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主要技术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529.96 KB
- 文档页数: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12.01•【文号】发改基础[2016]2527号•【施行日期】2016.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2527号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报来《关于上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节能审查的请示》(苏发改基础发〔2016〕100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和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同意建设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航道全长70.5公里,其中,外航道外段长35.6公里,通航宽度345米,设计底标高-22.9米,满足30万吨级散货船和油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外航道内段长17.3公里,通航宽度285/335米,设计底标高-22.4米,满足3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徐圩航道长17.6公里,通航宽度350米,设计底标高-21.8米,满足30万吨级油船乘潮单向通航要求。
同步实施围堤、导助航等相关配套工程。
三、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758334万元,其中交通运输部安排港口建设费303330万元,江苏省省级财政出资455000万元,其余资金由连云港市财政解决。
项目单位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
四、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及重要材料采购等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
请项目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招标事宜。
五、在后续阶段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一)增加航道沿线的水文观测,合理确定航道不同位置的乘潮水位取值;结合航道维护疏浚方案优化备淤深度取值。
(二)继续加强现有边坡观测成果的分析研究工作,优化边坡设计。
(三)依法依规处置疏浚物。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及其准备工程市级筹资方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是江苏沿海开发的牛鼻子工程,也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二期工程建设对促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带动徐坪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项目市级配套资金筹措方案。
一、工程概况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计划建设30万吨级连云港区航道和30万吨级徐坪港区航道及配套围堤工程等,总投资概算约75亿元。
连云港区航道拟设计为30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设计底标高-22.5米,有效宽度290/310米,开挖长度53公里,在25万吨级航道基础上增深、拓宽、延长;徐珏港区航道拟设计为30万吨级原油船乘潮单向通航,设计底标高.22.5米,有效宽度350米,开挖长度约17.5公里,在10万吨级航道基础上增深、拓宽。
工程总开挖土方约1.9亿方,其中约1.3亿方用于吹填成陆,既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又可形成港区陆域;为形成吹填泥塘,需新建徐好港区吹填区的围堤总长约9.7公里,新增占用海域面积约11.6平方公里。
为使二期工程的疏浚工程开工后具备吹填条件,将在徐坪港区二港池东侧建设二期准备工程(属于二期工程组成部分),其规模为建设2.488公里长围堤,建成后依托后方海堤、已开工建设的港区护岸和东防波堤根部形成总面积7.75平方公里的吹填区,吹填容量约7000万方,工程总概算为4.25亿元。
二、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目前,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涉及的环评、用海、土地预审等各项前置性报批工作正在开展;工程工可于2012年12月通过省内预审,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已重新上报省发改委,力争2015年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30万吨级航道二期准备工程工可、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分别获市发改委和市港口管理局批复,已于2013年9月开工建设。
三、建设资金来源情况省政府2008年第4号省长办公会议纪要明确:“作为重大公益基础设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资金按交通部30%、江苏省60%、连云港市10%的比例筹集二将争取省政府安排该项目建设资金的60%即约45亿元省级配套资金;交通运输部将按照有关规定核批补助资金,由于概算中的二类费用和围堤工程费用交通运输部不予补助,部补资金不可能达到工程概算的30%(航道一期工程为18%);其余建设资金由我市负责筹措解决。
航道疏浚工程质量通病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王玉东;于康康;沈徐兵;郭冬冬【摘要】Referring to Phase I project of 300,000 DWT navigation channel to Lianyungang Port,we analyze the causes from the aspects of external factors,human factors,technical factors and management factors in view of the common quality defects existed in dredging works,and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ve measure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equipment input,innovating dredging technology,adjusting construction plans,strengthening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etc.Good results are achieved in the Phase I project of 300,000 DWT navigation channel to Lianyungang Port.%结合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针对疏浚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从外界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成因分析,提出增加设备投入、创新施工技术、调整施工方案、加强人员培训和项目管理等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5页(P201-204,212)【关键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疏浚质量;防治【作者】王玉东;于康康;沈徐兵;郭冬冬【作者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200002;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200002;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6质量通病是指在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工程质量问题。
某沿海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尺度设计
李仁宝;贾蓓
【期刊名称】《工程技术研究》
【年(卷),期】2022(7)12
【摘要】某港区现有航道已无法满足港口发展需要,亟须提高航道通航标准。
基于此,文章结合现有航道运行情况,分析确定新建航道通航标准、航道选线及主要设计尺度,为沿海高等级长航道设计提供参考,建议在类似项目设计完成后进行操船模拟实验以验证设计合理性。
【总页数】3页(P203-205)
【作者】李仁宝;贾蓓
【作者单位】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日照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12
【相关文献】
1.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围堤工程设计
2.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导标设计
3.连云港7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围堤设计简介
4.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H1.2标段沿海远距离潮位实时播报系统研究
5.北部湾30万吨级深水航道设计技术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港湾建设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300000tons waterwaydredging project in Lianyungang PortLIAO Hong-gang 1,ZHU Lin-lin 2(CC Dredging (Group)Co.,Ltd.,Shanghai 200082,China;CC Guangzhou Dredging Co.,Ltd.,Guangzhou,Guangdong 510290,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300000tons waterway project of Lianyungang Port as an example,aiming at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such as long channel length,difficult soil excavate,and complicated weather,we proposed more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to enable dredging ships to exert higher dredging efficiency,effectively control costs,complete engineering tasks safely and smoothly,and summarized a set of technical experience,which can provide better reference and demonstration for follow-up projects o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 :Lianyungang Port;300000tons waterway;dredging project;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control measures摘要: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为例,面对航道里程长、土质难挖、气象复杂等施工难点,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控制措施,可使疏浚船舶发挥较高的挖泥效率,有效控制成本,安全顺利地完成工程任务,并总结了一套技术经验,可为后续工程或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和示范。
中文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最前沿的窗口,是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是沟通国内与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枢纽。
从建国之初,中国便开始恢复港口建设,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新世纪伊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港口建设和发展热潮。
如今10年过去了,港口的建设数量、规模、吞吐能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港口格局初步形成,并跻身世界港口大国行列。
作为我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集地理区位、政策、技术等优势于一身,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对缓慢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本文从连云港的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区位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物流问题对策AbstractThe port is a national opening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window,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hannel node, is communica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nd important hub.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public, China began to restore port construction, 1978 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ut also get into high speed development perio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whole country raised a new round of por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oom. Now 10 years pa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rt number, the scale, the operation capacity with amazing speed growth, China's port pattern initially formed, and entering the world's port country ranks.As China's first batch of coastal open cities, Lianyungang se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of the technology in a policy, but its development speed is relatively slow, this had to a thought. This article from Lianyungang's ow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location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and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Keywords] Lianyungang Port logistic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目录中文摘要 (2)Abstract (3)引言 (5)1、相关概述 (5)1.1、物流的概念 (5)1.2、港口物流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 (5)1.3、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 (6)2、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6)2.1、港口集疏运条件日趋完善 (7)2.2、港口集装箱运输跨越发展 (7)2.3、港口业已形成一系列物流服务品牌 (7)3、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8)3.1、连云港与周边港口腹地叠加、同质化竞争激烈 (8)3.2、港口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8)3.3、港口物流信息化服务功能相对较弱 (8)3.4、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 (9)4、发展港口物流的几点建议 (9)4.1、建设和优化港口物流硬件环境 (9)4.2、科学规划,优化港口体系结构 (10)4.3、加强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10)4.4、以人为本,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10)5、结束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
航道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航道工程作为内河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航运安全。
在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技术难点,如何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成为了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航道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航道工程施工技术难点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航道工程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如地质断层、岩层分布不均、地下水位高等,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挖掘过程中,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滑坡、坍塌等,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 大型船舶航行安全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大型船舶的航行安全。
在施工区域设置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航行标志,确保施工期间船舶正常航行,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3.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航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是施工技术面临的一大挑战。
施工过程中需要遵循绿色施工理念,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航道工程施工设备选型与配置对于施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施工效率,是施工技术难点之一。
5. 施工组织与管理航道工程施工周期长,涉及部门多,施工组织与管理难度较大。
如何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降低成本,是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
二、航道工程施工技术对策1.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地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质灾害。
2. 制定完善的航行安全措施,设置合理的航行标志,加强与海事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施工期间船舶航行安全。
3. 施工过程中遵循绿色施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例如,对施工区域进行绿化,采用节水、节能施工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根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施工效率。
连云港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连云港是江苏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也是我国东海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业务的不断扩大,连云港港口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连云港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港口容量不足连云港港口目前的年吞吐量已接近2亿吨,但是港口吨位的承载能力仍然有限,这导致了船只的等候时间变得越来越长。
此外,随着连云港港口在物流方面的优势日渐彰显,越来越多的货物涌入该港口,港口没有提供足够的空间,进一步加剧了港口容量问题。
对策:针对连云港港口容量问题,应该加快建设新的码头和卸货区域,提高港口的承载能力,使得港口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货物涌入。
同时,可以通过港口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港口的效率和吞吐能力。
二、船舶安全问题连云港港口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一年中有各种类型的船舶进出港口,但是在航行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机械故障、天气波动等危险因素,这给港口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对策:为了减少船舶安全问题,应该不断加强港口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港口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预防控制的能力。
应该严格执行防污染法律法规,确保与港口相关的企业的环保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同时,也可以在港口周边建立应急救援保障设施和机构,加强对各种风险的预测和防范。
三、环保问题连云港港口紧邻海洋,大量的货物运输和船舶交通必然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港口周边的水质、海洋生态环境等问题,长期来看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对策:连云港港口应该在各项运营活动中加强环保意识,建设与当地环保标准相符的环保治理设施和机构,制定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和生产流程,降低对环境的冲击和污染。
同时,也要大力推广低碳和清洁生产的理念和技术,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才匮乏随着港口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港口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因为港口的专业性较强,人才的资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使得在招聘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水运工程项目档案标准化摘要:项目档案见证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保管和利用价值。
本文从水运工程档案的重要性入手,叙述了水运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为例探析了水运工程项目档案标准化的具体措施、操作方法和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水运工程档案管理标准化水运工程项目档案是指水运工程自项目立项审批至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反映工程建设实际,对建成后的工程管理、维护及改建和扩建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
水运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始终离不开水运工程档案的支持,它是有效开展工程招投标、安全、质量、资金、科研等要素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工程建设管理状况的一面镜子。
它的有效利用可为开展交通规划建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能促进水运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
同时,水运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水运工程各参建单位的一项基础性、服务性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将促进参建单位相关工作的全面规范开展,提高水运工程管理水平,反之,将受到影响。
因此,重视和加强水运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对水运建设事业意义重大。
当前水运工程档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水运工程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面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主要负责人对工程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不够,档案员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自我学习、参与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只重视工程本身,轻视工程档案的现象较普遍。
如认为“档案资料后补”很正常。
档案管理机构不完善。
各参建单位内部缺乏相互沟通交流机制,职责没有落实到具体人员,管理不到位现象普遍。
由于人员和经费的原因,许多单位没有设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人员普遍非水运工程相关专业,非专职且不固定;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对工程资料不重视,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交流,造成资料的形成与收集、归档脱钩,不利于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高效开展。
航道常年维护疏浚工程的安全措施的分析摘要:在航道常年维护疏浚工程中,施工水域继续通航,要防止施工船舶发生碰撞,此外还要布置好危险作业安全措施等。
本文将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为例,探讨航道常年维护疏浚工程的安全措施部署策略。
首先对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安全部署进行介绍,进而分析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期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性,确保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关键字:航道常年维护;疏浚工程;安全措施前言:航道常年维护疏浚工程一般为边通航边施工工程,除了要做好施工专项方案,还要严密部署安全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由于航道疏浚工程的施工条件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水深、潮流、波浪和台风等自然因素,同时考虑水域通行状况,全面做好安全部署。
此外,还要加强对危险作业的关注和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
一、工程概况及安全部署(一)工程概况连云港港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是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广大地区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是我国沿海中部能源外运和对外贸易运输的重要口岸。
连云港港30万吨级二期航道呈“人”字形布置,包括连接连云港区的航道和连接徐圩港区的航道,由外航道内段、外航道外段和徐圩航道组成,其中外航道内段连接连云港区,徐圩航道连接徐圩港区,外航道外段为两港区公用航道。
二期工程航道在一期工程航道轴线基础上进行拓宽、增深,航道拓宽方式双侧拓宽。
(二)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管理规定为满足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需要,在项目经理部专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统一负责该工程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由项目经理担任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安全总监担任副组长,其他小组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各施工船舶船长和安全管理人员等。
在明确各方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定,为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项目开工前,首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审批等工作,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需要在通知书上签字,并保存在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中;(2)安全会议制度,主要包括每月召开一次的安全会议、不定期召开的安全专题会议、以及船舶调遣会议制度等;(3)安全培训制度,包括新进场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施工前安全教育和月度常规安全教育培训等;(4)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季节、节日、突击检查和防台专项检查等,事先编制安全检查计划并进行审批,然后在相关责任人的监督下,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除施工安全隐患。
港口改造及航运物流工程施工工程重点难
点分析及对策
一、背景
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港口和航运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由于我国海运行业起步较晚,许多港口仍存在许多难题,需
要改造和完善。
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1. 设备升级和改造:现有的港口设备大多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
使用,需要进行升级和改造。
然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需要大量的
资金和时间。
2. 土石方工程:在港口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工程是一个
重头戏。
但是,土石方工程需要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对施工人
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3. 线缆布、管线布设施工:港口需要大量的布线和布管工程,这需要考虑到工程施工的顺序和安全问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三、对策
1. 加大新设备投资力度:加大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缩短施工时间。
2. 培训人员技术和添加安全措施:提高工人技术水平,加强线路和管道施工时的安全策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意外事故。
3. 平衡工期和工程质量的关系: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监控施工进度和现场质量,确保项目的平稳进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港口改造和航运物流工程施工工程存在着一定的难点和重点,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解决。
只有加大投资、提高施工人
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现场安全策略并确保工程质量,才能推动港口和航运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港口工程重难点简介港口工程是指为船只提供停靠、贮运货物、装卸货物以及保护海岸线等功能的工程项目。
港口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寻求解决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1. 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港口工程需要考虑船只的停靠和货物的装卸过程,因此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是重中之重。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港口的结构强度、波浪、潮汐和风力等自然因素,以确保港口的安全运行和船只、货物的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2. 水动力问题港口工程中,水动力问题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它涉及到港口的进出水条件、港池与外界水域的相互作用、波浪的影响等。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进行水动力模拟和计算,以确定港口的正常运行条件、保证进出水口的畅通,并根据波浪和水文条件设计合理的工程结构。
3. 地质与地形条件港口工程的地质与地形条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
地层的稳定性、地表沉降、岩层破碎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以选择适合的工程方案。
同时,港口工程的地形条件也会对港口的布局和设计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规划。
4. 施工技术与设备港口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也是重要的难点之一。
由于港口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使用各种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
例如,深水作业中需要使用大型浮吊和挖泥船,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施工设备的选择都是港口工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5. 环境保护问题港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这包括水域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在港口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港口工程作为重要的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难题和挑战。
可靠性与安全性、水动力、地质与地形条件、施工技术与设备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都需要充分考虑和解决。
2012 年 4 月第 4 期 总第 465 期水运工程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Mar. 2012No. 4 Serial No. 4651 航道基本情况、特点和主要技术问题1.1 基本情况[1-2]1.1.1 建设规模经对25万吨级规模方案和30万吨级规模方案技术经济论证,推荐30万吨级航道建设规模,为30万吨级散货船、油船乘潮单向航道。
根据“一次立项,分期实施”的原则,先期实施一期工程。
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连云港区航道为25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航道,徐圩港区航道为10万吨级散货船单向航道。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主要技术问题顾 勇1, 2,马兴华1, 2,金雪英1, 2,张 华1, 2,陈学良1(1.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2. 航道疏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20)摘要: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宽广,航槽开挖厚度大,航道里程长,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是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
通过研究基本解决了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水动力泥沙条件、航道回淤、航道选线、航行安全性等主要技术问题,不仅为连云港港航道后续研究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供国内外其他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建设借鉴。
对主要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关键词: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研究中图分类号:U 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4972(2012)04-0122-07Main technical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Lianyungang port 300 000 DWT waterwayGU Yong 1, 2, MA Xing-hua 1, 2, JIN Xue-ying 1, 2, ZHANG Hua 1, 2, CHEN Xue-liang 1(1. CCCC Shanghai Dredg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012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Dredging Technolog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of China, Shanghai 200120, China)Abstract: Lianyungang port 300 000 DWT waterway is a typical deep waterway in the mucky shallows ofopen water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excavation thickness, long waterways , large engineering scale and complex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By research, the nature of the seabed and beach stability, hydrodynamic sediment conditions, waterway sedimentation, waterway route selection, navigation security, and other major technical problems, are basically solved. The results not onl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study design Lianyungang port waterway, but also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mucky shallows deep water channel. Themain technical problem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 Lianyungang port; 300 000 DWT waterway; research1.1.2 航道平面布置和设计主尺度为满足连云港区旗台作业区腹地铁矿石运输、徐圩港区南钢基地铁矿石运输、中石化腹地原油及连云港炼化一体化基地原油运输的需要,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呈“人”字形布置,由外航道、徐圩航道和推荐航线组成,其中外航道内段连接连云港区,徐圩航道连接徐圩港区,外航道外段及推荐航线为两港区共用航道。
30万吨级航道:航道全长78.1 km,其中外航道内段长17.3 km,设计有效宽度290 m/310 m,设收稿日期:2011-07-17作者简介:顾勇(1969—),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港口航道工程设计研究。
• 123 •第 4 期计底高程-22.5 m;徐圩港区航道长24.7 km,设计有效宽度350 m,设计底高程-22.5 m;外航道外段长36.1 km,设计有效宽度350 m,设计底高程-23.0 m。
其中人工开挖段长74.8 km。
一期工程航道:连云港区25万吨级散货船单向航道长度53.4 km,设计有效宽度270 m/290 m,设计底高程-19.8 m/-20.3 m,乘潮历时4 h 90%保证率;徐圩港区10万吨级散货船单向航道长度24.7k m,设计有效宽度210m,设计底高程-13.3 m,乘潮历时3 h 90%保证率。
其中人工开挖段长67.5 km。
1.2 基本特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位于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宽广,波浪动力强,旋转流,航槽开挖厚度大,航道里程长,土质和地基差,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是开敞海域淤泥质浅滩深水航道的典型,对航道建设的观测、研究、设计和施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由于淤泥质沉积物物质丰富和波浪动力长期作用,近岸浅滩坡度平缓,深水区距离海岸较远,30万吨级航道最大开挖深度达20 m,人工开挖航道里程达70多km,深水航道的建设工程量巨大(疏浚工程量达3×108 m3)。
2)连云港海岸及海床经历先淤长后侵蚀过程,随着海岸防护工程的实施,目前处于冲淤平衡,局部略有冲刷状态,连云港区处于淤泥质海岸,灌河口沙嘴为粉沙质海岸,沉积环境复杂。
而其他淤泥质海岸底质环境比较单一。
3)连云港处于开敞海域,波浪动力较为强劲。
4)连云港海域潮流以旋转流为主,流速较小,在浅滩上开挖深水航道,不利于减小航道回淤。
5)连云港泥沙运动以悬沙为主,呈“波浪掀沙、潮流输沙”规律,常年含沙量处于较低水平,但大风期间含沙量可达到较高水平。
6)连云港海域浅层为深厚淤泥层,航道土质可挖性好,但疏浚边坡稳定性差,围堤地基条件差,下层陆相沉积硬黏土和密实粉土粉沙可挖性差。
淤泥层厚度10~20 m,含水率60%~80%,力学指标差,属于深厚超软地基。
7)浅滩深水航槽的滩槽水深差加大,航槽水流结构、泥沙运动特性更为复杂。
8)徐圩航道属于新开辟航道,尚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完全处于开敞海域,自然条件较连云港区更为复杂:滩地更为宽浅,波浪动力更为强劲,邻近灌河口沙嘴。
1.3 主要技术问题1)水动力及泥沙条件:重点是获得大风天的风浪、潮流、泥沙数据,以及航道回淤(正常天气及大风天)数据。
2)海岸性质及岸滩稳定性:重点研究徐圩海域的海岸性质,灌河口沙嘴的成因、稳定性及演变趋势,徐圩航道两侧底质粒径有无粗化。
3)航道回淤问题:重点研究大风天航道回淤和徐圩港区航道回淤问题。
徐圩港区航道为新开辟航道,尚缺乏工程实践,需深入研究航道回淤,尤其是口门外破波区航道回淤和大风天回淤。
4)航道建设方案:重点研究徐圩航道轴线方案、徐圩港区港航衔接、连云港区港航衔接等。
2 建设条件主要技术问题研究2.1 水动力泥沙条件分析 [1-2]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常规水文测验和大风天波浪泥沙潮流观测,取得了连云港区、徐圩港区海域常年和台风期的含沙量资料。
1)风:常风向为E向,强风向为N向。
6级风、7级风、8级及以上风出现频率分别为6.13%,2.34%和1%。
累年最大风速30.0 m/s,风向为E。
2)浪:台风每年影响1次,寒潮影响频繁。
风浪占63%,以涌浪为主的混合浪占28%。
常浪向为NE向,强浪向为N向。
累年平均波高为0.5 m。
台风期间波浪情况:2007年9月18日台风期间,在徐圩港区北侧3 m处水深实测最大波高Hmax为4.48 m,H1/3波高为2.73 m;5 m水深处实测最大波高Hmax为4.43m,H1/3波高为2.95 m。
3)潮汐潮流:外海呈现旋转流,近岸为往复流,属于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性质。
平均潮差3.63 m。
潮流流速偏小,一般涨潮流速大于落潮顾 勇,等: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主要技术问题• 124 •水运工程2012 年流速,实测垂线平均流速小于0.5 m/s,实测涨急垂线平均流速介于0.4~0.9 m/s。
4)泥沙运动:连云港地区泥沙运动以悬沙为主,呈“波浪掀沙、潮流输沙”规律。
5)常年含沙量:连云港地区常年含沙量处于较低水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16 kg/m3。
徐圩港区附近水体含沙量与连云港区附近相当,但埒子口—灌河口近岸水体含沙量逐渐增大,灌河口外增至0.5~0.7 kg/m3。
6)台风期含沙量:大风期间受波浪影响,含沙量可以达到较高水平,并在近岸形成破波带。
2007年9月18日“韦帕”台风期间实测泥面以上0.5 m处的含沙量-3 m和-5 m处峰值分别达到6.15 kg/m3和5.97 kg/m3,泥面以上1.5 m和水面以下0.5 m处峰值超过1.0 kg/m3。
2.2 海床性质及岸滩稳定性分析 [3-4]2.2.1 沉积物特征、水力特性及海床性质研究表明[3-4],连云港附近海域的沉积物是历史时期废黄河入海泥沙在潮流作用下向北扩散运移形成的,连云港区航道附近海域沉积物以淤泥质为主,中值粒径基本在0.005 mm,黏粒含量基本大于30%,泥沙静水絮凝沉速小于0.05 cm/s,在咸水中存在明显的絮凝现象,泥沙初始回淤后固结至1.3 t/m3需要33 d,属于典型的淤泥质海岸。
徐圩港区航道沿线沉积物中值粒径、黏粒含量、泥沙水力特性与连云港区航道沉积物基本一致,同属淤泥质海岸。
灌河口沙嘴附近表层沉积物以粉砂质为主,见图1。
同时,研究发现[3-4],海岸带性质分类的影响因素有泥沙粒径和组分、泥沙颗粒黏性、水力特性、泥沙运动形式、悬沙含沙量等,其中根本因素是泥沙水力特性,而泥沙粒径和组分(主要是黏粒含量)是代表泥沙颗粒黏性、决定泥沙水力特性、便于开展海岸带性质分类的一种间接量化指标,可将颗粒粒径小于0.005 mm的黏粒含量<15%作为粉沙质海岸带的范围,将颗粒粒径小于0.005 mm的黏粒含量≥25%作为典型的淤泥质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