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倾听亚洲的声音》吕益婷

欣赏课《倾听亚洲的声音》(第一课时) 【课题】倾听亚洲的声音 【教材版本】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音乐六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 欣赏日本民歌<相马盂兰小调>与印度乐曲<虔诚>.(书第24,25,30页) 【执教】吕益婷 【教材分析】 1.东亚音乐文化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以五声音阶为主。虽然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可以和与古希腊、古印度高度发达的音乐理论相匹敌的以音律论为代表的音乐理论,在理论上对七声音阶作了许多研究,并且在古典的艺术音乐中得到了运用,但是,这种七声音阶的旋法特征仍然强调是五声性的。另外,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和感情有密切关联的民俗音乐中,却十分明显的以五声音阶和旋法为主。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传承的音乐也大多数是五声音阶。朝鲜、韩国、蒙古的情况也基本相同。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半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因此,东亚可以称为五声音阶音乐文化区。 2.印度最古老的居民是维达人。由于时代过于久远,他们古代音乐的情况已无据可考,但至今在德干高原和斯里兰卡的偏远地区仍散居着少数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维达人,他们的音乐十分古朴,歌唱接近于语言,音域很窄,只有2~3个音的旋律不断地反复,没有固定的节奏,这种原始的音乐形态也许可以在某种意义上看作是印度最古老音乐的遗风。 现今多数居住在南方的达罗毗荼人也是印度的土著居民,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就已创造了包括农耕、饲养和城市建设在内的印度河文明。虽然在音乐方面没留下多少遗迹,但从后述明显区别于北方的南印度古典音乐中大概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一些古代达罗毗荼人音乐的特点。印度传统音乐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即兴性,但并不是完全随意的,无论是什么体裁的乐曲都必须以拉格、塔拉和持续音这三大要素作为基础。 【育人立意】

亚洲之声教案范文整理

亚洲之声教案 总要求: 通过学习本单元,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洲音乐的基本 情况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等。 具体要求: 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背唱日本着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解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 了解印度音乐的主要特征。 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 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 投影仪、幻灯机等,以便把地图、图片等投放到屏幕上。 意图: 过本章图文、曲谱、音乐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形成生动直 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 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了解亚洲音乐; 每个主要亚洲国家或选一首歌、或选一支乐曲、或选一 至二幅图;以不同的表达形式的教学内容、一点给棉的叙述

和联系方式,表现有关国家乃至东亚、东南亚、南亚的音乐。 重点与难点: 各国音乐特征。 印度音乐。 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见数额亚洲和亚洲音乐。导入本课的方法,可以教师说,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东亚: 朝鲜半岛、日本半岛音乐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日本的雅乐、朝鲜的乡乐都受到中国唐代以来音乐的许多影响。中国的琵琶、、筝、三弦及其它音乐作品传往东亚成为对日本、朝鲜传统音乐有重大影响的部类。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有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主要音乐有雅乐、能乐;一种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艺术,筝乐尺八乐、三味线音乐等。 介绍《樱花》 由歌名——花名——名花——日本国花;春日赏樱的民俗,民间名歌、国之名歌;歌词内容与风格。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旋律特色。都节调式的特色:五声、二个半音,三种级进:L 大二度67,71;大三度64,31。音与音连接的特色:乐句要么大,乐句之间连接要么级进式连接;内各音级进的连接. 跳连接。c大调,4拍子。

高中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设计理念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本单元选编了《亚非音乐神韵》的教学内容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与理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中受到陶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品格。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 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充分发 挥学生的艺术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 得真正的审美体验。 二.设计思路 1. 确立主题: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通过学生聆听音乐,分 析音乐要素,了解亚洲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点。 2. 课堂准备:所选的音乐紧扣教材,为了增强学生对亚洲音乐文化 区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除教材所提供的音 响材料外,还增加了一些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音响和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3. 课件运用:课件制作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体现多媒体辅助 教学的优越性。在科学性方面,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的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跳转灵活。在艺术性方面,课件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等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表达形式上尽量达到构图优美、色彩协调、形象生动和风格统一。在技术性方面,根据各班学情的不同,各级层次的进入、退出都 安排得机动灵活,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达到视听结合,体现了多媒体的交互性。 4. 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初中三年音乐课的学习,已经 具备了一些音乐鉴赏经验和音乐理论基础,认知和分析能力都有所增强,所以聆听音乐后进行一些音乐要素的分析,归纳总结亚洲的音乐特点完 全可以做到。 三.教学目标 1. 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 能 随乐哼唱歌曲片段。 2. 能辨别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 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和表演、总结亚洲有关国家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 四.难点与重点 1.重点:聆听与体验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 难点:能辨别亚洲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甘美兰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 《甘美兰》教案 《甘美兰》教案 教学目标 1、上节课所介绍的日本音乐文化知识,背唱歌曲《樱花》。 2、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甘美兰乐队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的节拍、调式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甘美兰音乐的演奏特点、理解其表现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演唱《樱花》,教师对学生演唱的声音音色(要求甜美、清纯)、情感意境(富于空灵、遐想、仿佛在碧空万里的春日,身临其境地观赏樱花盛开时落音缤纷的情境之中)、气息及力度变化(如上节课要求)等方面给予提示和指导。 二、新课学习

1、入克隆钟歌曲的介绍。 (1)播放歌曲《划船曲》。请学生根据刚总结的知识判断是否是朝鲜的歌曲? 学生回答:不是。因为旋律中出现了4和7音,节拍也不具有三拍子倾向,而是2/4拍。 (2)教师明确这首歌曲为“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的民歌。提问:为什么在东南亚的一个亚洲国家会出现西洋大、小调体系的歌曲? (3)待学生努力思考、尝试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说明:16、17世纪,来自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与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传统相融合与变异而产生了被称为“克隆钟”的歌曲形式。 2、东南亚锣群文化的代表——甘美兰。 教师:那么印尼真正的本土音乐文化的代表则是名为“甘美兰”的乐器合奏形式。 (1)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这种合奏形式是以锣和鼓等打击乐为主的。 “甘美兰”被西方人认为是亚洲锣群文化的代表。 (2)请学生听赏“甘美兰”演奏音频。听前提问:其旋律是多重复还是多变化? (3)带领学生模仿简化为两个声部的节奏敲击。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体验亚洲不同地域的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二)初步了解亚洲音乐概况,学习亚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三)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印度的萨朗吉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这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难点:通过总结、分析以上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利用自己对亚洲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主动探究此音乐特点的形成及与这些相关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安排 (一)东亚——通过练习“呼麦”唱法,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掌握“呼麦”的初步知识,分析音乐; (二)东南亚——通过欣赏“克隆钟”音乐《星星索》并演唱,与前曲做风格上的对比,联系印度尼西亚地理知识,分析歌曲与地域、生活方式的关系; (三)中亚——通过萨朗吉(Sarangi)音乐《欢迎》与小提琴音色和演奏特点的比对,分析中亚音乐特点,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艺术之间的影响和交融; (四)西亚——阿塞拜疆卡曼贾(Kamanche)音乐《巴雅提木卡姆》与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的对比,从地理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音乐特点的生成与发展。 四、教学资源建议 《音乐鉴赏教材》及自选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本节内容为亚洲四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赏析,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造就了风格迥异而又异彩纷呈的音乐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为快捷地学习到与之年龄和能力相匹配的音乐知识,建议根据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了解唱法、分析音乐(长调、短调); (二)印尼歌曲《星星索》——分析歌曲艺术风格的成因(地理、历史); (三)印度音乐《欢迎》——与小提琴对比,乐器形制、演奏姿态、典型节奏;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亚洲之声》说课稿教案DOC

《亚洲之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一音乐教材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第一课时。本课我选用了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和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这是学生首次接触朝鲜音乐和日本音乐,扩充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二)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唱、欣赏等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之美,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与能力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背唱日本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背唱日本民歌《樱花》,日本、朝鲜音乐风格的把握。 2、难点:歌曲《樱花》中6与4的音准及作品风格的表现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学生想像力丰富、好动,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小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对歌曲情感表达的认知,也储存了一定信息量的其他知识,但他们对朝鲜、日本的音乐不够熟悉。怎样才能让他们在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下掌握知识,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学法 1、情景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贯穿虚拟的“亚洲之旅”,使学生处于富有乐趣的情景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 2、启发式。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音乐中的各要素,理解表达音乐。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法上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思”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和乐曲的情绪。 四、说教学程序

初中音乐优质课《亚洲国家的民间音乐》教案

初中音乐优质课《亚洲国家的民间音乐》 教案 《亚洲国家的民间音乐》教案 泉州九中音乐组王绮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增强学生的感受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2)、通过学生对音乐及相关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世界音乐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让学生从视听去感受音乐的风格特征。 (2)通过教师讲解及课件观赏,培养学生喜欢了解外国文化的兴趣。 (3)通过对相关文化知识得了解,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帮组学生理解不同的音乐形态及其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各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并能以主动的心态学习,接受和探究多元

化音乐。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亚洲朝鲜、印尼、印度等国的风土人情。 2、欣赏音乐作品,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了解亚洲部分国家的乐器。 3、了解相关文化知识,理解不同的音乐形态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音乐风格的正确把握 难点:音乐风格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比较法、讲解法、分析法 【教材简析】: 《亚洲国家的民间音乐》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的第二切课时,本课着眼于世界范围内,通过介绍各地有特色的音乐以及这些音乐所展示出来的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民族性格、自然风光形成生动直观的音乐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安排紧扣课程标准的“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要求。 【学生情况】 学生对亚洲各国的音乐(除了本国)都比较陌生,但对

亚洲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比较感兴趣。 【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图文、曲谱、音响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生动直观的音乐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了解当地风俗、乐器及历史”,“共同探究音乐成因”,增强他们对世界音乐理解及热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朝鲜族、印度尼西亚、印度黑人的地理图片,引导学生继续来了解其它亚洲国 家的音乐。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朝鲜族 ⑴《清津浦船歌》 A、欣赏音乐,学生感受风格。 B、教材解析: 这首歌是表现朝鲜半岛清津浦渔人劳动生活的歌曲,歌中的衬词表现出集体劳动中人们的乐观精神。这首歌采用的拍子模仿了鼓声的向声性,与其它朝鲜歌曲常用的拍子具有相似的节拍特征。起伏的强弱节奏和渔人的水上生活情景很

亚洲音乐教案新doc

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教学方法:1、将听、讲、练结合起来,注重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文字及各方面的内容。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课堂导入: 1、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地区?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灿烂的音乐文化,人类古代文明大都集中在这个区域。他们所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对其他大陆音乐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2、提问:亚洲的几个区域? 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过渡)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蒙古国,蒙古为亚洲中部内陆国家,原是中国的一部分,1911年在沙俄的策动下宣布自治,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1922年称为蒙古国。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今天我们来了解蒙古国的音乐又具有什么样的风格?欣赏一首乐曲,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东亚(日本、韩国、朝鲜、中国、内蒙) 1、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思考: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教案设计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 1音乐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体验亚洲不同地域的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二)初步了解亚洲音乐概况,学习亚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三)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尼西亚的克隆钟歌曲、印度的萨朗吉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这四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难点:通过总结、分析以上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利用自己对亚洲地理、历史、经济、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主动探究此音乐特点的形成及与这些相关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内容安排 (一)东亚——通过练习“呼麦”唱法,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掌握“呼麦”的初步知识,分析音乐,欣赏三条旋律的“呼麦”演唱; (二)东南亚——通过欣赏“克隆钟”音乐《星星索》并演唱,与前曲做风格上的对比,联系印度尼西亚地理知识,分析歌曲与地域、生活方式的关系;(三)中亚——通过萨朗吉(Sarangi)音乐《欢迎》与小提琴音色和演奏特点的比对,分析中亚音乐特点,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艺术之间的影响和交融;(四)西亚——阿塞拜疆卡曼贾(Kamanche)音乐《巴雅提木卡姆》与新疆《十二木卡姆》音乐的对比,从地理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音乐特点的生成与发展。 四、教学资源建议 《音乐鉴赏教材》及自选教学内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本节内容为亚洲四个不同地域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赏析,由于地理环境、宗教历史、生活方式等等的不同,造就了风格迥异而又异彩纷呈的音乐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为快捷地学习到与之年龄和能力相匹配的音乐知识,建议根据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一)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了解唱法、分析音乐(长调、短调);(二)印尼歌曲《星星索》——分析歌曲艺术风格的成因(地理、历史);(三)印度音乐《欢迎》——与小提琴对比,乐器形制、演奏姿态、典型节奏;(四)阿塞拜疆卡曼贾音乐《巴雅提木卡姆》——与新疆《十二木卡姆》对比,从地理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音乐特点的生成与发展。

(完整版)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 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 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课件展示】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 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 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亚洲音乐(教案)音乐教学,高中音乐

亚洲音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日本及南亚印度二个音乐文化区域内民族民间音乐,对二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能辨别日本、印度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并能随乐哼唱部分歌曲片段,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3.能归纳总结这2个地区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印度民间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是亚洲人,那么大家对亚洲熟悉吗,你所了解的亚洲都有哪些呢?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亚洲雄风》,请同学简要说说亚洲的概况。(播放徐沛东演唱《亚洲雄风》,并简要介绍该歌曲)生:…… 师:那么,这堂课我们将从亚洲的地理方位去重点欣赏东亚日本和南亚印度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课件展示亚洲地图) 亚洲文化区主要是指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去和西亚音乐文化区。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东亚日本的民族音乐文化。请同学欣赏一段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歌谣《北国之春》。 二、新课 感受与体验 (一)日本音乐 1.【聆听日本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本音乐的风格。 师:同学们,听着这段动听的音乐,你能说出与日本文化、生活相关的事或物吗? 生:…. 师:漫谈日本文化,并用故事引出音乐《樱花》。 2.【欣赏《樱花》】,(同时展示樱花乐谱) (1)问题:音乐的节奏、速度、情感怎样?哪些音出现得较多? 师小结:这首民歌节奏宽松,速度较慢,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其调式别具一格,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

亚洲传统音乐

难点: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第一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三段:?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一一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再次播放萨朗吉演奏音频】学生听音乐,记住音色,看文字介绍: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 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师: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渗透进印度音乐的灵魂,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并很能吸收外来文化,为己所用。所以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学会取人所长。 【设疑自探】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 自探问题: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 子B A 西塔尔、萨朗吉西塔尔、萨朗吉、鼓、铃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抒情、柔美抒情、柔美 欣赏提示: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解疑合探】 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 【质疑再探】对于南亚的知识,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请大胆提出来。(学生提出问题,先由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可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展示。) 【运用拓展】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音乐 授课人高志忠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学唱几首歌曲,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能了解并分辨本课所聆听的五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在班上进行专题交流。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新课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其实中国只是亚洲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亚洲其它国家的音乐又有何特点呢?我们一同去探讨。 2、引出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 3、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三、新课教学:

今天,我将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以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为话题,来了解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文化区是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在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1、朝鲜半岛音乐文化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著长白山与中国大陆、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朝鲜半岛现时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朝鲜半岛音乐特点: 1.音阶属于无半音五声音阶。多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sol、la的音列。旋律中,音高摇动的技法为最大特征。在管乐器中叫摇声(转声),在弦乐器中称为弄弦,无论雅乐、民俗音乐还是宗教音乐的各种体裁中,都有这种摇声、弄弦。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 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高中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高中音乐教 案 第五单元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

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 三、新课 (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出示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

高一音乐《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概述 高中《音乐鉴赏》 课题来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鉴赏》,需要1课时 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感受、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风格。 这节课是亚非音乐单元的第一节课,亚洲传统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年轻人应该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二、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通过3个月的音乐鉴赏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和音乐知识技能,大部分学生在课上非常活跃,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希望去感受、体验更多的音乐和音乐风格。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上课并不认真,带着休闲的状态上课,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在设计的时候,我从语言、内容上多向学生靠近,风趣诙谐的语言、时尚多元的视频、多样化的师生互动贯穿整个课堂。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网络搜索的亚洲区域图,简单介绍五个音乐文化区的地理位置)(三)、新课 (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课件出示网络搜索的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高中音乐_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二、教材分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是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第五单元第十节的内容。教材选用了亚洲音乐文化区中东亚、南亚、东南亚和西亚的代表性音乐进行鉴赏,以了解亚洲音乐及各音乐文化区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建议分析 聆听音乐时,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与体验,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鉴赏东亚各国音乐片段、《欢迎》、《巴雅提木卡姆》《星星索》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情绪、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增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拓展音乐视野,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亚洲音乐注重旋律的横向发展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聆听东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的代表性音乐,探究其旋律特点。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东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的音乐风格,明确东亚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旋律特点、以印度音乐为代表的南亚音乐高度发展的旋律等区域音乐风格特点。理解亚洲音乐历史悠久、注重音响的横向发展,丰富、多样化、高度发展的旋律等代表性特征。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东亚、南亚音乐的旋律特点。 2、教学难点:亚洲音乐注重音响的横向发展,丰富、多样化、高度发展的旋律等代表性特征。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对比法、交流法、操作法、小组互助探究法。 七、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工具、课件、吉他、钢琴。 八、教学过程 1、环节一:组织教学 2、环节二:导入新课 对比聆听《第六(田园)交响曲》和《金蛇狂舞》的音乐片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欧洲古典音乐重视音乐纵向和声的发展,而亚洲音乐则注重旋律的横向发展。点明本节课的教学主线。 3、环节三:东亚音乐 课件先后出示中国、蒙古、朝鲜、日本四个国家的代表民歌或音乐的谱例,引导学生分别聆听音乐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这些音乐中主要使用了哪几个音?各自的音乐特点是什么?

《亚洲音乐之旅》教案

《亚洲音乐之旅》教案 江宁学校 陆韵钦教学内容:欣赏《阿里郎》和《水姑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律动、分析对比等活动,接触朝鲜和印度两个国家具有民族特点的代表性歌曲《阿里郎》和《水姑娘》从而扩大视野,领略两国的人文风情。 2、知识与技能:能够感受《阿里郎》抒情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基本节奏,以及欣赏《水姑娘》感受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3、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唱、律动、分析对比等音乐活动,感知《阿里郎》和《水姑娘》所有的不同音乐特点和民族人文风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欣赏、学唱、律动等音乐活动,能够分析对比两个朝鲜和印度两个国家的音乐特色,领略两国不同的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亚洲音乐之旅”) 学生听着《大长今》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刚才播放的音乐你们熟悉吗? 生:《大长今》主题曲 师:那么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呢? 生:朝鲜族。 师: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第一站就是朝鲜(用一句朝鲜语的问候语)

(屏幕上出现伽倻琴、长鼓) 伽倻琴和长鼓是朝鲜最有名的乐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朝鲜在亚洲版图的哪里? (出示亚洲地图) 生:在亚洲东部。 师:朝鲜在亚洲大陆东部的朝鲜半岛上,北朝鲜和我国相近。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居住着单一的朝鲜族人民,他们能歌善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本民音乐为基础,吸收融合了汉族和印度、阿拉伯以及中国新疆地区音乐文化。 在朝鲜有一首传唱很久的歌曲《阿里郎》,朝鲜就是因为这首曲子被大家所认识。你们想听一听吗? 生:想。 (初听《阿里郎》) 师:请同学们为这首曲子打一打节拍 生:(打节拍)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都很强,我看到小明的动作很特别,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 生:(示范) 师:你觉得小明打节拍的方式好在哪里? 生:第一拍是强拍,他击掌,后两拍较轻,他点肩。 师:你的观察能力非常强,这首曲子是典型的三拍子歌曲。让我一起学一学小明的动作再为《阿里郎》打一打节拍 生:拍手,点肩,点肩..... (播放《阿里郎》) 师:你能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吗? 生:委婉抒情。

10亚洲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感受了解印度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及其乐器。 [3]、尝试学习印度舞蹈手势 二、教材分析 《亚非音乐神韵》中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是高一教程的第五单元内容,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在欣赏的同时加入教唱、舞蹈等成分,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亚非音乐的魅力。亚洲音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亚洲音乐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文化素养,真正做到泓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三、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亚洲音乐的不同风格特征,主要是印度音乐及歌舞。 四、教学难点 学印度舞蹈的手势及手语,以及在一节快中完成所有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呼麦颂》

2、提问:有听过这种唱法吗?是什么民族特有的唱法?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通过“呼麦”这种唱法,引出“世界上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这些音乐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因为产生区域的不同他们的音乐也不同”,进入新课题“亚洲音乐”。 (设计理念:①、让学生复习上几节课所讲的民族音乐;②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③、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④、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学习: 提问:亚洲地区在哪个方位?(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幻灯片) 学生回答(设计理念:让音乐课与世界地理结合在一起) 1、教师简单的介绍亚洲的概况,提出“亚洲可分为四个音乐文化区:东 亚、东南亚、中东和南亚。”(设计理念: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个初步的概念) 2、东亚(教师出示东亚地图幻灯片) 3、教师介绍东亚地区的概况,引出日本音乐。 ①、让学生来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 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②、欣赏日文《樱花》,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日本音乐的民族特色。(教师出 示《樱花》的谱子) ③、教师介绍日本两种乐器:尺八和十三弦乐筝(出示两种乐器的幻灯片, 教师展示日本乐器:尺八)

八年级音乐上册 亚洲音乐之声教案

教材版本:湘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亚洲部分国家(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知识, 2、认真聆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 3、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亚洲部分国家的音乐。。 教学难点: 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 设计意图: 《亚洲民族音乐之旅》是湘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过老师当导游带领同学们旅游的形式,让学生认真聆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本课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熟悉主题音乐、随乐律动等多种音乐形式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培养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资料与音乐资料。 教学准备: CAI课件、铃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当一回导游,将带领同学们去旅游,领略亚洲各国的异域风情了。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一日游,请同学们作好准备,飞机起飞了—— 二、亚洲音乐之旅 (一)我们的第一站是樱花的国度——日本,首先老师请大家欣赏烂漫的樱花。 1、欣赏一段樱花视频。 2、欣赏完樱花后,接下来请一个小导游介绍日本。谁愿意当小导游呢? 3、学生自由介绍日本,教师适当做补充: 在上个世纪日本政府曾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日本百姓却是友好的,他们也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现在的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国,那么我们就来了解日本音乐。 4、了解日本音乐的分类:日本音乐分三种,第一宫廷雅乐类,主要源自于中国唐代的宫廷音乐,比如《樱花》;第二民族音乐类,比如《五木摇篮曲》《拉网小调》,日本民族音乐的显著特点是声乐曲占绝大多数,并且多数跟戏剧等其他艺术结合在一起。第三流行音乐,它以舞曲为主,电子风格浓厚。 5、我们先来欣赏宫廷雅乐《樱花》 (1)欣赏(2)教师带唱旋律(3)带唱歌词(4)随琴齐唱(5)随乐齐唱,并请一个女生随乐即兴舞蹈。6、欣赏民族音乐《五木摇篮曲》 (1)整体欣赏后提问:你听出了什么乐器在演奏呢?书上42页的三种传统乐器和我国的哪三种乐器相似呢?(古筝、三弦、萧) (2)欣赏主题音乐一次 (3)随音乐轻唱主题音乐 (4)主题音乐中没有哪两个音呢?(教师引导学生简析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民乐不同的音乐风格。) 7、欣赏一首日本流行音乐片段,并提问:日本流行音乐的特征是什么? (二)观赏完日本的樱花后,我们该到东南亚看看了,我们已经飞到了千岛之国——印尼,谁来帮老师介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授课人:杨林 授课对像:高一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亚洲音乐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 2、欣赏《四岁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 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印度尼西亚的 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 1、亚洲音乐概况及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的学习。 2、了解“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的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CD 五、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印度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我们听到一首热情奔放的歌曲,大家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吗? 生: 师:对,它是一首印度歌曲,那么印度属于亚洲还是非洲? 生: 师:印度属于亚洲国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进行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 (三)新授 1、亚洲音乐概况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区、西亚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东亚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家。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的

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东亚音乐的最大特征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音乐美。 南亚音乐: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阿富汗和不丹等国家。南亚古老音乐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体系得到高度的发展,有着多样的音阶调试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称为“音乐之邦”。 东南亚音乐:东南亚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老挝、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和柬埔寨等国家。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受到伊斯兰和欧洲文化的影响。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中亚音乐: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中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七声音阶。风格柔和、持重。中亚的阿拉伯音乐文化曾对印度北部和我国西部的音乐产生过影响。阿拉伯音乐特点:一、独特的音律体系;二、独特的木卡姆调试;三、有规范的即兴演奏;四、变化多样的阿拉伯节奏。 西亚音乐:西亚包括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巴林等国家。西亚与中亚一样属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古典音乐在这个地区占要地位。本地区音乐追求风格独特、色彩多样的固定节奏音型的音乐美。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来感受亚洲音乐的美韵。2、作品欣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