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画家梵高》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梵高▏人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及其画风。
2.掌握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的基础方法。
3.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画风。
2.学习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
教学难点1.掌握素描技法的基础方法。
2.绘制人像时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或黑板、彩笔。
2.学生绘画用纸、铅笔、橡皮、卷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展示其代表作《向日葵》、《星夜》等画作,并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梵高的画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学习素描基础技法(15分钟)1.教师讲解素描的概念、方法和基本技法,并示范绘制素描的步骤。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练习用铅笔绘制直线、圆形等基础图形,熟练掌握轻重线搭配、明暗对比等素描技法。
3.绘制人像草图(2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素描技法绘制人像的草图,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尝试绘制人像草图,注意调整线条的粗细、弯曲程度和长度,逐渐掌握绘制人像的基本方法。
4.课堂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人像草图,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素描技法和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1.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绘画技法,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学。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素描技法的讲解和练习上。
2.在学生绘制人像草图时,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指导,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3.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分工等,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及其绘画风格。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凡高绘画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表现等。
3. 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等。
4. 进行凡高风格的艺术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凡高及其绘画风格,培养学生运用凡高风格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凡高绘画风格的特点及其在创作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凡高的绘画风格。
2. 教学新课: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表现等。
3. 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理解凡高绘画的特点。
4. 实践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凡高绘画风格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凡高简介a. 生平b. 艺术成就2. 凡高绘画风格a. 色彩运用b. 笔触表现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其绘画风格。
2. 完成一幅凡高风格的艺术作品。
八、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凡高的绘画风格是否有所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
3. 反思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2. 教学新课:在教学新课环节中,教师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表现等。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梵高的绘画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梵高的生平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2. 梵高绘画的特点:色彩、线条、构图等。
3. 梵高的绘画技法:厚涂、短线条等。
4. 学生创作练习: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特点,能够运用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梵高的代表作品图片、PPT、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梵高的生平简介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其绘画特点,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3. 演示:展示梵高的绘画技法,如厚涂、短线条等,并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练习,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绘画。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1. 画家梵高2. 内容:梵高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品、绘画特点、绘画技法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
2. 要求: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如厚涂、短线条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梵高的绘画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通过PPT、演示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
以上是关于《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梵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凡高▏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艺术作品,感受后印象派绘画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学生能够掌握凡高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和笔触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凡高的生平简介:介绍凡高的生活背景、艺术生涯及其对后印象派的影响。
2. 作品欣赏:展示《星夜》、《向日葵》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3. 绘画技巧讲解:解析凡高作品中的色彩搭配、笔触运用和情感表达。
4. 实践操作:学生模仿凡高的风格进行绘画创作,体验后印象派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凡高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凡高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教学课件。
-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凡高作品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介绍凡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分析其作品特点。
3. 作品欣赏:详细解读《星夜》、《向日葵》等作品,让学生感受色彩和笔触的魅力。
4. 技巧演示:现场演示凡高的绘画技巧,如短促有力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对比。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板书设计- 凡高的生平与艺术成就- 作品分析:《星夜》、《向日葵》- 绘画技巧:色彩运用、笔触技巧-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 必做题:根据课堂上所学,完成一幅模仿凡高风格的绘画作品。
- 选做题:深入研究凡高的其他作品,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凡高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
在学生实践环节,教师应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1)一. 教材分析《第9课画家梵高》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通过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认识并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梵高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梵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梵高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等绘画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梵高的生平及其绘画风格,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认识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2.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掌握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2.教学难点: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梵高的绘画风格。
2.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技巧。
3.实践操作法:教师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熟悉梵高的代表作品。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梵高的绘画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2. 通过学习凡高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介绍凡高的出生、成长、创作经历以及与绘画相关的趣事。
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向日葵》、《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
4.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掌握凡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画家及绘画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家凡高。
2.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讲解凡高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凡高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凡高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感受凡高绘画的独特魅力。
5.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画家凡高生平事迹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3. 凡高绘画风格特点4. 创作实践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凡高生平事迹及绘画风格的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