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画家梵高》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教学设计:画家凡高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掌握其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将学会欣赏凡高的艺术作品,并尝试运用类似的绘画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凡高生平介绍: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事迹,强调其对艺术的影响。
2. 艺术风格分析:深入探讨凡高的绘画风格,特别是其在色彩和笔触上的独特运用。
3. 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并分析凡高的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等。
4. 绘画技巧实践:学生将尝试运用凡高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凡高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
难点:理解和运用凡高的色彩运用和笔触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凡高的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绘画材料:画纸、颜料、画笔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生平介绍: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事迹。
3. 艺术风格分析:深入探讨凡高的绘画风格。
4. 作品欣赏:展示并分析凡高的代表作品。
5. 绘画技巧实践:学生尝试运用凡高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板书设计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
凡高的代表作品图片。
绘画技巧的要点。
作业设计学生选择一幅凡高的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写一篇关于凡高艺术风格的短文。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对凡高艺术风格的理解程度。
分析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表现和进步。
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凡高的艺术成就,而且能够亲身体验并实践其绘画技巧,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绘画技巧实践实践目的技能提升: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凡高绘画技巧的基本要领。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
艺术欣赏:加深学生对凡高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实践步骤1. 技巧讲解:详细讲解凡高的绘画技巧,特别是其在色彩运用和笔触上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梵高▏人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及其画风。
2.掌握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的基础方法。
3.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画风。
2.学习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
教学难点1.掌握素描技法的基础方法。
2.绘制人像时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或黑板、彩笔。
2.学生绘画用纸、铅笔、橡皮、卷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展示其代表作《向日葵》、《星夜》等画作,并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梵高的画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学习素描基础技法(15分钟)1.教师讲解素描的概念、方法和基本技法,并示范绘制素描的步骤。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练习用铅笔绘制直线、圆形等基础图形,熟练掌握轻重线搭配、明暗对比等素描技法。
3.绘制人像草图(2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素描技法绘制人像的草图,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尝试绘制人像草图,注意调整线条的粗细、弯曲程度和长度,逐渐掌握绘制人像的基本方法。
4.课堂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人像草图,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素描技法和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1.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绘画技法,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学。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素描技法的讲解和练习上。
2.在学生绘制人像草图时,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指导,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3.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分工等,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能够运用几何图形及有限的色彩来进行简单的画面创作;3.提高学生的美感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教学内容1.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几何图形构成的简单画面创作;3.色彩运用。
三、教学重点1.了解几何图形及其简单运用;2.能够理解并进行艺术品的艺术欣赏。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几何图形的运用;2.如何将绘画活动与真实的意义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1.观察学习法;2.组织小型创作;3.开展小组合作。
1.画家凡高的资料和画作图片;2.创作用纸张;3.彩色笔、深色笔。
七、教学过程1.导入将几张凡高的画作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两分钟内观察。
2.引入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通过PPT或视频介绍画家凡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使学生对画家有基本认知。
3. 进行几何图形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运用,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或PPT讲解,同时请学生拿起笔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进行小型的创作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创作用纸张,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几何图形进行组合。
5. 进入小组合作环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提供一个自己认为好的构图方案,让全组进行讨论和审查。
最后选择出最佳方案。
6. 进行课堂总结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实际的观察和评估,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艺术观感进行评估,同时可以对学生提供它们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九、教学结束在教学之后,老师及时总结并反思教学的过程,在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之后,也可以继续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后印象派画家凡高及其绘画风格。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凡高绘画的特点,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 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表现等。
3. 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等。
4. 进行凡高风格的艺术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凡高及其绘画风格,培养学生运用凡高风格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凡高绘画风格的特点及其在创作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凡高的绘画风格。
2. 教学新课: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表现等。
3. 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如《星夜》、《向日葵》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理解凡高绘画的特点。
4. 实践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凡高绘画风格进行艺术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凡高简介a. 生平b. 艺术成就2. 凡高绘画风格a. 色彩运用b. 笔触表现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其绘画风格。
2. 完成一幅凡高风格的艺术作品。
八、课后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凡高的绘画风格是否有所了解和掌握。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
3. 反思作业设计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关注细节:教学过程2. 教学新课:在教学新课环节中,教师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分析凡高的绘画风格,如色彩的运用、笔触的表现等。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画家梵高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2.掌握用颜色表现画家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色彩敏感度;2.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2.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2.掌握用色彩表现画家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方法;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现;2.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表现自己对梵高作品的感受。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教学内容1.介绍梵高的生平和艺术风格;2.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探讨他用颜色表现内心世界的方法;3.给学生提供素描基础图,让他们用颜色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4.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
时间安排时间内容5分钟课堂导入10分钟介绍梵高生平15分钟欣赏代表作品30分钟创作过程指导20分钟作品欣赏评价5分钟课堂小结四、教学准备1.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图片;2.提供素描基础图;3.制作课堂欣赏评价表格;4.准备色彩笔、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1:课堂导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将要学习著名的荷兰画家梵高,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并尝试用颜色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步骤2:介绍梵高生平(10分钟)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梵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让学生了解他的创作历程和艺术风格。
步骤3:欣赏代表作品(15分钟)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图片,并让学生从颜色、构图、笔触等方面欣赏和感受画家用色彩表现内心世界的情感。
步骤4:创作过程指导(30分钟)给学生提供素描基础图,让学生运用色彩笔或颜料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老师可以适时提供指导和建议。
步骤5:作品欣赏评价(20分钟)让同学们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老师也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理解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1)一. 教材分析《第9课画家梵高》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通过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认识并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梵高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梵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梵高的艺术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色彩、线条和形状等绘画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梵高的生平及其绘画风格,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认识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2.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掌握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2.教学难点: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梵高的绘画风格。
2.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梵高的代表作品,帮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技巧。
3.实践操作法:教师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熟悉梵高的代表作品。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梵高的绘画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生动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2. 通过学习凡高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介绍凡高的出生、成长、创作经历以及与绘画相关的趣事。
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向日葵》、《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
4.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掌握凡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画家及绘画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家凡高。
2.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讲解凡高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凡高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凡高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感受凡高绘画的独特魅力。
5.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画家凡高生平事迹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3. 凡高绘画风格特点4. 创作实践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凡高生平事迹及绘画风格的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画家梵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
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这位天才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
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
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
窘迫的生活与艺术的执著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2、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搜集相关资料。
3、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
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好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教学准备:教学中用到的PPT课件及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课时:1课时
一、导入:
播放视频《献给凡高的音乐作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过视频,看到很多的绘画作品,再看一张图片,(PPT第一张图)美国宇航局2012年的流星云图观测到地球表层,竟然和视频中画家的一张作品极为相似吧。
再出示图片《星月夜》(PPT第二张图)这让人不禁感叹,究竟是大自然创作了艺术作品,还是这位画家早就拥有了一双创世者的眼睛?
生:回答。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位伟大的画家是谁吗?
生:是凡·高。
师:是从哪看出来的,真聪明,那么关于凡高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回答
师: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凡高的传奇世界。
二、欣赏体验:
1、整体感受凡高,学习了解凡高的一生:
播放视频《凡高的一生》
师:看完视频后,关于凡高你都知道了什么?谁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生:学生根据观看视频和课外搜集汇报知道的凡·高。
师:引导学生简单的概括一下凡高早年的生活状况。
(引导学生说出:凡高早年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他很善良,经常和穷苦的人在一起,给他们一些帮助,虽然凡高也做过很多工作,但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做下去,于是凡高选择了绘画作为他一生的追求,那么凡高的绘画生涯是一帆风顺的吗?凡高的画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们来看凡高绘画早期比较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吃马铃薯的人》。
2、引导学生欣赏《吃马铃薯的人》
(1、)看到这幅画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是从阴暗的色彩感受到了贫穷,从粗糙的手看出他们是普通的农民。
(2、)引导学生体会出凡高极具个性的绘画。
凡高在给弟弟的信中是这样评说这件作品的:“我想清楚的说明那些人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的挣得他们的食物。
”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概括出凡高是想通过这幅画真实的再现普普通通的农民形象,但这中真实是凡高加工后了的真实,可以看出凡高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画家,并通过绘画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想法。
(3、)通过凡高的贫穷,引导出凡高坚持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而不落俗套。
贫穷——为什么贫穷;没人认可他的画,没人买他的画——为什
么
师小结过度:
凡高为了创作出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他一直坚持具有个性化的创作,那么凡高作到了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凡高的绘画风格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3、引导学生欣赏《向日葵》
(1、)感受自然风光的美
教师幻灯片出示金色的麦田、美丽的向日葵等自然风光。
反问学生看到了什么,说说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凡高来此是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是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种绘画创作。
(2、)出示向日葵
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带给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反问是什么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色彩在这幅画中的运用特点。
(3、)引导学生猜一猜凡高此时的心情怎么样,目的在于说出凡高此时的创作是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的,并与凡高的悲惨命运做好反衬。
(4、)引导学生分析《向日葵》的用笔。
用笔厚重,感受到了凡高创作时的那种激情,并为绘画投入了全部的情感。
(5、)你试着用一句话或一段话简单的评价一下凡高的《向日葵》(6、)面对阿尔美丽的风景,面对凡高美丽的绘画,如果让你送给凡高一句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希望凡高的心情能够向阿尔的风光一样永远那么好,也希望凡高能够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师小结过度:
如果凡高在世,听到你们这些美好的祝福,一定会感动的流泪。
但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我们这位悲剧画家的身上总是降临着这样那样的苦难。
谁知道阿尔后期凡高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结合课前的搜集谈。
(与高更之间的矛盾,绘画不被人理解和认可,依然贫穷,超负荷的创作生病了但依然坚持绘画)
4、引导欣赏《阿尔小镇的吊桥》:
(1、)PPT出示《阿尔小镇的吊桥》
教师:这是一幅美丽的风景作品,描绘的是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德美丽风光。
这是他众多代表作之一,在阿尔的这段时间,也是凡高创作最为开心的一段时光。
教师:你们觉得这幅作品和《吃土豆的人》比较,色彩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灿烂、艳丽、活跃、醒目。
生:看到吊桥这幅作品,仿佛我们也身临其境,走进了画家的生活。
(2、)PPT出示《唐基老爹》和《嘉塞医生的画像》
引导学生掌握凡高绘画风格(笔触、色彩),用自己的话介绍一幅凡高作品
师小结过度:
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
法国的天使那么蓝,蓝的深沉,蓝的透彻。
阳光是橘黄色的,那么耀眼,灿烂如火,就在这样美的地方,凡高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达到了他艺术的巅峰时期。
让我们来欣赏欣赏画家笔下的美丽世界。
(课件:《阿尔附近的吊桥》、《唐基老爹》、《嘉塞医生的画像》……)
5、引导学生欣赏《星月夜》
(1、)播放视频《星空》
出示PPT《星月夜》引导学生体验
请同学们学习运用梵高的画法和笔触,来创作一幅自己心目当中的星月夜?
(2、)师小结。
看来同学门的星空也是多姿多彩,异彩分成,那大使笔下的星空又是什么样的呢?引出《星月夜》。
(3、)看到了这件作品后,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4、)谁知道凡高的这幅作品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5、)配乐欣赏作品,反问学生透过画的表面你感受到了画家的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人生的迷茫,对病痛折磨的恐惧,这也是凡高内心世界的独白,是凡高真实情感的写照。
(6、)引导学生分析绘画风格。
从画中有力的笔触,旋转的线条可以看出画家追求的不是事物外部的形象,而是通过绘画表达出画家内心对事物独特的看法和理解。
(7、)通过前面我们对凡高生平的了解以及部分作品的分析,你
能试着概括一下凡高的一生,评论一下凡高的油画。
引导学生说出:凡高一生都很贫困,作品不被人认可,但他却一直都在追求着属于着自己的绘画。
凡高的绘画善与运用大胆的笔触和响亮的色彩描绘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感受。
三、创作:
1、要求:请同学们学习运用梵高的画法和笔触,来创作一幅自己心目当中的星月夜?
2、创作步骤:打稿:用油画棒直接轻画出作品评各部分的位置;填充:学习运用画家的笔触,选择适合的颜色,进行画面填充;调整颜色,细部刻画。
师小结:
凡高不平凡的一生中,创作了800多幅油画,以及差不多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但他所有的艺术成就都是在死后才被认可的,现在凡高的画最高的已经卖到5千多万美元,这也是对凡高艺术价值的一个认可,凡高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又是伟大的和富有的,凡高的艺术决不是我们一节所能含盖和解读的,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凡高了解凡高的油画
音乐欣赏,《献给凡高的歌》结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