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19.50 KB
- 文档页数:57
第六章超文本和超媒体一.什么是超文本和超媒体?超文本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以节点为单位组织信息,在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
超文本与多媒体的融合产生了超媒体。
允许超文本的信息节点储存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程序),并使用与超文本类似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构成了多媒体。
二.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征?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的特征:(1)系统节点多媒体化,具有支持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功能,用户界面以多窗口方式表达相关媒体。
(2)系统复杂信息链结构网状化。
(3)系统一般使用双向链,以支持局域网(LAN)和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使用户通过网络共享数据库,同时使用库内信息。
(4)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联想和需要动态地改变(修改﹑增加﹑删除)网络中的节点和链。
(5)强调用户界面的“视觉”和“感觉”,提够丰富的交互式操作和应用程序接口。
三.简述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节点和链(一)节点: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1.媒体节点:文本节点﹑图形节点﹑图像节点﹑声音节点﹑视频节点﹑多媒体节点2.控制节点:菜单节点﹑导航节点﹑按钮节点3.用于组织与推理的节点:索引文本节点﹑索引节点﹑对象节点﹑规则节点(二)链:索引链实现节点中点﹑域之间的连接,通过索引链可实施对相关信息的查找及交叉参考。
结构链所连接的是出于不同层次的父子节点。
1.用于导航和信息检索的链:基本链﹑移动链﹑缩放链﹑全景链﹑视图链2.用于推理和组织的链:索引链﹑Is-a链﹑Has-a链﹑蕴含链﹑执行链四.简述超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一)超媒体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1.便于储存和使用信息2.开发思维的工具3.个别化学习的工具4.研究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二)教学效果取决因素:学习者﹑学习任务﹑学习资料﹑学习活动五.超文本和超媒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一)信息组织。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超文本与超媒体的概念:1、超文本: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当信息载体不限不限于文本时,称之为超媒体2、超媒体的组成:(1)结点(node):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个结点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等;(2)链(link):建立结点之间信息联系的指针,它定义了超媒体的结构,提供浏览、查询结点的能力3、超媒体系统的组成:(1)编辑器:建立、修改信息、对不同的用户、超媒全给予不同的修改能力(2)导航工具:超媒体支持两种形式的查询:一、像数据库那样基本条件的查询;二、交互式沿链走向的查询,当结点多的时候,后一种查询必须有导航工具,否则会迷路多媒体的应用:教育培训;商业零售业(电子触摸屏);建筑领域;观光旅游、游戏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二个重要作用:(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2)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操作系统的特征:(1)并发性: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多个程序,同时向前推进;(2)共享性:操作系统与多个用户程序共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3)随机性:一个设备可能在任何时候向处理机发出中断请求,系统也无法知道运行着的程序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对处理机进行管理,CPU是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CPU利用率真,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如果一个程序因等待某一条件而不能运行时,就把处理机的使用权转交给另一个可运行程序;(2)存储管理:管理内存资源,受CPU寻址能力的限制,内存的容量也有限,当多个程序共享内存时,操作系统会为这些程序分配合理的有限的内存空间;(3)设备管理:系统中除了CPU和内存,其它的输入输出设备也受操作系统管理;(4)文件管理: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修改等操作,文件的安全、保密共享等问题;(5)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操作系统的类型:1、批处理操作系统:操作人员将作业成批地装入计算机,由操作系统将作业按规定的格式组织好存入磁盘,然后按照某种调度策略选择一个或几个得当的作业调入内存加以处理,内存中可以有多个作业交替执行,有两个特点:一是“多道”,二是“成批”2、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联机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处理用户的服务请求。
第六讲超文本及多媒体应用6.1什么是超文本系统?1.超文本与超媒体超文本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以线性的、有序的数据结构组成的文本,其收集、存储和浏览相关信息是非线性、非顺序的网状结构文本。
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也是一种电子文献形式。
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的组合。
在超媒体中,节点由纯文本扩展为多媒体,其效果和交互技术可大大提高用户控制信息表现过程和存储信息的能力。
2.超文本的三要素(1)节点(node):存储和表达信息的单元。
一个节点可以是一个信息块,也可以是一个由若干个节点组成的信息块。
节点的内容可以是音频、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屏幕、窗口、文件或小块信息等,也可以是程序。
每个节点包含一个主题,其大小视主题而定。
节点可分为:表现节点(各种媒体)、组织节点(如索引和目录)和推理节点(如描述对象和节点规则)。
(2)链(link):各节点之间的信息连接。
每个节点都有若干个指向其它节点或从其它节点指向该节点的指针,该指针称为链。
链通常是有向的,即从链源(源节点)指向链宿(目的节点)。
链源可以是热字、热区、图元、热点或节点等。
链是超文本的核心,其定义了超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浏览和查询节点的能力。
链可分为静态链和动态链,也可分为基本结构链、组织链和推理链。
(3)网络(net):由节点和链组成的非单一的、非顺序的有向图。
其中,A~F代表节点,a~J3.超文本系统(P255)(1)超文本系统:对组成Web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
(2)超文本的访问方式:访问方式决定于其内部结构。
超文本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数据库方法,它提供一种沿链访问数据库的技术。
超文本是一种接口模型,采用了控制按钮的方式组织接口,用户通过正文中的按钮访问下面的信息。
4.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征(1)多媒体化:节点内容为多媒体元素。
(2)网络结构:按人的思维方式组织信息,使表达方式接近现实社会。
(3)交互性:多媒体化和网络结构反映了信息的静态特性,而交互性则具有浏览超文本信息的动态特性。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超文本和超媒体是网络和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为我们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在日常生活和互联网中的应用。
首先,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的文本形式,它通过嵌入链接和标签的方式将文本和其他相关资源连接起来。
这些链接可以是文字、图像、音频、视频或其他形式的媒体,使读者能够点击链接跳转到相关的内容。
超文本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非线性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浏览和探索文本。
超媒体扩展了超文本的概念,它将多种媒体形式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
与超文本类似,超媒体通过链接和标签将各种媒体资源连接起来。
不仅可以在超媒体中浏览和探索文本,还可以访问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
超媒体的概念让我们能够以更加丰富和多样的方式表达和分享信息。
超文本和超媒体在日常生活和互联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互联网上,超文本和超媒体是万维网的基础。
通过超链接,我们可以在网页上跳转到不同的页面和站点,进行信息浏览、购物、学习等各种活动。
超媒体还广泛应用于娱乐和媒体产业,如音乐、电影、游戏等领域。
人们可以通过超媒体的形式享受到丰富多样的娱乐内容。
除了互联网,超文本和超媒体也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超链接访问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资源,从而扩展他们的知识和研究深度。
超媒体还能够提供交互式学习体验,通过嵌入视频、动画等形式的媒体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而言之,超文本和超媒体是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们通过链接和标签的形式,将文本和多种媒体资源连接起来,为用户提供了流畅且丰富的浏览和探索体验。
通过互联网、教育和媒体等领域的应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正在不断推动着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方式革新。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为了广泛应用的工具。
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人们主要使用线性的文本来浏览和获取信息,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A 14.一个乐音必备的三要素是(A.音高.音色.响度)。
A 13.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人们用来承载信息的媒体是(A.数值)A 8.MIDI消息实际上是( A.乐谱)的数字描述。
A 11.(A.音频采样)是指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
A 12.音频编码的目的在于( A.压缩)数据。
B 1.请根据多媒体的特性判断以下属于多媒体范畴的是( B.交互式视频游戏.有声图书)。
B 5. 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主要是?(B.WAV文件.VOC文件.MIDI文件.AIF文件.SNO文件.RMI文件)B 8. 从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角度来看,音频信号相应的处理是(B.人与计算机通信.人-计算机-人通信.计算机与人通信)B 5.声音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 B.机械波)。
C 6.频域信息的冗余度体现在(C.非均匀的长时功率谱密度.语音特有的短时功率谱密度)。
C 15.音频信号的冗余度可以从( C.人的听觉感知机理.频域信息.时域信息)几个方面来考虑。
C modore公司于1985年在世界上推出的第一个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 C.Amiga )。
C 3.下列不属于多媒体系统核心软件的是(C.DOS )。
C 9.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C.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C 15.在数字音频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下列顺序正确的是()C.采样,A/D变换,压缩,存储,解压缩,D/A变换D 4.国际标准MPEG—II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D.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D 6.在数字音频回放时,需要用()还原。
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D 7.音频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D.数字声音处理器.混合信号处理器与功率放大器.FM音乐合成器及MIDI控制器.计算机总线接口和控制器)D 16.( D.音频数字化)是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
38电子展望与决策1997年第4期摘要:超文本超媒体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
本文系统地描述了超文本、超媒体系统的概念原理。
综述了超文本、超媒体系统的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超文本、超媒体系统的发展方向及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超文本超媒体超媒体网络计算A b s t r a c t :H yp ertext /H yp ermedia is a new t yp e of information mana g ement tech 2ni q ue.This p a p er makes a s y stematic descri p tion of t he conce p t and p rinci p le of t he h yp ertext /h yp ermedia s y stems ,and makes a summar y of t he research sit uation of t he ke y techni q ues of t he h yp ertext /h yp ermedia.Furt her discussion on t he develo p in g direction and t he existin g p roblems durin g t he h p ertext /h yp ermedia research will be g iven based on t he descri p tion and t he summar y made before.K e y W o r d s :H yp ertext ,H yp ermedia ,Co m p utin g in h yp ermedia net work.超文本超媒体技术及其发展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杨雅群张建中刘兵一、引言超文本(H yp ertext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Ted Nelson 在60年代提出的,超文本是对信息进行表示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第七章超媒体与Web系统1主要内容1 2 3 4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Web超媒体系统 智能超媒体系统 Web搜索技术27.1 超媒体系统的组成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主要特点 访问方式和系统的特性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示例3美国作家D. Pember在“Mass media”(大众传播 媒介)一文中描写到:“我们可能已经发现了种治 疗癌症或心脏病的方法,我们可能已经找到摆脱时 空限制的途径,我们可能……,这种种问题的答案 细分为成百上千个部分,以点滴信息的形式分散在 世界各地,有待于搜索起来、联系起来。
”4什么是超文本(一)人类记忆的互联网状结构就可能有多种路径,不同的联想检索必然 导致不同的路径。
例如:某人对“夏天 ”一词可能产生下面一系列的联想结果。
夏天→太阳→星星→天文学→望远镜→伽利略→ 比萨→斜塔→佛教→和尚……夏天?????5什么是超文本(二)尽管我们对“夏天 ”一词有相同的概念,也有同样的文化和受教育的 背景,但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的人所产生的联想,结果却是千差万 别例如几天后问一下那个人对“夏天”一词的联想如何,我们可能得到这 样的结果。
夏天→游泳→大海→鱼→吃饭→饭盒→餐具→银 器→耳环→婚礼→婚纱→白雪…夏天?????6什么是超文本(四)这种互联网状结构用纯文本是无法管理的,必须采用一种比文本更 高一层次的信息管理技术,即超级(Hyper)文本(Text)。
超文本的结构不是顺序的,它类似于人类的联想记忆结构,采用 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把文本按其内部固有的独立性和相关性划分 成不同的基本信息块,这些信息块可以是计算机的若干个屏幕内容, 也可以是若干窗口、文件或更小的信息单位,这样的一个信息单元就 称为一个节点(Node),节点之间按它们的自然关联用链(Link)连 接成网。
7小型超文本示例(一)A节点 B节点 C节点D节点E节点F节点6个节点和9条链组成的超文本结构8小型超文本示例(二)印在纸上的科技论文的第一页用超文本组织的文章9什么是超媒体?早期超文本系统的表现形式仅是文字的,这就是它被称为“TEXT”的 原因。
8. 哪种照相机在精度和色彩还原上都远远高于其他数码相机,但拍摄速度很慢。
()A. 单CCD数码相机B. 三CCD数码相机C. COMS数码相机D. 线性CCD数码相机知识点:第六章测试学生答案: [D;]得分:[5] 试题分值: 5.0提示:9. 从照片的外观判断,这是一个:()。
A. 显卡B. 声卡C. 多功能卡D. 视频采集卡知识点: 第七章测试学生答案: [B;]得分: [5] 试题分值: 5.0提示:10. 常见的图形格式不包括()。
A. DXFB. PSC. WMFD. WAV知识点:第二章测试一、判断题(共5道小题,共25.0分)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工作站是最重要的一类计算机。
正确错误知识点: 第九章测试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得分: [5]试题分值:5。
0提示:宏节点是链接在一起的结点群,更确切地说,就是超文本网络的一部分,即(子网)。
正确错误知识点: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得分:[5]试题分值: 5。
0提示:(错误)链的起始结点称为锚结点,终止结点称为目的节点.正确错误知识点: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 A;得分:[0] 试题分值:5。
0提示:(错误)超文本是由信息结点和表示信息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
正确错误知识点: 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标准答案: A;得分:[0]试题分值:5。
0提示: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是一种新的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正确错误知识点: 第十三章测试学生答案: [A;]标准答案: A;得分: [5]试题分值: 5.0提示: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25。
0分)(错误)Macintosh多媒体计算机包括哪些软件?Macintosh操作系统多媒体软件HyperCard脚本语言Hyper Talk多媒体平台Quick Time知识点:第九章测试学生答案:[A;B;D;]标准答案:A;B;C;D;得分: [0] 试题分值: 5.0提示:(错误)3DS MAX是一种:()。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0038)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次行考作业_0001 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10038 参考资料、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超文本是一个()结构。
A. 顺序的树形B. 非线性的网状C. 线性的层次D. 随机的链式参考答案:B2.超文本和超媒体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
(1)用户接口层(2)超文本抽象机层(3)数据库层(4)应用层A. (1)(2)(4)B. (2)(3)(4)C. (1)(2)(3)D. (1)(3)(4)参考答案:C3.组成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系统的途径有哪些()。
⑴直接设计和实现。
⑵购置组成MPC的硬件和必要的软件,安装调试。
⑶CPU升级。
⑷增加CD-ROM。
A. 仅⑴B. ⑴ ⑵C. ⑴ ⑵ ⑶D. 全部参考答案:B4.下面哪些是MMX技术的特点()。
(1)打包的数据类型。
(2)与IA结构完全兼容。
(3)64位的MMX寄存储器组。
(4)增强的指令系统。
A. (1)(3)(4)B. (2)(3)(4)C. (1)(2)(3)D. 全部参考答案:D5.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关于超文本和超媒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信息B.超媒体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信息C. 超文本是以文字方式表现信息D. 超媒体是以纯图片的形式表现信息参考答案:B6.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1)多媒体化(2)网络结构(3)交互性(4)非线性A. (1)(2)B. (1)(2)(3)C. (1)(4)D.全部参考答案:B7. 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电子出版物存储量大,一张光盘可存储几百本书。
B. 电子出版物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C. 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保存。
D. 电子出版物检索快。
参考答案:C8. 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创作的主要过程可分为以下哪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