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高级宏观经济学)
- 格式:ppt
- 大小:422.50 KB
- 文档页数:55
高宏考试资料高级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红色字体为个人观点或逻辑不明白之处,且此版本尚不完整,望集思广益、予加修改与补充。
写完发现唯一可看的好像就是第三题,如果前两题看不下去,请直接跳过)一、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答:索洛模型假设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这一假设对西方古典经济理论十分重要,规模报酬不变意味着对于()L K F Y =有)(Y L K F λλλ=再根据欧拉定理,即对于k 次齐次函数((),,),,,2121n k n x x x f t tx tx tx f = (()())111111n n n n n k tx tx f x tx tx f x x x f kt ++=-可知L W K R L MPL K MPK Y ?+?=?+?=(规模报酬不变即k 取1,再取t 等于1,即可得出结果),当市场是完全竞争时,各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出,按这一价格总收入刚好被完全分配,分配公平且有效。
另外我们可以得知,任何将技术进步内生而导致规模经济递增的理论,都是对这一分配学说的冲击,毫不夸张地说是动摇了整个西方经济的基础)。
市场在有效人均资本积累等于零时达到均衡,有效人均资本又等于有效人均投资减去持平投资,即折旧、有效劳动增加所耗损的资本,整个用公式表达为:()k g n k sf k )(++-=?δ;s 、δ、n 、g 分别是储蓄率、折旧率、人口增长率、劳动效率进步率,均衡意味着()0)(=++-**k g n k sf δ。
可知在均衡处,*k 不变,A k *=k 将以g 的速度增加,收入也以同样的速度增加。
而且可以看出不同的s 值对应不同的有效人均均衡资本水平,因此对应不同的y 与c (sy -y c =),存在黄金储蓄水平*s 使得消费取最大值,对应的资本水平为黄金资本水平。
我们可以看出索洛模型主要有两大缺点:一、用假设增长来解释增长,因为最后得到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为g ,但g 是外生改定的;二、索洛模型没有微观基础,也就是没考虑经济个体的效用最大化。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1和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本文深入讨论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1和2版),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出色的笔记、精彩的课后习题解析,并对概念、理论和应用进行认真的细致分析,从而增加理解深度,完成更深层的知识探索。
《高级宏观经济学》是由罗默编写的经济学经典,既有第一版,也有第二版。
该书深入探讨了有关宏观经济的一系列概念,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和实践中的问题。
本文主要记录了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的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一、《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一版)》笔记: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几个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如消费、、政府支出、出口和多国贸易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体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分支。
它重点关注经济中的总体现象,这些总体现象包括:一般内需、总计计划、工业产出、通货膨胀和未来经济增长。
2.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包括:货币与兴贸易政策。
货币政策包括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和信贷供应,而贸易政策包括贸易壁垒、补贴和关税等。
此外,宏观经济学还关注大规模的经济转换,如通货膨胀、失业和衰退。
3. 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包括:需求管理理论、金融结构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
它们都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有助于帮助政府改善国民经济的表现。
二、《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笔记:1.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和劳动力。
资本形成是指为生产加倍而积极的活动;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力是指劳动力技能和可用劳动力水平的增加。
这三个因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分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及信贷供应的政策,其目的是稳定经济和利率,达到最佳的经济增长;而财政政策则指政府通过征税、支出和债务管理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3.货币策略货币策略主要通过操作利率和货币供应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第5章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假设价格有完全的伸缩性,并且,经济中产出的波动正如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所说的是由于技术冲击所造成的。
那么:(1)如果央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随着产出的波动,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2)如果央行调整货币供给以稳定物价水平,随着产出的波动,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3)经济学家观察到,货币供给的波动与产出的波动正相关,我们可以将此作为反对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证据,认为产出的波动源自货币供给的波动吗?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假定物价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所以货币不具有实际影响,物价会随货币调整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
这意味着实际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利率和产量,物价则自由调整以保证货币市场出清。
(1)当产量增加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会上升。
如果央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则物价必须下降以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
反之,当产量减少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会下降。
如果央行保持货币供给不变,则物价必须上升以使货币市场保持均衡。
所以,物价与产量反方向变动。
(2)假如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以保证物价水平稳定,则当产量增加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会上升,为使物价保持稳定,央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
反之,当产量减少时,实际货币余额需求会下降,为使物价保持稳定,央行必须减少货币供给。
所以,货币供给和产出同方向变动。
(3)货币供给与产出呈正相关并不能否定实际经济周期模型。
如果央行执行(2)中的政策稳定物价,即使货币对产量没有任何影响,也将观察到货币与产量密切相关,只不过这一相关性来自于货币当局对产量波动的内生反应而已,并非货币供给影响到了产出。
2.简述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
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指把经济波动归因于实际因素(或供给方面的)冲击,而不是货币因素的一种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之源是技术冲击,分析了波动传导以及货币与产出的关系。
(1)技术变革是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
第四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一、导言:有关经济波动的一些事实理解造成总量波动的来源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和性质的主要理论。
通过对美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真实GDP 分析得出:第一个事实是,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形式(由于产出的变动不规则,因而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都不试图将波动解释为由不同时间长度组成的确定性周期,想识别出有的基钦周期(3年)、朱格拉周期(10年)、库兹涅茨周期(20年)及康德拉耶夫周期(50年)的努力通常被认为是徒劳的。
普遍的观点是,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扰动,以随机的时间间隔来影响经济,这些扰动继而传递给整个经济。
在这一点上,主要宏观经济学派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扰动和传递机制的假设不同;第二个事实是,产出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程度不一(存货投资平均只占GDP中一个极小的比例,它在衰退时的波动却几乎占GDP下降的一半);第三个事实,涉及产出变动的不对称性:产出在较长的时间内稍高于其通常路径,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远低于其通常路径。
第四个事实是,二战前后的产出波动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剔除对二战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传统估计存在重大的偏差);最后,失业率的变动一般小于产出变动。
二、波动理论瓦尔拉斯模型,即一个没有任何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市场缺失、或其他不完善性的竞争性模型来理解总量波动。
拉姆齐模型是瓦尔拉斯总量经济基本模型。
本章是对拉姆齐模型的一个扩展,纳入总量波动:1、存在一个扰动来源,如果没有冲击,该模型将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然后平衡增长。
强调对经济中的技术冲击,即生产函数在各个时期的变动,以及政府购买冲击,这两种冲击代表真实扰动:技术冲击改变既定数量的投入品所产生的产出,而政府购买冲击改变既定生产水平条件下私人经济可利用的商品量。
——RBC模型。
2、考虑就业的变动。
通过使家庭效用不仅取决于家庭消费,而且取决于家庭工作量,从而将就业的变动考虑在内(就业决定于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有交点)。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件一、引言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是一本在学术界广受推崇的经济学教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均衡和一般均衡等;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议题,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
本课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为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微观基础1.消费者行为罗默认为,消费者行为是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者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在预算约束下,选择一组商品和服务,使得总效用达到最大。
为此,罗默介绍了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等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求解拉格朗日函数来找到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的方法。
2.生产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是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罗默认为,生产者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生产技术、要素价格和市场价格的约束下,选择一组生产要素和产量,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
罗默详细介绍了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等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求解拉格朗日函数来找到生产者最优生产组合的方法。
3.市场均衡和一般均衡罗默认为,市场均衡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市场均衡指的是在某一市场价格下,市场需求等于市场供给。
罗默介绍了如何通过供求曲线来分析市场均衡,以及市场均衡的稳定性条件。
罗默还介绍了一般均衡理论,即在一个包含多个市场和多种商品的体系中,各个市场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
三、核心议题1.经济增长罗默认为,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产出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
罗默详细介绍了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等,并分析了不同增长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2.失业罗默认为,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个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