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02.34 KB
- 文档页数:15
1前言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因其有优异的粘结性、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及良好的工艺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复合材料基体等方面,但其质脆、耐热性、抗冲击韧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大的用。
因此对它进行改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其中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强度和耐热性是环氧树脂材料改性的重要方向。
通常的增韧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都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刚性和耐热性为代价的。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IPN)自问世以来,因IPN的协同效应可使聚合物的冲击强度、模量、断裂伸长、硬度和耐热性等同时比每一组分的高而引起广泛重视。
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能同时具有耐高低温、高强度、高韧性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开展环氧树脂的聚氨酯(PU)改性研究工作,能够为PU改性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的设计获得理论依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固化工艺会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PU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研究对材料性能的提高与固化工艺的设计十分关键,而相关的PU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
为此,本研究选用聚乙二元醇(PE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料,合成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预聚体、固化剂(N,N-二甲基苄胺)对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并通过时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
1.1 环氧树脂的定义及发展简史1.1.1 定义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泛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为骨架并能通过环氧基团反应形成有用的热固性产物的高分子低聚物(Oligomer)。
但聚合度为零时,称之为环氧化合物,简称环氧化物(Epoxide)。
这些低相对分子量树脂虽不完全满足严格的定义但因为具有环氧树脂的基本属性在称呼时也不加区别的统称为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从液态到黏稠态、固态多种形态的物质。
它几乎没有单独的使用价值,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使用价值,因此环氧树脂属于热固性树脂,属于网络聚合物范畴。
1前言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因其有优异的粘结性、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及良好的工艺性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胶粘剂、涂料、复合材料基体等方面,但其质脆、耐热性、抗冲击韧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大的用。
因此对它进行改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其中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强度和耐热性是环氧树脂材料改性的重要方向。
通常的增韧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都是以降低环氧树脂的刚性和耐热性为代价的。
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IPN)自问世以来,因IPN的协同效应可使聚合物的冲击强度、模量、断裂伸长、硬度和耐热性等同时比每一组分的高而引起广泛重视。
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能同时具有耐高低温、高强度、高韧性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开展环氧树脂的聚氨酯(PU)改性研究工作,能够为PU改性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体系的设计获得理论依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固化工艺会对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PU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研究对材料性能的提高与固化工艺的设计十分关键,而相关的PU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研究的文献报道甚少。
为此,本研究选用聚乙二元醇(PE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料,合成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预聚体、固化剂(N,N-二甲基苄胺)对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并通过时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
1.1 环氧树脂的定义及发展简史1.1.1 定义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泛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为骨架并能通过环氧基团反应形成有用的热固性产物的高分子低聚物(Oligomer)。
但聚合度为零时,称之为环氧化合物,简称环氧化物(Epoxide)。
这些低相对分子量树脂虽不完全满足严格的定义但因为具有环氧树脂的基本属性在称呼时也不加区别的统称为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一种从液态到黏稠态、固态多种形态的物质。
它几乎没有单独的使用价值,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使用价值,因此环氧树脂属于热固性树脂,属于网络聚合物范畴。
新型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环氧树脂是一种化学性质优异的材料,其中包含环氧基、羟基和醚键等多种活性反应基团,因此在各种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溶剂型环氧树脂由于其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绿色环保的需求,因此研究环氧树脂水性化技术及其改性化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采用自制反应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亲水基团,并加入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等原料进行制备,可以得到环氧当量在800g/eq左右的水性化环氧树脂。
与市售的水性环氧树脂相比,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打磨性能和耐水性能,而且干燥性能也更加出色,适合于“湿碰湿”体系。
此外,由于它能添加更少的固化剂,因此也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鉴于此,本文将讨论新型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的植被以及改性后的性能,旨在推广和应用水性化环氧树脂技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制备;性能前言:环氧树脂是一种常用于涂料、粘结剂等产品的树脂基体,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强、力学性能高、耐化学品性和电绝缘能力等特性,在建筑结构工程、机械零件加工以及航空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溶剂型环氧树脂存在致毒、挥发性强等问题,因此研究环保、安全而有效的水性环氧树脂已成为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
本研究合成的新型水性环氧树脂具有更大的分子量以及更好的乳化效果,同时与常规水性环氧树脂相比稳定性更佳、早期打磨性能更好、耐水性能更优秀,解决了目前水性环氧树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此外,本研究中合成的水性环氧树脂还具有优异的成膜性能,涂层表面光滑、均匀,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
一、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一)聚氨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聚氨酯具有良好的韧性、耐冲击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改善其本身的质脆、耐冲击性不足的缺点,提高涂膜的综合性能。
改性方法可以采用物理共混合共聚改性法。
通过将不同粒径的水性聚氨酯与市售水性环氧乳液进行物理共混,当水性聚氨酯粒径为55nm且比例为5%时,可明显增强环氧树脂的韧性,并提高拉伸性能和涂膜的耐冲击性和柔韧性等[1]。
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性能研究摘要:采用NCO基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反应制备了改性环氧树脂。
研究了聚氨酯预聚物含量、活性稀释剂含量和异氰酸酯的结构对改性环氧树脂粘度和粘接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树脂的粘度随PU预聚物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随活性稀释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相同条件下不同二异氰酸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粘度顺序为IPDI型>MDI型>TDI型。
当PU预聚体含量为20%时,铝板/铝板的抗剪强度最大(7.82Mpa)。
当PU预聚体含量为10%时,铁板/铁板的抗剪强度最大(11.70Mpa)。
TDI类型和IPDI改性环氧树脂的粘接性能优于MDI改性环氧树脂。
关键词:环氧树脂;聚氨酯;化学改性;粘接性能1前言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水性聚氨酯(WPU,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皮革涂饰剂等方面。
作为理想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还应具备附着力大、粘接强度高、耐水、耐溶剂和耐热性好等优点。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大,对疏水性基材的润湿性差,影响胶粘剂的粘接性能,加之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上含有的离子和反离子,会影响材料的耐水性能,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环氧树脂(EP)为多官能团化合物,具有粘接性好、强度高和耐水,耐化学品性好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可直接参与WPU的合成反应,而将支化点引入聚氨酯主链而形成部分网状结构,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方法除机械共混法外,根据环氧树脂的加入次序还分为共聚法和共混法。
共聚法是在合成预聚物时将多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环氧树脂一起加入,合成端NCO基预聚物,然后再依次进行扩链、中和分散,制得水性聚氨酯。
共混法则是先将多元醇、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合成端NCO基预聚物,然后将亲水扩链剂和环氧树脂同时加入,反应一定时间后,再中和、分散、扩链制得水性聚氨酯。
共聚法由于所合成预聚体的粘度较大而难于得到稳定的胶粘剂。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胶粘剂和复合材料基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如脆性、耐热性差等,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为了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期提高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性等特性。
本文将对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一、环氧树脂的特性及应用环氧树脂是一种由环氧化合物和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如酚、胺等)反应而成的热固性树脂。
其分子中含有环氧基(-O-CH2-CH2-O-),这种环氧基在加热或与固化剂反应时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固化成耐热、耐化学介质的固体物质。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抗化学性、电气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环氧树脂具有脆性、耐热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成为了当前的热点之一。
二、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1.填料改性填料是改性环氧树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填料包括纳米粒子、纤维素纤维、碳纤维等。
填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如增强强度、模量和耐热性。
填料还可以改善环氧树脂的导热性和阻燃性。
目前,纳米填料的研究尤为活跃,如纳米硅、纳米氧化锌、纳米碳管等。
2.改性固化剂环氧树脂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固化剂的种类和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固化剂的化学结构或添加助剂等方法,来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
常见的改性固化剂包括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等。
通过与这些树脂的共混或者化学修饰,可以显著地改善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
3.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通过在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其他功能基团,来改善其性能。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醚化、酯化、硅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环氧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耐候性。
4.辐照交联改性辐照交联是利用高能辐射对环氧树脂进行交联,从而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一种方法。
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研究课程:涂料与胶粘剂题⽬: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研究姓名:XXX 学号:XXX姓名:XXX 学号:XXX⽇期:XXXX-XX-XX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研究XXX XXX 化学⼯程与⼯艺摘要:综述了环氧树脂胶粘剂耐热,增韧改性研究的现状, 介绍了各种增韧耐热的应⽤。
关键词:环氧树脂,胶粘剂,耐热,改性,增韧;Modification of epoxy adhesiveXXX XXX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stract:Epoxy resin adhesive heat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of the status quo, and a the various toughening heat-application.Keywords: epoxy resins, adhesives, heat-resistant, modified, toughened;前⾔环氧胶粘剂在整个合成胶粘剂中所占的⽐例并不⼤,但由于它的优异性能,在结构胶粘剂中却占据了主导地位,有“万能胶”之称。
但其固化后易产⽣较⼤的内应⼒,且产物中有较稠密的芳环结构,使得未经改性的环氧固化物较脆,,且耐⾼温性较差,为此,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改性研究很多。
相容性理论的发展和相容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环氧树脂与弹性体(橡胶类)及热塑料树脂的合⾦化研究,经历了第⼆、第三代环氧胶粘剂时代。
近年来,则采⽤其它耐⾼温树脂与环氧树脂物理共混或化学改性,或在环氧分⼦中引⼊新的基团来提⾼环氧树脂的耐热性。
另外,胶粘剂中所⽤固体填料对改善耐热性也起重要作⽤。
本⽂着重介绍我国ER胶粘剂耐热和韧性研究及其应⽤。
主题⼀、环氧树脂胶粘剂在耐热性⽅⾯的改性的研究本⽅法以环氧树脂(EP)和有机硅硼改性EP 预聚物为主体材料,研制出⼀种可室温固化、⾼温使⽤且固化压⼒仅为接触压⼒的胶粘剂。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资料汇总目录一、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二、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研究三、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研究四、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制五、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与研究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仍有待提高。
为了改善这些性能,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如何将木质素基环氧树脂应用于水性聚氨酯的改性中。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制备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木质素的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和降低极性;其次是环氧化的过程,通过氧化剂将木质素转化为环氧树脂。
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聚合物合成和乳化两个步骤。
将木质素基环氧树脂与水性聚氨酯进行混合,再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形成稳定的水性分散体。
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在物理性能、耐水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方面均有所改善。
这主要归功于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优良性能,如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绝缘性等。
木质素基环氧树脂的引入还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粘附力,使其在复合材料、涂料等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木质素基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有望成为未来水性聚氨酯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如何实现木质素基环氧树脂与水性聚氨酯的均匀混合,以及如何在保持材料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因其无毒、无污染的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纯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往往存在粘附力低、耐水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为了改善这些性能,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能。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聚氨酯(PU)是一类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二醇类为原料合成,结构中既有柔性的C-C链和C-O-C链,又有活性的酰胺基团,与环氧树脂相容性好。
改性后的环氧树脂(EP)强度和韧度都得到提高,特别适用于环氧浇注、环氧涂料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趋势(设计只介绍相应产品的用途、作品的应用等)胶黏剂的一类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早在数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胶黏剂。
到上个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黏剂的现代发展史。
胶黏剂是具有良好粘结性能的物质,特别是合成胶黏剂强度高,对材质不同的重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均可实现有效粘结,并且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了机械粘结,从而为各行业简化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
全球胶黏剂、密封剂和表面处理剂市场总规模约500亿欧元(680亿美元),其中工业胶黏剂市场占44%的份额。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胶黏剂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本世纪前8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胶黏剂工业整个发展势态越来越好。
据中国胶黏剂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我国胶黏剂产量分别为22.7万吨、251.7万吨和280.2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外14.32%、10.44%和11.32%,2007年和2008年产量为313.5万吨和344.8万吨,产量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去年下半年,由于遭受美国、系,西欧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开始,我国合成材料工业及其胶黏剂工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据预测今年胶黏剂产量可望达到372.38万吨,增长速度比去年有所下降。
如上所述,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如果没有受到其他影响,2012年后我国又将以崭新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2015年,即“十二五”计划末,我国胶黏剂产量将突破600万吨大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胶黏剂和密封剂生产厂家又3500多家,但上规模企业不足100家,品种牌号约3000多个。
从应用情况看,胶合板和木工用胶量最大,约点总胶量的46.97%,建筑材料用胶黏剂占26.12%,包装及商标用胶黏剂约占12.14%,制鞋及皮革用胶黏剂占6.07%,其他胶黏剂使用量占8.7%。
随着工业的发展,胶黏剂的应用市场越来越广泛,品种也日益增多,水溶性胶黏剂主要用于建筑、包装、运输、刚性粘合、非刚性粘合、胶带等方面。
其中在包装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用于标签、书包、杯子、信封等制造。
目前世界合成胶黏剂发展的趋势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环保型合成胶黏剂发展迅速。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各发达国家大力研制水基和热熔型等无溶剂胶黏剂。
1998年发达国家的合成胶黏剂的市场上水基胶黏剂占50%,热熔胶约占20%,溶剂类胶黏剂仅占20%。
未来合成胶黏剂将由低污染的水基胶和热熔胶唱“主角”,环保型合成胶黏剂将是市场的抢手货。
第二,高性能胶黏剂异军突起。
高性能合成胶黏剂包括环氧、有机硅、聚氨酯及新型改性丙烯酸粘合剂等。
第三,施工工艺和施胶设备不断更新。
聚氨酯胶黏剂是指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异氰酸酯基类的胶黏剂。
聚氨酯胶黏剂由于性能优良,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八大合成胶黏剂中重要品种之一。
德国Bayer公司的聚氨酯胶黏剂专家Gunter Festel 指出:聚氨酯胶黏剂的多样性几乎为每一种粘接难题都准备了解决的方法。
我国大连染料厂于1956年最早研制并生产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牌号为JQ-1,很快又生产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我国聚氨酯工艺打下了基础,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首先研究成功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后由上海新光化工厂将该胶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于1966年开始投入生产,牌号定为铁锚-101,至今仍为我国聚氨酯胶黏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80年代以来,各工业部门陆续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生产线和产品,其中需要大量进口的聚氨酯胶黏剂与其配套,因此,促进了国内研究单位加速聚氨酯胶黏剂的开发,特别是在1986年以后,我国聚氨酯工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下设“聚氨酯胶黏剂委员会”,改委员会已成为全国聚氨酯胶黏剂技术与信息交流的中心。
三. 论文写作(毕业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技术方案针对目前市场上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后胶黏密度高,呈三维网状结构,存在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容易开裂等特点,难以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长期以来,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提出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可以使两者优势互补,得到一种具有一定柔韧性,又具有很好粘接度的比较理想的胶黏剂。
四. 论文(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摘要和关键字目录1. 绪论1.1 胶黏剂的发展1.2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及应用1.3 聚氨酯胶黏剂的简介2. 实验部分2.1 试剂与仪器2.2 聚氨酯低聚物的制备2.3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2.4 性能检测2.5 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调查的主要内容填写与论文题目相关的调查材料或设计的相似品种的技术规格、风格特征、用途等。
环氧树脂(EP)胶黏剂是一种粘结性能好,应用非常普通的胶黏剂。
环氧树脂具有很多优点,如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电器绝缘性,以及收缩率低,易加工成型等。
环氧树脂胶黏剂固化后胶黏密度高,呈三维网状结构,存在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容易开裂等特点,难以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长期以来,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 聚氨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方法1)端氨基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体系该方法利用端氨基聚氨酯(ATPU)作为环氧树脂增韧固化剂。
端氨基聚氨酯基具有较强的极性聚醚有较好的柔性,因而可达到增韧环氧树脂而其强度又基本不下降的目的。
同时该方法可室温反应,固结体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并且克服了普通脂肪胺固化剂易挥发、毒性大和固化剂配比要求严格的问题。
2)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这类材料的制备通常先合成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以此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与双氰胺、4,4-二胺二甲苯基甲烷(MDA)、4,4-二胺基-3,3-二氯二甲苯基甲烷(MOCA)或多烯多胺一起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固化物具有很好的曲挠性能。
3)段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中的异氰酸根基团能与含羟基化合物发生化学方应从而使聚氨酯固化。
环氧树脂中含有一定的羟基,因而聚氨酯与环氧树脂之间存在着化学反应。
聚氨酯树脂与常用低羟值、高环氧值的环氧树脂以一定的配比量混合,反应情况不明显,较长时间仍不固结。
使用羟值比较大、环氧值比较小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呈固态的环氧树脂,再加入稀释剂、催化剂、选择最佳比,即能反应,结果产生复杂的交联网状结构产物。
4)端环氧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一些研究发现,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存在固化速率不匹配问题,固化速率相差很大,固化时容易产生相分离从而影响增韧效果。
但如果将聚氨酯设计成端基为环氧基团,那么环氧氨酯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基团均为环氧基,固化时固化速率很接近,从而达到较佳的增韧效果。
5)聚氨酯环氧树脂接枝共聚改性环氧树脂这种方法通常是将多羟基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聚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然后将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进行接枝共聚直至-NCO为定值,最后加入交黏剂进行固化。
该方法虽然使体系的粘度增加,但成功率高,而且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低粘度的稀释剂加以克服。
6)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增韧环氧树脂由于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的应用,以聚氨酯与环氧树脂形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IPN)和互穿网络(IPN)结构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增韧技术。
研究发现,将聚氨酯弹性体引入环氧树脂中,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不仅可以改善聚氨酯的粘结性能提高其刚性,同时可以明显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
这是由于聚氨酯分子链中的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具有坚韧、耐冲击、粘结力强和剥离强度高等特点,改性环氧树脂可提高其韧性和低温性能二. 国内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主要应用1)建筑结构胶随着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胶成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件粘结材料,同时也作为新一代装饰修用材料应用于建筑施工中。
我国自行开发的牌号为SL-102C的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性能优异。
2)耐高温胶黏剂近年来,随着电子电器、汽车和宇航工业的发展,对胶黏剂耐高温、耐烧蚀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环氧树脂的绝缘性能高、结构强度大、耐温宽和密封性能好等许多独特的优点,已在高低压电器、电视和电子元器件的绝缘及封装上得到广泛应用,发展很快。
三. 存在不足和发展方向、大量研究表明,聚氨酯是环氧树脂胶黏剂理想的增韧剂,其混溶性好,而且添加方式多样。
目前,国内在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用段异氰酸酯基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虽能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但固化温度高,固化产物的热变形温度低;其次,国内研究的多是共混、互穿或半互穿网络改性物,仅有少数单位开发了无溶剂产品,而国外研究的多是溶剂型产品;同时,国内的增韧方法几乎都是以牺牲改性体力学性能为代价,难以使环氧树脂的韧性的强度同时提高。
当前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是品种少、数量少、性能差。
今后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发展方向是高强度和快速固化。
同时还应寻找新的原料和制备方法,使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综合性能进一步提高,使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真正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数据整理、分析方法(设计思想、原则)通过用聚乙二醇和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了端基为羟基的聚氨酯聚合物,并用其改性环氧树脂。
研究了聚氨酯含量、不同原料配比、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了12%端羟基聚氨酯低聚物的环氧树脂比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26%和192%,对环氧树脂有良好的增韧、增强效果。
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冲击断面的形貌。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材贸911 邹芸摘要:探讨了用聚氨酯低聚物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聚氨酯含量、不同原料配比、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了12%端羟基聚氨酯低聚物的环氧树脂比未改性的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26%和192%,对环氧树脂有良好的增韧、增强效果。
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冲击断面的形貌。
关键词:改性环氧树脂、聚氨酯、低聚物1.绪论1.1 胶黏剂的发展1.1.1 胶黏剂的定义通过界面的粘结附和物质的内聚等作用,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同的或不同的制件或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的或无机的一类物质,统称为胶黏剂,又称黏合剂,习惯上称为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