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讲解与术后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26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健康教育一、病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婴儿出生后或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脱位等一系列畸形。
男女之比约1:6,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
病因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体位不正,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也较明显。
二、临床表现髋关节外展受限,臀部及腹股沟皮纹不对称,患肢短缩畸形,较大患儿出现跛行步态,双侧脱位则表现为“鸭步”姿态左右摇摆。
三、住院健康指导(一)术前宣教1、心理指导(1)询问病史(2)向家属讲解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
对幼儿及年长儿做好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儿。
(3)安慰患者及家属,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术后恢复过程、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及方法。
2、饮食指导(1)合理的膳食结构,注意钙和蛋白质的补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钙、高铁、高维生素饮食,以供给足够营养;(2)术前4~6 h禁食水,以防止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3、休息、运动或体位指导(1)注意患儿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行牵引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牵引力线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有无过敏性皮炎,身体是否随牵引重量而下滑等,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确保牵引效果。
(3)术前牵引的患儿要确保牵引重量,要注意观察牵引重量及牵引效果。
即便在牵引下已经复位,也应维持牵引以免股骨头再次上移脱位。
同时告诉家长不可随意减轻重量。
术前备皮时应尽最维持原牵引,保证治疗的持续性。
4、其他指导(1)术前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
手术区域皮肤术前一天用无菌皂液清洁。
(2)按医嘱备抗菌素,x光片或MR片等带入手术室。
(3)根据麻醉种类及手术种类准备床单位和必要的专科用具等。
(4)加强巡视:及时满足病人生活需求(二)术后指导1、休息、运动或体位指导(1)固定保持患肢于有效固定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全程护理及出院指导作者:刘玄江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4期摘要:在小儿常见畸形病例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也隶属其一。
从2005年~2007年这3年内,我们科室共成功治愈该病例6例;因此,针对于临床工作我们也归纳出了一些护理经验。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护理1临床资料此病例6例,均为男性;年龄3岁~9岁。
患儿均安排了行髋骨截骨术,治愈较为显著。
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鉴于病例患者较年幼,习惯了穿梭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视觉变化,首次来到医院难免会对周围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慌,加上对于身穿白色制服的医护人员难免会刺激其精神恍惚,哭闹不安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幼儿爱受赞赏的心理,主动接近并态度和蔼可亲的与其亲切交流,尽量消除其恐慌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2告知护理考虑到患者年幼且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常会因忧虑伤口处疼痛难耐,不愿积极配合。
此时应将早期功能训练的意义及重要性耐心的讲解给患者及其家长并告知他们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主要在于预防。
2.3术前访视基于患者较为年幼,术前难免会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焦虑、恐慌等心理,作为患者家属也会对手术的进展牵肠挂肚,因此,术前1d应当访视患者及其家长,抚慰其紧张不安的心理;对于护理人员,更应当主动积极热情的向家长详细阐述一些国内外成功病例、手术方法、科室的技术水平、麻醉等方法,充分给予家属信心,力求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以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从而更好地协助医生完成整场手术的治疗。
2.4术前准备在手术前1d,皮肤应准备局部备皮,先涮洗,再用75%乙醇消毒,其次使用无菌巾包扎。
最后向患者家长咨询其患儿对常用药物有无过敏史经历并进行相关的过敏试验。
针对阳性患者,应在其病例上进行明显标注。
在术前24h内,严格禁食;4h内,严格禁水,并在术前1d做血交叉试验。
当然,除此之外,术前一晚应当担保患者充分的休息睡眠时间或谨遵医嘱服用术前用药。
儿童髋关节脱位怎么护理儿童髋关节脱位是一种以新生儿为主的骨损伤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变会对儿童韧带、股骨头以及附近肌肉造成影响,从而出现脱位、半脱位、关节松弛等情况,会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临床上通常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因患儿年龄小、疼痛耐受低等原因,需要辅以良好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就儿童髋关节脱位怎么护理展开探讨,其报告如下:1.心理护理患儿年龄较小,因此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入到陌生环境后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经常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恐慌情况。
所以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儿拉近距离,以和蔼的态度与之沟通,抓住患儿的心理特征进行交流,同时重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比如对患儿额头进行轻柔抚摸,有条件时配备相应的饰品与玩具等。
患儿看到白色制服的护理人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当身穿粉色制服进入病房,以此增加亲切感,是能够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进而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及其家属展开健康宣教工作,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与治疗成功率,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患儿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接受干预。
向患儿家属普及护理重要性,住院期间引导家属主动参与患儿的翻身、皮肤按摩、康复训练等护理工作,利用成功案例消除家属顾虑,并增强家属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意识。
2.皮牵引护理为提高复位效果,帮助患儿松弛肌肉组织,需要手术前1-2周内,对脱位2度以上的患儿进行牵引,确保脱位股骨头牵引至髋臼水平。
在牵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护理要点包括六个方面,其一,牵引的重量不得超过患儿体重的10%,砝码距离地面的高度以30-40cm为宜,在牵引过程中,让患儿的患肢外展35°-45°;其二,牵引绳应当与患儿的肢体长轴成一条直线,为避免对牵引力产生影响,不得在绳索上压其他物品。
牵引时需要注意患儿的肢体是否舒适、骨突处有无受压、牵引有无阻碍等;其三,在牵引期间,需要协助患儿展开功能锻炼,避免患儿出现肌肉萎缩与关节强直情况;其四,确保反牵引力量,抬高床位,尽量减少患儿体位的改变;其五,做好相应保暖措施,防止患儿出现着凉情况,同时用被将患儿患肢该好;其六,防止患儿足跟、足下垂出现受压情况,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来促进其血液循环,以此减少压疮现象的产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标准护理计划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治疗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异:1岁以内穿连袜套、使用外展架将两髋保持在外展位;1-3岁,行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复位前持续皮牵引2-3周,酌情行股内收肌肌腱切断术;4岁至学龄前,行Salter骨盆截骨术或股骨旋转截骨术;学龄期及成年人行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护理需依照相应的治疗方法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进行实施。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恐惧;②躯体移动障碍;③自理缺陷;④有皮肤受损的危险;⑤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⑥有窒息的可能;⑦潜在并发症--肢体血液循环障碍;⑧潜在并发症--伤口渗出较多。
一、恐惧二、躯体移动障碍三、自理缺陷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有皮肤受损的危险相关因素:1 小儿皮肤娇嫩。
2 支具、牵引、石膏固定。
3 缺乏自护能力。
主要表现:1 支具、牵引、石膏固定太紧。
2 大小便污染。
3 床单位不整洁,有渣和碎屑。
护理目标:1 患儿家属掌握皮肤护理要点。
2 病人无皮肤损伤。
护理措施:1 指导患儿家属皮肤护理的要点,以利配合。
2 每天给患儿擦洗全身。
3 及时更换婴儿尿布,定时接留小儿尿液,大小便污染后及时擦拭,保持皮肤干爽,防止尿布性发炎发生。
4 保持床单位整洁,防止零食、碎屑磨碎皮肤。
5 对长期卧床患儿,每班检查皮肤情况,定时变换体位,减轻皮肤受压,预防褥疮发生。
6 使用支具、石膏、牵引、术后病人严防压疮。
7 将锐利用物(刀、叉、剪)和热水瓶远离患儿,以防刺伤和烫伤。
8 对行走不稳的患儿予以保护,以防跌伤。
9 一旦出现皮肤损伤,即作相应处理。
重点评价:1 家属是否了解皮肤护理要点并能配合。
2 病人是否出现皮肤损伤。
3 病人一旦出现皮肤损伤,是否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五、有牵引效能降低或失效的可能相关因素:1 体位不当。
2 小儿活动度大。
3 家属配合差。
主要表现:1 牵引装置移位:钢针偏移等。
宝宝的髋关节脱位应怎么护理?什么是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是指髋关节头与髋臼之间的连接断裂或失去配合的情况,导致髋关节头脱出髋臼,通常是发生在婴幼儿期。
髋关节脱位的原因髋关节脱位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宝宝出生时就存在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异常,主要原因包括:•髋臼发育不良或浅薄:髋臼(亦称髋盂)是髋关节的一部分,如果髋臼的发育不良或太浅,无法完全包裹髋关节头,容易导致脱位。
•韧带过松:如果宝宝的韧带过松,髋关节就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总是容易脱位。
•错位:由于胎位异常或骨骼畸形等原因,髋关节在胎儿时期和出生过程中就已经发生了错位。
后天性髋关节脱位后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在宝宝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外力或其他因素造成髋关节脱位。
•外力性因素:如摔伤、撞击等外力作用导致髋关节脱位。
•其他因素:如差异性生长、肌肉力量不平衡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
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的髋关节脱位,我们都需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来保护宝宝的髋关节,并促进其恢复。
宝宝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以下是宝宝髋关节脱位的护理措施,供您参考:1. 保持髋关节的稳定在髋关节脱位后,我们需要确保髋关节的稳定,以避免再次脱位或引起其他伤害。
•使用髋关节固定器: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固定器,例如蒙蒂固定器(Pavlik带)或HKAFO(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外骨骼)。
请遵循医生的嘱咐,正确佩戴和调整髋关节固定器。
•避免过度活动:髋关节脱位后,宝宝需要避免剧烈活动和运动,以减少髋关节的不稳定。
2. 牵引和整复对于严重的髋关节脱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牵引技术和整复操作来纠正脱位。
•牵引:通过轻度牵拉髋关节,使其回到正常位置。
这通常需要在医院中进行,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整复:在牵引后,如果髋关节无法自动回到正常位置,可能需要进行整复操作,即手术干预来纠正脱位。
3. 康复训练髋关节脱位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和肌肉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