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碾压涂料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5
聚氨酯漆的生产工艺过程聚氨酯漆是异氰酸酯基团与羟基类化合物的羟基反应,聚合生成大分子长链化合物;环氧涂料成膜物是环氧树脂与胺类化合物发生交联反应,聚合生成大分子长链化合物。
配方的具体合成步骤如下:1.将漆酚、糠醛加入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入氨水,升温至98摄氏度,回流反应40~60min;2.真空脱水至溶液呈透明色为止,温度小于等于65摄氏度;3.降温至40~50摄氏度,加二甲苯配成50%溶液,黏度控制在20s左右,备用;聚氨酯漆反应配方的具体步骤:1.将环氧树脂用二甲苯、丁醇加热溶解,回流30min,加入H3POS接触剂,在80~90摄氏度反应30min;2.降温至40~50摄氏度,滴加钛酸四丁酯。
聚氨酯漆的生产工艺过程:1.取石棉纤维、海泡石纤维和1/5快速渗透剂进行混合,实现开棉;2.在化学开棉物质中加1/4热水进行浸泡静置10~20h;3.静置后进行正反搅拌各40min;4.取1/5热水,1/10快速渗透剂及膨润土、水玻璃和有机硅进行混合,制备负离子悬浮液。
所制备的负离子悬浮液进行正反搅拌,时间为20~40min;5.将化学开棉和制备负离子悬浮液加速余下的热水和其它组分进行综合强制搅拌,时间40~70min;6.测定容重为0.75,PH值为8即可;7.包装。
聚氨酯保温的生产过程分哪几个步骤?总体说来聚氨酯保温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反应阶段、脱水阶段、后处理阶段,具体说明如下:一、反应阶段1、物料先在微碱性介质中主要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再转入微酸性介质中进行缩聚和醚化反应。
由于在碱性阶段形成的羟甲基化合物较稳定,转入醚化反阶段后也较平稳,所以生产过程较易控制。
2、树脂在反应过程中不区分碱性和酸性两个阶段,而是将各种原料投入后,在微酸性介质中同时进行羟甲基反应,醚化反应和缩聚反应。
本法工艺简单,但必须严格控制pH值,使三种反应平衡地进行,达到规定的反应程度。
二、脱水阶段1、分水法定义上讲就是蒸馏脱水前先将反应体系中部分水分离出去的方法。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聚氨酯(PU)是一类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二醇类为原料合成,结构中既有柔性的C-C链和C-O-C链,又有活性的酰胺基团,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好。
改性后的环氧树脂(EP)强度和韧度都得到提高,特别适用于环氧浇注、环氧涂料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设计只介绍相应产品的用途、作品的应用等)胶黏剂的一类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早在数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胶黏剂。
到上个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黏剂的现代发展史。
胶黏剂是具有良好粘结性能的物质,特别是合成胶黏剂强度高,对材质不同的重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均可实现有效粘结,并且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了机械粘结,从而为各行业简化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
全球胶黏剂、密封剂和表面处理剂市场总规模约500亿欧元(680亿美元),其中工业胶黏剂市场占44%的份额。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胶黏剂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本世纪前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胶黏剂工业整个发展势态越来越好。
据中国胶黏剂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我国胶黏剂产量分别为22.7万吨、251.7万吨和280.2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外14.32%、10.44%和11.32%,2007年和2008年产量为313.5万吨和344.8万吨,产量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去年下半年,由于遭受美国、系,西欧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开始,我国合成材料工业及其胶黏剂工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据预测今年胶黏剂产量可望达到372.38万吨,增长速度比去年有所下降。
如上所述,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如果没有受到其他影响,2012年后我国又将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2015年,即“十二五”计划末,我国胶黏剂产量将突破600万吨大关。
1前言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因其有优异的粘结性、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及良好的工艺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复合材料基体等方面,但其质脆、耐热性、抗冲击韧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大的用。
因此对它进行改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其中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强度和耐热性是环氧树脂材料改性的重要方向。
通常的增韧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都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刚性和耐热性为代价的。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IPN)自问世以来,因IPN的协同效应可使聚合物的冲击强度、模量、断裂伸长、硬度和耐热性等同时比每一组分的高而引起广泛重视。
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能同时具有耐高低温、高强度、高韧性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开展环氧树脂的聚氨酯(PU)改性研究工作,能够为PU改性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的设计获得理论依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固化工艺会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PU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研究对材料性能的提高与固化工艺的设计十分关键,而相关的PU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
为此,本研究选用聚乙二元醇(PE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料,合成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预聚体、固化剂(N,N-二甲基苄胺)对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并通过时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
1.1 环氧树脂的定义及发展简史1.1.1 定义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泛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为骨架并能通过环氧基团反应形成有用的热固性产物的高分子低聚物(Oligomer)。
但聚合度为零时,称之为环氧化合物,简称环氧化物(Epoxide)。
这些低相对分子量树脂虽不完全满足严格的定义但因为具有环氧树脂的基本属性在称呼时也不加区别的统称为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从液态到黏稠态、固态多种形态的物质。
它几乎没有单独的使用价值,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使用价值,因此环氧树脂属于热固性树脂,属于网络聚合物范畴。
论文设计了一种用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对生产方法、生产工艺、设备装置、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都进行了详细设计说明,这对于环氧树脂的增韧工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环氧树脂应用广泛,利用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有实验室研究,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加快推进其工业生产,很有意义。
论文设计有条理,论述全面细致,书写良好。
设计总说明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品种。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电绝缘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耐热及粘接性能,然而环氧树脂在韧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改性来增强其韧性。
本设计中,用聚氨酯来改性环氧树脂来增强韧性,因为聚氨酯具有柔性的大分子链,高弹性及很好的耐振耐磨性能,用来增韧环氧树脂可获得性能优异环氧树脂基体,而环氧树脂增韧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弹性体改性,因此本设计选用了聚氨酯作为环氧树脂的增韧剂,同时聚氨酯的引入也使体系的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根据设计任务书,本设计进行了年产1000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认知实习,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进行了科学论证和设计。
针对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后产品在技术上的严格要求,本设计选择了相应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条件。
根据有关实验得到结果,改变环氧树脂与聚氨酯两组分的质量比,改性环氧树脂的硬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断裂伸长率、维卡软化点和Tg都发生了变化。
随着聚氨酯加入量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增大,但聚氨酯加入量大于20%后,拉伸强度急剧下降,表明80/20时性能最佳,因此本设计中,环氧树脂与聚氨酯预聚体的质量配比取80/20。
因此,本设计中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1:4。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方法有一步法、预聚体法(二步法)、半预聚体法,一般现在的企业中以一步法,二步法为主。
本设计中选用一步法合成聚氨酯预聚体,一步法是把聚醚二元醇和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有机锡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合成;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的复合有反应型和非反应型,本设计中选用反应型的方法,通过反应型的方法会增加体系黏度,用稀释的方法降低黏度,这样保证了产品的黏度。
环氧树脂改性MDI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表征李帅杰;柴春鹏;马一飞;李国平;罗运军【摘要】采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分子质量为1 000的环氧丙烷缩合物(PPG1000)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用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亲水扩链剂并用l,4-丁二醇(BDO)作小分子扩链剂进一步提高分子质量,再向预聚物中引入环氧树脂E-44,采用内乳化法制备了环氧树脂改性的MDI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其中异氰酸酯根与羟基比值(R值)为1.3,DMPA质量分数为6%,PPG1000和MDI 物质的量比(软硬比)为1:2.8,固含量为30%.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E-44加入量为2%~6%时,乳液较为稳定;环氧树脂E-44加入量为6%时,拉伸剪切强度最高,可达到2.78 MPa.在2%~10%的环氧添加量内,拉伸强度随环氧添加量上升逐渐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环氧的加入使水性聚氨酯胶膜的吸水性下降,耐水性提高.【期刊名称】《粘接》【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5页(P60-63,70)【关键词】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环氧树脂;改性【作者】李帅杰;柴春鹏;马一飞;李国平;罗运军【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33.4+3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软硬度可调节、无污染、操作加工方便,易于改性,能直接粘接非金属、金属等多种材料,粘接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泛[1]。
但是传统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耐水耐热性差、耐老化性差、干燥时间长且胶膜力学性能较差[2]。
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对其进行改性是有效的途径[3]。
环氧改性高固含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杨丽娟;李建军;彭晓宏;曹喜民;张雅胜;关仲翔;陈旭东【摘要】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m-X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预聚物反应单体,以2-[(2-氨基乙基)氨基]乙磺酸钠(A95)和乙二胺为扩链剂,利用预聚体分散法制备高固含水性聚氨酯(WPU)消光树脂乳液及胶膜,分析了乳液表观黏度、乳化工艺、尺值[n(-NCO):n(-OH)]、磺酸盐扩链剂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固含量的影响,探讨了环氧改性高固含水性聚氨酯消光树脂的性能.当乳化转速为3500 r/min左右,中和度为90%左右,R值为1.9时,A95含量为30%时,环氧树脂含量为7.5%时,能够制得固含量为40%以上的WPU乳液稳定性好,性能优异.【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15(045)012【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水性聚氨酯;高固含;低光泽【作者】杨丽娟;李建军;彭晓宏;曹喜民;张雅胜;关仲翔;陈旭东【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清远市美乐仕油墨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40;清远市美乐仕油墨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40;清远市美乐仕油墨有限公司,广东清远511540;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5102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4+3水性聚氨酯(WPU)具有无毒、不燃及绿色环保等优点[1],广泛用于轻纺、皮革、木器、塑料、建筑、造纸、汽车和工业维护等领域[2],国内聚氨酯分散体消费量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性聚氨酯市场[3-4]。
然而,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固含量较低,干燥时间长,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传统的水性聚氨酯是通过添加一些消光剂来达到消光效果,但是消光剂的加入易使乳液的稳定性降低,涂膜的耐水解性、耐热性、耐刮性等性能下降。
工业用改性环氧低表面处理底漆的研制摘要:合成一种分子结构较大的异氰酸酯组份,作为环氧防腐底漆的固化剂,用以改性环氧底漆,使用漆膜具有聚氨酯的柔韧性和环氧树脂的附着力,配以磷酸盐活性防锈颜料,使该防锈漆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高度的弹性和柔韧性、优异的附着力,用于低表面处理的钢铁表面,可直接刷涂在旧的漆膜上,对底材处理不彻底的钢铁表面也表现出优异的防腐性能。
关键词:改性环氧,低表面处理,防锈底漆,修补底漆1引言钢铁表面所用的防锈底漆始终是涂料防腐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环氧涂料是目前防腐涂料中应用最多的品种之一。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耐磨性、力学性能、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耐高低温性,以及收缩率低、防腐性能好的特点,在船舶、工业钢结构、桥梁等领域应用广泛,但环氧涂料固化后表面光滑、交联密度高、呈三维结构状、内应力大、表面能高,对下道涂层的复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必须有涂装间隔限制。
从多异氰酸酯固化环氧树脂作为防腐底漆,目前也有多种方法,用异氰酸酯固化化的环氧树脂漆,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中的羟基与多异氰酸酯反应可制成常温下甚至低温下的防腐涂料,干燥后的漆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和防腐性,可用在钢铁表面的防腐保护。
对异氰酸酯组分,有人把三羟甲基丙烷与TDI反应制成固化剂,再与高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如E-03反应,这样制成的漆膜交联密度大,漆膜性能也很优异,但是这种固化剂本身的分子量比较小,只能与E-03这样的大分子量环氧树脂反应,而与中等分子量的E-20或E-12环氧反应所形成的漆膜就有点较脆。
在环氧防腐漆中,用得最多的就是E-20环氧树脂,E-03因其分子量过大,只能溶解在环己酮等特殊的溶剂中,而且固体含量也较低,不是防腐涂料发展的方向。
在防腐漆使用中,良好的底材处理是保证涂膜发挥良好防腐性能的最重要的要求,但是由于钢结构的复杂化,很多部位难以进行彻底的表面清理,干喷砂的方式又带来了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机械打磨又无法彻底根除锈蚀物,而且效果很慢,所以很需要一种能适应钢结构低表面处理的防腐底漆,这种涂料即使在底材处理不彻底的表面上涂装,也能达到预期的防腐效果,以减轻处理表面的压力,适应工程维修的需要。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资料汇总目录一、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二、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研究三、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四、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制五、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与研究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仍有待提高。
为了改善这些性能,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将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应用于水性聚氨酯的改性中。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木质素的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降低极性;其次是环氧化的过程,通过氧化剂将木质素转化为环氧树脂。
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聚合物合成和乳化两个步骤。
将木质素基环氧树脂与水性聚氨酯进行混合,再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形成稳定的水性分散体。
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在物理性能、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
这主要归功于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优良性能,如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绝缘性等。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引入还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粘附力,使其在复合材料、涂料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有望成为未来水性聚氨酯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如何实现木质素基环氧树脂与水性聚氨酯的均匀混合,以及如何在保持材料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因其无毒、无污染的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纯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往往存在粘附力低、耐水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为了改善这些性能,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