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同步练习(无答案)(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3
2021-2021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7.5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试管内壁附着以下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 用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物质B. 用氢气复原氧化铜后留下的固体物质C. 久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膜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后留下的蓝色固体X2.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它对以下生活设施危害最小的是〔〕A. 大理石围栏B. 铝制门窗C. 钢铁大桥D. 柏油路面3.如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参加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那么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石蕊物质X 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溶液变红A. Ca〔OH〕2B. CuSO4C. HClD. NaCl4.在不加指示剂的情况下,将含少量盐酸的氯化钙溶液调节呈中性,应选择的试剂是〔〕A. 碳酸钙B. 碳酸钠C. 石灰水D. 氢氧化钠溶液5.白蚁能分泌出蚁酸。
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
以下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A. 镀锌水管B. 铜制塑像C. 大理石栏杆D. 铝合金门窗6.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氧化铜、锌和氯化钡溶液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响的是〔〕A. 稀盐酸B. 硫酸铜溶液C. 稀硫酸D. 二氧化碳7.用石灰浆抹墙壁后,墙壁变坚硬的原因是〔〕A. 石灰浆失去水分B.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碳酸C. 生成了生石灰D.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成碳酸钙8.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那么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9.翻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 ﹣〕.以下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10.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参加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内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那么,气球中参加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11.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铁锈消失,溶液变成________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铁钉外表产生________,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一、单选题1.向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以下图像不正确...的是()A.B.C.D.2.人的体液的pH如果超出正常范围,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或产生疾病。
人体内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胃液B.血液C.唾液D.胆汁3.下列实验的操作或设计正确的是()A.药品取用:将试管竖直,垂直放入锌粒B.区别物质:用pH试纸可以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C.气体净化: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通入O2点燃D.气体收集:CO2和O2密度比空气大,故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
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升高,该物质是A.锌粒B.冰块C.铜块D.氯化钠5.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米醋B.食盐水C.牙膏D.肥皂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习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氢氧化钠溶液B.铁丝放到纯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C.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D.家里电器着火时,先关闭电源,再灭火8.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气密性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药品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可能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单质,则甲可能CO2C.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碳酸钙D.若甲、乙、丙是实验室的三大强酸,则丙可能是硝酸10.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则不满足的是A.甲是O2,丙是CO2B.甲是H2,乙是O2C.乙是NaOH,丙是Na2CO3D.甲是HNO3,丙是NaNO311.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单元测试一鲁教版_认真看书,把所学的知识梳理一下吧 !一、生活中的酸和碱1、常见的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
石蕊遇酸变____________色,遇碱变____________色;酚酞遇酸____________色,遇碱变______________色。
2、溶液的酸碱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酸性溶液的pH_______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色,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_色;碱性溶液的pH_________7,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_色;中性溶液的pH___________7。
3、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4、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表示,其范围是_______________,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__________,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__________。
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______,精确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用酸度计。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显__________性,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酸雨的pH<5.6,酸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H试纸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许多溶液能导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溶液不导电如__________溶液、_________溶液等。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碱及其性质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作化学变化而使质量添加的是〔〕A. 浓硫酸B. 烧碱C. 浓盐酸D. 双氧水2.现有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证明其蜕变的实验方案是向大批样品中滴加:①稀盐酸②廓清石灰水③酚酞试液④石蕊试液.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③或④D. ②或③3.为防止食品蜕变,常在食品包装盒中放入一小袋用来吸收水分和氧气的物质是〔〕A. 生石灰B. 固体烧碱C. 炭粉D. 铁粉4.以下突发事故的处置措施正确的选项是〔〕A. 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刻下洞救人B. 厨房中的煤气少量泄露时,立刻封锁气阀,不能翻开抽油烟机排气C. 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刻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 图书档案起火,用少量水浇灭5.向含CuCl2和HCl的100 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与反响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思索沉淀为Cu(OH)2)。
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整个反响进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B.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要一种C. 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D. 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6.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纸花,区分喷洒以下液体,能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A. 稀盐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蒸馏水D. 食盐水7.以下物质临时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添加且蜕变的是〔〕A. 氢氧化钠B. 浓盐酸C. 浓硫酸D. 酒精8.CaCO3在消费生活中有普遍的用途。
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
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份,在同一设备中区分于800 ℃、900 ℃和1000 ℃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区分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响,测得反响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CaO与水反响会放出热量B. 实验中触及到的反响类型有分解反响和置换反响C. 由图可知,900℃煅烧所得CaO 活性最高D. 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的时间相反9.以下处置事故的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刻封锁阀门并开窗通风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刻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途前的一片树木砍掉10.向以下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的是〔〕A.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B. 食盐的水溶液C. 氢氧化钙的水溶液D. 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11.以下图所示实验中,紫色小花变红的是( )①喷稀醋酸②喷水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2.以下有关NaOH的描画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用NaOH固体枯燥CO2气体B.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能否蜕变C.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 将NaOH固体放在纸张上停止称量13.临时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要将其除掉可选用( )A. 洗濯灵B. 盐酸C. 酒精D. 水二、填空题14.在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呈________色,在碱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呈________色。
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一.方法指引1 •溶液酸碱性冇些物质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氢离了(1「),它使得这一类物质具冇相似的性质,即酸性。
通常把含存氢离子(H +)的溶液称为酸性溶液。
2.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1)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SL 石蕊遇酸 变红,遇碱变蓝;酚瞅遇酸不变色(无色),遇碱变红。
(2)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专用于检测酸性溶液(遇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专用于检测碱性溶液(遇 碱变蓝)。
3.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一一酸碱度溶液的酸碱度通常丿IJ pH 表示:pH 〈7的——酸性 pH=7的——屮性 pH>7的——碱性溶液酸碱度的测量——pH 试纸、pH 计、精密pH 试纸。
二.典型例题例1:我国十壤的分布情况人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在下分析:首先,冲洗前的酸性土壤pH 应该小于7,所以图象的起点应该在下方;其次,水的 冲洗使溶液变稀,酸性减弱,pH 应该逐渐变大;水为中性,所以水的冲洗不町能把溶液变 成碱性,也就是pH 不可能大于7,只会不断接近7。
(答案:B ) 例2: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 (0H )2、NaCl. HC1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图中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或试纸)是 ()A 酚駄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水D. pH 试纸分析:Ca(0H)2、NaCl. HC1三种溶液依次显碱性、中性、酸性。
酚猷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 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酚瞅试液无法区分NaCl 和HC1两种溶液。
(答案:B 和D) 【基础知识】1 •下列口常所见的溶液中呈酸性的是A.肥皂水B.石灰水C.雪碧2. 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A.显酸性B.显碱性C.显中性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H 越大溶液酸性越强C.酸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4. 常用來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 试纸的颜色是A.紫色B.黄色C.红色5. 卜-列叙述错误的是A.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B. 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C. 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情况D. 苹果汁的pH 一般在11〜13之间6. 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pH 来表示,pH 的范围通常在 ___________ Z 间,若溶液的pH=7时,溶液呈 _____ 性,若溶液pH>7时,溶液呈 ______ 性,pIK7时溶液呈 ______ 性。
5.1 生活中的酸和碱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所属的类别(单质、酸、碱、氧化物)2、按要求写出化学式盐酸_________ 硫酸_________ 硝酸_________ 醋酸_________氢氧化钠_______ 氢氧化铝__________ 氢氧化钙_________ 氢氧化铁__________以上各物质中属于一元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含氧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可溶性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物质,属于一元含氧酸的是()A、盐酸B、稀硫酸C、硝酸D、碳酸5、以下不属于酸根的是()A、 CO2B、CO3C、NO3D、CH3COO6、以下属于有机酸的是()A、HClB、H2SO4C、CH3COOHD、HNO37、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微溶于水C、不潮解D、易溶于水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氢氧化钙生石灰 Ca(OH)2B、氢氧化钠烧碱 NaOHC、碳酸钙熟石灰 CaCO3D、氯化氢盐酸 HCl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叫中和反应B、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pH值为0的溶液不显酸性D、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10、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Ca(OH)2 + CO2 CaCO3↓+ H2OB、Fe2O3 + 6HCl 2FeCl3 + 3H2OC、HCl + NaOH NaCl +H2OD、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11、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它们是H2SO4,NaCl,NaOH中的任一种。
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乙溶液中,溶液呈红色;取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甲溶液中仍然显红色,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依次是()A、H2SO4 NaOH NaCl B、NaCl NaOH H2SO4C、NaOH NaCl H2SO4D、NaCl H2SO4 NaOH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5%醋酸溶液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C、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时,将一小张pH试纸往被试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后比色D、久盛石灰水的容器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去。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1.有许多物质像石蕊一样,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
2.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遇到碱。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遇到碱。
色石蕊试纸遇到溶液变成色,色石蕊试纸遇到溶液变成色。
3.我们把化合物叫做酸;我们把化合物叫做碱。
4.酸溶液中含有,使溶液呈;碱溶液中都含有,使溶液呈。
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得要性质。
5.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的数量越多,酸性越强,的数量越多,碱性越强。
化学家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pH的数值是从到。
,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溶液显中性。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的正确操作是:。
7.盐是由和组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8.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其文字表达式为:。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9.中和反应能够改变溶液的,它的原理应用于生活、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实例有、、、。
10.浓盐酸(化学式:)在空气里会形成,这是因为,形成的缘故。
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带色。
11.纯净的浓硫酸(化学式:)是颜色、、的液体,挥发。
浓硫酸具有和强烈的,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然后涂上3%~5%的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12.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13.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一般都可以与、、,还有含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14.氢氧化钠(化学式:)是色体,于水,溶解时。
氢氧化钠对、、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俗称、、。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等被腐蚀。
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15.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或,是一种状物质,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有作用。
16.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常用的碱还有(化学式:)、(化学式:)等。
17.如果,生成,那么这样的反应就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或,或。
—鲁教版《第五章常见的酸和碱》复习测试卷及答案第五章:测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60分)(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Zn:65 C:12 Ca:40 H :1)一、选择题(20分)1.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B.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冶炼钢铁C.用铁可以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2、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不一致的是( )A、Ca(OH)2 消石灰B、Fe2O3 赤铁矿 C 、CaCO3 石灰石 D、CaO熟石灰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全国“两会”首次使用环保易降解的“石头纸”,体现低碳生活的理念,“石头纸”的主要原料为碳酸钙。
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钙属于氧化物 B.我们要节约用电,体现低碳生活C.碳酸钙属于化合物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常用来生产生石灰4、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A.用铝合金制门窗 B.用铝合金做飞机材料C.用铝制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制导线5.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6、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Fe+CuSO4 Cu+FeSO4 B.2Al+3H2SO4 Al2(SO4)3+3H2↑点燃C.Mg+2HCl MgCl2+H2↑ D.3Fe+2O2 Fe3O47、根据化学常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完后的干电池回收集中处理是为了防止镉、汞等有毒金属对环境的污染B、食醋和碳酸钠(俗名纯碱)反应所生成的气体可使燃着的蜡烛熄灭C、只用盐酸就可以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根D、某雪饼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其主要成份可能是CaO8.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9、用铝箔将加工好的食品采用真空技术包装好,然后放入装有两种化学物质的夹层包装袋中(两种化学物质相互隔离),这样就制成了“即时即热型快餐”,食用该快餐之前,只要拉动预留在袋外的拉线,使两种化学物质接触反应,即可将食品加热,适合放入袋中的两种化学物质是()A.浓硫酸和水B.氯化钠和水C.熟石灰和水D.生石灰和水10、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 )A.避免铁制品长期接触潮湿空气 B.用铁制容器盛装食醋C.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上涂油二、填空题(40分)11.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使之与瓶中固体接触,可使小气球鼓起来。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1.有许多物质像石蕊一样,遇到酸或碱时能发生特定的颜色变化,化学上把这类物质叫做。
2.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遇到碱。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遇到碱。
色石蕊试纸遇到溶液变成色,色石蕊试纸遇到溶液变成色。
3.我们把
化合物叫做酸;我们把
化合物叫做碱。
4.酸溶液中含有,使溶液呈;碱溶液中都含有,使溶液呈。
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得要性质。
5.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的数量越多,酸性越强,的数量越多,碱性越强。
化学家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pH的数值是从到。
,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溶液显中性。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时的正确操作是:。
7.盐是由和组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8. 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其文字表达式为:。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9.中和反应能够改变溶液的,它的原理应用于生活、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实例有、、、。
10.浓盐酸(化学式:)在空气里会形成,这是因为
,形成的缘故。
工业用浓盐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带色。
11.纯净的浓硫酸(化学式:)是颜色、、的液体,挥发。
浓硫酸具有和强烈的,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如果不慎将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然后涂上3%~5%的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12.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13.稀盐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一般都可以与、、,还有含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14.氢氧化钠(化学式:)是色体,于水,溶解时。
氢氧化钠对、、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俗称、、。
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等被腐蚀。
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
15.氢氧化钙(化学式:)俗称或,是一种状物质,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有作用。
16.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常用的碱还有(化学式:)、(化学式:)等。
17.如果,生成,那么这样的反应就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即:,或,或。
18.氧化钙俗称,具有,常用作。
它可与水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中放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9.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石;碱石灰;石灰乳。
20.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以及其他的碱溶液中都含有,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碱一物都可以与、,以及含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3.金属镁与盐酸的反应:
4.金属铁与盐酸的反应:
5.金属铝与盐酸的反应:
6.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
7.金属钠与硫酸的反应:
8.金属铝与硫酸的反应:
9.金属锌与硫酸的反应:
10.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
11.氧化铝与硫酸的反应:
12.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1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的反应:
14.氢氧化钙与氯化铜的反应:
15.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
16.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17.消石灰与纯碱的反应:
18.工业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