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r同时选修课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URP系统选课说明
第一步:登录选课系统后,点击选课管理自己专业进行网上选课
第二步:点击方案课程选择学年学期为2016-2017-1学期,点击3处查询即可显示出本学期需选择的必修课程和本学院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前面方框处点击即选中,选中后不在显示方框可选。
第三步:通识选修课选择在自由选择里面选择
第四步:如有重修的,可在重修课程里面选择
第五步:如果重修课程里面不显示,是重修课程号变化与培养方案不一致,可咨询本学院教务老师本学期重修课称号,在自由选择里面输入课程号查询选课。
第六步:选课结果查看,可查看选课结果安排
第七步:退课要慎重,可在此处选择删除,已预置的专业必修课一定不要点击删除。
曾经删除过得课在此处查看
第八步:切记:选课结束后一定要点击注销,否则选课结果可能会被后面的登录选课者改动
祝大家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课程!。
研究生实施校际课程互选方案嘿,各位客官,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份研究生实施校际课程互选方案。
这个方案可是我经过10年的磨砺,汇聚了无数心血的杰作。
咱们就直接进入主题吧,别整那些没用的。
咱们得明确一下目标。
这个校际课程互选方案,旨在促进各高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让大家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咱们看看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课程互选范围1.课程互选范围涵盖我国各高校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2.各高校应积极推荐优质课程参与互选,确保课程质量。
二、课程互选流程1.各高校研究生院(处)负责组织课程互选工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学术需求,选择其他高校的互选课程。
3.学生在选课系统中进行报名,报名成功后,由所在高校研究生院(处)进行审核。
4.审核通过后,学生可参加所选课程的在线学习或到其他高校进行面对面学习。
5.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由授课教师给出成绩,成绩计入学生个人成绩单。
三、学分认定与转换1.学生在互选课程中所获得的学分,按照所在高校的学分认定标准进行认定。
2.学生在互选课程中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为所在高校的相应课程学分。
3.学生在互选课程中所获得的学分,计入所在高校的毕业要求。
四、保障措施1.各高校应加强课程互选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各高校应建立健全课程互选管理制度,确保课程质量。
3.各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各高校应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课程学习。
5.各高校应定期对课程互选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
五、预期效果1.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
2.促进校际间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3.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促进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要注意的事项多了去了,实施起来可得小心翼翼。
得确保学生选课顺利,这事儿可得盯紧了。
前言我校自二OO三年实行选课制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规范的选课体制和流程。
但是由于每学期选课达十多万人次,数据量巨大、工作流程复杂、IT技术含量较高,而且还牵扯到教学运行的方方面面,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和同学都了解选课制的具体内容和上网选课的正确方法。
这就导致很多同学在自己选课发生了问题时不知所措,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从而盲目地选课、上课,事倍功半,甚至于影响到正常毕业。
为了扭转这种情况,响应“以生为本”的号召,我们将选课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制作成册,同时将同学们最为关心、咨询最多和最容易发生的关于选课和成绩的问题,以温馨小贴士的形式穿插其中,不再用枯燥无味的“政策性语言”,而是用最“形象化”“口语化”的方式来演示和回答,使同学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快速找到自己需要了解的方面,并可以按照上面的回答来处理自己发生的问题。
我们建议同学们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在拿到这本小册子后能够坐下来耐心地通读全册,这样可以对选课制有个总体概念,也可以避免选课的盲目性。
在发生了问题的时候,同学们可以通过目录快速找到相应的问题,并按照回答来具体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选课工作较为复杂,有些问题不好独立地列出来,但是在回答其它问题时会提到解决办法,所以我们还是建议大家先通读全文。
我们希望这本小册子在对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选课指导的同时,也能对各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目录选课程序及有关规定一、选课前的准备工作二、选课时的操作流程三、注意事项选课系统使用指南一、登录二、查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课程介绍、教师信息三、选课及选课调整四、重修选课五、试读选课六、学生退课七、辅修选课八、密码修改九、成绩查询十、退出系统附:《关于修订本科各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节选)选课程序及有关规定一、选课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各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年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反复论证,并经学校组织的专家审核后制定的,充分考虑了课程前后衔接的逻辑关系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规律,是选课的指导性文件。
中外合作3+1课程设置方案
首先,从国内课程的设置来看,学校会根据合作大学的要求和
国内专业课程的特点,安排学生在前三年完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
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其次,针对国外课程的设置,学校通常会与合作大学进行课程
对接,确保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能够顺利地修读相关课程,并且这
些课程可以顺利地转换为国内学分。
这些国外课程可能包括专业课程、实习或项目实践课程等,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跨
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3+1课程设置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
适应能力。
学校通常会在国内阶段加强英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
水平,以便他们顺利地适应国外学习生活。
同时,学校也会加强对
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
融入国外学习环境。
最后,3+1课程设置方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分认定和学位
授予等问题。
学校需要与合作大学进行学分认证的对接,确保学生
在国外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被国内学校认可并顺利转换。
同时,学校还需要明确学生在完成3+1课程后所获得的学位类型和授予机构。
综上所述,中外合作3+1课程设置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国内课程设置、国外课程对接、语言和文化适应能力培养以及学分认证和学位授予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国内和国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全面的教育培养。
开学季,韩国大学选课全攻略每每到开学季,就会有一大批在韩国的同学要瘫痪在电脑前,为选课而苦恼。
(以成均馆大学为例,3月2-5日进行选课和变更)在国内大学里,大部分大学都是分学业方向,由学校来拟定学生的上课时间,每学期开学前就会安排好学生的课程表,只有选修课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但是韩国的大学,在开学前是需要自己登入学校网站进行选课,选课前,需要了解自己专业的毕业条件(需要修满的学分与指定课程)。
(成均馆经营学专业为例,大学四年需要选修的必修课程与核心课程)课程基本是按照“学院-专业-教养课程-指定教养课程”这样来分级的。
按照学校各专业的毕业条件可以自主选课,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养课程跟国内大学的选修课差不多。
选课的时间也是根据学校的日程安排的,不同年级,不同校区选课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下如何选课:1. 点击수강신청确认申请时间选课时间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临近开学前一个月,自己要多留意看学校官网。
2. 点击수강신청,进入的界面不能直接申请课程,需要登录之后开始选课。
3. 建议大家先看红框部分——有很详细的说明关于申请科目的时间以及修改科目时间。
清楚地写明本学期会有哪些课程取消,哪些课程将继续进行等等。
4. 有些学校登录学号和密码后,还可以看到本课程的学生评价,以及教授评语,对于选课会有很大的帮助。
5. 장바구니和수강신청、정정시간(修改时间)장바구니:选课之前都会有장바구니的时间,也就是可以提前把自己想要选修的课程做个规划,放入暂时的“购物车”里,等到正式选课的时候,“一键下单”。
수강신청:正式选课。
如果在国内选课,有一个小时的时差需要注意。
有些同学说如果我想上的课没有了怎么办呀?如果是选修课,也可能有其他同学中途放弃,和抢车票一样,无限刷新点击,有可能可以选上理想的选修课。
万一实在是选不上,就只能等待下一年选修或是选修类似课程。
如果是专业课,可以去专业教室蹲点,上课的时候教授可能会问有哪些同学是没申请我的课的时候,举手可能就有机会再挤进去选修到。
校际间跨校选课教学管理规定总则第一条为使校际间跨校选课教学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学生注册第二条参加选课的学生必须是各成员校在校本科学生。
第三条校际选课全部采用网上选课方式,成员校学生须在网上平台注册后方可选课。
第四条为方便学生网上注册管理,学生网上注册学号只能是本校学号代码加本人学号。
选课管理第五条校际间开设的课程全部安排在双休日上课,考虑到各成员校教学日历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学生对校际课程的可选率,课程的开课时间须晚于最晚开学的成员校。
第六条校际课程代码由八位数字组成,前五位为开课学校代码,第六位为课程类别代码,第七、八位为流水编号。
第七条校际课程可以是单独开设的供其他成员校选课的独立课堂,也可以是留有足够课余量(20人以上)对本校学生已开出的课堂。
第八条独立开设的校际选修课,选课学生人数在20人以上的方可开课,20人以下的课程学生可以改选其他课程或退课。
第九条校际课程选课一次性完成,按开课课容量选满为止。
第十条各成员校应在每学期选课前两周将校际选课课程简介(包括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情况简介)发给学生,使学生对课程及任课教师有明确的了解。
第十一条各成员校应在每学期选课前一周将课表在网站平台上公布,学生放假前一周内完成校际课程的选课工作。
第十二条学生对所选课可以试听一周,如对课程不满意可以在第二周内改选其他校际课程。
第十三条校际课程一经选定后,学生必须参加课程的学习,缺课三分之一学时者取消其参加考核及成绩评定资格。
成绩管理第十四条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从网站上登录学生考试成绩并下载学生成绩单,任课教师需在下载的成绩单上签名,并加盖开课校教务处章,方可有效,然后由开课校教务部门集中返回学生所在学校教务处。
第十五条成绩评定一律采用百分制,并要求取整,不带小数。
或采用优、良、中、及、不及格等。
第十六条凡选修此类课程的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考核后合格者,可获得一定学分,学分量值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
学院路共同体选课攻略1. 引言学院路共同体是一所以跨学科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高校。
在学院路共同体的选课制度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有机会跨学科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然而,由于选课资源有限,同时选课的学生众多,选课变得很有竞争性。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选课攻略,帮助大家成功地选取适合自己的课程。
2. 选课准备在选课之前,建议大家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2.1 了解课程要求在选课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专业要求和个人兴趣。
查看课程大纲,了解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确定自己是否符合选课要求,并且判断课程是否与自己的专业方向或兴趣相关。
2.2 查看课程时间表了解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和地点,避免出现时间冲突的情况。
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个人作息时间和其他活动安排。
2.3 老师评价和口碑了解教授对每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可以通过向学长学姐咨询或者在学校论坛等地方找到相关信息。
选择一个好的教师对于课程学习的效果很重要。
2.4 备选课程清单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和兴趣,列出一份备选课程清单。
根据清单上的课程进行逐一分析和比较,确定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和最有意义的课程。
3. 选课策略3.1 优先选必修课在选课时,优先选择必修课程,确保自己能够按时毕业。
必修课程通常是专业课程,对于学习和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
3.2 尽早选中心仪的选修课尽早选择自己心仪的选修课程,因为选课资源有限,这些热门选修课常常会很快被抢选完。
可以利用学校选课系统的抢课功能,设置好提醒,并且预先了解选课的时间和流程,以提高选课成功的概率。
3.3 多关注选课信息关注学院和教务处发布的选课信息,及时了解选课的最新动态。
某些课程可能会在选课开始前调整教学计划或者增加课程名额,掌握这些信息可以给自己争取更多的选课机会。
3.4 多线程选课在选课期间,可以同时申请多个选课,尽量减少选课失败的风险。
可以利用选课系统的多线程选课功能,同时选择几门备选课程,以提高选课成功的几率。
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综合教务系统网上选课步骤说明一、进入学校工作网入口登录页面,如下图所示:二、键入学号与密码进入系统,如下页面所示:说明:第一次登录进入系统后,切记要修改初始密码。
密码应妥善保管,如因密码保管不当或委托他人代选课而造成的错选、少选等情况,责任自负。
(密码如修改后不慎遗忘,请携带本人学生证或校园卡到交流中心网络应用部办理重置。
)三、点击左侧“本科生教务”在出现的列表中依次选择“学生选课”、“方案课程选择”,确认选择“主修方案”后,将会出现“学生选课系统”的主界面,该窗口共有六个标签:计划课程,方案课程,系任选课,校任选课,自由选课,重修课程,如图所示:学生可以在不同标签对应的窗口中,进行相应类别课程的选择。
说明:根据学年学期的不同,学生需要选的课程主要分为专业选修课、通识综合选修课以及跨专业选修课;非信科专业学生还需选择计算机必修选项课,非英语专业学生还需选择大学英语必修选项课,二至四年级学生还需选择专项体育必修选项课,需重修学生还需选择重修课程。
四、各类课程的选课操作:(一)“系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必修选项课”第一步:点击“计划课程”和“方案课程”其中任意一项,将显示该项目中本学期可供学生选择的系专业课程以及大学英语听力口语必修选项课。
如图所示:“方案课程”界面会详细显示各门课程的课程号、课序号、学分、任课教师、课余量、选课限制说明、上课时间、地点等信息。
第二步:学生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选修课程的选择(必修课已经提前预置,切勿随意删除),系内专业选修课程和大学英语听力口语必修选项课,会以选择的状态出现。
此外,选课通知附件中会列出所有专业选修课课程清单,可供学生对照。
在课程前的方框中依次打勾即可。
第三步:最后点击窗口右下角的“确定”按钮,进行提交。
(二)“通识综合选修课”点击“校任选课”标签,系统将会列出(所选学期)通识综合选修课的所有可选课程。
如下图所示:在课程前的方框打钩进行选择,最后点击窗口右下角“确定”按钮,将选中的课程进行提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