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梵高》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及有限的色彩来进行简单的画面创作;3.提高学生的美感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教学内容1.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几何图形构成的简单画面创作;3.色彩运用。
三、教学重点1.了解几何图形及其简单运用;2.能够理解并进行艺术品的艺术欣赏。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几何图形的运用;2.如何将绘画活动与真实的意义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1.观察学习法;2.组织小型创作;3.开展小组合作。
1.画家凡高的资料和画作图片;2.创作用纸张;3.彩色笔、深色笔。
七、教学过程1.导入将几张凡高的画作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两分钟内观察。
2.引入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通过PPT或视频介绍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使学生对画家有基本认知。
3. 进行几何图形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运用,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或PPT讲解,同时请学生拿起笔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进行小型的创作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创作用纸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
5. 进入小组合作环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提供一个自己认为好的构图方案,让全组进行讨论和审查。
最后选择出最佳方案。
6. 进行课堂总结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实际的观察和评估,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艺术观感进行评估,同时可以对学生提供它们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九、教学结束在教学之后,老师及时总结并反思教学的过程,在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之后,也可以继续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
《画家梵高》教学设计2篇《画家梵高》教学设计一、主题:了解梵高的艺术之旅二、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2.认识梵高的画作及其风格特点;3.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梵高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梵高的好奇心。
2.梵高的生平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梵高的生平,包括他的成长经历、艺术发展和主要创作时期等。
3.梵高的艺术作品赏析(3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并给予学生简单的解读和赏析,让学生了解梵高的表现风格和特点,比如他独特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和对日常生活的热爱与关注等。
4.实践指导(3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梵高的画作图片和基本绘画材料,让学生选择一幅梵高的作品进行模仿或创作。
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10分钟)教师通过谈话和问题回答的形式,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巩固学生对梵高的认识。
2.学生作品展示和分享(30分钟)学生依次展示自己创作的梵高画作,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表达意图,其他学生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提问。
3.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4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幅梵高的作品进行合作创作。
要求小组成员根据梵高的绘画特点,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呈现自己对梵高艺术创作的理解和再创作。
4.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并介绍他们的合作创作作品,讨论并总结梵高的艺术对他们的影响和启发。
四、教学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听课专注度、课堂提问回答和实践创作的积极性等。
2.听取学生对梵高的认识和理解的回答和展示,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准备1.梵高的生平和作品介绍的图片和幻灯片;2.基本绘画材料,如纸张、铅笔、颜料、画笔等;3.视频资料和电子设备。
六、教学延伸1.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艺术展览,亲身感受梵高的画作;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画家凡高》美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学习分析并欣赏凡高的作品,识别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能够运用凡高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自选主题的画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线条和构图的敏感度。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绘画技巧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
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艺术素养。
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尊重艺术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勇于表达自我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凡高的生平及艺术特点。
凡高绘画技巧的掌握。
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的自选主题画作。
2.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凡高的色彩搭配和笔触技巧。
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
分析并评价凡高的作品。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图片或视频展示设备。
凡高的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绘画材料(如油画棒、水彩、画纸等)。
3.2 教学环境:设有画架和画桌的美术教室。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绘画创作。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凡高的作品,引起学生兴趣。
简单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4.2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凡高的绘画技巧,如色彩搭配、笔触运用等。
进行现场示范,展示如何创作一幅凡高风格的作品。
4.3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个人创作。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
4.4 总结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学生对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有了基本的了解。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凡高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学生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和创意。
5.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关于凡高的作品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其艺术风格。
提供更多的绘画材料和技巧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1)一. 教材分析《第9课画家梵高》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通过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认识并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梵高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梵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梵高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等绘画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梵高的生平及其绘画风格,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认识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2.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掌握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2.教学难点: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梵高的绘画风格。
2.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技巧。
3.实践操作法:教师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熟悉梵高的代表作品。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梵高的绘画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画家凡·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17课《画家凡•高》。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
这是在前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
教材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基于《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即“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而这位天才型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目的素描作品。
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
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
窘迫的生活与对艺术的执著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
如今,全世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凡•高,他的《向日葵》复制品已经成为经典的装饰画,被悬挂到世界各地。
学生也许会对这位画家有点滴的了解,而我们正要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
正所谓从过去欣赏的表皮层面,逐渐深入到欣赏艺术的诠释层,乃至创作层。
当然,四年级的同学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远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解读,但我们要通过此课,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是教材第一次出现专题介绍一位画家,而且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师。
教材出现在高中无可厚非,学生的绘画体验和经验都很容易理解凡高。
可教材出现在小学四年级,四年级的孩子如何来理解这么有个性的画家?如果单单把凡高的作品一一罗列介绍的话,学生会显得无趣,也不易理解;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抓住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2. 通过学习凡高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介绍凡高的出生、成长、创作经历以及与绘画相关的趣事。
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向日葵》、《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
4.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掌握凡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画家及绘画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家凡高。
2.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讲解凡高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凡高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凡高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感受凡高绘画的独特魅力。
5.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画家凡高生平事迹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3. 凡高绘画风格特点4. 创作实践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凡高生平事迹及绘画风格的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篇一:《画家凡高》美术教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6课《画家凡·高》神山中心小学胡晶晶教材分析《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
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这位天才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
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
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
窘迫的生活与艺术的执著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
教学内容与目标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
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教具使用油画棒、多媒体、卡纸等。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课教学过程一、导入感受色彩和笔触带给我们的快乐。
1..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表现一颗星星。
2.教师用旋转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表现星星。
3.对比谈不同的感受。
有一位画家就善于运用富有变化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来表现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画家凡〃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利用动手尝试,初步感受用笔、用色的不同,引发学生对笔触与色彩的认识,激发兴趣。
并引发课题。
)二、整体感受凡〃高师: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关于凡〃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学生汇报总结凡〃高信息。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这是在前面七册教材中从未出现的欣赏方式。
《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的学生对凡·高也许会有点滴的了解,而本课教学就是要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感悟、理解及文化艺术积累上还远远不足以对这样的艺术大师进行解读,但我们要通过此课,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始终抱定一个宗旨,即今天课堂上的教是为了明天孩子课外自主的学。
因此,一定要把学习方法作为重要内容教给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过程与方法: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着、勤奋创新的精神。
同时感悟人在逆境总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并以文字的方式对画家或作品进行评述。
教具准备:课件,油画笔、油画颜料、画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哪一课吗?对,是《画家凡·高》。
老师让你们查找有关凡·高的资料,你们查找到了吗?你是怎么查找的?关于凡·高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呢?谁先来说一说?【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引导学生利用二、了解画家生平。
画家梵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梵高生平、绘画风格及艺术成就。
(2)能力目标:能用简单的语言对梵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提高审美素养与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梵高的艺术精神,提升对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了解梵高及其作品,学习欣赏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梵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并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教学用具准备:课件、范作、油画棒。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识。
1.导入:出示两个词:疯子、天才。
你们相信一个疯子会成为一位天才吗?
在19世纪的荷兰,有一位疯子曾经疯狂到亲手割下自己耳朵,在他死后却被人们誉为“天才画家”。
他是谁呢?他就是森特·梵高。
2. 观看视频。
以“梵高是疯子吗?”展开讨论,小结:梵高是疯狂的天才。
二、解决重难点。
1.欣赏梵高代表作品,简要介绍梵高生平。
2.学生谈欣赏完作品的感受和发现。
教师总结梵高作品在题材、色彩、笔触上的艺术特点。
3.解决难点步骤1:欣赏代表作《自画像》。
为什么他看起来不太开心?引导学生感受梵高的孤独和真诚。
4.解决难点步骤2:欣赏代表作《向日葵》。
讲述梵高到阿尔,想要组建画家社团,等待高更到来的经历,引导学生从作品中看出梵高的热情和期待。
5.解决难点步骤3:欣赏代表作《星月夜》。
讲述梵高与高更之间产生争执,引发割耳事件后到圣雷米疗养的经历。
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如何通过画面的转变来表现他的痛苦和绝望。
总结梵高此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成为表现主义的先驱。
6.解决难点步骤4:以《麦田群鸦》讲述梵高自杀的经历以及他的弟弟提奥对他的重要性。
选取三段梵高写给提奥书信的语录,引导学生通过语录看懂梵高的艺术精神和对艺术的热爱。
三、实践体验。
用油画棒将梵高原作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的方式,初步体验梵高的作画风格。
教师示范,学生体验,展示点评。
四、结语。
以《加歇医生像》的天价引导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作品在当今画坛的重要地位,希望同学们能够喜爱艺术,并能像梵高那样敢于坚持和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