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四大民航专业剖析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四大民航专业剖析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四大民航专业剖析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四大民航专业剖析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四大航空专业招生航空服务、民航运输、应用英语(民航英语方向)、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机场安检方向)及空中乘务2+3大专班,现面向全国招生:应往届初中、高中、中专、艺术生、技校生,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颁发教育部注册的成教脱产大专毕业证书。入学即与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免费就业安置,直签全国十大航空公司、机场,首期就业协议不低于3年,五险一金。每年3月份、8月份开学。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唯一直属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院校。在开展民航专业大专学历教育的同时,兼具中共民航局党校、中国民航安全学院和民航企业管理研究基地的职能。

学院现有教职工248人,专职教师150余人,外聘兼职教师400余人,学历教育在校学生3500余人,每年短期培训近2万人次,每年承接科研项目百余项。设有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系、外语系、机场管理系、飞行标准系、航空器适航审定系、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系、航空保安系、航空安全管理系、航空医学系、通用航空系等11个系,并设有航空经济研究院、飞行培训中心、航空安保培训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部等机构。

为满足民航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先后开设了“深圳航空公司空乘定向班”、“东航北京地服定向班”、“中航油航空油料管理和应用定向班”、“中航信民航信息技术定向班”等各种学历教育定向班,学院正在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出国深造的机会。

以“求是、崇严、创新”为宗旨,秉承面向民航、服务民航的办学传统,凭借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将继续为民航发展培养急需的、具有行业技能和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从2015年起,在北京吉利学院设立华视教学区。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华视教学区欢迎你!

免费就业安置,直签就业协议!

招生/咨询/报考/合作

报考民航安全员、空警必学知识国际三大民航公约案例集锦

国际公约案例集 1、劳文斯廷案 1928年,比利时银行家劳文斯廷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在比利时登记),从英国的克罗伊登机场起飞,到法国巴黎附近的勒波尔热机场降落。在飞行中,他忽然失踪了。经调查,最后在英吉利海峡发现了他的尸体,证明他是在英国领空坠机的。作为发生在英国领水上空的事件,按照属地管辖原则,英国当局有权审理此案。作为飞机降落地国法国,也支持这一观点。但比利时当局也提出了管辖权利,比利时当局宣称,死者为比利时公民,只有比利时才有权审理此案,反对英国的裁决。围绕此案的管辖权问题,出现了争议。 2、美国诉科多瓦案 1948年8月2日,美国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波多黎各的胡安飞往纽约。当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旅客科多瓦与桑塔诺两个人发生争吵。乘务员进行劝解,两人非但不听劝阻,反而大打出手。其他旅客也纷纷拥向后机舱围观。由于重心忽然后移,使飞机陡然失去平衡,机长紧急采取措施,才使飞机得到控制。机长把操纵飞机的权利交给另一名驾驶员,走进客舱来制止这起事件。桑塔诺听从机长劝阻罢手不打了,而科多瓦却反过来欧打机长和乘务员,并把女乘务员打成重伤。众旅客上前将其制服。飞机降落后,向纽约南区法院提起诉讼。纽约南区法院虽然完全相信科多瓦犯有暴力行为的证据,应当裁定他有罪,但却做不出定罪的判决。因为该犯罪是发生在公海上空,美国法律缺乏惩治该犯罪的管辖权。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只好把在押的科多瓦释放了。 3、英王诉马丁案 1955年,在英国登记的一架民航飞机在从波斯湾的巴林飞往新加坡的途中,发现机组人员马丁携带贩运鸦片。当该飞机返回英国本土后,检察官将马丁逮捕并起诉,其罪名是贩运鸦片违犯了英国《危险毒品条例》所规定的贩运毒品罪,并根据1949年英国《民用航空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英国飞机上发生的任何犯罪,为赋予管辖权的目的,均应视为发生的犯罪人当时所在地的犯罪”。于是,将其提交英国法院。被告律师抗辩称,马丁没有在英国犯罪,应该由其在飞行中被发现贩运鸦片的当地法院来判断贩运鸦片是否构成犯

飞机维修机务考试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体系和和行政管理体系

模块2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体系和和行政管理体系考试题 1.民用航空器的所有人或者承担人应当按照适航证书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民用航空器,做好民用航空器的维 修保养工作,保证民用航空器处于——状态。 A.适航 B.飞行手册 C.运行手册 D.使用手册答案:A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目的是: A.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 B.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C.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D.三者均正确答案:D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 A.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B. 公正﹑公开的原则; C.公正﹑公平的原则; D.公开﹑公平的原则答案:A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规定行政处罚遵循: A.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B. 公正﹑公开的原则; C.公正﹑公平的原则; D.公开﹑公平的原则答案:B 5. 航空人员应当接受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考核;经检查,考核合格的,方可继续担任其执照载 明的工作. A.年度 B.定期 C. 定期或者不定期 D. 定期和不定期答案:C 6.航空人员玩忽职守,或者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分别依照,比照刑法第一 百八十七条或者第一百八十七条或者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追究责任. A. B. C.经济 D.刑事答案:D 7.设计民用航空器及其发动机,螺旋桨和民用航空器上设备,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 )证书. A. 适航 B. 生产许可 C. 型号合格 D.型号认可答案:C 8.维修民用航空器及其发动机,螺旋桨和民用航空器上设备,应当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 )证书. A. 适航 B. 生产许可 C. 型号合格 D.型号认可 9.外国制造人生产的任何型号的民用航空器及其发动机,螺旋桨和民用航空器上设备,首次进口中国的,该外国 制造人应当向国务院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 )证书. A.出口适航

2017年航空飞机旅客市场消费习惯特征调查研究报告

民用航空乘客市场消费习惯研究报告 2017年航空飞机旅客 市场消费习惯特征调查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概要 (2) 一、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意义 (2) 二、调查研究路线及调查研究方法 (3) 三、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研情况及改进之处 (8) (一)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研情况介绍 (8) (二)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改进之处 (11) 四、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假设及局限性 (12) (一)主要调查研究假设 (12) (二)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12) 第二部分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分析结果 (13) 一、主要调查研究结论 (13) 二、国内民航乘客群体构成分析 (23) 三、国内民航乘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34) 四、国内民航乘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分析 (45) 五、高票价乘客的分类及行为特征 (49) 六、常乘客构成及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54) 七、网上购票乘客分类特征及消费特征 (62)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72)

第一部分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概要一、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意义 当前,正是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确立民航在构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战略地位的关键历史阶段,清楚地了解民航市场的结构与需求现状,准确把握民航市场的发展趋势,洞察潜在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前瞻性地制定民航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关系到正确制定我国民航发展规划,及时出台促进民航业相关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性调查研究。 同时,必须看到,“高铁”的兴起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得运输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民航的管理部门、航空运输企业,还是其他民航相关企业,都需要及时掌握民航乘客市场需求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深入探询民航乘客的服务及产品要求,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结构和消费偏好,才能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民航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强民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乘客是民航运输市场的主体,深入了解民航乘客的构成及消费行为偏好是准确把握市场的关键,民航乘客市场特征的调查研究在民航界是备受关注的。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市场调查研究所对于我国民航乘客市场特征的调查研究开始于1999年。十几年来,我们已经先后五轮、共计九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完成了对全国乘客市场构成、消费偏好的基础性调查研究。该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成果为民航政府行业政策制定,为很多航空公司的经营战略、策略和计划的制定,产品的设计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提供了行业内关于乘客群体构成、消费需求偏好方面的权威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民航各级官员名单

政府官员 民航局领导 李家祥民航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军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李健、夏兴华、周来振副局长、党组成员 梁潮平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金宜斌总飞行师 张红鹰总工程师 吕尔学安全总监 民航局综合司 储呈平司长 顾晓红、朱云祥、刘鲁颂副司长 钟宁新闻信息处处长 航空安全办公室 吕尔学安全监察专员兼主任 政策法规司 马正司长 颜明池、郭仁刚副司长 发展计划司 刁永海司长 何锦日、张海东副司长 财务司 周来振司长 潘亿新副司长 人事科教司 梁启通司长 杨胜军、高英战、曹胜利副司长 国际司 韩钧司长 武洲宏、副司长

浦照洲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运输司 史博利司长 刘万明、刘锋副司长 孟平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 飞行标准司 万向东司长 周凯旋、胡振江、杨洪海副司长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张红鹰司长 徐超群、殷时军副司长 机场司 覃章高司长 佟岱山副司长 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苏兰根主任 何鸣寒、李其国副主任 公安局 宋胜利局长 林彦群、张晓军副局长 张国良空警总队总队长 郑海洋副局长兼处劫办副主任 直属机关党委 李素芳副书记(副主任) 徐立副书记(副主任) 党组纪检组(驻民航局监察局) 张欣欣党组纪检组副组长 韩学杰副局长 全国民航工会 黄丽辉常务副主席

解连卯、毕务芳副主席 离退休干部局 严庆田局长 王本前副局长 民航局空管局 王利亚局长、党委副书记 王战斌党委书记、副局长 高毅、张建强、朱士新副局长 范芸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地区管理局 华北地区管理局 刘雪松局长 李江民党委书记、副局长 辛天河、张志芳副局长 王赤民副局长、总工程师 孙志炜副局长、总飞行师 马振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东北地区管理局 陈锡兵局长 柴多山副局长、党委书记 刘军副局长、总飞行师 刘春晨、陈友平副局长 颜庆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阎建民巡视员 华东地区管理局 沈泽江局长、党委副书记 车进军党委书记、副局长 周正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唐伟斌、西绍波副局长 朱州龙总飞行师、副局长 吴坚总工程师、副局长 顾奇鸣、金卫、李锦高、张向新副巡视员中南地区管理局 蒋怀宇局长、党委副书记 梁启通党委书记、副局长 秦喜生副局长 冯建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梁世杰副局长、总飞行师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研究(新版)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整个航空市场也不断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航空事业会保持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发展。在现在我国的整个航空建设中,东部地区要好于西部地区,而且飞行量在逐步提升,西部虽然现在稍有落后但一直在持续的建设过程之中,相信在不就得将来一定会迎头赶上。我国的航空需求逐渐多样化,所以相关发展的方向也变得更加多样,包括不定期飞行、重要飞行、包机、加班和商务飞行的次数越来越多。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整个航空事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是我国的整个航空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第一高峰。 前言:交通安全是我们平常的安全交易中经常涉及到的,而航

空安全作为交通安全其中一项好像平时接触到的并不是特别多,但是航空安全和平时的道路安全是相似的,但在进行实际行动的过程中还是要存在一定区别的,因为航空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实际行动的的过程中困难要远高于道路交通。民航航空是我国航空事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着人们出行越来越多的选择航空出行,所以就对民航安全的要求更高,要在现在应有的基础之上对依旧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并进一步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一、空中交通安全现状 我国的整个民航发展相较于国外的起步较晚,但是因为国家对于相关行业的大力扶持,所以我国的民航发展速度飞快,现在比起起步较早的国家也并不逊色。在近年来对于航空安全的总数和重点短路,我国的航空事故发生率已经减少很多,由于空中交通管理导致的事故也在逐渐减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影响空中交通安全的因素还是没有减少。 我??的民航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已经进步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

2016年航空飞机旅客市场消费习惯特征调查研究报告【完整定稿】

民用航空乘客市场消费习惯研究报告 2016年航空飞机旅客 市场消费习惯特征调查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概要 (2) 一、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意义 (2) 二、调查研究路线及调查研究方法 (3) 三、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研情况及改进之处 (8) (一)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研情况介绍 (8) (二)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改进之处 (11) 四、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假设及局限性 (12) (一)主要调查研究假设 (12) (二)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12) 第二部分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分析结果 (13) 一、主要调查研究结论 (13) 二、国内民航乘客群体构成分析 (23) 三、国内民航乘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34) 四、国内民航乘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分析 (45) 五、高票价乘客的分类及行为特征 (49) 六、常乘客构成及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54) 七、网上购票乘客分类特征及消费特征 (62)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72)

第一部分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概要一、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意义 当前,正是我国建设民航强国、确立民航在构建国家综合交通体系中战略地位的关键历史阶段,清楚地了解民航市场的结构与需求现状,准确把握民航市场的发展趋势,洞察潜在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前瞻性地制定民航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关系到正确制定我国民航发展规划,及时出台促进民航业相关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性调查研究。 同时,必须看到,“高铁”的兴起及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得运输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民航的管理部门、航空运输企业,还是其他民航相关企业,都需要及时掌握民航乘客市场需求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深入探询民航乘客的服务及产品要求,及时了解消费者的结构和消费偏好,才能实现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民航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增强民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乘客是民航运输市场的主体,深入了解民航乘客的构成及消费行为偏好是准确把握市场的关键,民航乘客市场特征的调查研究在民航界是备受关注的。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空运输市场调查研究所对于我国民航乘客市场特征的调查研究开始于1999年。十年来,我们已经先后五轮、共计九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调查,完成了对全国乘客市场构成、消费偏好的基础性调查研究。该该民航乘客市场特征项目调查研究成果为民航政府行业政策制定,为很多航空公司的经营战略、策略和计划的制定,产品的设计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帮助,提供了行业内关于乘客群体构成、消费需求偏好方面的权威调查研究报告。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通用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通用版)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 究(通用版) 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整个航空市场也不断的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航空事业会保持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发展。在现在我国的整个航空建设中,东部地区要好于西部地区,而且飞行量在逐步提升,西部虽然现在稍有落后但一直在持续的建设过程之中,相信在不就得将来一定会迎头赶上。我国的航空需求逐渐多样化,所以相关发展的方向也变得更加多样,包括不定期飞行、重要飞行、包机、加班和商务飞行的次数越来越多。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整个航空事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是我国的整个航空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第一高峰。 前言:交通安全是我们平常的安全交易中经常涉及到的,而航空安全作为交通安全其中一项好像平时接触到的并不是特别多,但是航空安全和平时的道路安全是相似的,但在进行实际行动的过程中还是

民航发展史汇总

民航发展史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 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1949—1957年(初创时期)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 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 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 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 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 较为完备的基地。 3.1958—1965年(调整时期)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 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 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 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 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 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 —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

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问题研究 受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促进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空中交通的快捷、高效,航空运输已经成为国人出门旅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受到我国空域资源局限性的限制,空中运输扩大化需求受到阻碍,为了保证空中运输安全可靠运行,降低运行风险,空中管理成为了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主要力量。 标签: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制度 前言 航空领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国际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建立成一个完善的空中管理制度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仅就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来说,良好的交通管理状态就是保证民航飞机的安全,航空通道的畅通。 1 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现状 简单来说空中交通管理(ATM)就是借用现代高科技对飞机的飞行情况和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控制,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其主要任务包括:有效的维护和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主要分为空中交通服务,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三部分。 由于我国还没有比较健全的空中管理体制,管理技术手段不成熟,空中交通的评估机制存在欠缺,为了适应我国民航航空发展,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部门采用了国外空中交通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用国外先进的空中交通管理理念和制度。国外的空中运输事业比我国的空中事业建设早,而且发展较快,所以国外的空中管理理念和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完善。 第二,引进国外先进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针对空中流量统计问题,减小统计人员的工作负荷。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引进了美国ETMS空中流量管理系统和欧洲CFMU中央流量空中交通系统,这些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我国空中交通现代化管理,推动了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1]。 第三,加强研发空中管理能力的脚步。为了有效地捍卫我国空中国土资源,我国的民航管理机构也在研发属于自己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我国的空中交通系统能够在空中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避免从外部引进管理系统从而限制了我国的空中交通运输发展。 2 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尤其

中国民航公安机构职责

公安局 局长:宋胜利 副局长:林彦群 空警总队总队长:张国良 副局长:张晓军 副局长兼处劫办副主任:郑海洋 下设处室:办公室、一处(空防安全处)、二处(安全检查处)、三处(治安消防刑侦处)、四处(警卫处)、五处(情报信息处)、六处(航空保安法规标准处)、空警总队勤务处、空警总队综合处、政治部。 ---主要职责--- 1、起草民航安全保卫的相关法规、规章、政策、标准,编制民航安全保卫规划,并监督执行。 2、审定民用机场、航空公司运行资质中航空保安部分内容,审核民航企事业单位航空安全保卫方案并监督执行。 3、监督管理民航空防安全工作,规划和指导

建立行业空防安全管理系统(SEMS),开展对空防安全威胁因素评估,发布形势分析报告(通报)及防范措施、指令。 4、负责开展情报信息工作,决定和发布预警等级。 5、指导处置非法干扰民航安全事件,指导制定处置劫机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承担处置劫机、炸机事件的综合协调和日常工作。 6、指导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员队伍业务建设,制定航空安全员训练和考核办法并监督执行。 7、指导和监督民航安检工作,承担民航安检仪器设备许可证的颁发工作。 8、参与民航专机安全警卫工作,组织指导国家重大活动和会议中的民航安全警卫工作。 9、监督管理民用机场道路交通、消防和民航禁毒工作,指导机场公安机关刑事侦查、民用机场治安和公共活动区道路交通工作。10、按规定管理直属公安队伍和空中警察队伍,按照规定程序和范围负责其他机场公安机关领导干部的任前备案工作。

11、指导审查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项目。 12、负责民用机场控制区有关通行证件、空勤人员登机证、航空安全员执照等证件发放的监督管理工作。 13、负责民航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和实施民航公安机关警务督察工作。 14、监督检查民航行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 15、承办民航局和公安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空中警察总队 ---主要职责--- 负责对空中警察队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领导空中警察队伍的政治、勤务、训练和经费保障工作,指导空中警察队伍派驻单位实施属地保障。

杭州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

杭州民航国际旅客场特征研究报告(

————————————————————————————————作者:————————————————————————————————日期:

2010杭州民航国际旅客市场特征研究报告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民航运输市场研究所 《2010民航旅客市场特征研究》项目组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研究分析结果 (1) 一、主要研究结论 (1) (一)杭州国际民航旅客分类特征 (1) (二)杭州国际民航旅客消费行为特征 (2) (三)不同分类旅客消费特征 (3) 二、杭州国际民航旅客群体构成分析 (4) 三、杭州国际民航旅客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0) 四、杭州国际民航旅客对航空公司的偏好分析 (14) 五、交叉分析 (17) 第二部分项目概要 (29) 一、项目研究意义 (29) 二、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30) (一)研究技术路线 (30)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 (三)关键要素的确定 (32) 三、项目调研情况介绍 (34) 四、项目研究假设及局限性 (35) (一)主要研究假设 (35) (二)研究的局限性 (36) 致谢 (37)

第一部分项目研究分析结果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下文中提到的相关分类的定义: ●中方承运人:中国所属的航空公司,包括国航、东航、南航、 海航、山东航、深航、厦航、川航等 ●外方承运人:外国所属的航空公司,特别地项目组研究时将香 港、澳门、台湾所属的航空公司也归入外方承运人。 ●国际旅客:指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出港乘坐国际航班前往境外 的民航旅客。 ●常旅客:指加入一家或多家航空公司常旅客俱乐部(拥有航空 公司常旅客会员卡)的旅客。 (一)杭州国际民航旅客分类特征 1.杭州国际旅客性别特征明显: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 2.旅客群体中70~79年旅客比例最高,90年后旅客的比例最低。3.年收入10万以上旅客超半数。 4.度假旅游占主体;另外,公商务旅客比例也高于全国总体水平。5.自费占绝对优势。 6.拥有会员卡的比例较低。 7.转机比例很低,仅为4.8%。 8.转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票价便宜、时间合适、中转手续简便、衔接时间长短、行李直达等。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复习大纲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空中交通管理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二、考试内容范围 空管机构及职能,空域,飞行高度与飞行高度层,飞行规则。 无线电信号基础,民航通信系统,民航导航系统,民航监视系统。 大气的状态及运动,云和降水,能见度与视程障碍,地面天气图和空中等压面图,雷暴及山地背风波。 飞行签派工作介绍,航空公司组织结构,航班计划管理,航空器管理,机组管理,航空器重量及性能限制。 考查要点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 主要考查空中交通管理、通信导航监视设施、航空气象和飞行签派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考查运用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理论解决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并能针对空中交通管理和航空运行环境的突出问题的开展综合分析。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所列题目全部为必答题。 (二)答题时间: 180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比例(满分为150分) 第一环节:空中交通管理基础(45分) 空管机构及职能:约 15分; 空域:约 10分; 飞行高度与飞行高度层:约 10分; 飞行规则:约 10分; 第二环节:通信导航监视设施(30分) 系统结构及基本概念:约 6分; 无线电信号基础:约 6分; 民航通信系统:约 6分; 民航导航系统:约 6分; 民航监视系统:约 6分。 第三环节:航空气象基础理论(45分) 大气的成分及结构:约 7分; 云和降水:约 8分; 能见度:约10分;

中国民航高层和管理人员

中国民航高层和管理人员 政府官员 民航局领导 李家祥民航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军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李健、夏兴华副局长、党组成员 梁潮平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 金宜斌总飞行师 张红鹰总工程师 吕尔学安全总监 民航局综合司 沙洪江司长 储呈平、朱云祥、孟庆芬副司长 钟宁新闻信息处处长 航空安全办公室 吕尔学安全监察专员兼主任 政策法规司 马正司长 颜明池、郭仁刚副司长 发展计划司 刁永海司长 何锦日、张海东副司长 财务司 周来振司长 潘亿新副司长 人事科教司 梁启通司长 杨胜军、高英战、曹胜利副司长 国际司 韩钧司长 武洲宏、副司长 浦照洲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运输司 史博利司长 刘万明、刘锋副司长 孟平国防动员办公室主任 飞行标准司 万向东司长 周凯旋、胡振江、杨洪海副司长

航空器适航审定司 张红鹰司长 徐超群、殷时军副司长 机场司 覃章高司长 佟岱山副司长 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苏兰根主任 何鸣寒、李其国副主任 公安局 宋胜利局长 林彦群、张晓军副局长 张国良空警总队总队长 郑海洋副局长兼处劫办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 李素芳副书记(副主任) 徐立副书记(副主任) 党组纪检组(驻民航局监察局)张欣欣党组纪检组副组长 韩学杰副局长 全国民航工会 黄丽辉常务副主席 解连卯、毕务芳副主席 离退休干部局 严庆田局长 王本前副局长 民航局空管局 王利亚局长、党委副书记 王战斌党委书记、副局长 高毅、张建强、朱士新副局长范芸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地区管理局 华北地区管理局 刘雪松局长 李江民党委书记、副局长 辛天河、张志芳副局长 王赤民副局长、总工程师 孙志炜副局长、总飞行师 马振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东北地区管理局 陈锡兵局长 柴多山副局长、党委书记 刘军副局长、总飞行师

中国民航发展史复习题

中国民航发展史复习题库 中国民航早期的发展(1903-1949) 单选 1、1903-12-17,在北卡罗兰娜州首次实现动力驱动、可操纵、持续的、重于空气的载人飞行,这次飞行标志着飞机的研制成功开辟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的是(A) A、莱特兄弟; B、布尔列奥; C、龙;D;秦国镛 2、1911年4月,北京南苑机场实现了中国人在中国领空上的首次飞行的人是(A)。 A、秦国镛; B、布尔列奥; C、龙; D、宝焌 3、1903年10月,出现了航空科幻小说,译著《月球旅行》(中国教育普及社)的是(B)。 A、海天独啸子; B、鲁迅; C、高鲁; D、宝焌 4、被称为中国航空之父,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行,中国始创飞行大家是(C)。 A、宝焌; B、龙; C、冯如; D、谭根 5、倡导“航空救国”的是(A) A、; B、袁世凯; C、大钊; D、冯国璋 6、1923年7月,乐士文号试飞,与宋庆龄亲临现场,与试飞员黄光

锐一起试飞的是(B)。 A、; B、宋庆龄; C、蒋介石; D、黄兴 7、1920年开通我国的第一条航线是(D)。 A、北京—库伦; B、北京—上海; C、北京—; D、北京一天津 简述 1、中国航空公司(中航)的成立 1930年8月,国民政府交通部与美商经营的中国飞运公司签订新的合同,组建新的中国航空公司(中航),中航股份:中55%,美45% 中美合资的“中航”在上海成立,“中航”归交通部管辖,飞行基地设在上海机场,中航以运载为主。机航组主任由美方派任——美国人实质上操纵机务航行管理权和航线经营权。 中航成立后,得到国民政府大力支持,在技术设施和业务经营上都处于领先地位,首先,获得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特准的航空专营权,其次,3条航线都在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旅客往来频繁(到1936年底,中航航线里程已达5151公里,旅客运量、货物运量和运量分别比1931年开办初期增加近7.3倍、3.8倍和2.3倍,营运收入也成倍增长),另外,还多次担负特殊航班和专机的飞行任务 2、中德合办欧亚航空公司(央航前身) 1930年2月,汉莎航空公司与国民政府交通部签订《欧亚航空邮运合同》和合资经营欧亚航空公司的协议,组建一家经营欧亚两航空邮

国内民航服务质量现状及问题浅析

浅析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 摘要: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航运也不再是富裕者才能进行的奢侈行为,航运作为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普通家庭,已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首要选择。服务质量是民航运输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民航作为我国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提高我国民航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乘客满意度就显得更加不容忽视。本文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出发,在指出我国民航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提高我国民航服务质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民航服务对策 一、民航服务质量概述 (一)民航服务质量的含义 民航服务质量是指民航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民航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旅客需求的程度。是民航企业为使目标顾客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也是民航企业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 (二)民航服务质量的内容 1、服务水平

好的民航服务质量不一定是最高水平,管理人员首先要识别公司所要追求的服务水平。当一项服务满足其目标顾客的期望时,民航服务质量就可认为是达到了优良水平。 2、目标顾客 目标顾客是指那些由于他们的期望或需要而要求得到一定水平服务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的划分越来越细,导致每项服务都要面对不同的需求。民航企业应当根据每一项产品和服务选择不同的目标顾客。 3、连贯性 连贯性是民航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服务提供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保持同样的优良服务水平。对于一个民航企业而言,服务的分销网络越分散,中间环节越多,保持服务水平的一致性就越难。 二、国内民航服务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航服务质量现状分析 随着乘机出行旅客的数量的增多,航空运输量的增加,国内民航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外民航运输挑战的不断加剧,在这样一个前景光明,却内外受敌的境况下,机场对旅客的服务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机场质量的高低日益成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然而我国机场服务质量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像人才管理方面欠佳、人员流动性大、服务态度不佳、没有从旅客的角度换位思考、机场环境还需改进等,这些都与国外先进的民航服务水平相差甚远,缺乏国际航空公司那样

民航旅客心理需求

. . 民航旅客心理需求研究 摘要 提高航空服务质量,把握旅客的个性心理特点,满足旅客心理需要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于进行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具有理论指导作用,研究航空旅客的心理需求,进行旅客服务交往的心理分析和服务交往的心理需求分析,有助于掌握旅客服务心理,提高服务质量。突出对旅客服务工作的重点,对于提高航空旅客的服务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对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航旅客,心理需求,民航服务交往 民航旅客心理需求研究的意义 民航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可以揭示旅客的心理规律;服务人。员服务的心理规律;服务过程中旅客与服务人员交往时的心理规律。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性质需要进行旅客心理需求研究,航空公司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心理需求研究有助于实现“安全、正常、服务好”的口号;有助于了解民航旅客服务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助于掌握旅客服务心理,提高服务质量。 1. 民航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基础 1.1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以及研究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1.2旅客心理需求研究概述 1.2.1 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基础

旅客心理需求研究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指导,以民航旅客服务实践为基础。 1.2.2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对服务工作的作用 (1)满足旅客心理需民航旅客服务工作的宗旨;(2)满足旅客心理需衡量服务质量的试金石;(3)满足旅客心理需服务人员工作的灵魂。 1.2.3民航旅客心理需求研究的原则 旅客心理活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心理活动都是客观事实的反映。旅客心理需求研究原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联系发展的原则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3民航旅客服务交往功能和表现形式 1.3.1交往要素概述 (1)认知要素:态度持有者对对象的了解与评价,包括个人对对象的理解认识赞成或反对。 (2)情感要素:主体对对象的情绪反应,即对某一类事物喜欢或厌恶的体验程度。 (3)行为倾向要素: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1.3.2社会交往功能 (1)保健功能:在社会交往中能使个体的交往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保障身心健康。 (2)调节功能:人际交往能使,团体和组织部各个个体之间保持协调,实现共同目标。 (3)整合功能:人际交往能使人们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社会整体的功能。 1.3.3服务交往中态度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双方行为表现、语言表现和情感表现。 外在因素决定服务交往中态度与行为是否保持一致性。 1.3.4信息沟通分析 (1)首先分清对象,然后分析信息容、沟通的渠道,然后确定目标对象,研究沟通的效果等方面。 (2)信息的沟通方式:信息发布者通过沟通渠道向目标对象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同样通过沟通渠道反馈给信息发布者。

空中交通管理基本概念

空中交通管理 什么是空中交通管制? 空中交通管制指对航空器的空中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业务,包括空中交通管制业务、飞行情报和告警业务。它的任务是:防止航空器相撞,防止机场及其附近空域内的航空器同障碍物相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管制方法有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空中交通管理 空域及管理 航空器飞行的空间称空域。空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由国家实行统一管理。我国民航将全国空域划分为9个飞行情报区,26个高空管制区,37个中低空管制区及3个进近管制区和100多个机场飞行指挥区。国务院、中央军委拟改革全国空中交通管制体制。第一步已完成京穗深和京沪航路移交民航管制指挥的试点;第二步在总结京穗深等航路管制指挥移交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划分空域,分期分批将全国航路(线)交由民航管制指挥;第三步实现空中交通由国家统一管制的目标,同时建立较完善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 空中交通流量控制 为防止和纠正在航路、机场区域内出现航空器过度集中超过规定限额的现象出现,必须对航空器的运行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它分为三种控制:(1)先期流量控制,指在制定航班班期时刻表时和飞行前一日对非定期航班的飞行时刻安排时进行的限制和调整;(2)飞行前流量控制,是在航空器起飞前,采用临时调整航空器起飞时间的办法,使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的飞行间隔符合管制规定;(3)实时流量控制,是指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采取要求飞机在某地盘旋等待,改变飞行航线和飞行高度,调整飞行速度等措施,使航空器之间的横向、侧向和高度间隔符合规定标准,从而安全、有秩序地运行。 空中交通管理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ATEM) ATFM—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System的主要作用是监视一定范围的空中交通状况,进行交通流量的预测和控制,防止特定航线、区域或扇区的流量过分集中,谋求增大整个航空管制区的处理容量。建设中国民航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对于适应飞行量的不断增长、减少延误、充分利用空域和地面资源,具有战略性意义。 空中交通管理 大中小型飞机在空中的活动范围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民航资源中国网点击数:2014 更新时间:2007-1-26 摘要: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 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4. 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 4.1 在这一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 公里,占通 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4.2 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 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4.3 中国民航企业从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6年和1976年共获利近3500万元,从而扭转了长期亏损和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