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94.82 KB
- 文档页数:2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
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就着重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利用负压引流对伤口进行处理的方法,它可以在伤口处形成一
个局部的低压环境,有助于抽出伤口内的渗出液和炎症渗出物,减少伤口内的炎症反应,
促进伤口的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证明是治疗各种类型的
创伤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切开清刮,或者是通过使用消毒
药物进行清洗。
但是这些方法在治疗效果上并不理想,而且创面愈合时间较长,易于复发。
而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性渗出物的聚集,达到加速创面修复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时需要在机器的帮助
下维持负压,一般来说需要持续72小时左右。
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确保引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在实际的治疗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非常显著。
一般来说,患者感染症状得到较快缓解,创面较快愈合,病程时间明显缩短。
同时,负压
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治疗期间的疼痛和不适,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负压密闭引流术(VSD)应用于骨创伤的护理体会随着交通工具发展和高层建筑增多,交通伤和坠落伤导致的骨创伤病人也每年增加。
骨创伤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创面或感染,创口经久不愈并且要承受反复换药的痛苦。
自从负压封闭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后,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治愈率[1],获得临床医护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1 原理VSD(vacuumsealingdrainage)即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骨创伤病人:将坏死组织和渗出液及时排出体外;封闭创面与外界环境,减少感染;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2]。
2 护理2.1 术前护理对病人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告知病人术前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必要时备皮,减少感染机会:备好床单位,安装并检查负压引流装置。
2.2 术后护理2.2.1 妥善安置患者于利于引流的舒适体位,VSD敷料的硅胶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最佳负压吸引状态保持负压恒定(-125~400 mmHg)。
妥善固定管道, 患肢可用护理垫抬高,防止引流管牵扯打折受压,阻断负压源,影响引流效果。
2.2.2 做好基础护理,患者需卧床休息,要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渣屑。
及时更换衣被。
保持房间合适的温湿度。
协助并帮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2.2.3 观察和记录①根据医嘱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②观察局部皮肤及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定时更换患者卧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产生褥疮。
③观察引流管管型是否存在,材料是否塌陷。
④观察VSD敷料干湿度。
在医用贴膜外用手指按压材料,感觉材料柔软,稍用力挤压无细小水滴从泡沫材料里渗出到材料表面或周围皮肤,即为最佳干湿度。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方法对22例复杂创面病人,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7-9天,负压值设为0.04-0.06kpa,创面有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结果3例出现引流管堵塞,1例出现漏气,及时处理后恢复正常。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有效的治疗复杂创面,可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病人换药痛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缩短创面治愈时间。
标签:压封闭引流术临床应用护理体会负压封闭引流(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
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我科在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间应用VSD技术治疗22例嚴重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2~76岁。
其中开放性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5例、外伤感染性伤口8例,皮肤套脱伤4例,骨髓炎3例,糖尿病足2例,均愈。
2 手术方法及效果(1)骨折手术复位,创面彻底清创。
(2)将VSD敷料覆盖于创伤表面并缝合。
(3)用生物半透膜封闭整个创面和VSD敷料。
(4)连接负压装置,维持0.04~0.06MPa的恒定负压状态。
负压有效的标志是VSD敷料表面塌陷,薄膜下无液体积聚。
(5)给予7~14天持续负压吸引。
检查创面并观察到创面生成大量新鲜肉芽组织后,给予植皮闭合创面。
必要时可重新填入VSD敷料继续引流,可更换敷料2~3次,甚至4~5次,直至创面新鲜,再行植皮手术,以修复创面[2.3]。
3 护理3.1术前护理3.1.1 评估病情尽快完善术前检查及各项物品准备。
专科情况:观察患肢血供、创口大小、深浅、渗血或分泌物情况,检查肢体感觉、活动情况。
全身情况:神志、生命体征,各项血、尿标本检验结果,及早发现合并休克、酸中毒、高热、肾功能改变、骨筋膜综合征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在骨科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系统(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中的方法和体会。
方法:将63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实施VSD系统治疗及护理。
结果:实验组使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观察和护理1周后去除VSD敷料,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是治疗缺损创面有效的方法,可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标签:缺损创面;护理;负压封闭引流系统;创伤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高动能伤、复合伤患者日趋增多,面对由此带来的大面积缺损伤面的处理,VSD技术应运而生,VSD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缺损软组织创面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新方法[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VSD)是由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chmann W等[2]首创,该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创面内坏死液化组织及时引出,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使创面加快愈合过程,最先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创面。
1994年裘华德教授等在国内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各种复杂缺损创面或促进移植皮肤成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科2008年2月~2010年4月对收治的软组织缺损较大创面患者63例,采取了VSD 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2月~2010年4月本院共收治63例软组织缺损较大患者,其中33例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30例患者行常规换药治疗。
VSD治疗组(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为18~73岁,平均42岁;常规治疗组(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6~68岁,平均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缺损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伤修复中应用及术后护理负压封閉引流(VS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四肢骨科创伤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结合我科临床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回顾负压封闭引流的概况、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优、缺点及术后护理工作,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指导作用。
标签:创伤修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术后护理1、概况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1992年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博士首创发明的。
1994年裘华德教授率先将VSD技术引进中国,并创造性的应用于骨科及普外科。
VSD(中文名:维斯第)材料(是一种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外观形同海绵,白色,无毒,无免疫活性,有极强的吸附和透水性,耐腐蚀,质地柔软,抗张力强。
不含纤维,无固性脱落物,有效传导负压,并具有负压刺激性)+半透膜+三通接管+负压吸引器进行负压吸引的技术。
2、VSD负压引流术原理是在清创完的创面上覆盖VSD敷料(可根据创面形状任意裁剪)然后用生物半透膜(单项透气)将其完全封闭。
最后接通负压源给予VSD负压引流治疗,该治疗会把创面的一些坏死组织等分泌物抽出,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提供非常好的肉芽组织生长环境,VSD的原理符合llizarov的张力-应力学说:即经生长中的组织缓慢牵引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从而使肉芽快速生长。
3、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大面积皮肤缺损、撕脱伤、脱套伤,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
2.烧伤皮肤缺损的表面。
3.感染无法控制的软组织表面。
4.骨外露的表面。
5.严重的关节腔感染。
6.开放性骨折,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
7.褥疮、伤口不愈合、以及糖尿病足。
禁忌症:活动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气性坏疽、破伤风。
癌性溃疡。
4、使用方法1、常规消毒后,清除坏死组织及异物,对疑似有血运的组织,予以保留,彻底止血2、依照创面修剪敷料,将引流管串联或并联,敷料缝合在一起,将敷料边缘与创缘周围皮肤固定,3、以75%酒精擦洗创缘周围皮肤,待干燥后贴膜,引流管处应仔细密封,防止漏气。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感染创面的护理新进展发布时间:2023-02-03T06:00:42.75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0期作者:韩婕[导读] 负压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引流技术,在去除腔隙、创面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方面有重要意义韩婕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00037摘要:负压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引流技术,在去除腔隙、创面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起到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对于促进组织的快速修复也有很大帮助。
但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感染创面时,也需要同时做好护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面感染的护理展开分析,以期为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感染创面;引流护理1992年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德国正式被提出,与常见外科引流术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术属于引流术方面的一大创新,该技术最早运用于骨科领域,主要是治疗软组织缺损以及感染创伤,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该技术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
负压封闭引流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优势,不仅可以改善引流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的痛苦,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过程中,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一、负压封闭引流术相关概述(一)负面封闭引流术概念及优点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对传统外科引流术的一大创新,具有设计独特、优势多的优势,应用原理主要是以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为中介,经引流管将高负压传递到医用泡沫材料,使高负压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医用泡沫材料表面之上。
医用泡沫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实现全方位引流[2]。
这一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不仅可以大大的改善传统引流术的引流效果,还能缓解患者痛苦,减少医务工作人员的压力,为疗效不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
负压封闭引流术主要有以下应用优点[3]:①有效减少和缩短治疗时间,而且应用期间无需每日换药,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痛苦,还能减轻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②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进而预防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③护理更加方便,使用透明粘贴薄膜,更益于加强伤口以及创口的观察;④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引流更加的彻底,而且还能减少体位方面的限制,可以避免形成死腔,还能有效的缩小创面,促进创面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