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运动计算练习及光照图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597.00 KB
- 文档页数:32
文档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五)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班级 学号 使用时间15年 月 号第 1 页学习目标 掌握光照图判读的基本容和判读方法 学习重点 各种光照图的特点及判读学习难点 极昼(夜)围与太阳直射点关系、日出日落方位等课 堂 学 案使用说明:利用学案创设的情境材料和问题,思考课本相应的知识并学会分析,写出探究点的要点,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学 案 容学习笔记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光照图在下述光照图中找出晨线、昏线,晨线与昏线的接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1)地球侧视图(2)极地俯视图(3)斜侧(俯)视图学案容学习笔记(4)矩形投影图(5)局部图(6)组合图组合日照图是指上述两种或更多图形融合,或将某种日照图与其他地理事物进行综合的日照图。
图甲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日照图整合在一幅图上,图乙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极地俯视图整合在一幅图上。
二、光照图的判读容及方法〖思路点拨〗日照图是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的最理想载体,常见的日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两类,如下图所示。
判读过程中注意找准3个关键点:赤道与晨线的交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明确几个点的位置及时间。
第 2 页第 3 页文档学案容学习笔记三、当堂检测读右边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C.20°W D.60°E下图中心点为北极点。
读图,回答3~4题。
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4.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
A.15时B.9时C.3时D.12时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5-6题。
微专题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1.熟悉常见光照图类型 侧视图图1 图2 图3俯视图图4 图5 图6矩形图图72.精确把握光照图中的基本要素(1)找准两条线——晨线、昏线。
①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面图1中AB ︵。
②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
(2)确定五个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
图1 图2 ①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 点。
②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 点。
③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北点(图2中D 点)0时北昼,北点12时北夜(当晨昏北点为0:00时,其北方为极昼;当晨昏北点为12:00时,其北方为极夜)。
④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南点0时南昼,南点12时南夜。
⑤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依要素把握光照图的判读技巧跟踪训练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图①表示全球昼夜平分B.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图②C.图②与图③所示日期相同D.太阳直射南回来线的是图④2.关于图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地球位于近日点旁边B.海南岛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C.此时是漠河白昼最长的一天D.此时是北京一年中最热的月份[解析]第1题,图①显示晨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图②显示地球顺时针自转,说明为南极俯视图,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推断为冬至日,此时北极点为极夜,太阳高度不是最大;图③显示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可推断为夏至日,图②与图③所示日期不同。
图④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北回来线。
第2题,由上题图4是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来线,漠河在北半球高纬度,此时是漠河白昼最长的一天。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五)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光照图常借用某时的昼夜分布状况,依靠一些特殊的点、线、面等要素的有机结合,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以此进行季节判断、时间计算、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等内容。
(2015·天津卷)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图,回答(1)~(2)题。
(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上图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上图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偏西方向观测日食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形解码]答案:(1)A(2)D判读技巧1.判读光照图中的点(1)太阳直射点。
①位于南北回归线上或南北回归线之间,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②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
③所在经线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全球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向四周依次递减;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3)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
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圈,其中一条是太阳直射经线(昼半球中央经线),另一条是0时或24时经线(夜半球中央经线)。
(4)极点。
无东西方向,只有南北方向;无地方时,无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致每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
只在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经过极点,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2.判读光照图中的线(1)晨昏线。
①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到昼的界线为晨线,昏线则相反。
②晨昏圈是地球表面的大圆,晨昏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
③与晨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出时刻,与昏线相交的经线的地方时就是交点所在地的日落时刻。
④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