶发放冲动,引起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重构可以促进触发活动的发生。
Pinto等研究表明,梗死周边区心肌细胞静息电位水平,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动作电位时程和复极离散度以及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明显不同于正常区和梗死区,其原因可能在于三个区域的交感神经密度不同。
高神经支配区域局部交感神经递质——NE浓度增加可以增加IcaL密度,减少复极K+电流密度,使交感神经高密度部位的动作电位延长(主要是复极化时间延长),交感神经刺激时使心肌细胞内Ca2+负荷增加,促进早期后除极(EAD)或延迟后除极(DAD)的发生,引起触发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