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原蛋白elisa试剂盒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3
大豆抗原蛋白elisa试剂盒使用方法检测范围:96T2 ng/L -48 ng/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植物组织,细胞及其它相关样本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豆抗原蛋白水平。
用纯化的大豆抗原蛋白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大豆抗原蛋白,再与HRP标记的大豆抗原蛋白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大豆抗原蛋白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豆抗原蛋白浓度。
试剂盒组成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分钟.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ELISA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材料和试剂1. 微孔板:96孔的聚合物微孔板。
2. 洗涤缓冲液:含有洗涤剂的磷酸盐缓冲液。
3. 标准品: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4. 样品:待测的抗原或抗体。
5. 酶标记的二抗:与待测物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二抗。
6. 底物溶液:含有酶底物的缓冲液。
7. 停止溶液:停止底物反应的溶液。
三、实验步骤1. 预处理a. 将微孔板中的96孔填满洗涤缓冲液,轻轻摇动,倒掉液体。
b.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以确保孔内的洗涤剂充分清洗。
c. 将微孔板倒置在吸水纸上,用纸巾轻轻拍干。
2. 标准曲线制备a. 取出标准品,按照不同浓度分别加入微孔板中的孔中,每个浓度加入3个孔。
b. 加入相同体积的洗涤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组,每个浓度加入3个孔。
c. 将微孔板盖上密封膜,孵育一段时间(根据实验需求而定)。
d. 将密封膜去除,倒掉孔内液体。
3. 样品处理a. 取出待测样品,根据实验需求适当稀释。
b. 将样品加入微孔板中的孔中,每个样品加入3个孔。
c. 将微孔板盖上密封膜,孵育一段时间(根据实验需求而定)。
d. 将密封膜去除,倒掉孔内液体。
4. 酶标记二抗添加a. 取出酶标记的二抗,按照实验需求适当稀释。
b. 将酶标记二抗加入微孔板中的孔中,每个孔加入相同体积的二抗。
c. 将微孔板盖上密封膜,孵育一段时间(根据实验需求而定)。
d. 将密封膜去除,倒掉孔内液体。
5. 底物反应a. 取出底物溶液,加入微孔板中的孔中,每个孔加入相同体积的底物溶液。
b. 将微孔板盖上密封膜,孵育一段时间(根据实验需求而定)。
6. 反应停止a. 取出停止溶液,加入微孔板中的孔中,每个孔加入相同体积的停止溶液。
b. 轻轻摇动微孔板,确保溶液混合均匀。
7. 测量和分析a. 使用ELISA阅读器测量每个孔的吸光度值。
ELISA试剂盒操作方法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试验技术,用于检测体内或体外的蛋白质、抗体、抗原等物质。
ELISA试剂盒是用于进行ELISA实验的一种常见装置。
下面将为您介绍ELISA试剂盒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a.预热-将试剂盒中的所有试剂预热到适当的温度,通常为室温至37°C之间。
b.样品处理-准备好待测样品,可以是血清、细胞上清液、组织提取物等。
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或杂质,可以进行样品处理,如稀释、蛋白质去除等。
c.标准品准备-试剂盒通常包含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品,用于制作标准曲线。
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用缓冲液或适当的稀释液将标准品稀释为不同浓度的工作液。
2.涂膜板的处理a.涂膜板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涂膜板,通常有96孔、384孔等。
b.板钉定位-使用板钉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将涂膜板固定在适当的工作台上。
c.预涂底物溶液加入-将试剂盒提供的预涂底物溶液加入涂膜板的孔中,注意保持各孔液面平整。
3.样品与试剂添加a.标准品和样品加入-按照实验设计的需要,将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涂膜板的孔中。
b.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加入-根据试剂盒的要求,加入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c.洗涤液加入-在每次试剂或样品加入后,使用专用的洗涤液将孔洗涤,以清除无关物质。
4.反应与显色a.结合抗体加入-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加入适当的结合抗体,用于与待测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
b.二抗加入-加入带有底物标记的二抗,与结合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
c.显色底物加入-加入含有适当底物的显色底物试剂,使底物与酶结合并发出信号。
5.反应停止与测量a.反应停止液加入-在适当的时间点,根据试剂盒的说明,加入反应停止液,停止底物的酶反应。
b.光密封膜或保护板加盖-加盖光密封膜或保护板,防止溶液蒸发或污染。
6.读取和数据处理a.读取吸光度-使用ELISA读板仪读取各孔的吸光度值。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在样本中的存在量。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详细的ELISA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材料和试剂准备1. 微孔板:96孔或其他规格的微孔板。
2. 抗原或抗体: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抗原或抗体。
3. 样本:待测样本,如血清、尿液等。
4. 酶标记抗体:选择与待测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5. 酶标记底物:选择适当的酶标记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
6. 停止液:选择适当的停止液,如硫酸。
三、实验步骤1. 预处理a. 将微孔板的孔洗净,并将待测样本、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分别加入孔中。
b. 将微孔板密封或覆盖,孵育一定时间,使抗原或抗体与样本中的特定成分结合。
c. 弃去孔中液体,将孔洗净。
2. 添加酶标记抗体a. 将酶标记抗体加入每个孔中,使其与已结合在孔中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b. 将微孔板密封或覆盖,孵育一定时间,使酶标记抗体与抗原或抗体结合。
3. 洗涤a. 弃去孔中液体,将孔洗净,重复2-3次,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4. 添加酶标记底物a. 将酶标记底物加入每个孔中,使其与酶标记抗体结合。
b. 将微孔板密封或覆盖,孵育一定时间,使底物与酶反应产生显色。
5. 反应停止a. 加入适量的停止液,停止底物与酶的反应,防止进一步显色。
b. 使用酶标仪测量吸光度,记录各孔的光密度值。
6. 数据分析a. 根据实验设计和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b. 统计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t检验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所有操作都应在洁净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避免污染。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注意使用适当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ELISA检测试剂盒使用指南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体内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ELISA检测试剂盒是用于进行ELISA实验的组合套装,包括抗体或抗原、酶标记物、底物、缓冲液等。
本文将介绍ELISA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指南,以帮助用户顺利进行ELISA实验。
1.准备实验材料:-ELISA检测试剂盒: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ELISA检测试剂盒,确保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无损坏。
-样本:准备需要检测的样本,如血清、尿液、组织提取物等。
确保样本的质量和浓度满足实验要求。
-微孔板:根据试剂盒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微孔板,同时注意其质量有无污染。
-基本实验设备:如计量器、洗板机、显微镜等。
2.实验步骤:-取出储存在4℃的试剂,确保其达到室温(一般为20-25℃),再根据实验步骤进行下一步操作。
-预处理样本: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样本的预处理,包括稀释、纯化、稳定化等步骤。
-加样:将样本按照试剂盒要求的体积加入微孔板中,通常每个孔需要加入100-200μL的样品。
-洗板:使用洗板机或手工操作,将孔中的杂质洗净。
洗板时应注意洗涤缓冲液的使用浓度和洗涤次数。
-加入特异性抗体: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将稀释好的特异性抗体加入各孔中,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每孔的稀释倍数。
-洗板:重复第4步的操作,将未结合的抗体洗净。
-加入酶标记物: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将稀释好的酶标记物加入各孔中,确保加入的量准确无误。
-洗板:重复第4步的操作,将未结合的酶标记物洗净。
-加入底物:将稀释好的底物加入各孔中,使其与酶标记物反应,生成可视化的颜色。
-终止反应:根据试剂盒的要求,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后,加入终止剂停止反应。
终止剂的选择需符合试剂盒的要求。
-检测结果:使用酶标仪或目视观察检测孔中的颜色变化,通过测量吸光度或颜色强度来确定样本中目标物的浓度。
3.数据分析:-计算样本的结果: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根据吸光度或颜色强度测量结果,计算样本中目标物的浓度。
定量测定人血清中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
ELISA检测试剂盒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根据需要,将若干孔德条带放置在支架上;
2.将标本、阴性质控、阳性质控以及标准品作1:200稀释(将5μl样品加稀
释液稀释到1ml,混匀);
3.取100μl已稀释的血清样品、标准品和阴性质控、阳性质控加入相应得孔板
内(质控和标准品至少需做两孔),A1孔不加液体作为空白底色;
4.在37℃温箱中放置30分钟;
5.到时间后将孔被液体甩去,并用1X洗涤液反复清洗4次,最后用蒸馏水洗
一次;
6.在每孔内加100μl酶结合物(需按比例稀释,除A1孔外),轻微混匀;
7.在37℃温箱中放置30分钟;
8.甩去孔内酶结合物,用1X洗涤液反复清洗4次,最后用蒸馏水洗一次;
9.在每孔内加100μlTMB(使用前混合A液和B液)(包括A1孔也加),轻微
混匀;
10.37℃放置15分钟;
11.每孔加50μl 1N硫酸终止液(包括A1孔),轻微混匀;
12.在15分钟内,用酶标仪在450nm处读取吸光度值(OD值)(将酶标仪A1
孔设定为空白孔)。
二、结果换算:
以标准样品的OD值为轴,标准样品的数值为X轴,在方格纸或计算机上作出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标本的OD值读数在标准曲线上读出相应的IgG抗体浓度。
三、结果判定:
阴性:抗体浓度≤20u/ml为正常
阳性:抗体浓度>20u/ml为阳性。
ELISA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操作,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与浓度,以实现对生物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定量分析。
二、实验材料1. 96孔ELISA板2. 目标抗原或抗体样本3. 特异性一抗和二抗4. 辅助试剂:洗涤缓冲液、稀释缓冲液、底物和停止液5. 高精度微量移液器和相应的移液器头6. 高精度电子天平7. 显微镜和酶标仪三、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96孔ELISA板放置在实验台上,加入稀释缓冲液,轻轻震荡混合,然后倒掉液体。
重复此步骤3次。
2. 样本添加:将待测样本加入96孔ELISA板中,每孔加入相同体积的样本。
3. 孵育:将ELISA板盖上密封膜,置于恒温箱中孵育一定时间,使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特异性一抗结合。
4. 洗涤:将洗涤缓冲液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倒掉液体。
重复此步骤3次,以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5. 二抗结合:将特异性二抗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盖上密封膜,继续孵育一定时间,使二抗与固相特异性一抗结合。
6. 洗涤:重复步骤4。
7. 底物添加:将底物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暗处孵育一定时间,使底物与二抗结合的酶发生反应。
8. 反应停止:加入停止液,终止底物与酶的反应。
9. 测量:将96孔ELISA板放入酶标仪中,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波长进行测量。
记录各孔的吸光度值。
10.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标准曲线或其他方法,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需准备好所有试剂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和无尘。
2.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避免污染样本和试剂。
3. 洗涤步骤中,确保洗涤缓冲液充分覆盖每个孔,且每次洗涤液倒掉后,孔内无残留液体。
4. 孵育和暗处孵育步骤中,需控制好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
5. 底物和停止液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和使用,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试剂。
家用抗原试剂盒使用方法
1、采样前:通常在做抗原检测前需注意确认试剂盒的有效期,从试剂盒中取出内容物,一般包含说明书、检测卡、拭子、样本提取液、样本提取管。
且使用前要阅读说明书,不同品牌操作可能有细微区别。
另外,在采样前应注意洗手或用75%酒精等快速消毒。
把样本提取液打开后全部倒入样本提取管内。
打开检测卡包装,取出检测卡。
检测结果出来前,尽量不要再触碰检测卡,以免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如果鼻腔内分泌物较多,在测试前可以擤鼻涕。
2、采样中:取出拭子,注意不要触碰到拭子头。
头部向后抬高,将拭子贴着鼻内壁慢慢推进1厘米-1.5厘米,一直推到看不见拭子头为止,贴着鼻腔黏膜轻轻转动4圈,停留15秒,这主要是为了在采样时增加接触面和采样的量。
然后将同一拭子在另一鼻孔采样,也是转动4圈,停留足15秒。
将拭子放入样本提取管内,拭子头浸入提取液内,边挤压边转动拭子15秒。
将拭子放入原来的包装袋中,不再使用,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将样本提取管的盖子盖紧。
将提取管翻转过来,从盖口处滴3滴提取液到检测卡上。
等待10-15分钟后即可判断结果,期间不要触碰检测卡。
3、采样后:若C和T处均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则为阳性。
C处显示出红色或紫色条带,而T处未显示条带,则为阴性。
C处若不显示红色条带,则提示检测无效。
ELISA试剂盒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将所需试剂和物质取出,并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储存和保存。
确保试剂完整无损,并严格遵守保存条件。
2.样品处理-根据试剂盒的要求,处理待测样品。
这可能涉及到稀释、离心、过滤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符合试剂盒的要求。
注意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3.准备试剂和标准曲线-根据试剂盒的要求,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标准曲线。
试剂通常由酶标板和洗涤缓冲液组成。
标准曲线是用于确定未知浓度样品的参考标准。
4.酶标板涂层-先加入涂层抗体或抗原到酶标板的孔中,然后将其在室温下孵育一段时间。
这会使孔中形成抗原或抗体的层,以便后续的反应。
5.吸附溶液去除-将酶标板颠倒并用纸巾轻轻拍干,以将未吸收的溶液去除。
6.样品和标准品加入-根据试剂盒的要求,将样品和标准品加入到孔中。
同时留有几个孔作为空白对照。
注意将样品和标准品加入到正确的孔中,避免交叉污染。
7.孵育和洗涤-放置酶标板在孵育箱中(一般在37摄氏度)孵育一段时间,以促使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与酶标记的抗体结合。
然后将液体从孔中洗涤掉,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8.酶标记的二抗加入-加入酶标记的二抗(通常是抗人IgG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到酶标板中的每个孔中,使其与目标物质结合。
9.孵育和洗涤-将酶标板重新放回孵育箱中孵育,然后再次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10.底物添加-向每个孔中加入底物,使其与酶发生反应,产生颜色的变化。
反应时间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控制。
11.反应终止-加入反应停止液,停止酶的反应,防止进一步的颜色变化。
具体的反应停止方法要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
12.颜色的测定-使用酶标仪或光度计测量各个孔中颜色的强度,并将其与标准曲线上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以上是ELISA试剂盒的基本操作步骤。
不同的试剂盒可能略有不同的要求和步骤,因此在操作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和遵守试剂盒的使用说明书。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ELISA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材料与试剂1. 微孔板:96孔的高透明度微孔板。
2. 酶标仪:用于测量吸光度的仪器。
3. 酶标板洗涤缓冲液:用于洗涤微孔板。
4. 酶标板稀释液:用于稀释样品和标准品。
5.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用于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
6. 酶标记的二抗:用于与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
7. 底物溶液:用于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8. 停止液:用于停止底物反应。
三、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和标准品a. 收集待测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稀释。
b. 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品,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2. 涂覆微孔板a. 将微孔板放在工作台上,标记孔位。
b.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溶液。
c. 封闭孔板,放置在4℃的冰箱中过夜。
3. 洗涤微孔板a. 将微孔板倒扣在吸水纸上,轻轻拍打以去除残留液体。
b. 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重复3次。
c. 倒扣孔板并拍打,以去除洗涤缓冲液。
4. 加入样品和标准品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待测样品或标准品,注意分配好对照组。
b. 封闭孔板,放置在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
5. 洗涤微孔板a. 重复步骤3中的洗涤操作,确保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6. 加入酶标记的二抗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酶标记的二抗溶液。
b. 封闭孔板,放置在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
7. 洗涤微孔板a. 重复步骤3中的洗涤操作,确保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8. 底物反应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底物溶液。
b. 封闭孔板,放置在室温下孵育一定时间。
9. 反应终止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停止液,停止底物反应。
b. 使用酶标仪测量吸光度。
10. 数据分析a. 使用酶标仪测量各孔的吸光度值。
b. 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待测样品中目标分子的浓度。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的特定抗原或抗体。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ELISA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材料和试剂准备1. 微孔板:96孔的酶联免疫吸附板。
2. 样本:待测试的生物样本,如血清、尿液等。
3. 标准品:已知浓度的目标抗原或抗体。
4. 缓冲液:适用于特定ELISA试剂盒的缓冲液,如PBS(磷酸盐缓冲液)。
5. 洗涤缓冲液:含有洗涤剂的缓冲液,如PBS-T(磷酸盐缓冲液-0.05% Tween-20)。
6. 酶标记的二抗:与目标抗原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二抗,如HRP(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
7. 底物:与酶标记结合并产生可测量信号的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
8. 停止液:用于停止底物反应的溶液,如2M硫酸。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微孔板a. 将微孔板放置在工作台上。
b. 标记每个孔的编号,以便记录结果。
c. 添加适量的样本和标准品至不同的孔中,每个孔的体积应相同。
d. 添加适量的缓冲液至空白对照孔中。
2. 孵育a. 将微孔板盖好,使用封闭膜密封。
b. 将微孔板置于恒温孵育箱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通常为1小时。
3. 洗涤a. 将微孔板倒置,轻轻拍打以除去孔内液体。
b. 使用洗涤缓冲液,将每个孔洗涤3-4次,每次洗涤约200μL。
c. 在洗涤完成后,轻轻拍打微孔板以除去多余的洗涤缓冲液。
4. 添加酶标记的二抗a. 加入适量的酶标记的二抗至每个孔中,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b. 盖好微孔板,继续在恒温孵育箱中孵育一段时间,通常为1小时。
5. 再次洗涤a. 重复第3步的洗涤步骤,确保洗净未结合的二抗。
6. 底物反应a. 加入适量的底物(TMB溶液)至每个孔中。
b. 在暗处孵育一定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直至产生明显的颜色反应。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ELISA实验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材料1. 96孔ELISA板2. 酶标仪3. 微量移液器和相应的移液器枪头4. 高纯度去离子水5. 洗涤缓冲液(含有洗涤剂)6. 试剂盒(包括抗原或抗体)7. 酶标记二抗8. 显色底物9. 停止液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准备工作台和实验仪器,确保无菌无尘。
b. 检查实验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c. 根据实验设计,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标准品。
2. 样品处理a. 收集样品,并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离心沉淀、稀释等。
b. 将处理后的样品分配到ELISA板中,每个孔的样品量保持一致。
3. 标准曲线制备a. 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涵盖实验所需浓度范围。
b. 将标准品加入ELISA板中的相应孔中,每个浓度至少重复3次。
c. 使用高纯度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对照。
4. 抗原或抗体结合a. 将ELISA板密封,并在37摄氏度恒温箱中孵育一定时间,使抗原或抗体与样品中的目标物结合。
b. 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孵育时间和温度。
5. 洗涤步骤a. 轻轻倾斜ELISA板,将孵育液倒掉。
b. 向每个孔中加入洗涤缓冲液,使其充满孔底。
c. 快速倒掉洗涤缓冲液,重复此步骤3-5次,以充分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
6. 添加酶标记二抗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当稀释的酶标记二抗,使其与特异性结合物结合。
b. 将ELISA板重新密封,并在37摄氏度恒温箱中孵育一定时间。
7. 洗涤步骤a. 重复第5步中的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二抗。
8. 显色反应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显色底物,使其与酶标记二抗发生反应。
b. 在适当的时间内观察颜色的变化,并在反应终止前进行测量。
9. 反应终止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停止液,停止显色反应。
ELISA试剂盒操作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目标物(如蛋白质、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ELISA试剂盒是ELISA实验的核心,包括特定的试剂和材料,用于执行特定的步骤和操作。
以下是一般ELISA试剂盒的操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准备实验样品:收集所需分析物的样品(例如血清、细胞上清液或组织提取液等),并适当保存或稀释以便后续操作。
2.预处理步骤: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这可能包括去除干扰物质、离心、稀释或加热等处理步骤。
3.涂覆酶联免疫板:打开试剂盒中提供的酶联免疫板,将其放置在工作台上。
将涂覆物质(如抗体或抗原)加入到每个酶联免疫孔中,通常使用多通道移液器或微量移液器进行操作。
涂覆后,尽量避免泡沫和交叉污染。
4.触发剂孵育:将涂覆后的酶联免疫板放入孵育箱或板上孵育器中,在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此步骤的目的是固定涂覆物质,并优化其活性。
5.洗涤:将试剂盒中提供的缓冲液加入酶联免疫孔中,并倾斜孔盘轻轻敲打或使用洗板仪进行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和杂质。
通常,洗涤液需要多次更换,充分洗涤以获得更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6. 过量引物(Block):加入试剂盒提供的阻断缓冲液至孔中,目的是防止非特异性结合的发生。
阻断时间可以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调整。
7.加入样品和控制物质:将处理好的样品和控制物质,如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加入到各个酶联免疫孔中。
注意要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
8.孵育和洗涤:将孔盘放回孵育箱或板上孵育器中,按照试剂盒的要求进行孵育。
完成孵育后,继续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9.检测剂加入:将检测试剂(通常是特异性抗体或酶标记物质)加入酶联免疫孔中。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稀释试剂以适应实验要求。
10.再次孵育和洗涤:将孔盘放回孵育箱或板上孵育器中,对要求进行的步骤进行孵育。
完成孵育后,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ELISA操作规程
标题:ELISA操作规程
引言概述: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抗体或其他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一、实验前准备
1.1 准备实验室基本设备:ELISA板阅读器、洗板机、移液器等。
1.2 准备实验试剂:包括底物、酶标记的抗体、洗涤缓冲液等。
1.3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样本:如血清、细胞上清液等。
二、板涂覆
2.1 将试剂均匀涂覆在ELISA板上。
2.2 封闭未被试剂覆盖的部分,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2.3 将板在4℃下保存一段时间,促使试剂充分吸附。
三、样本加样
3.1 样本需按照实验方案稀释,避免过高或过低浓度。
3.2 每孔加样量要准确,避免交叉污染。
3.3 混匀样本后,避免气泡产生。
四、洗板
4.1 使用洗板机进行洗板,确保每孔洗涤充分。
4.2 每次洗板后用吸头吸去残留液,避免残留物干扰实验结果。
4.3 洗板缓冲液的配制与使用要按照规定比例和方法进行。
五、显色和读板
5.1 加入底物后,保持暗处孵育一段时间。
5.2 在适当波长下读板,记录吸光值。
5.3 根据实验方案计算样本浓度,注意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结语:ELISA操作规程的正确执行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才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提供的ELISA操作规程能够对您的实验工作有所帮助。
人血清中NELIN蛋白的测定
一、实验前准备:
1、取出试剂盒,室温下放置至少30分钟,底物B避光放置。
2、准备物品:
恒温箱(37℃提前预热)酶标仪、微量移液器(多道加样槽)及吸头、一次性试管或EP管(标准品稀释)、蒸馏水、吸水纸、盛放液体的容器、加样槽。
二、实验步骤
1、配置标准品溶液;取5个EP管,各加入120μ稀释液,然后倍比稀释(注意混匀,吹打混匀时注意避免产生气泡、避免用力过大将液体吹出管外)。
5号(8ng/ml)120μl原倍标准品+ 120μl稀释液
4号(4ng/ml)120μl 5号标准品+ 120μl稀释液
3号(2ng/ml)120μl 4号标准品+ 120μl稀释液
2号(1ng/ml)120μl 3号标准品+ 120μl稀释液
1号(0.5ng/ml)120μl 2号标准品+ 120μl稀释液
问题:稀释过程中是否要更换枪头?
2、加样。
空白孔:只加显色剂A、B和终止液。
标准品孔:标准品50μl(已有抗体)+链霉素亲和素-HRP
样品孔:样品40μl+抗NELIN抗体10μl+链霉素亲和素-HRP
问题:空白孔及标准孔怎么选择?复孔怎么选择?。
大豆抗原蛋白elisa试剂盒使用方法
检测范围:96T
2 ng/L -48 ng/L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植物组织,细胞及其它相关样本中大豆抗原蛋白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大豆抗原蛋白水平。
用纯化的大豆抗原蛋白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大豆抗原蛋白,再与HRP标记的大豆抗原蛋白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 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大豆抗原蛋白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大豆抗原蛋白浓度。
试剂盒组成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
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
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8.洗涤:操作同5。
9.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μl,再加入显色剂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分钟.
10.终止:每孔加终止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15-30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用完,板条应装入密封袋中保存。
2.浓洗涤液可能会有结晶析出,稀释时可在水浴中加温助溶,洗涤时不影响结果。
3.各步加样均应使用加样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以避免试验误差。
一次加样时间最好
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OD值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OD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倍)后再测定,计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 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