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牵引电机的中修过程是什么

牵引电机的中修过程是什么

牵引电机的中修过程是什么
牵引电机的中修过程是什么

牵引电机的中修过程是什么?

要求:1.机车型号;2.电机型号、功率;3.检修步骤;4.常见故障。

答1.机车型号:SS8型电力机车;

2.电机型号:ZD115型牵引电动机,功率:电机最大功率900kW;

3.检修步骤

ZD115型牵引电动机中修工艺过程

将ZD115型牵引电机吊放在工作场地

1.解体

(1)解体前准备及检查

1.1清除电机外壳的油垢,取下换向器检查孔盖,集中存放。

1.2检查电机零部件是否齐全或破损;检查换向器表面是否有烧痕、凹凸、隔片发黑、环火现象;检查电机有无窜油现象。

1.3用1000V兆欧表测量各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值。

1.4检查电枢轴向窜动量。

1.5接通低压直流电,使电机以1946r/min的转速运转,用防振仪或百分表从电机轴承盖外测量振幅,观察电刷跳动及其它部位有无异状,并记录,降低转速至50~150r/min,判断轴承有无异音,确定轴承重点检查项目并记录。

1.6做好解体前的标记工作,登记主动齿轮的原配号码。

(2)拆卸齿轮

2.1用手锤、扁铲伸直防缓垫圈后,用20mm梅花(或套筒)卸下轴端固定螺栓,取下轴端挡板,并在轴端的螺孔内放好密封垫。

2.2用20mm梅花(或套筒)装好专用防护板和缓冲垫,并用两条螺栓将缓冲垫和专用防护板固定在轴端非油孔的螺孔内。

2.3在轴端油孔的螺孔内安装好专用油泵,缓缓加压,直到卸下小齿轮。

2.4当齿轮漏油无法拔出时,可采用齿轮加热器加热拔出,并允许用铜锤或铜棒敲击齿轮端面帮助松脱。

2.5用20mm梅花(或套筒)拆卸油泵、缓冲垫、防护板和密封垫。

(3)拆卸进风口网罩和两端油管(当油管有焊接固定时允许不拆)。

3.1用14mm卸下固定螺栓,拆掉进风口网罩。

3.2用6mm卸下油导管卡子固定螺栓,拆下两端油管。

(4)拆卸两端轴承盖板、挡环,测量轴承间隙。

4.1用16mm将两端轴承压盖螺栓拆下,用原有2条压盖螺栓拧入轴承压盖顶的顶丝孔内,顶出并拆下轴承外盖。

4.2前端用16mm卸下三条紧固螺栓,卸下轴头挡板及防尘挡油板,并用手锤螺丝刀取下轴承档圈;后端用10mm扳手卸下油封上的螺丝及扣片,将油封及后端挡环取出。

4.3用塞尺插入轴承内圈与滚柱之间,测量轴承组装间隙,并观察油脂状态。

(5)拆卸后端盖:

5.1将前端轴承盖装好,拧紧螺栓。

5.2将电机放在电机翻转装置上,旋转90°后,使传动端朝上,平放在专用台架上。

5.3用20mm拆卸后端盖上固定螺栓,然后用四条工艺螺栓拧入端盖顶丝孔内,对称均匀拧进,使端盖与止口分离。装上专用吊具,套挂钢丝绳吊下端盖,并放置于专用台架上。拆卸中注意端盖不得歪斜,并禁止用棍撬锤打,以防端盖变形或损伤止口和轴承。

(6)用刷架圈专用松开刷架圈涨紧螺栓,松开定位销,用刷架圈专用转动刷架圈,从两侧换向器检查孔盖及进风孔处将电刷压指提起并抽出电刷,用10mm将电刷刷辫固定螺栓卸下,取出全部电刷。

(7)吊出电枢。

7.1在电枢轴端装上吊具,用20mm梅花(或套筒)拧紧其安装螺栓,再拧紧吊环。

7.2套挂φ20mm钢丝绳,用天车大钩将电枢徐徐吊出,吊出时,电枢要垂直,平稳,不得碰伤铁芯与线圈。

7.3用电枢翻转装置将电枢平稳平放于电枢专用检修台上。

(8)拆卸前端端盖,刷架圈及轴承外盖

8.1将定子吊在电机翻转装置上进行翻转,使非传动端朝上,并放置于专用台架上。

8.2在检查孔处用卸下刷架圈定位装置。

8.3放下所有的电刷压指。

8.4用5.3的方法将前端盖连同刷架装置一起吊出,放置于检修台架上,卸下轴承外盖后,翻转180°角度,放置于专用台架上。

8.5用10mm松开固定刷架圈用的导向板上的螺栓及扣片,将导向板取出,再将刷架圈吊至专用台架上。

(9)压出电机端盖轴承,将前后端盖分别放置在专用轴承拆卸机上,压出电机端盖轴承,在压出前应打上位置标记,严禁锤击、摔打轴承。

(10)封环及轴承内套的拆卸

如需更换轴承时,用中频感应加热器的线圈套在封环或内套上进行加热,直至封环或内套加热后产生松动时,可将封环或内套取下(注意内套不可以加温过高,以120℃左右为宜)。

2.清扫、检查及修理

(1)电机的清扫、清洗与浸漆

1.1用0.2~0.3MPa的干燥压缩空气吹扫电机定子、电枢各部,吹扫时风嘴距绝缘表面距离≮150mm;并用棉丝、DX-25清洗剂擦拭各部尘土和油垢。

1.2中修电机的定子、电枢应在专用清洗设备中按相关工艺进行清洗并烘干,清洁度符合有关标准。定子表面喷涂防潮覆盖漆(H1356)。

(2)定子的检查与修理

2.1接线盒装置的检查与修理

(1)检查接线盒应完好、紧固可靠;绝缘子及接线板清洁,聚四氟乙烯绝缘套不许有松动、裂损、放电灼伤等现象,否则更新。

(2)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子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20MΩ。

(3)检查外接电缆夹板不得有损坏,否则更新。

2.2检查机座、磁极绕组及其连线

(1)检查机座不得有裂损,机座各螺孔状态应良好,磁极固定螺栓不许松动。

(2)铭牌松动、丢失应紧固并配齐,电机通风网罩及座齐全完好。

(3)检查主极、换向极及补偿绕组应清洁,不许有松动及变形,外包绝缘良好;端箍不许有开裂,绑扎须牢固;补偿绕组槽楔不许有松动、裂纹。

(4)检查绕组各部分连线及引线应良好;软连线部分不许有过热、断股超原截面积的10%,否则应更新;接头端子平整,搪锡完好,接头不许有过热及断裂现象。测量引出线与引线孔距离换向器端≮10mm,非换向器端≮5mm;主极连线及连线接头与机座距离≮3mm;固定卡子应牢固。

2.3检查定子磁极铁芯,应密贴机座,测量铁芯安装尺寸。

(1)用专用长脚卡尺测量主极尖与换向极尖及主极极尖间距离,相互偏差均应满足≯0.5mm。

(2)必要时测量换向极第二气隙值应满足6±0.1mm,在同一极内第二气隙允差0.1mm;测量换向极铁芯内径及电枢直径,间接计算换向极第一气隙值为10mm,测量主极铁芯内径及电枢直径,间接计算主极气隙值为5.5mm。

2.4定子磁极绕组检查试验

(1)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主极及换向极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值应≮20MΩ,否则应在100±5℃恒温干燥3小时后再行测量。

(2)用TZ型接触电阻测试仪测量定子各绕组冷态直流电阻值应为(单位:Ω,20℃时);

主极绕组:0.00784(1+8%)Ω;

换向极及补偿绕组:0.011(1+8%)。

测量时应用橡皮锤轻敲接头处,用木棒轻撬连接线接头,观察仪表显示情况是否有突变。

(3)定子绕组对地工频交流耐电压试验3800V、1分钟,不许有闪络或击穿。

(4)用TY型电机绝缘检测仪对定子绕组进行对地耐压试验,直流电压8KV,泄

漏电流≯80μA且电流无突变。

2.5当磁极绕组更换时必须保证极性正确。

(3)电枢的检查与修理

3.1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枢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值应≮20MΩ,否则应在100±5℃恒温干燥3小时后再行测量。

3.2对电枢进行交流耐电压试验,标准50HZ,3750V,1分钟不许有闪络或击穿。

3.3用TY型电机绝缘检测仪对电枢绕组进行对地耐压试验,直流电压6KV,泄漏电流≯80μA且电流无突变。

3.4检查电枢绕组绝缘不许有老化、过热及破损;检查电枢所绑扎的无纬带不许有松动、剥层、损伤、轴向裂纹及放电痕迹,不允许有宽度、深度各超过1mm 的圆周向裂纹。否则应按无纬带绑扎工艺重新绑扎,并需符合有关技术要求,检查电枢槽楔不许有裂损、松动;检查电枢平衡块不许有松动、脱落;检查各螺栓紧固不许有松动。

3.5检查换向器状态

(1)检查换向器紧固螺栓状态,如松动应用力矩扳手对称均匀拧紧,当松动螺栓超过30%时,应进行烘热,并在热态及冷态下分别进行多次均匀紧固螺栓。

(2)换向器表面用白布沾DX-25清洗剂擦拭,清除轻微铜斑痕迹和云母沟内的污垢。

(3)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换向器直径应符合限度要求(中修Φ486mm,禁用Φ484mm)。

(4)检查换向器表面磨耗量应≯0.1mm,超限或换向器表面状态不良等情况时应进行镟修。换向器镟修应在带有强力顶尖的专用车床上进行。镟修后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为1.25~1.6μm。严禁用砂布打磨换向器表面,表面圆跳动量≯0.04mm,前后端应倒圆角,换向器退刀槽宽度、深度应满足:宽8.5mm,深3~4.2mm,并在专用云母下刻机上进行换向器云母槽下刻和换向片倒角,要求云母槽内不许有污垢,槽壁不得有残存云母,下刻深度为1.0~1.5mm,倒角0.3×45°。前后需开坡口1×45°。换向器退刀槽处(含升高片端面)应涂绝缘漆。

(5)换向器前端3°面处绝缘破损应重新包扎和涂环氧树脂,填充泥脱落者则应重填。

(6)绕组鼻部局部轻度碰伤应进行绝缘处理。

(7)用TA型电机匝间耐压检测仪进行匝间耐压试验,同时清除电枢匝间影响绝缘的杂质。

3.6,检查电枢轴

(1)电枢转轴锥面需经磁粉和超声波探伤,不许有裂纹。电枢轴颈及锥面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超限拉伤(轻微拉伤面积不得大于接触总面积的15%)和贯通性拉伤,油槽处不许有轴向拉伤:轴端螺孔应光滑平整,油槽孔应畅通。检查轴端锥面跳动量≯0.15,电枢轴不许焊修。

(2)检查电枢前后支架不得有裂纹、松动。

(3)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用TZ型接触电阻检测仪测量轴承内圈与轴的接触电阻应小于100μΩ),超过时应检测轴颈尺寸符合限度要求,保证其过盈量换向端在0.023~0.06mm、非换向端在0.027~0.075mm范围内。

(4)必要时检查内油封安装处轴颈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3.7.对平衡块脱落或窜动、空转试验中电机振动过大、重新绑扎无纬带或重新浸漆的电枢应在动平衡试验机上校验动平衡,不平衡度≯3N.cm。

(4) 刷架圈的检查与修理

4.1刷架圈的清扫

用风压为0.2~0.3MPa的干燥压缩空气吹扫各部,并用DX-25清洗剂、棉丝擦拭各部油垢,清洁度符合有关规定。

4.2刷架圈的检查

(1)检查刷握绝缘子及聚四氟乙烯套管表面应光洁,不许有裂损、灼痕及松动,否则更新。

(2)检查刷架圈涨紧装置的双头螺栓、锁紧螺母、定位销等的状态应良好,螺纹不许滑扣,弹簧片不许有裂损及疲劳现象,否则更新。

(3)检查刷握装置

刷盒内壁应光滑,无任何疵纹。当刷盒裂损时,允许刷盒内壁焊修,修复后的刷盒方孔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为1.25~1.6μm,两长边的平行度偏差≯0.1mm。压指与刷握弹簧不许有断裂、退火、变形及疲劳现象,否则更新。压指绕轴转动应灵活,无卡滞,压指支承轴不许有松晃,否则更新。

(4)检查刷架连线不许有断裂,绝缘状态应良好,固定可靠。中修时松开连线的固定卡子,更新其绝缘(用无碱玻璃丝带串迭包扎)并对连线涂刷H级绝缘漆。连线与刷架内圆面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允许贴靠。

4.3检查电刷长度须符合要求,中修时全部电刷更新并不许有缺损,必须保证同一电机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电刷。电刷须在电刷研磨机上进行研磨接触面,初步达到接触面80%以上。

4.4用塞尺测量电刷与刷盒的间隙须符合下列要求,轴向0.1~0.45mm;圆周方向0.08~0.28mm(均为中修限度)。用测力计(弹簧秤)测量电刷压力,其值应满足28.4±2N。

4.5当更换刷杆或刷盒重新组装时,必须在专用定位胎具上进行校正,并保证相邻刷握电刷中心线在换向器圆周上的距离偏差≯1mm。

4.6刷架圈的检查试验

(1)用1000V兆欧表测量刷架圈对地绝缘电阻值应≥50MΩ。

(2)进行交流耐电压试验(50HZ,5950V,1分钟),其绝缘应不许击穿。

(5) 端盖、轴承盖、封环、轴承、齿轮等的清洗检查

5.1用中性金属洗涤剂(含配用稀释剂)、棉丝、毛刷清洗端盖、轴承盖、封环等,清洁度符合有关规定。

5.2检查端盖、轴承盖、封环等状态

(1)电机端盖应进行探伤检查,消除裂纹及缺陷。中修时测量端盖与机座、端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圈的配合尺寸须符合下列限度要求:端盖与机座配合:换向器端、非换向器端最大间隙均为0.05mm,轴承外圈与端盖配合:换向器端最大间隙0.06mm,最大过盈0.046mm;换向器端最大间隙0.07mm,最大过盈0.057mm。止口严重磨损或轴承安装孔变形者应更换新盖。

(2)检查轴承盖、封环不许有损坏、变形,均压孔应畅通。

(3)清除油管内旧油,必须保证油管、油嘴完好,油路畅通。各螺丝扣良好,轴承座孔的椭圆度锥度≯0.05mm。

(4)检查换向器检查孔盖,不许有破损、变形,密封垫和弹簧须良好,锁销动作灵活。检查进风口防护网应良好。

5.3轴承的清洗、检查

轴承的检修应在专门的作业场地,保证一定的环境清洁度。

(1)在专用清洗设备中清洗,并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干净。

(2)检查轴承内外滚道、滚动体及保持架状态,轴承滚道及滚柱不许有裂纹、剥离、碾堆、麻面及过热现象。保持架完好,铆钉齐全,不许有折损及松动,滚动体在保持架中应转动灵活、轻快,无卡滞现象。

(3)轴承的测量

①测量转轴轴径尺寸

选配过盈量为:

换向端: 0.023~0.060mm

非换向端: 0.027~0.075mm

②测量轴承室尺寸,选配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尺寸为:

换向端: 最大间隙0.060mm,最大过盈0.046mm,

非换向端: 最大间隙0.070mm,最大过盈0.057mm。

③测量轴承自由状态间隙:

换向端:0.125~0.200mm 非换向端:0.165~0.260mm。

5.4齿轮的清洗、检查

(1)将齿轮用中性金属洗涤剂(含配用稀释剂)、白布擦拭干净后进行磁粉探伤,不许有裂纹,剥离,否则更新。

(2)用齿轮专用量具检查齿形偏差,中修时≯0.3mm(禁用≥0.35mm)四齿公法线长度应符合原形(165.06-0.28)~(165.06-0.402)mm,中修≮164.4mm(禁用≤163mm),超差时应更新。

(3)检查单侧齿面,点蚀包罗面积≯15%,点蚀深度≯0.3mm,剥离不多于1处,剥离面积≯6mm2,剥离深度≯0.6mm(均为中修限度)。

检查齿轮崩角不多于2处,齿顶角折损长度≯10mm。

3.组装

(1) 轴承组装

1.1在专用轴承压装工具上分别将经检查合格的轴承外圈 (含滚动体)压装到两端端盖轴承室内。组装时禁止用锤棒直接敲打,并使轴承上有字码的一面朝外。轴承外圈位置与原拆位置转90°,注意后端轴承内盖和端盖的油路应畅通。

1.2用刮板将轴承润滑脂加入端盖油室内,涂2/3容积及轴承滚动体之间空间尽量塞满,并作好防护,以防污染油脂。

1.3轴承内圈的压装

将轴承内圈悬放在定温加热装置中加热至115±5℃,保持不少于30分钟,戴上清洁的石棉手套,从定温加热装置中取出预热好的轴承内圈,用白布擦拭干净内圈,将内圈迅速平行推入轴承挡,使其正确地与内油封贴合。装配时,注意两端轴承内圈次序,并使有字码的一面朝外。轴口未装内油封者可比照此办法先将内油封装入(在感应加热法退磁问题未解决之前不准使用电磁加热法组装轴承)。

(2)前端盖和刷架圈组装

2.1将组装好的刷架圈外圆涂以3号锂基脂,按6.1.9.5反向顺序将刷架圈与前端盖组装好。

2.2用双钩天车将定子前端朝上竖立于检修台架上。

2.3将前端盖和刷架圈的组装体翻转180°角度后,用专用吊具吊置在机座上,按记号带上端盖螺栓,使止口贴合。

(3)吊装电枢

3.1用双钩天车将定子机座旋转180°角度,后端朝上竖立于检修台架上。

3.2从换向器检查孔处提起电刷压指并将电刷抽出,以防妨碍电枢的引入。

3.3将电枢后端装上吊具及吊环,用Ф20mm的钢丝绳套挂在天车大钩上;利用天车和电枢翻转小车将电枢由水平位置变为垂直状,使换向器朝下,将电枢徐徐吊入定子内腔中。吊装时应垂直、平稳,不得碰伤绝缘及轴承。然后拆除吊环和吊具。

(4)吊装后端盖

用专用吊具将后端盖吊置于机座上,按记号带上端盖螺栓,使止口贴合,装好后端盖。

(5)轴承组装间隙的测量

利用电机翻转装置,将电机翻转90°角度后,用塞尺分别测量两端轴承组装间隙,其值需符合限度要求。

(6)装轴承盖、挡环、挡板、油封

按4.1、4.2的反向顺序组装好轴承盖、挡环、挡板、油封。

(7)刷架圈的组装

7.1将电刷插入刷盒内,压好压指。

7.2从换向器检查孔处用专用转动刷架圈,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并检查、调整刷盒底面到换向器表面的距离应为1.5~3.5mm,检查刷盒底面对换向器表面的平行度≯0.7mm,检查电刷与换向器接触面积应>80%,否则应进行研磨。

7.3连接好刷架圈至接线盒和换向极的连线。

7.4用专用涨开刷架圈,检查涨紧后刷架圈开口处的尺寸,并用电刷对中仪测定电刷中性位,要求感应电势≯5mV,否则应加以调整,最后紧固好涨紧装置的锁紧螺母,安装好刷架圈定位装置(应在定位装置锁销的螺纹上涂以适量RTV 硅橡胶D03密封胶后,再拧入前端盖)。

(8)电动机空载试验,按7.5条执行。换向不良时须进行换向试验,按7.6条执行。

(9)对经过处理凸片的电枢或重新绑扎无纬带的电枢,组装后应作超速试验,按7.7条执行。

(10) 齿轮的组装

10.1将经检查合格的齿轮用白布擦净锥孔,并用红丹粉检查齿轮锥孔和轴颈接触面,应≮80%,否则应用细金刚砂研磨。

10.2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端面至轴端面尺寸A(即冷态尺寸),并记录。

10.3将齿轮在定温电热装置中加热至165±5℃,恒温保持≮30分钟。

10.4戴上石棉手套,从定温电热装置中取出预热好的齿轮,用白布擦净锥孔内的油,热装在轴上。同时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热态时齿轮端面至轴端面尺寸B,并满足A-B=1.6~2.2mm(即齿轮装入量),否则应重新装配。

10.5待齿轮冷却后,装上轴端挡板,紧固轴端螺栓,打上防缓垫圈,要求防缓垫圈折角应在对角处(中修时防缓垫应更新)。

10.6测量电枢轴向窜动量在0.2~0.5mm范围内。

(11) 组装各附件

11.1按解体反序方向装好或检查注油管。

11.2装好换向器检查孔盖及接线盒盖。

11.3装好进风口防护网盖板。

4.检查与试验

(1) 检查轴承牌号是否正确,装配中应保持清洁并操作正确。

(2) 检查轴承组装间隙、齿轮装入量及电枢轴向窜动量均应符合限度要求。

(3) 电机的外观检查

3.1内外部清洁,各附件 (油管、油嘴、接线盒盖及其卡子、换向器检查孔盖等)应齐全、完整,紧固件不许有松动,防缓件作用良好。

3.2铭牌、标记应正确、清晰,安装牢固。

3.3电机转动灵活,不许有卡滞现象及摩擦声。

(4) 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主极≮20M Ω,附加极及电枢≮20MΩ,相互间≮20MΩ。进行整机对地耐电压试验,按50HZ,3750V,1分钟.绝缘不许有击穿及闪络。

(5) 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空载试验。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使电机在1946r/min下正反转各30min,检查轴承温升、运行状态和振动情况。用点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量轴承温升应不超过55K。轴承运行应平稳、轻快,无不正常的声音或甩油。换向须良好,不许有隔片发黑现象。如果电机在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内均能平稳运行,则认为电机达到平衡的要求。

(6) 空载试验换向不良时须做换向试验。

(7)对经过处理凸片的电机或重新绑扎无纬带的电枢需以最高转速的1.2倍即在2335r/min下空载超速试验二分钟,试验后应不许有任何足以影响电机正常运行的损伤。

(8) 对更换定子和电枢绕组的电机还应按相应的大修规程进行必要的例行试验。

5.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1.使用天车吊运作业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则;吊具、吊环和钢丝绳必须状态良好,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探伤检查。

2 .DX-25清洗剂等易燃品应妥善保存,工作场地应清洁、干燥,并严禁烟火;吹扫、喷漆等作业时应在指定场所内进行,电机零部件应摆放整齐。

3.定温电热装置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检查。

4.轴承润滑脂的存放和使用应保持清洁。

5.解体组装中严禁乱砸乱打。

6.办理验收手续,签名齐全,记录齐全,记录归档。

4.常见故障

1.轴承故障;

2.电机有不正常的振动或响声电机有不正常的振动或响声;

3.电机温升过高或冒烟电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4.牵引电机环火牵引电机环火;

5.窜油及油封不良;

6.电刷故障;

7.主附极和补偿绕组联线及引出线断裂;

8.转子铁芯故障检修;

9.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带负载运行时转速低于额定值;

10.磁极绕组过热。

牵引电机

牵引电机 一.牵引电动机的组成 牵引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又包括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定子铁芯由硅钢片叠成,用于放置定子绕组,构成电动机的磁路;定子绕组由铜线绕制而成,构成电动机的电路;机座一般由铸铁或铸钢制成,是电动机的支架。 转子又包括铁芯和转轴。转子铁芯和定子铁芯相似,也由硅钢片叠成,作为电动机的中磁路的一部分。铁芯上开有槽,用于放置或浇注绕组,它安装在转轴上。工作时随转轴一起转动。绕组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种。笼型转子绕组由铸铝导条或铜条组成,端部用短路环短接。绕线型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相似。转轴由中碳钢制成,两端由轴承支撑,用来输出转矩。 为了保证牵引电动机的正常运转,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气隙,气隙的大小对电动机的性能影响极大。气隙大,则磁阻大,由电源提供的励磁电流大,使电动机运行的功率因数低;但气隙过小,将使装配困难,容易造成运行中定子和转子铁芯相碰。

二.牵引电机的作用 铁路干线电力机车、工矿电力机车、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和各种电动车辆(如蓄电池车、城市电车、地下铁道电动车辆)上用于牵引的电机。

由于机车既要求有大的牵引力,又要求能高速运行,因此加到电动机上的电压与电流变动幅度较大,故要求电动机能适应较大的调压比,并有一定深度的磁场削弱能力。 牵引电动机在露天工作,环境恶劣,经常受到风沙、雨雪的侵袭,运用地区海拔高度、环境温度的差别很大,空气中的湿度、盐分(海滨区热季)和含尘量也不相同,这些都能使电动机绝缘变差。因此,牵引电动机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应具有较好的防尘、防潮能力。 由于牵引电动机在运行中经常启动、制动、过载和磁场削弱,且机车运行时电动机受到冲击和振动都比普通电动机严重,因此,无论是电磁原因或是机械原因都会造成牵引电动机换向困难,换向器上经常产生火花甚至会形成环火。尤其要指出的是,在脉动电压下工作的牵引电动机,其换向和发热更为困难,因此对脉流牵引电动机的结构选择还要考虑这方面的特殊问题。运行中的冲击和振动除造成换向恶化外,还易使电动机的零部件损坏,因此要求牵引电动机的零部件必须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牵引电动机安装空间尺寸受到限制。由于牵引电动机是悬挂在机车转向架上,电机结构必须考虑传动和悬挂两方面的问题,它的径向尺寸受轮对直径的限制,轴向尺寸受轨距的限制,还受到轮对中心线与机车走行部分其他构件之间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700-97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煤矿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电气动力设备越来越多,但三相异步电动机以其独有的优势仍占据相当大的分额。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设备,是目前煤矿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动力设备,它具有构造简单、价格便宜、运行可靠、坚固耐用等优点。但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大多工作环境恶劣,负荷变化大并且启动频繁,所以往往容易发生故障,轻则影响生产,重则还会导致人身触电,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有些简单故障能现场排除对煤矿安全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1 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原因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

柯以诺 1936年生, 1959年毕业于西安交 通大学电机专业,高级 工程师(教授级),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长期从事牵引电动机设计、试验研究。 回顾与展望 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412001) 柯以诺 摘 要:介绍了我国电力机车用脉流牵引电动机40年来的发展情况,从电机的材料、结构、工艺、设计方法等方面总结了其技术进步的过程,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牵引电动机 脉流 电力传动 发展 D evelopm en t of pulsa ti ng curren t traction m otor Zhuzhou E lectric L ocom o tive R esearch In stitu te (Zhuzhou 412001) Ke Y i nuo Abstract :It is described the 40years developm en t of pu lsating cu rren t tracti on mo to r of Ch inese electric locomo tives .T he techn ical p rogress is concluded from aspects of m aterial ,structu re ,techn ique and design m ethod .Its fu tu re p ro spects are dis 2 cu ssed . Key words :tracti on mo to r ,pu lsating cu rren t ,electric drive ,developm en t . 1 引言 牵引电动机素有机车“心脏”之称,是电传动机车最关键的部件。机车的性能和可靠性与牵引电动机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的启动性能好、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强、功率利用充分、控制简单,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车车辆的运用要求。直流牵引电动机用于牵引动力已有120年历史,是一种很成熟的电工产品。国产电力机车一直采用直(脉)流牵引电动机,已走过了40年的路程,虽然不象电工技术的某些新领域那样经常有突破性新技术出现,但通过不断的改进,所取得的进步仍然令人瞩目。 本文将介绍我国脉流牵引电动机的发展情况,并对它面临交流牵引电动机挑战的今后的发展前景谈点看法。 2 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铁路运输正向重载、高速的方向迈进,这就对电力机车的牵引电动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先是电动机的轴功率不断增 加(见图1)。目前货运电力机车的轴功率达800k W (持续制),客运机车达900k W 。最近,为200km h 列车的 动力车设计的电动机,其轴功率已达1000k W 。其次,电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早期的电机,恒功速比K PV 仅1.25~1.35。最近,该值已达1.6~1.8。 K PV 的提高,表明机车在较高速度下仍保持满功率输 出,能更好地满足多拉快跑的运输要求。 图1 脉流牵引电动机功率增长曲线 电机设计功率逐年增长,但电机的体积及相应的质量并没有增加,反而稍有降低。这意味着代表电机水 平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g )——电机单位质量发挥的设计功率在逐年增长(见图2)。 — 91—1998年第5-6期机 车 电 传 动 №5-6,1998  1998年11月10日EL ECTR I C DR I V E FOR LOCOM O T I V E N ov .10,1998

HXD1C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电气原理分析与检修

2010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HXD1C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电气 原理分析与检修 专业系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3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HXD1C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电气原理分析与使用维护 二、指导老师: 第1周至第10周进行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完成本课题的设计要求学生具有电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及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课题与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电力变流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车采用交流电机作为牵引源,交流机车牵引电机采用牵引变流器提供变压变频电源实现变频调速及牵引功率的调节。变频调速易于实现电机车的平稳启动和调速运行,并具有能耗低、调速范围广、静态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力电子开关器件IGBT的特性及应用,深入理解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交传机车牵引电机调速领域的应用。同时,通过对交传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设计能力。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 大功率交传机车主传动系统分析 (1)主传动系统的结构及技术特点; (2)交传机车牵引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大功率交传机车牵引电机常用的调速方式与功率调节方式; (3)对交流机车牵引传动采用变频调速、调功与其它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2)TGA9型牵引变流器主电路分析 (1)多重四象限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对牵引变流器常用的整流电路类型进行分析,重点对TGA9型多重四象限整流电路进行技术分析; (2)中间直流环节滤波电路的结构与电路分析,滤波电容预充电的方式; (3)PWM逆变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常用逆变开关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对IGBT的结构及集成驱动电路进行分析; 3) TGA9型牵引变流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1)掌握常用PWM芯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根据电气原理图对PWM逆变控制电路进行分析; (2)牵引变流器过流、过压与温度保护电路的分析。 4)TGA9型牵引变流器的使用维护 四、设计参考书 [1] 周志敏等, IGBT和IPM及其应用电路,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2]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牵引电动机的设计 [3] 徐立娟、张莹,电力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CRH2型动车组牵引电动机概述

CRH2型动车组牵引电动机概述 CRH2型动车组采用MT205型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每辆动车配置4台牵引电动机(并联连接),一个基本动力单元共8台,全列共汁16台。电动机额定功率为300kW。最高转速6120r/min.最高试验速度达7040r/min。 牵引电动机由定子、转子、轴承、通风系统等组成.绝缘等级为200级。牵引电动机采用转向架架悬方式,机械通风方式冷却,平行齿轮弯曲轴万向接头方式驱动。外形如图7.62。所有牵引电动机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和电气特性相同,各动车的牵引电动机可以实现完全互换。牵引电动机在车体转向架上的安装位置见图7.63。 同直流电动机相比,三相异步电动机有着显著的优越性能和经济指标,其持续功率大而体积小、质量轻。具体地说有以下优点: (1)功率大、体积小、质量轻。由于没有换向器和电刷装置,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同时在高速范围内因不受换向器电动机中电抗电势及片间电压等换向条件的限制,可输出较

大的功率,再生制动时也能输出较大的电功率,这对于发展高速运输是十分重要的。 (2)结构简单、牢固,维修工作量少。三相交流牵引电动机没有换向器和电刷装置,无需检查换向器和更换电刷,电动机的故障大大降低。特别是鼠笼形异步电动机,转子无绝缘,除去轴承的润滑外,几乎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 (3)良好的牵引特性。由于其机械特性较硬,有自然防空转的性能,使黏着利用率提高。另外,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对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不敏感(不存在换向器的环火问题),它在起动时能在更长的时间内发出更大的起动转矩。合理设计三相交流牵引电动机的调频、调压特性,可以实现大范围的平滑调速,充分满足动车组运行需要。 (4)功率因数高,谐波干扰小。其电源侧可采用四象限变流器,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保持动车组电网侧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电流波形接近于正弦波,在再生制动时也是如此,从而减小电网的谐波电流,这对改善电网的供电条件、减小通信信号干扰、改善电网电能质量和延长牵引变电站之间的距离十分有利。 CRH2型动车组采用的牵引电动机除具有上述传统异步电动机的优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电动机整体机械强度很高,高速运行时能承受很大的轮轨冲击力;采用耐电晕、低介质损耗的绝缘系统以适应变频

【MYHXD3C】HXD3C机车维护保养手册-4.4牵引电机检修范围V1.0

4.4牵引电机检修范围 1.电机型号 永济电机公司生产,装用于HXD3C机车的牵引电机的型号为YJ85A1。 大连东芝公司生产,装用于HXD3C机车的牵引电机的型号为SEA-107C。 1.1 额定参数 额定功率:1250 kW 额定电压:2150 V 额定电流:390(基波) A 额定转速:1365 r/min 额定功率因数:0.91 额定效率:95% 恒功率转速范围:1365~2662 r/min 极数:4极 定子绕组接法:Y 绝缘等级:200级 冷却方式:强迫通风,风量为92m3/min{tc " 定子绕组节距:14"} 工作制连续 悬挂方式:滚抱式{tc " 悬挂方式:滚抱式"} 1.2 温升限值{tc " 2.2温升限值"}{tc " 定子绕组电阻法200 "}

3、检修工艺 第一、 安全须知 安全标识!有事故危险!有生命危险! 必须由接受过指导且合格的人员检查和维护牵引电机,维护人员不论是段方的还是厂方的都必须接受过段方的安全技术培训,上岗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服饰。

待检查和维护的机车应停放在有地沟的轨道上; 作业前,机车的前后都必须放置禁止动车的警示标牌或在机车前后挂警示红旗;车轮处至少放置防前运动和防后运动的铁靴各一个;受电弓必须降落电源被切断,应有防止未经授权接通接触网的警示标识!如有可能,应在无接触网区或没有接触网的车间进行维护和修理。 若是由厂方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维护前必须事先取得段方主管检修的调度人员的正式同意;厂方人员进行检查和维护完成后必须正式通知段方主管检修的调度人员。 未经厂方同意,不得改变牵引电机上的如润滑脂和测速传感器这样的材料和部件;如果电机上的材料和部件被修改,将失去厂方的任何保证和承诺。 请选择厂方的原厂备件,如用户自行选择使用其他备件,厂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清洁、清理 辅料:棉纱、抹布、 使用洁净的抹布或棉纱擦拭传感器电缆、三相引出线电缆、机座小吊挂座、小吊挂弧板处,使他们露出本色; 第三、检查 辅料:渗透探伤液; 工具:手电、手动棘轮扳手、套筒头13(M8)、套筒头16(M10)、套筒头18(M12)、手动套筒扳手加长杆、长度大于350mm直径Φ1~Φ2的铁丝1根、力矩扳手(40Nm~300Nm)、手锤、片砂轮或风铣刀、1T千斤顶2个、1000V兆欧表、

高压电动机常见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高压电动机常见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孔祥强安徽华电芜湖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公司2台66万千瓦机组所属生产区域的高压电机共有90台,已经运行了7年多。近几年来发生的常见问题有电机绝缘电阻低、电机引出线老化断裂、电机定、转子故障、轴承故障、电机振动大、电机温度升高。通过对经常出现的故障细致分析,总结出高压电机常见一般性故障类型及较为实际方便的检修方法。 关键词:高压电机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一、高压电机经常出现的故障 1、电机绝缘电阻低,绕组绝缘击穿接地及引出线故障 由于工作环境潮湿,电机停运时间长,使电机绝缘受潮,绝缘电阻值不符合规程要求;由于粉尘较大,有磁性物质落在线圈表面上,产生钻孔现象,导致定子绕组的绝缘被击穿接地;电机引出线位置处于定子铁心背部的热风区,长期运行后绝缘热老化,引出线橡胶绝缘变质、龟裂和剥落,外力和机械震动使绝缘瓷瓶破裂或电机引线鼻子松动,导致电机引出线接触不良甚至断裂而出现剧烈的弧光放电现象。 2、电机定子槽楔松动,端部绑扎不良故障 电机定子槽楔松动、绕组端部绑扎不良,当电机在启动和运行时产生振动,线圈相对产生位移,电机电磁声增大,出现异音。 3、电机转子故障

电机频繁启动和过载运行时产生的热效应力、电磁力和机械离心力的作用引起交变应力而造成电机鼠笼转子的短路环与铜条焊接处开焊,转子铜条在槽内松动,运行中定子电流摆动大,电机振动剧烈,电机电磁声增大并出现放电现象。 4、电机轴承故障 轴承安装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润滑脂添加不合适。运行时轴承发热、温升过高、振动大、轴承处声音异常发出很大的响声。轴承过热容易发展成轴承损坏、电机转子与定子扫膛、线圈烧损等重大事故。 5、电机振动 由于制造、使用、维修不当或运行时间长等原因,电机的端盖、轴承、轴承套、转子轴颈、笼条以及定子铁芯等零部件都会发生磨损变形而丧失了应有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使电机在运行中产生振动,当振动值超标时,将影响设备的健康、安全运行。 6、电机温度升高 当电动机的工作温度超过规定温度或允许温升时,就应该认为是不正常状态。电机温度升高,长期运行,电机绝缘就会老化,影响电机使用寿命。 7、电机声音异常 电动机发出的声音大致可分为通风噪声、电磁噪声、轴承噪声和其他声音。正常的声音是均匀连续的,没有忽高忽低的金属性声音。经常监听电机的声音,即使细微的声音变化也能辨别出来。监听这些

浅谈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

浅谈电力机车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18-05-23T15:36:12.9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高中升[导读]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铁路机车的快速发展和改进,其技术不断更新,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健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石家庄电力机务段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铁路机车的快速发展和改进,其技术不断更新,结构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健全。但与此同时,对铁路机车中牵引电机的可靠性要求也随之增高,可靠性己经成为铁路系统中重要的安全考核指标。结合现场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和研究牵引电机在设计和日常维护中的技术特点和要求,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以期融入现有的管理模式当中,能够完善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工 作,并为牵引电机今后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案。关键词:牵引电机;铁路机车;技术维护;运行状态相比于传统的直流传动机车而言,交流传动机车具有大牵引力、恒功率范围较宽、功率因数较高、粘着性能好及适应性强等显著优势,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电力机车的主流,未来有取代直流机车的趋势。作为电力机车的核心部件,牵引电机的运行条件和工作坏境十分恶劣,故障率较高,同时它对机车的整体安全运行有巨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行驶。所以,开展对牵引电机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铁路机车常见故障类型铁路机车牵引电机的可靠运行与故障检测和诊断息息相关,了解铁路机车牵引电机和机车部件的常见故障类型,对牵引电机的设计及维护具有基础性的参考作用。铁路机车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其零件繁多、结构复杂,在工作的过程中各个模块相互配合、有层次地协助。根据电力机车系统的特点,铁路机车的故障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机械故障,转向架故障、车体故障、轮对故障、轴承故障等。电气故障,牵引电机故障、受电弓故障、主变压器故障、牵引变流器故障、高压隔离开关故障、高压连接器故障、高压电压和电流互感器故障、避雷器和车顶绝缘子故障、辅助电路故障、辅助变流柜故障、辅助电气设备故障、微机控制系统故障。空气管路与制动系统故障,风源系统故障、控制系统管路故障、辅助系统管路故障、制动系统故障。其他故障,烟火报警故障、温度湿度故障、蓄电池和照明等故障。 2 当前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铁路科技进步的步伐日趋加大,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引入,铁路的装备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检修现场仍维持原有的作业模式,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更需指出的是,在牵引电机的制造引入新技术尤其是使用大功率交流牵引电机后,传统的检修方式也已发生变化,这对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交流牵引电机的解体检修工作在C5修及以上高级修才会开展,今后机务段级的检修作业将取消牵引电机的解体作业,这对整个技术管理的体系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管理的重点也将发生转移,这也是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新挑战。 2.1 规章制度不健全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需要对其组织机构以及相应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也应当对履行职责的各个项点明确履行过程和标准。当前的管理模式是依据公司“源于国铁,优于国铁”的发展理念,结合多年的现场探索形成的,大多标准是口头约定的,未形成制度将之固定化。比如牵引电机的碳刷更换记录,应由谁来填写,填写哪些内容,如何保存记录等都没有制定文件进行约束和明确。 2.2 技术标准的建立受外部影响大经过常年运用经验的积累,对特殊牵引电机的检修标准已经摸索出规律,但对部分项目进行招标时,往往遇到物资部门的质疑。比如牵引电机碳刷的选型,经过制造厂试验和现场验证后,必须指定唯一的品牌型号。但是物资部门要求招标技术不能明确型号和厂家,经过修改后的技术标准明显降低了使用碳刷的质量,对运输生产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2.3 对既定方案的实现较缓慢人员变动影响较大牵引电机出现碳刷压指压力偏小的问题,经过排查认定是刷握涡卷弹簧生产质量问题。后续倒追该配件的生产厂家、生产年月、批次都很快,但排查在牵引电机上的安装情况以及更换工作耗用了一个月的时问,这大大地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了该故障产生更高级别风险的概率,对现场是很不利的。执行既定方案进展较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排查该问题的安装情况耗时较长,主要是由于记录均为纸质记录,有些记录存放时问超过三年,查阅不便。二是更换工作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受制于运量压力,扣车难以兑现。无论是现场操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当发生岗位变动后,新入职人员往往进入角色较慢,存在一定的适应期,甚至出现遇到以往常见的故障也不会处理的情况。人员岗位变动,伴随着原来积累的经验也随之离开,后续人员很难全部继承,只能逐步积累,影响正常的管理过程。 3 牵引电机的技术管理建议 3.1 强化技术管理机构,提升技术标准的权威性强化现有技术管理机构的技术管理职能,离不开高素质尤其是综合技术管理能力突出的人才。健全技术管理体系,配备技术管理人员,辅以相应的配套政策等,多管齐下,是强力推进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也应该重视现场优秀技能操作人才的作用,利用好这些经验丰富和操作技能熟练的专业人才,能够有效地支撑技术管理的稳步提升。在重视人的作用的同时,应当重新梳理现有管理流程,对缺失的、过时的技术标准进行增补和修订,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建立技术管理委员会或是技术标准评审委员会,对现有技术标准进行审核发布,提升技术标准的权威性,保证其可靠地贯彻执行。 3.2 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中国铁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成功运营,具有中国铁路科技创新里程碑的意义。整个行业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而对于牵引电机而言,现有的工装设备均为一多年前的产品,设备老化、技术陈旧是不争的事实。多方调研,学习行业领先的先进技术和手段。采纳行业先进技术提升既有设备的质量,保证技术标准的落实,提升产品的质量。不仅如此,利用微信、QQ等软件,或是专用手机、一体机等订制产品,可以将原有“教条”的流程打破,加强通讯沟通,丰富联系沟通方式,缩短处理时长,提高生产效率。尝试与国内优质设备生产企业沟通,对既有设备更新换代。利用先进的设备对牵引电机的进行检修,排除人为干扰,降低人力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参与业内技术交流,尤其是与国内优秀团队之间的交流。结论

电力机车检修

电力机车检修

————————————————————————————————作者:————————————————————————————————日期:

论文关键词:电力机车在车测试测试原理测试设备改进 论文摘要:对电力机车不解体检测的部件、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进行了综述,分析目前在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电力机车是铁路运输动力中效率高、污染小的主要牵引动力。经过多年发展,机车的部件测试由原来的定期检修下车才能测试发展到一些部件日常不用下车在车就能测试。在车测试几乎包含了电力机车所有重要部件,这些部件通过专用设备仪器,实现了测试并能预报部件的状态。在车测试不仅能提早发现机车故障,保证行车安全,而且可以针对性的对部件进行检修,在降低检修作业劳动强度,节省检修成本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机构设置上一些局段设置了专门的检测机构。本文主要对电力机车在车检测项目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几点建议。 1电器部件检测 1.1受电弓性能检测 受电弓是受流部件,其性能对受电弓与接触网状态的影响有两方面,其一是受流质量,其二是网和弓的磨损。其检测的参数包括上升下降压力、同一高度压力差和升降弓时间。 检测场地为整备线或检修库内。 检测手段现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用便携式仪器人工检测;另一种方法为自动检测。便携式仪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平台部分和主机部分。平台部分用于测试,检测时置于受电弓弓头下方,带有挂钩的钢丝绳挂在受电弓上框架横杆上。受电弓开关合上后,钢丝绳随受电弓动作设置在平台内的压力传感器和计数器开始检测。主机部分用于对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存储、显示和打印。平台和主机之间用电缆相连接。因生产厂家不同,便携式受电弓检测仪有自备电源和采用机车电源两种。自动检测装置置于入库轨道上的检测棚内,检测机构安装在检测棚内支架上。机车通过时.系统利用对摄人图像进行处理、拼接、远程传输、计算机控制和多屏幕视频回放等实现对车顶及受电弓状态进行不停车综合检测。目前大多数机务段采用便携式仪器检测,其特点为灵活,但效率受各种因素影响较大,如整备时间、各工种交叉作业人数、机车是否断电等。自动检测投入高,效率也高。 受电弓的检测周期各局各段根据自己情况制定。有台台检测,也有90天一个周期的。检测主要性能指标也反映了受电弓的状态,如关节缺油、调节阀发生变化等。 1.2主断路器性能检测 对于主断路器性能检测空气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有所区别:对空气断路器主要测试合闸时间、分闸时间和分闸延时时间等;对真空断路器主要测试合闸、分闸时间。

CRH3型动车组牵引电机安装架的探究

CRH3型动车组牵引电机安装架的探究 【摘要】CRH3型动车组是中国当下运行速度最快的动车车辆,其驱动装置采用架悬式,有别于其他常见的轴悬式和体悬式。牵引电机是动力转向架驱动装置的重要组成之一,西门子公司对CRH3型车的电机安装采用板弹簧结构悬于构架上,不仅能够承载电机自重,而且减弱了运行过程中由牵引电机带来的摇头惯量。这一结构设计的巧妙性不言而喻。本文将通过SolidWorks软件参照CRH3型动车转向架建立等比例的三维模型,然后通过SIMPACK分析软件建立其整车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其性能参数,为以后再创新建立数据依据。 【关键词】板弹簧;侧滚惯量;动力学分析 1.前言 1.1 CRH3型车概述 1.1.1 CRH3型车在我国的发展 CRH3型车以德国ICE3动车组转向架SF500的结构形式为基础,针对我国CRH3项目宽车体的要求,对其转向架的各部件质量、重心以及悬挂参数进行了调整,使其运营速度(300km/h)和试验速度(350km/h)在我国4种CRH系列车中均居首位。 1.1.2 CRH3型车转向架的特点 CRH3型高速动车组采取“四动四拖”的编组形式,由8节车辆组成。其构架为H型箱型焊接结构,由两根中间为凹形的侧梁组成;一系悬挂为螺旋钢弹簧加垂向液压减震器组成;转臂式定位方式;二系悬挂采用带有应急橡胶堆的高度自动调节的空气弹簧组成,且空气弹簧辅助气室由枕梁内腔承担;在车体和转向架之间装有双抗蛇形减震器、横向减震器、抗侧滚扭杆装置和Z形双拉杆牵引装置;动力转向架采用轮盘制动方式,非动力转向架采用轴盘制动方式;动力转向架采用挠性浮动齿式联轴节式牵引电机弹性架悬式驱动装置;轴箱采用自密封式双列圆锥滚动轴承。 1.1.3 CRH3型车牵引电机安装架的探究 通过在整车环境下对牵引电机安装吊杆的动力学分析,得到吊杆的横向刚度6KN/mm、垂向刚度30KN/mm。 1.2安装架的探究思路 探究安装架的灵感来自现有安装架的优点。CRH3型车牵引电机安装架的板弹簧结构巧妙的减少了其对整车侧滚惯量的影响。构架和牵引电机质量相近,但

电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电机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像交流、直流电机等。电机在长期的运行下,会发生各 样的故障、主要的故障可分为电气和机械故障两大类。电机在机械方面的故障主要有、机座、轴承、风扇罩,前后端盖、和电机的转轴等故障、电机在电气一般都有定转子绕组、定转子 铁心等故障。电机一但出现故障就会影响生产,降低经济效益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一定 的相关专业知识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并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电机高效稳定正常运行。 现场的电机在日常连续运行中经常一般都会出现以下问题。1电机通电后电机不能起动,没声音无异味冒烟2通电后电机不转,3电机运转时声音不正常有异音振动较大轴承过热、4.电机过热冒烟、匝间短路5.电机三相电源不平衡6.电机的绝缘阻值低、7.电机起动困难.8 电机起动困难带负载时低于额定转速振动较大9电机跳闸等,发现查出原因应及时解决问题。 像当电动机出现通电后不能启动但又无冒烟时,这时就应该检查电机电源是否接通,检 查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线等、或是现场电机保护定值小等原因,如果现场保护定值过小,就会 造成电机在现场起动不了,如果电机定值过小应调整保护定值与电机相符合。熔丝熔断电机 出现这种情况是一般应该是电机过电流、熔丝过小、缺相、负荷过重或其它原因,发现缺相 时应及时找出电源回路断线处恢复接线,检查是否因为电机的熔丝规格过小而造成电机起动 不了、如果是因为熔丝过小应更换的熔丝规格应与电机相符,此外造成电机起动不了的原因 一般还有起动方面、机械故障方面、电机本身的电气故障等原因。 电机运转时振动大声音不对有异音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般电磁和机械两大类,机械一般的主要故障为定子与转子相互摩擦,使电机产生剧烈振动和电磁声音,严重可以造 成扫膛,扫膛的原因主要是电机的轴承过度磨损或轴承的保持架散架破裂、轴弯曲、装配时 异物落在定子内等一系列的原因所造成的扫膛。发现有扫膛迹象时,应及时检修,轴弯曲可 以利用液压机床进行矫正,或必要时可以车小转子,电机检修完毕后,应认真检查电机内无 异物时方可回装电机,预防电机扫膛主要可以加强日常的巡检力度,在巡检时多注意电机的 温度及电机轴承的声音和振动、发现电机轴承声音不对或振动超标时,及时检修以防造成电 机的扫膛、或电机的风叶松动与端盖碰撞所造成的、可以更换或是安装风扇或是风扇罩。其 次电机声音不对在机械方面还有因为轴承缺油、油中有杂质、轴承磨损严重滚珠损坏所造成的、因电机缺油造成的声音不对,可以适当的给电机轴承补油,但要随时注意轴承的温度,当电机出现因加油过多而发热时应及时处理,处理的主要方法有高压电机一般有排油孔,可 以从排油孔进行掏油,或是用轴流风机对准发热轴承部位进行通风冷却,另外电机或是电机 轴承加入不干净的油脂造成的,这时就应更换轴承的油脂,更换或清洗轴承并换新油。清洗 轴承要先将轴承中旧油除去,然后用毛刷加清洗剂来清洗。一定要清洗干净,正在刷扫时轴 承不要转动,避免有毛刷上的毛夹入轴承滚道,一般润滑脂占轴承内腔容积的1/2~1/3为宜。轴承磨损间隙过大也会造成电机不正常的振动,对于电机轴承滚珠磨损严重应及时更换 同型号的轴承,一般造成电机运转时的声音不对和振动的的原因还有电机的地角螺丝松或是 电机的地基不牢所造成的,从而造成不正常的振动,发现电机不正常的振动时应及时解决,紧固电机地角,防止事态扩大造成设备损坏,在电磁方面造成的不正常的声音和振动主要原 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电机定子与转子铁心松动或是电机的定子的笼条断裂,造成电机在运转 时发出嗡嗡的声音,同时也会增大电机的振动,或是由于电机的电源电流不平衡、或是缺相 运行、过载等一系列原因,主要平时多巡检时多注意电机的声音,电流的变化。 电机过热、冒烟其一般主要的故障原因有;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定转子铁芯相擦、电 机冷却风扇损坏通风不良,电机散热筋污物多、堵转、频繁起动过载、匝间短路、等一系列 的原因。消除故障方法,当电机过热时电机会过热报警从而使电机跳闸,当返现电机过热报 警时,应道现场查看电机控制开关,是否跳开,检查是否过电流或是其它造成的原因,检查 开关上口是否缺相,电源电压使其恢复正常、检修铁芯使之不能相互摩擦,排除故障、检查

CRH2 牵引系统很详细

第三章 牵引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主牵引系统主要由受电弓、牵引变压器、牵引变流器及牵引电机组成。受电弓通过电网接入25kV 的高压交流电,输送给牵引变压器,降压成1500V 的交流电。降压后的交流电再输入牵引变流器,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变成电压和频率均可控制的三相交流电,输送给牵引电机,通过电机的转动而牵引整个列车。 主牵引基本动力单元由1台牵引变压器、2台牵引变流器、8台牵引电机构成,1台牵引变流器驱动4台牵引电机。四台牵引电机并联使用。四台牵引电机特性差异控制在±5%以内,以便电流负荷分配均匀。 动车组有两个相对独立的主牵引动力单元。正常情况下,两个牵引单元均工作。当设备故障时,M 1车和M 2车可分别使用。另外,整个基本单元可使用VCB 切除,不会影响其它单元工作。 一、系统原理 主电路简图如图3-2所示,受电弓从接触网25kV 、50Hz 单相交流电源受电,通过主 图 3-2 主电路简图 牵引变压器 逆变器 滤波电容器 脉冲整流器 脉冲整流器 滤波电容器 逆变器 图 3-1 主牵引系统示意图

断路器VCB连接到牵引变压器原边绕组上。主电路开闭由VCB控制。牵引变压器牵引绕组设两组,原边绕组电压25kV时,牵引绕组电压1500V。 主电路系统以M1车、M2车的两辆车为1个单元。主电路系统原理参见图3-2主电路简图。更详细的可参见附图中的《主电路接线图》。 二、系统布置 主牵引系统车底电气设备布置参见图3-3。2、6号车车下各设一台牵引变压器,而2号车(M2)、3号车(M1)、6号车(M2)、7号车(M1s)的车底下均悬挂一台牵引变流器,及车下转向架分别安装4台牵引电机。 其中4号车和6号车车顶均设受电弓、保护接地开关EGS、故障隔离开关一套,2号车和6号车的车下均设高压机器箱;2、3、4号车之间和5、6号车之间的车顶上设置高压电缆连接器,为了方便摘挂,在4、5号车之间的车顶上,设置了高压电缆用倾斜型电缆连接器。 三、车辆编组 车辆编组如图3-3所示。 图3-3 车辆编组图 四、设备构成 主电路设备构成如表3-1所示。 表3-1主电路设备构成表 主电路设备1号车 (T1c) 2号车 (M2) 3号车 (M1) 4号车 (T2) 5号车 (T1k) 6号车 (M2) 7号车 (M1s) 8号车 (T2c) 受电弓 1 1 VCB &避雷器 1 1 牵引变压器 1 1 主变换装置(牵 引变流器)(CI) 1 1 1 1 牵引电机 4 4 4 4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案列)

项目:排除电动机常见故障 学习目的 掌握排除电动机常见故障方法 工作准备 电动机一台,万用表、电桥、常用电动工具 操作步骤 电源接通后,电动机不转,熔丝烧断 运作中的电动机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以确保电动机的正常使用,运作的电动机与被拖动的设备位置要恰当,保证运行的稳定性,不能有晃动,保证通风性能良好。有些电动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经常的挪动,搬运等,对于这种电动机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保证电动机运转的稳定性。 1、事故现象: 原因分析: 1)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绕组一接反。 2)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3)定子绕组接地。 4)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5)熔丝截面过小。 6)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故障判断: 1)首先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源开关三相触头是否可靠闭合。 2)如开关正常则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直阻,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完好。 3)如电机直阻正常可用摇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和电源线对地绝缘电阻,判断电源线或电机是否发生接地故障。 4)如电机定子和电源线绝缘均正常则检查电机电源熔丝(如有)所标熔断电流同电机功率是否相匹配。 5)如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考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接反,如怀疑绕组接反可使用直流法重新判定绕

组首尾端。 处理方法: 1)检修故障开关触头,消除缺相。 2)查出短路点,并修复。 3)消除接地。 4)查出误接,改正之。 5)换较粗的熔丝。 6)重换电源线。 2、事故现象:通电后电动机不转动,有嗡嗡声 原因分析: 1)定子、转子绕组断路或电源一相无电。 2)绕组引出线首末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3)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 4)负载过大,或转子被卡住。 5)电源电压过低。 6)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 7)轴承卡住。 故障判断: 1)首先可用万用表电压档检查三相电源是否电压过低或有缺相。 2)如电源电压正常则用双臂电桥来测量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直阻,以判定定子绕组是否完好。 3)如电机直阻正常可用手转动电机转子以判断电机是否有卡涩现象,如有卡涩可将电机与负载解开再转动转子看卡涩是否消失,如消失则应检查负载是否过大或卡涩;如卡涩现象仍存在则需将电机解体做进一步检查。 4)如电机没有卡涩现象就仔细检查电机电源线螺丝是否松动,电源线本身是否损坏。 5)如以上检查均正常则应考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接反,如怀疑绕组接反可使用直流法重新判定绕组首尾端。 处理方法:

电力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维护和检修

电力机车牵引缓冲装置的维护和检修一电力机车的的发展历史及内部构造 1电力机车的发展历史 电力机车是指有电动机驱动车轮的机车,电力机车因为所需电能由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接触网或第三轨供运行中的电力机车给,所以是一种非自带能源的机车。 从1835年荷兰的斯特拉廷和贝克尔两人就试着制以电池供电的二轴小型铁路车辆。1842年苏格兰人R.戴维森首先造出一台用40组电池供电的重 5吨的标准轨距电力机车。由于电动机很原始,机车只能勉强工作。1879年德国人 W.von西门子驾驶一辆他设计的小型电力机车,拖着乘坐18人的三辆车,在柏林夏季展览会上表演。机车电源由外部150伏直流发电机供应,通过两轨道中间绝缘的第三轨向机车输电。这是电力机车首次成功的实验。电力机车用于营业是从地下铁道开始的。1890年英国伦敦首先用电力机车在 5.6公里长的一段地下铁道上牵引车辆。干线电力机车在1895年应用于美国的巴尔的摩铁路隧道区段,采用675伏直流电,自重97吨,功率1070千瓦。19世纪末,德国对交流电力机车进行了试验,1903年德国三相交流电力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高速纪录。 第一个直流电力机车也于1914年来到中国抚顺,用于煤矿。干线铁路电力机车采用单相交流 25000伏50赫电流制。1958年制成第一台以引燃管整流的“韶山”型电力机车。1968年改用硅整流器成功,称“韶山1”型,持续功率为3780千瓦。来干线电力机车向大功

率、高速、耐用方面发展,客运电力机车速度已从每小时160公里增加到200公里,并向250公里迈进。 2 电力机车内部的基本构造 电力机车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和空气管路系统三部分组成。 A 机械部分 包括走行部和车体。走行部是承受车辆自重和载重在钢轨上行走的部件,由2轴或3轴转向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弹簧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轮对和轴箱、齿轮传动装置和牵引电动机悬挂装置组成。车体用来安放各种设备,同时也是乘务人员的工作场所,由底架、司机室、台架、侧墙和车顶等部分组成。司机室设在车体的两端,有走廊相通。司机室内安装控制设备,如司机控制器、制动阀、按钮开关、监测仪表和信号灯等。两司机室之间用来安装机车的全部主要设备,有时划分成小室,分别安装辅助机组、开关设备、换流装置以及牵引变压器等。部分电气设备如受电弓、主断路器和避雷器等则安装在车顶上。车钩缓冲装置安装在车体底架的两端牵引梁上。车体和设备的重量通过车体支承装置传递到转向架上,车体支承装置并起传递牵引力与制动力的作用。 B电气部分 机车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及其连接导线。包括主电路、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以及它们的保护系统。①主电路:电力机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机车的基本性能,由牵引电动机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电气设

牵引电机悬挂方式

牵引电机的三种悬挂方式 欧阳学文 动力车和机车的牵引电机是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轮对的,牵引电动机悬挂,是指牵引电动机的安装方式。牵引电机和传动装置在动力车上有不同的悬挂方式,常用的悬挂方式有以下三种:抱轴式悬挂,车体悬挂,转向架悬挂。轴悬式又称牵引电动机半悬挂,架悬式和体悬式又称牵引电动机全悬挂。以下就这三种悬挂方式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介绍。 一、抱轴式悬挂 1、定义 牵引电动机抱轴式悬挂,或称半悬挂(traction motor semisuspension):牵引电动机的一端通过抱轴承刚性抱合在车轴上,另一端弹性悬挂在转向架构架的横梁或端梁上的安装方式。牵引电动机质量的一半支悬在构架上,为簧上质量,故称半悬挂。牵引电动机的另一半质量压在车轴上,为簧下质量。 2、结构图

左图为弹性轴悬式牵引电机 1—牵引电动机;2—车轴;3—空心轴; 4—抱轴承;5—大齿轮;6—弹性元件。 3、工作原理 固装在牵引电动机电枢轴上的小齿轮与固装在车轴上的大齿轮组成一级减速装置,牵引电动机驱动车轴回转。借助于抱轴承的定位作用,保证了牵引电动机电枢轴与车轴平行,且大小齿轮的中心距保持不变,保证了大小齿轮的正常啮合。 弹性轴悬式也属于牵引电动机半悬挂(轴悬式)。弹性轴悬式的结构与刚性轴悬式相似,见上图。牵引电动机的一端弹性支在转向架构架上,另一端通过抱轴承支承在空心轴上,此空心轴套装在车轴的外面,从动大齿轮固装在空心轴端部,空心轴两端通过弹性元件支承在轮心上,牵引电动机输出的力矩通过小齿轮传至大齿轮,通过空心轴、弹性元件传至轮对,空心轴与车轴一同旋转。装在轮心上的弹性元件,既要支承牵引电动机约一半的重量和空心轴及大齿轮的全部重量,还要传递牵引电动机通过大齿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精)

班级:07自动化 学号:0709111016 姓名:高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关键词:断路电流不平衡短路绝缘损坏磁场不均绕组接地绕组接错 一、绕组开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又未清除干净,就可能造成壶焊或松脱;受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与接地故障也可使导线烧毁,在并烧的几根导线中有一根或几根导线短路时,另几根导线由于电流的增加而温度上升,引起绕组发热而断路。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处断路、多根导线并烧中一根断路、转子断笼。 1. 故障现象 电动机不能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有异常噪声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 产生原因 (1)在检修和维护保养时碰断或制造质量问题。 (2)绕组各元件、极(相)组和绕组与引接线等接线头焊接不良,长期运行过热脱焊。 (3)受机械力和电磁场力使绕组损伤或拉断。 (4)匝间或相间短路及接地造成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等。 3. 检查方法 (1)观察法。断点大多数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有无碰折、接头出有无脱焊。(2)万用表法。利用电阻档,对“Y”型接法的将一根表棒接在“Y”形的中心点上,另一根依次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穷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的短开连接后,分别测每组绕组,无穷大的则为断路点。 (3)试灯法。方法同前,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阻值趋向无穷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电机在运行时,用电流表测三相电流,若三相电流不平衡、又无短路现象,则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有部分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当电机某一相电阻比其他两相电阻大时,说明该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平衡法。对于“Y”型接法的,可将三相绕组并联后,通入低电压大电流的交流电,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时,电流小的一端为断路;对于“△”型接法的,先将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拆开,再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