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综述

分析化学综述

分析化学综述
分析化学综述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析化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的综

摘要: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针对目前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从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入手,说明了分析化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更多还原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药学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和更新自身知识的能力。药学人才只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才能运用现代药学知识来丰富自己,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才能造就满足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药学人才。然而,目前国内的药学教育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其中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薄弱和科研素质的低下尤为突出。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没有科研经历,不了解科研的过程和方法,不懂得怎样撰写科技论文, 80%以上的学生对科研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少到图书馆阅读文献[2],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高校在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在药学本科分析化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科研设计、分析能力。现就如何在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

和提高药学学生科研能力进行探讨。

分析化学是关于研究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获取分析数据,确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测定其中的有关成分的含量鉴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在药学科研中分析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新药研制、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测定、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药物制剂的生产和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基础。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整个的分析过程一般都包括样品资料的收集、分析方法的选择、样品的制备、分析试样的测定、分析结果的记录和收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等过程。药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大致包括立题设计、实验(或调查)、实验结果的收集与记录、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等。由此可见,分析化学贯穿了药学科研的始终,药学研究中实验结果的获得离不开分析化学的手段。因此,我们利用课堂、网站等形式介绍分析化学在药学科研中的重要性,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药学生的科研能力。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分析方法,部分分析方法如核磁共振波谱法和质谱法等显得复杂难懂。传统的知识继承型0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正确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应用,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在分析药学研究中的物质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应用分析化学的方

法来解决。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是结合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案例式预习教学。如在讲授一种分析方法之前,教师从中国药典中摘录应用该方法的某药物的分析,并从期刊中找出一篇相关的典型论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对文献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带着问题学习,在讲解完该种分析方法之后,让学生再结合药典方法和文献方法进行分析,学习怎样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分析方法,怎样选择分析条件,有哪些影响因素,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科研论文,达到培养其科研能力的目的。在整个分析化学教学结束之前,摘选几种药物的含量测定,组织学生再开展一两次课堂讨论。如/葡萄糖酸钙的含量测定0,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找到了钙红指示剂法(药典方法)、原子吸收法、EDTA-铬黑T指示剂法、光电比色法等测定方法,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评价每一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特别是作者如何利用良好的设计防止干扰,控制误差,如何在论文中进行相应的表达,从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文献中分析方法的能力,训练学生根据实际样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大科研信息的渗透,适当引入教师的科研经验来提升学生科研兴趣。这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不仅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而且也要清楚地知道与专业相关领域的知识及其研究状况。如此,教师才能对有关的学术前沿问题提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着意讲解,提出研究课题,教会学生掌握科

研的技术和本领。我们在介绍分析过程和步骤一节的内容时,针对分析的过程进行延伸,引出如何就一个研究内容进行科研设计、方案实施、数据收集、整理到最后结果分析。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使学生能体会到科研并不神秘,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验课的开设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训练基本技能,培养其独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归纳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掌握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还要求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实验的关键和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如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Fe含量的实验中,要求学生查阅有关文献了解测定铁的各种分析方法并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实验教材采用的方法适用哪些样品的测定,样品测定前须如何进行预处理,加入醋酸盐缓冲液和盐酸羟胺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哪些因素的干扰等。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做好详细的记录,实验报告须清楚地写出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与处理、实验结果与讨论等内容,如实反映实验基本情况,特别是结果与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力求正确合理、清晰;讨论要结合自己的实验实际情况,分析实验的成败及原因。在实验内容安排上,我们增加了大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如复方碘口服液的含量测定、复方对乙

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非诺洛芬钙C30H26CaO6#2H2O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水样中微量Mn2+、Mn7+、Cr3+和Cr6+的同时测定、胃散中CaCO3和MgO的含量测定、玄明粉中Na2SO4的含量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含量的测定、生物组织中重金属和药物残留的检测、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含量测定等[3]。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出初步的分析试验方法和步骤,再经实验课教师的指导和修改,形成最终的实验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分析实验内容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测定的结果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学生独立撰写论文,老师组织讨论、修改定稿,以撰写科学研究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整个实验。在这样的要求下,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概括、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技能,使学生熟悉怎样查阅资料,如何通过实验加以论证,最后怎样总结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科研方法。

药学科学是研究药物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药物学和药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应用基础学科。药物分析技术是现代药学科学发展的基础,而现代药学科学研究将推动新药研制以及医药工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控制人口与保障健康的国家目标紧密相连。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迅速发展,药物的分离分析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常用的是各种色谱和和测定、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化学的

进步,尤其是近年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对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来源和组成的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检出、鉴别和测定。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就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微量成分。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内容:

分析化学在药学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和理论的一门科学。它主

要关注两大类信息,即关于样品中包含的物质种类及其相互关系的信息[1]。药学科学是研究药物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药物学和药理学,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应用基础学科。药物分析技术是现代药学科学发展的基础,而现代药学科学研究将推动新药研制以及医药工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控制人口与保障健康的国家目标紧密相连。随着现代分析仪器的迅速发展,药物的分离分析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常用的是各种色谱和光谱技术,以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电泳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色谱分析方法,能对复杂体系进行分析。射线衍射、多维技术、各种测定等光谱技术,使药物分子的结构得以确证,使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协同,相互促进的性质。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生命科学一个分支的医药领域,其生产、研发和应用没有一刻离开过分析化学的帮助,临床检验、疾病诊断、病因调查、新药研制、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测定、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都离不开分析化学。鉴于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在培养药学人才的教学中就有必要强调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就必须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教学效果,这是培养药学人才的基础[2]。

1 教学观念的改革

以仪器分析为主的近代分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以解决生命、环境及材料科学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现代分析科学。实现了从分析化学到分析科学的历史性转变。同时,随着生物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物理学、数学、激光和网络技术等新成就的不断引入,现代分析化学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在和各个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中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分析化学知识时,应该淡化学科界限,注意分析化学与药学方面的交叉渗透,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方法在目前医药卫生中的应用。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重视程度,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

2 理论教学的改革

2.1 首先重视并充分准备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

对于每一门新课程学生都有一定的好奇心,所以听第一次课时都带有一种涉猎的心理,教师如果上好第一节课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化学课在高中和大学一年级都早已学习过,因此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好奇远不如其他课程。这就对教学造成一定的压力。不过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多介绍些临床和生产生活中正在应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分析化学的发展过程时,分析化学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炼金术0、/炼丹术0,可以告诉学生这种技术就是最早的药物分析试验,这样就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分析化学与药学的密切关系。讲授由四大平衡理论产生的四大滴定分析方法时,可以列举当前市场上十分活跃的补钙制剂,其有效钙含量测定原理可依据配位滴定分析方法。讲授现代仪器分析发展时,可介绍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对象是生物医学和脑科学,它能显示大脑功能图像,是一门正在兴起并迅速发展的技术。总之,应该让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在药学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其在以后工作中能自觉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更多问题。

2.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开发研究,分析化学教材的内容越来越多,但上课的课时有限,因此在确定讲授内容时,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对于经典的化学分析部分,其原理学生在基础化学课已学习过,除个别内容外都很熟悉,在讲授时可以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对于仪器分析部分,这是学生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而且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多要遇到的,同时也是刚刚起步或正在发展中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讲授中就应该结合课本与实验室条件认真讲授不同仪器的原理、主要部件和相似仪器间的原理区别。在光学仪器中,荧光仪器的光路并不像其他光学仪器那样是直线的,它是光源照射过样品后,光路垂直改变90度,应该对照两者讲授其区别。在仪器应用方面,要注意各种方法的作用及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例如在未知药物结构鉴定中,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四种方法共同解析。除讲授解析方法外,还应找相应的图谱进行多次练习,以便学生能熟练掌握该

方法。同时,要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推行讨论式、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法,突出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尤其要改变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的弊端。

3 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都需要坚实的实验基础。分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3.1 经典实验课的改革

实验课教学不仅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培养和挖掘学生手、眼、脑并用能力的综合过程。经典实验课是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其原理简单,主要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其基本功,而分析化学实验比其他实验要求更严格更准确。可以说分析化学是对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一种挑战和锻炼,例如练习分析天平的使用,由直接称量法到递减称量法,学生刚开始使用时,需要很长时间来加减砝码和药品,稍微粗心一点或稍有些不耐心都会导致最终的实验失败。另外,我们应树立允许学生出现失误的观念。关键是要鼓励、引导学生找出失误的原因,同时培养学生客观、严谨的科研态度,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启蒙学生逆向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过程。

3.2 精密仪器实验的改革

对于精密仪器,由于其价格昂贵、容易损坏等原因,就实验室条件而言,这类仪器在实验室的数量有限,这种实验课的开展可实行分班、分组循环做实验,这样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对其复杂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也能对其有所了解,并能够熟练掌握正确操作 3.3 开展设计性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课

和实验课的学习,可间断性的开设自行设计实验课,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探索与开创精神,培养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实验中有足够的自由度,这既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仪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众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该门课程,笔者作为医学院校教授仪器分析教师,常常思索一个问题,/如何搞好仪器分析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寓乐于学?0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而不是平时上课睡觉,考试的时候突击复习这种枯燥的应付考试型学习。解决办法就是教学要有艺术性,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完善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充分发掘教学的内在美,使学生感觉学习就如同是在春风中沐浴,在阳光下嬉戏,在快乐中获取知识。笔者根据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总结出/五个注重0,供仪器分析教学

同仁参考。

1 注重互动式教学

古人云:/教学相长0,意思就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的,老师教学生学习,学生学好了会反过来向老师提出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就促进教师去充实自己,拓展知识面,教师的教学内容就会更加丰富,这才是正确的教学方式。就比如人们之间人际交往一样,要讲互动交流。仪器分析课程由于本身的特点,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如果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当然也是一堂课,但学生往往听得乏味,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讲好这门课绝非易事,要把老早祖先发明的/互动0这一教学理念发挥淋漓尽致,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1.1启发提问式教学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0,思维一般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讲述一个难点重点问题的时候,如果辅以提问,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然后精心设计问题,尤其关键的是问题的选择,既要抓住知识点,又要能引发学生兴趣。

1.2讨论式教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0,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仅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学,而应该多给学生一个展示空间,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有助于增加课堂气氛,容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色谱分析法中重点色谱图时,在前面放一张色谱流出曲线的幻灯片,提出讨论主题:/从色谱图上能得出什么信息?

分析化学教学中对药学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析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化学的进步,尤其是近年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为药物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对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来源和组成的样品中的某些成分进行检出、鉴别和测定。药物分析发展的主要趋向就是如何能够简便、快速地从复杂组成的样品中,灵敏、可靠地检测一些微量成分。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讨论。

1 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

复杂样品中微量成分的检测是在药物分析工作中比较困难的问题。色谱法对复杂样品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技术。薄层色谱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薄层板一次使用,怕污染。定性鉴别时可以选用多种不同显色剂,有利于鉴别。同时可点多个样品,节省分析时间。但用作定量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准确性不如其它色谱法。气相色谱对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尤其是毛细管气相色谱,仍是常用手段。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成熟,对分析物的确认非常有用。原子发射检测器,可同时用于无机和有机元素的检出及定量。对分析物实验式的确定,或某些特定元素的检出很有价值。付里叶红外的发展使灵敏度大大提高,导致GC-FTIR的发展与CG-MS可以互相补充。高效液相色谱仍是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手段。近年来较重要的进展是检测部分的发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已普遍应用。可快速提供检测物的紫外光谱,以帮助鉴别。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无紫外吸收的化合物,如甾体化合物、人参皂苷等,具有较好的检出#705#中国药学杂志灵敏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接口部分已取得重要进展。由粒子束、热喷雾,发展到最近的电喷雾接口,联用技术日趋成熟,性能已大大改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能给出分析物的质谱图,提供分析物的结

构信息,对鉴别非常有利。液相色谱-双质变联用(LC-MS-MS)能将一级质谱中飞出的离子,选择碰撞打碎成片离子,由二级质谱选择测定,增加了分离能力,并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检测灵敏度也大大提高。色谱柱决定液相色谱分离的好坏,一般键合相填料,硅胶上有残留的硅醇基,影响柱的性能。用小分子烷基覆盖硅胶键合相残留的硅醇基后,可改善流出色谱峰的对称性,提高柱的稳定性。手性色谱柱用于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分析,发展很快,但价格很高,普及应用受一定限制。超临界流体色谱是用超临界流体(常用CO2)作为流动相的一种新型色谱,平衡快、分析时间短、分离效率好,并具有正相色谱的一些特性,对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效果良好。和液相色谱配合使用,增加了一种新的分析手段,扩大了样品分析范围。毛细管电泳是80年代堀起的一种新的高效分离技术。随着仪器的完善,在药学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高、样品量少,而且不像高效液相色谱怕样品中杂质污染。在对复杂样品分析,如体内药物分析,样品量受到一定限制时,有其一定的优点。在缓冲液中加入手性拆分试剂如环糊精,可在普通毛细管柱上,较好完成手性化合物的拆分,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有效而且经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大分子药物特别是当前基因工程药物的应用,迅速有效。电化学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报告,继续有报道,但应用不如色谱法普遍。电化学方法对分析灵敏度或专属性有其特点的一些化合物,在其使用上有一定价值。

2 中药分析

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目前中药正处于一个大发展阶段。我国现正集中力量全面研究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水平,并正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中药制剂打入国际市场。在研究开发中药的任务中,药物分析有其重要位置。经多年的工作,目前中药的质量分析已具有一定的水平。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共收载了药材509种,成药275种。药典中对中药的检验方法,已初步形成我国对中药质量分析上的一些特色。薄层色谱法已广泛采用。采用薄层鉴别的品种已达417种,占收载品种的45%。有含量测定的中药约156种,采用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等。但仍有100余品种没有任何检测方法。目前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问题,现美国FDA由专家组成专门小组着手研究中药产品的安全、药效和医用的指导原则。国内每年发表的中药分析及质量评价的文献很多,用得最多的是色谱法,分光光度法也常用,但一般只能测总量。薄层色谱在中药分析中,应用普遍,方法简便、快速,且不怕污染。作为鉴别手段,可根据成分类型,选用不同显色剂显色鉴别,直观而且比较可靠。薄层扫描定量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所以世界各国采用薄层扫描定量作为法定方法的尚不多见,用作半定量或限度试验。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其主要分析工具。对非挥发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仍是主要手段。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提出物直接进入色谱柱,易于污染色谱柱,必须加以前处理,样品经净化后再进入色谱柱。除常用的溶剂提取法净化外,使用固相提取净化法的报道日益增加。近年,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从中药中将有效部分提出,然后用色谱法分析,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但需一定设备,成本较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药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国外已有不少报道。国内由于条件上限制,报道不多。毛细管电泳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如对黄连、人参、钩藤、麻黄、大黄、银杏等有效成分的分析,已陆续有所报道。

3 体内药物分析

研究药物进入体内的变化,如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转化,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研究药物分子与受体间关系,并可为进一步改造药物分子结构,合成疗效更好、毒性更低的药物提供信息。所以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体内药物分析遇到的是生物性样品,如血、尿、唾液、头发、器官组织等,生物性样品具有内源性杂质多,浓度低,样品量受限制等特点。但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过去难于做到的一些工作,现在已逐步能解决了。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工作领域有:1新药研制:药动学、生物利用度、体内分布、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中国药学杂志1997年11月第32卷第11期及代谢物的分离鉴定等。o临床监测及疾病诊断: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为保障用药安全,治疗中对患者血中药物浓度进行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国内一些大医院均已开展。有的疾病,生化指标有所改变的,可检测生化指标用作疾病诊断。?滥用药物的分析:体育竞赛中的兴奋剂检测、成瘾性药物检查、临床毒物分析等。近年国内有关体内药物分析的论文,大部分为药动学,生物利用度等的研究。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对挥发性高、浓度又低的药物如硝酸酯类,则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测。

体内药物分析的生物性样品,最常见的是血,成分复杂,并含大量蛋白,须经前处理除去,否则极易堵塞污染色谱柱及流路。除去蛋白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沉淀法、固相提取法等。有一种/限制性填料0(restricted access packing material)充填的色谱柱,大分子蛋白利用排阻色谱的原理,直接被流动相冲出柱外,药物小分子进入填料中具有一定孔径的小孔内,被固定相滞留,故血样可直接进样分析。柱切换技术是利用切换改换流路的一种技术,利用切换阀的转换,使液相色谱中流出的流动相,仅选择所需分析的流出部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其它部分直接弃去,以减少杂质污染色谱柱,缩短分析时间。固相提取小柱也能直接连入流路中,使分析过程完全自动化。柱切换技术可提高对生物性样品的处理能力,在复杂样品的分析中十分有利。国内应用已日渐增多。紫外检测仍是体内药物分析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对小剂量低血浓度的药物,可考虑采用荧光或电化学检测的方法。药物在体内代谢转化的研究是阐明药物进入体内变化,揭示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消长,药理作用和毒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日益增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药物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提供了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新分析手段手性化合物的不同对映体在药理作用、毒性、代谢上可以表现出明显差别,为了更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手性药物,必须对不同的对映体分别进行研究。研究中首先必须建立对映体的拆分分析方法。国外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分析方法研究已形成了一个新热点,FDA对手性药物申报已提出具体要求。国内对这方面的工作也日益重视,并进行了重点支持。1990年经国际奥委会严格考核并认证通过而建立了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兴奋剂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完善,为兴奋剂又提供了一项新手段,对利尿剂类兴奋剂检测十分有用。滥用成瘾性药物的现象在国外极为严重。国内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已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检测和控制。一般采用免疫分析法。需确认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目前毒品以鸦片类为主,苯丙胺类有上升趋势。兴奋剂及成瘾性药物的检测,主要采用的样品为尿液,必要时也可用血液。滥用药物的检查也有报道用毛发,不仅可检出近期使用情况,还可检出远期使用情况。还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基因工程医药产品的出现和发展,给药物分析提出新的课题,鉴于其可能含有与非基因产品不同的有害物质,因此这类产品的质量控制与非基因产品有本质差别。在检测方法上,大都采用适合于肽、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的现代色谱、光谱综合性方法。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发展。新技术的产生,仪器设备的更新非常快。我国尚有一定差距。但在有些方面,如中药研究,我国仍有优势,摆在我国药物分析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结合国情,紧跟科技前沿,发展我国的药物分析学科,为我国的药学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1、分析化学在药学教学中的改革初探

作者:白慧云;宋建荣;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出版时间:2006-10-26 期刊

2、分析化学教学中对药学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析

作者:谢宝平; 杨洁; 段文军; 田元新来源:西北医学教育出版时间:2009-12-01 期刊

3、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刍议

作者:于春梅; 奚汉清来源: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出版时间:2010-11-25 期刊

4、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蒋正立; 朱萍来源: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时间:2007-05-01 中国会议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分 1、(× )在化学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微量分析。 2、(√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应比金属EDTA配合物的稳定性要差一些。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4、(× )酸碱滴定中溶液愈浓,突跃范围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5、(√ )当金属离子与指示剂形成的显色配合物的稳定性大于金属离子与EDTA 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时,易产生封闭现象。 6、(× )高锰酸钾法通常在强酸性溶液如HNO 溶液中进行。 3 7、(√ )使用酸式滴定管时,应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 8、(√ )随机误差具有重复性,单向性。 9、(×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0、(×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着性差异,应当用Q验。 二、选择题。20分

1、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 A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B: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2、下列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B ) A:天平零点突然变化 B:读取滴定管的度数量偏高 C: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D:环境湿度发生变化 3、用于反应速度慢或反应物是固体,加入滴定剂后不能立即定量完成或没有适当的指示剂的滴定反应,常采用的滴定方法是:………………………………………………( B ) A:直接滴定法 B:返滴定法 C:置换滴定法 D:间接滴定法 4、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 D ) A:优级纯的Na 2B 4 O 7 ·10H 2 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 2C 2 O 4 D:烘干的Na 2 C0 3

文献综述(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

文献综述写作 从以下提供的75种物质中选择(或自己另找)一种作为研究对象,写一篇字数3000字以上的有关无机纳米材料的性能、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文献综述: Sb2O4; SnO2; MnO2; Cu2O; CuO; TiO2; SiO2; MoO3; WO3; Co3O4; Fe3O4; Nb2O5; Al2O3; CeO2; 氟化石墨; 石墨烯; 功能化石墨烯; 碳纳米管(CNT); 碳纤维; 钛酸钾晶须(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s); Fe; Co; Ni; Cu; Se; Bi; WS2; TaS2; MoS2; CuS; MnS; PbS; Bi2S3;

MoSe2; CdSe; TaSe2; NbSe2; GaSe; Bi2Te3; Si3N4; WC; BaCO3; ZnWO4; LiFePO4; Diamond; Si; Ge; Sn; SiC; BN; BP; BAs; AlN; AlP; GaN; GaAs; GaSb; InN; InP; InAs; InSb; MgO; MgS; MbSe; MgTe; ZnO; ZnS; ZnSe;

CdS; CdTe; HgS; HgSe; HgTe 要求: ●资料收集,能够根据课题任务,拟定检索标识、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运用检索方法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得当,结论科学; ●论文整体质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总体结构完整; ●论文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3. 综述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具体格式要求附后。 4. 使用word文档制作,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如果出现雷同作业均按零分计。 附: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使用word文档制作,内容包括由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五部分组成,使用A4纸打印,页边距使用word默认值(上、下:2.54cm;左、右:3.17cm),行间距固定1.25倍行距,汉字使用中文宋体字,其它字符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具体要求如下: 1. 论文题目:三号、加粗、居中 2. 作者、专业年级:五号、居中 3. 摘要、关键词:五号;这两个词本身左顶格、加粗,内容不加粗,其中关键词的个数不超过6个;不翻译成英文 4. 正文、参考文献:五号,“参考文献”词本身加粗、左顶格;所有内容均不加粗 (1)正文的内容与基本格式: 正文内容主要从性能特点、制备方法、应用情况、(制备、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标题的层次:一级标题用“1. 2.……”来标识、二级标题用“1.1 2.1……”,三级标题用“1.1.1 2.1.1……”来标识,依次类推。 插图和表格:插图的图续、图题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用图1×××,图2×××表示;表格的表头、表题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用表1×××,表2×××表示公式: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了不必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标点符号隔开,解释公式中的变量应以“式中:”作为标识,左顶格排印。其基本格式为: X+Y=C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高中化学教学文献综述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本文阐述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涵义,当前中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化学与人文两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情感、利用学科交叉影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指导使化学与人文自然渗透四方面讲述化学与人文的渗透。 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但现如今化学教育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比如,知识信息量增长,知识技术的更新加快,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等。而我国化学教育现状却有些不尽人意:教育质量不如意、效益不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教学压力大……对于这些难题,我国有很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他们发表了很多关余化学教育有关的论文、期刊、专著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这些教育专家们是如何看待中学化学教学改革这个问题的。 许多专家学者们的著作都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和看法。 像《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学说就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5]。该文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四点是必须要做到的: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和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要积极鼓励、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三要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要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项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化学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5-氯水杨醛缩-2-氨甲基苯并咪唑希夫碱与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与 DNA和BSA作用 1. 引言 癌症成为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因,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8年的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预计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迄今为止,治疗癌症的药物已达几十种,但是由于癌症发病机理复杂,能治愈癌症的药物还很罕见。因此,继续研究抗癌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1]。自1965年,美国化学家Bosenberg[2]等首次发现顺铂trans-[Pt(NH3)2Cl2]具有强抗肿瘤活性后,无机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研究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Bensichem和Farrel[2]发现用芳香氮杂环碱取代简单的氨(NH3)后,所得配合物trans-[Pt(py)2Cl2]的抗癌活性与顺铂相比进一步增强,含氮杂环的金属配合物更加受到化学家的青睐。虽然目前此类抗癌药物为数众多,但真正应用于临床而且效果很好的广谱抗癌药物十分有限,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许多预防和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是以核酸中的DNA为靶分子而设计的。其基本原理就是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与DNA螯合,或配体嵌入DNA碱基对,引起癌细胞DNA损伤,复制和转录受到障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并导致其死亡。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能与人体中许多内源性、外源性化合物结合而起到贮备和运输作用,药物药效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其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强弱。因此,从分子水平研究金属配合物与DNA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设计、合成新型的抗菌抗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分析化学概述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述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它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分析化学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有关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 在医药卫生事业中,分析化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药品检验、新药研究、病因调查、临床检验、环境分析及三废处理等,都需要应用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随着药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我国的药品质量和药品标准工作也在不断的提高,分析化学对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人们用药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药学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许多专业课都要应用分析化学 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来解决各门学科中的某些问题。例如,药物化学中的原料、中间体及成品分析,以及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关系的探索等;药物分析中的方法选择、药品标准制定、药物主要成分的含量分析及杂质检测等;药剂学中制剂稳定性、生物有效性的测定等;天然药物化学中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定性鉴定和化学结构测定等;药理学中药物分子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的关系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都与分析化学有着密切的 关系。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分析化学方法归属于不同的类别。现将根据分析化学任务、分析对象、分析原理、操作方法等分类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一)定性、定量、结构分析 根据分析任务的不同分为: 1.定性分析其任务是鉴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离子或原子团所组成的。 2.定量分析其任务是测定试样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3.结构分析其任务是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了解物质的组成,然后根据测定的要求,选择恰当的定量分析方法确定该组分的相对含量。对于新发现的化合物,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在药物分析中,样品的组分是已知的,则不需要经过定性分析就可直接进行定量分析。 (二) 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根据分析对象不同可分为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由于组成无机物的元素多种多样,因此在无机分析中要求鉴定试样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或化合物组成,以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这些内容分属于无机定性分析和无机定量分析。 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虽然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并不多(主要为碳、氢、氧、氮、硫等),但化学结构却很复杂,不仅需要鉴定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进行官能团、空间结构等的分析。 (三)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根据分析原理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故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

化学实验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将通过实验改进及实验的再探究,来弥补初高中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以此来深化化学的学习及提高实验的创造设计能力。关键字:实验探究、实验改进 正文: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化学现象、化学概念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方法、完善实验理论。本文将选取化学教学2011年第11期,第12期来进行汇总。一、化学实验改进与探究的必要性 (1)初高中化学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实验比较复杂,影响教学效果 ②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有些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由于实验设计的不严谨对实验者尤其是化学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如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产生有毒气体)。不利于保护环境和对绿色化学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的宣传。 ③有些化学实验的严谨性、安全性以及实验效果都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 ④对于化学药品的具体用量没有很明确地说明或表述模糊,浪费了很多药品

(2)化学实验改进的方向 ①实验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靠,明确药品用量。 ②尽可能的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能有效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③不产生科学性的错误。 ④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方案的改进,利用有限的资源人人动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3)化学实验改进的基本方法 ①通过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的具体实践,总结实验的成败经验,查找资料,改进实验方案。 ②将学生分成几个创新实验小组,每个组分别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探究,提出方案、实践、改进、总结、评价。 ③教师选择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做改进,提出方案并实践总结。 二、化学实验改进与探究的具体实例 郭超,支维洲,杨嵘,赵越在“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再改进中,针对教材中的不足之处,介绍了五则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改进的共同特点是,巧妙利用空气,实现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蔡惠君老师在“原电池教学中疑难问题探讨”中,结合原电池教学中的实践和感悟,对原电池电极的极化、去极化和双液原电池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等疑难问题谈几点认识,供参考与交流。沈明祥老师在“乙烯实验室制法的改进”中,通

浅谈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浅谈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09-11T09:42:24.68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7期作者:吴兴健 [导读] 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化学分析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对工作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东莞市大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化学分析表现出较强的严谨性,因此对工作过程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鉴于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对化学分析方法的选择,故以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出适合的分析方法,以控制化学分析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化学分析,探讨了对化学分析方法合理选择的过程,仅供参考。 关键词:方法选择;化学分析;质量控制 当今时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从检测原材料、控制生产工艺一直到新品试验、检测成品等,均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监督,以控制生产线高效运行。为切实控制生产产品的质量,则应系统地分析各个流程中的原材料,由此便产生了很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在日常的生产中,对分析方法的正确选择便显得极为关键。 一、概述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的实用性较强,是实践应用中的理论代表之一。通常化学分析包括重量与滴定这两种分析。在当今社会,作为独立的科技之一,化学分析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针对新研发出的药物,通过化学分析,便可以知晓分量不一样的药品经过搭配后,会获得怎样的效果等。化学分析往往会从定量化学反应来探讨计量关系,属于一个不断测试的过程,且任一步骤出现偏差,均会导致相应的连带效果,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则要精心做好每个步骤。这整个过程之中,最初对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过程的准确把握、控制试剂和仪器精度、对实验条件的充分利用等,均会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这些也均是导致误差出现的根源。作为经济发展所需,化学分析也化学技术优化的关键所在。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能控制化学结果,值得引起重视。 二、对化学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1、明确分析目的、准确度 在分析产品时,应弄清具体的分析目的,以做好产品检测,确保生产的顺利运行。在研究分析实践中,也不免会出现一定的意外问题,这时就需要分析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平常积累的工作经验,来确保生产的顺畅性。通过化学分析,除了检验产品质量外,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也有涉及。应用化学分析,也并不是很简单,一般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因此,在选用化学分析方法时,宜根据一定的标准,来控制分析的准确性,减小分析难度。例如,在分析产品质量过程中,以一一检验产品的各项特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以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均合格。这样方才可促进产品销售,提升企业效益。通常情况下,化学分析均会用到仪器,如自动检测仪以及光谱与碳硫等分析仪,可以充分控制产品质量。但是,并不是实验室均有配备足够化学分析仪器,在规模较小的实验室,还可考虑利用湿法系统化这种分析方法,比如电化学等分析方法。 2、确定好准确度 通过化学分析能控制产品质量等,其中分析的准确度便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准确度控制也变成分析产品质量环节的难题之一。现阶段,以利用一件标准物来衡量具体的化学分析准确度最为常见,但往往却难以确定这个标准物。这样加标回收法便为大量的化学分析人员所套用,但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却无法保障科学性。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回收完全时,也有可能会出现误差。只能某个侧面显示标准检测足够准确,但化学分析却无法加以全面明确。 3、全面分析物料物性 为了选择更好的化学分析方法,来分析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则宜先认真查找相关文献或各种化工词典,来全面了解这种物质的物料物性,以及其中含有的有机物成分、无机物成分,还有具体的化工用途等,以上这些均有助于分析人员的分析工作。这是因为全面了解基本的物质属性,能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也唯有深入了解该物质,方才可选择出正确的分析方法。 4、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分析方法 为了选择好化学分析方法,除了要全面了解基本的物质属性外,还要切实了解具体的化学分析方法。先宜了解分析方法的种类,然后学会、熟悉各种分析方法。在化学分析工作中,常常要用到两种或以上种方法,这便需要工作人员可以灵活、熟练地使用各种分析方法,而且化学分析法常常适合常量分析。此外,通过微量分析获得数据的准确度,一般不如其他分析的结果,在对比常量成分分析时,该化学分析方法的误差往往较大。例如,在进行滴定时,鉴于反应不完全的原因,最终结果便会不符合预计数据,又或尚未控制好条件,或副反应出现等,均会导致大量的测定误差。所以,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学会正确选择分析方法,以降低误差,同时所选的样品更要适用。 5、注意控制好质量 作为分析人员必须完全理解分析方法的原理,以便在实验中防止返工出现。首先,分析室应制定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分析人员应可以熟练操作日常的分析项目;其次,切不可局限在规定的条条框框上,应能灵活变通,严格控制质量。 实际上,任一分析方法均有缺陷和优点。因此,任一分析方法均无法被应用在全部的分析工作中。在每个标准化的化学分析实验室,均应购置几种分析方法下的设备,以便提供给分析利用。一般应结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实验成本、现有技术水平等,来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应擅长比较,以保障最终选择出的方法最为适合。然后根据所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影响分析过程质量的因素,并就分析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选择最优化学分析方法的重大实践意义 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愈演愈烈,更加体现出工作的速度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倘若分析工作并不存在意义,则定会在浪费不必要资金的同时,甚至会令工作人员自己也失去了工作的机会。通过优质的研发工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缩短工作所需的时间,以节省生产的成本。所以,作为分析人员以将分析做好,选择最优的化学分析方法,以获取准确的结果,以辅助对研发合理性的判断。一旦错误选择了分析方法,工艺研发甚至会被引向误区,不仅研发工作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而且整个企业也会深陷困境之中。

分析化学习题答案概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C)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相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2. 在下列分析过程中,不会出现系统误差的是(B) A. 过滤时使用了定性滤纸,因而使最后的灰分加大 B. 使用分析天平时,天平的零点稍有变动 C. 试剂中含有少量的被测组分 D. 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3.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C) 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时,曲线出现极大值 B. 曲线与横坐标之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 C.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成正比,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 D.分布曲线以x=点做纵坐标为其对称轴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概率相等

4.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6.45% 0.10%(置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D)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落在此区域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的把握为90% 5.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某氮肥试样中的含量,其百分含量为27.33%, 27.35%,27.42%,27.45%,27.30%,结果的平均偏差是(B)% A. 0.15 B. 0.05 C. 0.09 D. 0.07 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采用:(A) A. F检验 B. t检验 C. Q检验 D. 格鲁布斯法 7. 有一组平行测定的分析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异常值,应采用(D) A. F检验 B. t检验 C. 方差分析 D. 格鲁布斯法 8. 两位分析工作人员对同一试样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若判断两位分析人员所测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

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

仪器分析概述 1物理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Eg:光谱分析法 2 物理化学分析: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Eg:电位分析法、比色法 3仪器分析:由于进行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时,大都需要精密仪器,故这类分析方法又称为~ 仪器分析的特点:灵敏、快速、微量、准确 仪器分析法包括:光学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 电化学分析 1)分类: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伏安法 2)电位分析和电解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电位或电量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属于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3)电导分析法: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并未发生电化学反应。属于物理分析方法 (2)光学分析: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两大类 1)非光谱法(一般光学分析法):检测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光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Eg:折射法、旋光法、元二色散法及浊度法 2)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 1)按物质能级跃迁的方向: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 2)按能级跃迁类型:电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 )按发射或吸收辐射线的波长顺序: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法、微波法、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4)按被测物质对辐射吸收的检测方法的差别:吸收光谱、共振波谱法 (在明背景下检测吸收暗线或是在暗背景下检测共振明线) 5)按被测物质粒子的类型: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3)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法:按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1)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 )按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空间排斥、离子交换、亲合色谱法、手性色谱法 )按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板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逆流分配法 4)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的性能、流动相输送压力及是否具有在线监测装置等分为:经典、高效液相色谱法(4)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法:利用物质的质谱(相对强度-质核比)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的方法

化学论文文献综述Word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18]、印度的M. Kandaswamy 小组[19]、美国的Michael K. Chan小组[20]都曾发表过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3. Schiff碱的合成方法 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分步合成法,分步合成法得到的产品无论是在产品产率上,还是在产品纯度上都较直接合成法理想。当反应活性低或选择性不好,用前述两种方法合成的产物不稳定或者产率低时,可选用模板合成法。所谓模板合成法就是将金属离子作为模板试剂加入到羰基化合物中与胺类化合物反应的一类合成方法。如在合成二羰基化合物和多胺的Schiff碱配体及其配合物时多采用此方法。当合成的Schiff碱在反应溶剂中溶解度很小,上述三种合成方法均不适用时,一般采用逐滴反应法,即向胺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活泼碳基化合物溶液的一种方法[21]。这些合成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Schiff 碱金属配合物,它们各有优缺点。 4. DNA的组成及结构[22-26]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大分子,它不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还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变异等生命活动都与核酸密切相关。因此,核酸是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nucleotide),核苷酸由核苷(包括碱基、戊糖)和磷酸组成。根据戊糖是D-核糖或D-2-脱氧核糖,将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类。DNA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图1.1)。 图1.1 DNA碱基的结构 脱氧核苷酸之间由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形成单链,称为DNA的一级结构。基因的表达取决于DNA的一级结构。1953年,Watson和Crick在前人研究

分析化学概论

第六章习题 一、填空题 1.用基准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时,一学生未将碳酸钠干燥完全,所得结果的浓度值将要偏大。 2.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时,其精密度一般高,而精密度高的数据,其准确度不一定高。 3.在滴定分析中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有无水碳酸钠和硼砂;标定NaOH常用的基准物质有草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 二、选择题 1.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越大,表明一组测定的什么越低?( B ) A. 准确度 B. 精密度 C. 绝对误差 D. 平均值 2.标定盐酸时,硼砂的实际质量为0.4768 g,因失去部分结晶水,只称得 0.4758 g,将使盐酸的浓度( A ) A. 偏高 B. 偏低 C. 没有影响 3.在用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盐酸滴定速度较快,而滴定管读数过早,导致盐酸浓度(A ) A. 偏高 B. 偏低 C. 没有影响 三、是非题 1.pH=12.02,其有效数字是一位。(×)2.若测定值的标准偏差越小,其准确度越高。(×)3.在各种滴定分析中,从开始到结束,必须不断地用力摇动被滴定溶液,才能使反应迅速进行。(×) 四、问答题 H C O2H 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干燥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 1.若将 2242 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用该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H C O2H 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干燥器中,会失去结晶水,会使标 答: 2242 定的NaOH溶液的浓度偏低。用该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测定结果偏大。

2.用基准物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1)滴定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上的HCl溶液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2)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前,没有用HCl溶液润洗滴定管。 (3)锥形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 mL蒸馏水。 (4)滴定管旋塞漏出HCl溶液。 答:(1)测定结果偏大 (2)测定结果偏小 (3)测定结果无影响 (4)测定结果偏小 3.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 (1)使用有缺损的砝码。 (2)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3)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4)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5)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6)用含有杂质的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 答:(1)系统误差 (2)系统误差 (3)随机误差 (4)系统误差 (5)随机误差 (6)系统误差 五、计算题 1.计算下列结果: (1)45.6782×0.0023×4500 (2)0.2000(32.56 1.34)321.12 3.0001000 ?-? ? (3)pH=0.05,求c(H+)。解:(1)4.8×102

配位化学文献综述

金属苯合成文献综述 1 金属苯的简介 近年来,对于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功能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人们对过渡金属有机共轭体系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予以关注。其中,金属苯作为一类新颖的过渡金属有机芳香体系,以其特殊的分子结构,预期的化学与物理性能,在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早在1825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Michael Faraday就已从当时用作照明气体中分离出典型的芳香族化合物——苯。1865年,德国化学家Kekule 引入了“芳香性”这一术语来描述这类化合物的结构,成键和独特性能。其后,“芳香性”被大量运用于解释和预测芳香族化合物分子结构,化学与物理性质等的研究,逐渐发展成有机化学的奠基石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芳香化学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许多芳香族化合物,包括苯环上的一个CH集团被等电子杂原子(N,P,As,O+,S+)取代之后所生成苯的衍生物,都被证实具有“芳香性”(即π电子离域,高热力学稳定性,低化学反应性以及抗磁环电流等特性)。 金属苯是过渡金属杂苯(metallabenzene)的简称,它是苯分子上一个CH集团被一个含配体的过渡金属(ML n)取代的过渡金属杂环己三烯。与传统的含杂原子芳香化合物(吡啶,呋喃,噻吩等)不同的是,金属苯中过渡金属的d(π)轨道和环上碳原子之间的π成键形成d-pπ共轭体系,而主族杂原子则形成p-pπ共轭体系。 1979年,理论化学家Thron和Hoffmann最先将Huckel规则运用到金属苯的理论推测上[1],预言如图1中所示的三类金属杂环(L=含孤对电子的中性配体,X=卤素)应该存在着离域键并且可能显示一些芳香特性。他们认为,六元环

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教学提纲

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 析概述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仪器分析概述 1物理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Eg :光谱分析法 2 物理化学分析: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 电化学分析 1)分类: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伏安法 2)电位分析和电解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电位或电量变化,进 行定量、定性分析。属于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3)电导分析法: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并未发生电化学反应。属于物理分析方法 (2) 光学分析: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两大类 1)非光谱法(一般光学分析法):检测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光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 Eg :折射法、旋光法、元二色散法及浊度法 2)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 1)按物质能级跃迁的方向: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 2)按能级跃迁类型:电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 按发射或吸收辐射线的波长顺序:γ射线、X 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法、微波法、电子自旋 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4)按被测物质对辐射吸收的检测方法的差别:吸收光谱、共振波谱法 (在明背景下检测吸收暗线或是在暗背景下检测共振明线) 5)按被测物质粒子的类型: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3) 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法:按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1)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 )按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空间排斥、离子交换、亲合色谱法、手性色谱法 )按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板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逆流分配法 4)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的性能、流动相输送压力及是否具有在线监测装置等分为:经典、高效液相 色谱法

化学文献综述

手型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姓名:杨小玲1学号:2009296094专业:化学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要:随着化学化工的发展,人们已将重点转向如何更有效地模拟自然,高选择性地合成自然界中存在的那些具有特殊活性 的物质,设计并合成具有新的特殊活性的物质。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和富有活力的领域就是手性物质的合成,简称手性合成。随着 手性合成研究的深入,新型的高效手性催化剂层出不穷。本文旨在就其中一种催化剂即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做一介绍。所谓手性即立体异构形式,具有手性的两个分子的结构彼此间的关系如同镜像和实物或左手和右手间的关系,相似但不叠合。 关键词:手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剂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chiral metal complexes Name: Xiaoling yang Number: 2009296094 Professional : Chemica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 Shanxi University)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people already will focus on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simulate natural, high selectivity synthesis exist in nature that have special active substances,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special activity of the material. One of them is very important and dynamic area is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materi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hiral synthesi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chiral synthesis, new high-efficiency chiral catalysts are endless. This paper aimed at one of the catalyst that chiral metal complex catalyst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paper. The so-called hand nature is stereo heterogeneous form, with two of the chiral molecule structure relation to each other as a mirror and material or left and right h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imilar but not composite. Keywords: chiral Metal complex catalyst 前言 手性金属络合物的发现和认识对早期配位化学理论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它在生物无机化学,不对称催化剂,超分子化学等化学分支学科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已知在一些重要体系中精确的分子识别和严格的结构匹配都与手性密切相关。近年来, 随着在国际范围内对有机化学新反应、新试剂需求量的急剧增长, 使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成为世界各国有机合成和催化学家关注的焦点, 其中对含不饱和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尤为引人注意. 特别是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合成了许多高活性、高选择性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并被广泛地用于催化有机化学反应. 有的立体选择性反应甚至达到几乎定量的结果, 展现了它们在医药、生物及化工等领域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而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随着对手性金属络合物的深入研究除了配体和中心金属离子的合理选择外其它如溶剂效应,氢键效应配体间非共价键作用等因素对立体选择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绿色化学文献综述

绿色化学文献综述 摘要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生物技术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1 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1.2 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1.2.1 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和句型!太有用了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和句型!太有用了 一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二按照文献综述的结构顺序分析常用句型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Effect of (因素)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Progress c)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d)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 归纳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指出了…及其…研究的主要进展 讨论了…的类型、影响因素、过程机理和描述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3 关键词 略 4 前言 4.1 内容: 问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 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4.2 常用句式 …是…的重要研究内容

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 (深度上)… (广度上)… (有争论的问题)… 鉴于…的工作将对今后…研究意义以及…的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就…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5 正文 5.1 综述材料来源广泛,因此段落结构格式非常重要,举例如下表;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 主题句陈述理论1 研究支持1 陈述理论2 研究支持2 略 主题句研究支持1 研究支持2 研究支持3 略例外情况 研究意义主题句研究支持1 说明理论1 略主题句 5.2 纵横结合式写法 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 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5.3 相关研究不必全部列举,每一个主题举2-5个有代表意义的研究。 5.3 常用句式 了解…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对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的特征可用…来描述,其中常用的有… 由于…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者通过…来描述各因素对…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很多,下面就…进行论述 …不仅取决于…,而且受到…的制约 …与…有关 …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研究表明… 产生…的原因有… 6 结语 一般为展望结构,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