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及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农村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发展成为国家的重中之重。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一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发展中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这一建设。
一、现状分析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相对欠缺,这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如体育场馆、健身房等,致使居民的体育锻炼空间相对较少。
其次,农村的体育教育也存在不足,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农村居民普遍缺乏体育意识,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动力和机会。
二、建设方向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1. 丰富体育设施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以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修建综合体育场馆、篮球场、足球场等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锻炼和娱乐的场所。
2. 提高体育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此外,可以加强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
3. 组织体育赛事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和活动,激发农村居民的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可以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如乡村马拉松、篮球赛、足球赛等,吸引更多人参与。
4. 加强体育宣传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可利用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宣传体育知识、体育新闻和成功案例,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三、政府的角色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的建设。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便捷地享受体育服务。
四、社会力量的参与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调查研究论文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劳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闲暇时间也因此逐渐增多,这使得农民的社会体育参与需求日益迫切。
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属于公共事业服务的范畴,在如今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下,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尤显重要,为了更好的完善体系建设,进行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调查更具意义。
通过对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调查,了解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时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
1.1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在此次调查抽选的十五个村子里,全部拥有自己的健身路径器材,村庄五百米内均有篮球场或者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的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发展状况但也间接地反映了随着烟台市经济的不断发展,烟台市农村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据统计烟台市各县市区半数以上实现“五个一”工程(即一个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健身馆、一个中型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一个游泳池或室外篮球场)。
烟台市已建省级或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基地)14个,目前5964个村安装了基本的健身体育器材,占行政村总数的90.1 %;据专业机构数据显示,烟台市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 2平方米,并形成了“十五分钟健身圈”。
烟台市80%以上具备场地建设条件的行政村安置了健身器材。
当今社会便捷的交通使得烟台体育公园、健身中心等这类大型专业体育场馆也成为部分农村居民的选择。
1.2社会体育服务项目发展烟台市政府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体育在施行《全民健身条例》的同时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出台《烟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xx-xx 年)》,其中农村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占主要部分。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基层落实的监管。
目前烟台市已建成全民健身活动站点3681个,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的场地设施对外开放为周围村镇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场地服务;通过政府、企业、体育组织等进行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不仅能丰富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还可以增进村民对农村社会体育的认识;虽然无法实现各个村落建设独立的体质监测站但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定期对农村居民实行体质监测活动,以确保对烟台市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掌握,方便有效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和服务;烟台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一万人,并在各村落设置全民健身活动站点,并配备便携式音箱。
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现状与建立周君华【摘要】Management system in public sports service is the basis of implementing public sportsservice and also the important means of advanc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A powerful and Stable management system can ensure awell - developed public sports service.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 and come up with the ways of construc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是实施体育公共服务的前提,是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需要有一个强劲稳固的管理系统作为保障。
通过对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
【期刊名称】《山东体育科技》【年(卷),期】2012(034)004【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山东省【作者】周君华【作者单位】鲁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烟台26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0-05体育公共服务是在政府主导下,由政府主体、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共同提供的,为满足各种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育产品和行为的总称。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推进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策略研
究
牛志宁;张云龙
【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
【年(卷),期】2014(036)002
【摘要】通过分析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山东省寿光市在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在借鉴国内城乡统筹下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路.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牛志宁;张云龙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12.42
【相关文献】
1.浅析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及实施建议 [J], 乔柳
2.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J], 傅兆君;徐庆璠;胡成萍
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市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J], 孟祥波;崔志翔
4.试析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途径 [J], 王进;
5.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 [J], 谢自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摘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十一五期间,山东各地结合实际,充分认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本文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山东省十一五期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权益;绩效评估200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0年7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强调指出: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山东是文化大省,建设文化强省是山东省近年来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据山东省文化厅厅长亢清泉介绍,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各级文化部门把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工作,以“文化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实现了新跨越,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群众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
本文在分析、借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十一五期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状况、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
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及策略研究作者:范传芳王颖葛庆焕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03期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及策略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80后”青壮年流动频繁,无形中主体力量削弱;体育职能部门力量削弱,农村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匮乏,政府对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等是制约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
提出: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内容体系;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山东省中图分类号:G80-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3-0007-05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省份。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山东省9 579.31万人口中,农村人口5 902万人,占总人口的61.61%[1]。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山东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与其他领域相近,山东省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领域也存在事实上的城乡社区差距,而提高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水平是缩小城乡社区之间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环节。
加快完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山东省乃至我国群众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省服务政府建设的重要问题[2]。
在2012年山东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山东省体育局有关领导要求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立足群众体育工作,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建设。
作为大力推进山东省体育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凸显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山东省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研究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提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山东特色和农村特点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对推动文化强省和体育强省建设,提高山东省文化软实力,激活民族体育文化的创新活力,增强国际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1研究对象山东省300个农村社区。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几年来与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方面的有关论文及学术专著、国家及山东省和相关县市乡镇统计资料、政府文件等,并通过互连网搜集整理了相关数据。
1.2.2访谈法通过专访、电话访谈、信访的方式对省体育局、农业厅、省社科院、民政局等研究体育学、社会学及农村工作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1.2.3实地调查法课题组主要成员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对抽取的300个农村中的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访问调查,对农民进行了田野调查,获得很多有关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
1.2.4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因素,剖析存在的有关问题,找出其原因所在,提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策略,为山东省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制定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研究山东省乃至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2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2.1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国急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打工。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属于农民的范畴[4]。
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山东省“80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1 310.4万人(这一数字还在增加)。
“80后”青壮年身体素质相对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仍需要家中“留守”劳动力负责,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农村体育文化活动,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力量。
而在“留守”者中,大多数是年迈和年幼者,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条件差,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尚不健全,多数65岁以上的空巢老年人体弱多病。
目前,山东省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710多万,约占该年龄段老年人口的7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5年将达1 000万人左右。
2.3体育职能部门力量削弱,农村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匮乏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将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规模庞大、人员臃肿、结构不合理的行政机构进行了精简和改革。
为了达到精简机构规定硬指标,山东省不少县乡镇撤销了体育部门,并将体育置于他人门下或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合并重组,以重点扶持部门管理和经济建设,这种做法使基层体育管理部门的权限大大减弱,包括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政府管理职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体育事业的发展。
如今,基层公共文化体育事业主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而基层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减弱对包括农村在内的体育文化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使其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文化健身活动指导员是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是农民学习体育健身知识、科学体育健身的指导者。
但是目前,山东省农村社区的体育文化健身活动组织机构缺失,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根据《课题组》对聊城市135个乡(镇)社区的文体工作站的调查显示,有36个乡(镇)有专职文化体育工作人员,只有18个乡(镇)有专职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
虽然部分乡(镇)社区文体工作站有专职人员或指导员编制,但是没有完全配齐。
由于乡(镇)社会文化体育专职人员和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的缺失,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状态,影响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从而就造成了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在农村社区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4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认识不足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是一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需要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管理手段去加以研究和指导[5]。
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之前,是不会把它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已经习惯了的体育文化服务形式和管理模式加以区别的。
县一级体育职能部门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是属于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范畴,只要把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抓上去,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就抓好了,跳不出旧的管理模式,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因此,在组织体育竞赛和开展其文化活动时,仍然沿袭过去的做法,忽略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这一新的体育形态。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群众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它除了具备健身的本质功能外,还有增强社区意识、增进社区感情、加强社区整合、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能。
但目前部分乡镇和村落的社区体育文化基本上处于可抓可不抓,可管可不管的地位。
县级体育职能部门出于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考虑,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仅停留在一般号召层面上,计划管理亦流于形式,满足于每年组织一次体育文化活动的水平,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更是无能为力,无大的作为。
3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策略3.1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与法规建设1995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刚要》,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意见》,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6年山东省体育局制订的《山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办法》和《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为加快“十一五”时期山东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步伐,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但随着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的推进,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推动城乡社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文化的的需求,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政策与法规建设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山东省部分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十二五”时期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在原有的政策与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如加快制定《山东省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条例》、《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捐赠管理办法》、《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场地设施保护条例》、《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与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使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组织管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健身活动的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骨干的培训与管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3.2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构建一套符合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实际的、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的保障[6]。
目前山东省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较欠缺,这就决定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
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兼顾、责任明确、分级管理”。
把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县级体育部门要为乡镇配备热心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精于业务的专职体育干部,乡镇还要发现和培养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积极分子。
可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骨干,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从而推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