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42
浅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已成为衡量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进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指标过于注重数据化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过于注重数据化,部分指标容易被数字化的表现所替代,而忽视政府工作的真实效果。
很多地方政府只重视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绩效评估的实质。
2. 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很多指标过分追求量化,忽略了政府工作的多方面复杂性和综合性。
部分指标过分片面,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政府工作的绩效。
3.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指标与激励机制之间存在较大鸿沟,政府部门不愿意主动为改进做出积极努力。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导致政府部门对于指标的完成只是敷衍了事,而不是真正为了得到好的绩效而努力。
4. 缺乏标准化和可比性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缺乏标准化和可比性,不同地区的指标体系设置差异较大,很难进行横向比较和跨区域对比。
这样不仅影响了对不同地区政府绩效的客观评价,也让指标体系的结果缺乏参考价值。
二、改进对策1. 完善指标体系设置应完善指标体系设置,适当减少过于追求数据化的指标,提高指标的综合性和适应性。
政府工作的绩效评估应该更注重政策效果、群众满意度等实际成效,而非仅仅是数字化的表现。
2. 加强专业性和科学性应加强指标体系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指标设置是保证绩效评估的公正和客观性的基础。
3. 完善激励机制应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激励机制,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使政府部门真正感受到改进和提高绩效的积极性和意愿。
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及特点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2011年,国务院建立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绩效管理的试点工作、宣传和培训等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绩效管理工作。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的新要求下,中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
地方政府不再过多关注GDP、招商引资、财政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而相对忽视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
目前,多数省市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估内容已开始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等内容,并且关乎民生的比例逐渐扩大。
地方政府正积极将政府职能转变到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上来。
第二,逐步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在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和系统优化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
如北京市政府特地委托学术机构把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并与百姓身边事相对接,整理出数千条百姓非常关心、涉及切身利益、易于感知、易于评价的评价主题,形成公众评价数据库,从而使公众评价指标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利于促进部门工作规范化发展。
第三,扩大参与。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公众。
因此,社会公众评价应该是衡量政府绩效好坏的最终标准。
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注重引入公众评价,公众满意度的评价占总体评价的比例逐步提高,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公众参与评估的渠道也逐步得到拓展。
很多地方政府把公众参与评估的权重扩大到30%以上,杭州市甚至达到 50%。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由于地方政府对于民生事务的负责,地方财政承担了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开支的大部分,因此地方政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福祉。
同时,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也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评价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财政状况,为政府改进提供有用的数据和借鉴经验。
因此,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与改革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议题。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现状在过去,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是靠领导的主观判断和对工作的贡献。
这种方式可能会考虑到某些表现明显的地方,但对于政策的全面性和精准性缺乏正确的判断标准。
因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绩效的管理也需要更为科学和标准化的办法。
近年,不少省市都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规定,鼓励政府自主创新和加强公共服务。
然而,在实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政府机构往往会因为不合理的经费分配而不重视绩效评价。
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会选择先满足突出的资金需求,而把日常的绩效评价放在其次。
其次,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存在一些薄弱点,如数据收集手段不够规范,考核重点不够突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
最后,政府之间对于绩效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不够一致,难以进行有效的比较和总结,这也使得评价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
因此,提升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质量和可行性就成了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
既要建立长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又要加强绩效管理的结果,将尽力做到科学公正、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是以评价促进改进,通过为政府提供有用的数据和借鉴经验,推动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
政府的资源配置及决策制定等的各个环节,都将面临着实际验证,既要提高政策效果,也要减少政策成本。
而建设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审慎作出决策,使其能够建设更为精细和可维护性的政府决策环节。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推进的新方向,它是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发挥政府部门职能性的有效手段。
政府绩效管理对加强各主体监督及增强政府控制力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及类型,分析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性对策。
关键词:地方政府绩效管理问题对策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现状与类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地方政府开始实行绩效管理体制,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也随之推广开来,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受到世界先进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理念和实践的启发,我国也逐渐的将政府绩效管理纳入重点研究与探索课题,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体制。
比如:一些地方设立专门对政府绩效工作进行监督观察的行政效能监察机构;一些地方政府建立公共服务首问负责制以及限时办结制;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评估体制,对未达到评估标准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尝试与创新中得以发展与进步,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从理论完善到实践操作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结合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联合课题组将其绩效管理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普适性的政府绩效管理。
如一些地方政府开展的适应地方政府特点的评估性活动;第二种是针对某一具体行业的绩效管理。
如江苏省对省政府部门出台的绩效管理方法;第三项为专项绩效管理。
主要是指某专项工作课题或某一专项活动所开展的绩效评估。
如江苏常州开展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河南省开展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等。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府绩效管理观念尚需改进现阶段,我国政府正由传统的管制型向服务型的工作管理体制转变,中央政府在支持地方政府从创新实践与自主管理的道路。
2010年11月第6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 l of N anji ng N o r m al U niversity(Soc ial Science)Sep,2010N o.6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分析赵 晖摘 要:提高政府绩效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存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晰、过度追求经济增长、考核指标定性与定量设置不合理、片面强调考核指标的细化以及指标体系的统一化等偏差。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弊端,另一方面在于地方政府施政理念存在误区。
因而,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职能,科学分析地方政府战略目标,尝试运用平衡计分卡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
关键词:地方政府;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平衡计分卡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608(2010)06 0017 07 收稿日期:2010 04 06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ZZB004)作者简介:赵晖,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46提高政府绩效,不仅是应对席卷全球的政府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更是实施当前我国政府改革重要目标的紧迫任务。
所谓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履行职能的成绩和效果。
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是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关键。
然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开展,不利于我国政府改革目标的实现。
因而,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存在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
各级地方政府对阻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绩效考核指标做了许多改进,绩效考核指标要素在科学、合理、规范的轨道上迈进了一大步[1],但目前仍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