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244.0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亚洲各个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2、让学生了解亚洲四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使学生感受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以及其他地区音乐所不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各个国家所受到音乐文化影响的不同。
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文字和照片及各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参与进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具:磁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材过程:首先,简述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人类古代文明大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他们所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对其他大陆音乐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然后分地域来讲解各国的音乐。
一、印度音乐1 、提出提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对印度音乐有哪些了解?一般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2、点击课件----拉格的定义“拉格”在印度音乐中能够理解为一种具有调式意义的旋律程式,既有调式的功能,又有旋律的特点。
“拉格”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
另一个基本音素是“塔拉”(“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3 、介绍《早晨的拉格》《早晨的拉格》是一首在清晨时演奏的乐曲。
它表现一种和平,宁静的情绪。
依照印度的传统。
“拉格”的演奏与印度的六个季节(春、雨、夏、秋、凉、冬)和一天中的各个时辰联系在一起。
这个传统可能是受古代宗教的影响。
欣赏:《早晨的拉格》问题:1 哪几种乐器?(西塔尔小提琴)2 感觉?4、介绍乐器(看图)西塔尔是印度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既能演奏出如歌的抒情的旋律,也能弹出快速的舞蹈性的节奏,各种装饰音,滑音。
长约一米,共鸣体呈半球状,5、介绍作者拉维·香卡印度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世界驰名的西塔尔演奏大师。
他创作和演奏了大量的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印度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大胆的实行创新。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音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
2. 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各国的音乐特点,掌握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各国音乐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亚洲音乐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教学用具。
2. 代表亚洲各国音乐风格的曲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亚洲音乐知识。
二、新授1. 教师播放亚洲各国音乐风格代表曲目,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曲目所属国家、音乐风格特点。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收集该国音乐代表作品。
2. 各组进行音乐表演,展示该国音乐特点。
四、总结1. 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亚洲音乐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亚洲音乐的喜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拓展1. 教师介绍亚洲音乐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亚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发展的影响。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创作一首融合该国音乐风格的作品。
2. 各组进行音乐创作,展示作品。
四、总结1. 教师对各组的创作进行点评,总结亚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亚洲音乐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热爱和尊重程度。
高中亚洲与非洲音乐教案第一部分:亚洲音乐概述目标:- 让学生了解亚洲音乐的多样性和特点。
- 引导学生体会亚洲传统音乐的魅力。
内容安排:1. 亚洲音乐概念:介绍亚洲音乐的定义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2. 音乐特色分析:探讨亚洲各地区(如东亚、南亚、西亚)音乐的独特之处,包括使用的乐器、节奏、旋律等元素。
3. 代表性音乐作品:播放几个亚洲地区的代表音乐作品,例如中国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印度的古典乐曲《Raga hairavi》等。
4. 互动体验:组织学生尝试演奏亚洲传统乐器或进行简单的歌唱练习。
第二部分:非洲音乐概述目标:- 使学生认识非洲音乐的基本特征。
- 激发学生对非洲音乐节奏感的兴趣。
内容安排:1. 非洲音乐简介:讲述非洲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 音乐风格解析:分析非洲音乐中的多层次节奏、打击乐器使用以及即兴演唱等特点。
3. 经典音乐实例:选取典型的非洲音乐如南非的Kwaito、西非的高life等,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
4. 创意表现:鼓励学生模仿非洲鼓的节奏,或者编排舞蹈来配合非洲音乐。
第三部分:跨文化音乐交流目标:-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
- 加深学生对音乐在文化交流中作用的认识。
内容安排:1. 音乐融合案例:讨论亚洲音乐和非洲音乐相互影响的例子,如亚洲的流行音乐中融入了非洲节奏元素等。
2. 现代音乐影响:分析亚洲与非洲音乐如何影响现代流行音乐,以及在全球音乐市场中的地位。
3. 小组讨论与展示:分组让学生研究一个亚洲国家和一个非洲国家的音乐,并准备一个简短的展示来分享他们的发现。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创作一个结合亚洲和非洲音乐元素的短曲,促进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在本节课结束时,教师应总结亚洲与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并引导学生反思音乐如何作为一种语言跨越国界,连接不同的文化。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他们个人对这两种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这些音乐是如何塑造他们自身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亚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亚洲音乐教案目标:1.了解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亚洲音乐的了解和体验;2.展示一段亚洲音乐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和欣赏。
第二步: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15分钟)1.介绍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与亚洲文化的关系,并讨论亚洲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步:介绍亚洲音乐的特点(15分钟)1.分析亚洲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义;3.展示一些不同国家的亚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第四步: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0分钟)1.介绍亚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如中国的古筝、日本的琴、印度的坦普拉等;2.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深入研究该国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并做简短的报告。
第五步:欣赏亚洲音乐作品(20分钟)1.听取学生小组的报告,欣赏他们选择的亚洲音乐作品;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2.学生个人反思和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亚洲音乐视频或音频;2.亚洲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3.亚洲各国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的介绍材料;4.班级计算机或移动设备。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展览,亲身体验亚洲音乐;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研究亚洲音乐并展开创作。
思考题:2.你对亚洲音乐的哪个国家或风格最感兴趣?为什么?。
初中音乐教案理解世界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初中音乐教案:理解世界音乐的风格与特点音乐是一门普遍而又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不同文化与地理区域的风格与特点。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了解世界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丰富音乐知识。
本文将根据初中音乐教案的要求,以清晰的段落来讲述世界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一、亚洲音乐的风格与特点亚洲是拥有悠久音乐历史的地区之一,其音乐风格与特点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1.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以流畅的旋律和独特的音色著称。
传统的中国音乐以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为基础,注重表现情感和描绘景色。
另外,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以礼仪与庄重为特点,它是皇室与贵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日本音乐日本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律和和声。
传统的日本音乐通常采用三弦琴、筝、笙等乐器,注重自然和宇宙的表现。
日本的古典音乐形式——雅乐,强调细腻、冷静和优雅。
3. 印度音乐印度音乐是另一个极具特色的亚洲音乐形式。
它通过复杂的旋律体系、特殊的音乐模式和嗓音技巧,以及丰富的即兴演奏来表达情感和塑造氛围。
传统的印度音乐运用了七个音阶的体系,而且音乐的演奏通常和舞蹈结合。
二、非洲音乐的风格与特点非洲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的大陆,其音乐具有独特而多样化的风格与特点。
1. 西非音乐西非音乐以鼓击乐为基础,以其复杂的节奏、活泼的旋律和多样的声音效果而著称。
传统的西非音乐强调群体合作和舞蹈,通常由演奏者和歌手共同呈现。
2. 中非音乐中非音乐在声音和节奏上十分独特,经常使用声音丰富多样的乐器,如木鼓、铜鼓、雨林打击乐器等。
中非音乐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它是社会和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南非音乐南非音乐富有活力和节奏感,常伴随着舞蹈和合唱。
它的特点是重视合唱、齐唱和集体的音乐表演,以及多个声部的合奏。
三、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与特点拉丁美洲是一个热情洋溢且多音乐样的地区,其音乐风格与特点代表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亚洲音乐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
2、欣赏《四岁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1、亚洲音乐概况及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的学习。
2、了解“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的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CD五、课时安排一个课时1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印度歌曲。
)六、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我们听到一首热情奔放的歌曲,大家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吗?生:师:对,它是一首印度歌曲,那么印度属于亚洲还是非洲? 生:师:印度属于亚洲国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进行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
(三)新授1、亚洲音乐概况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区、西亚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东亚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家。
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的2 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
东亚音乐的最大特征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音乐美。
南亚音乐: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阿富汗和不丹等国家。
亚洲音乐发展历史以及现状的研究亚洲地区是世界上音乐文化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亚洲音乐正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
亚洲音乐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乐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印度古典音乐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伊斯兰教和波斯音乐也对亚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代的亚洲音乐变革可追溯到19世纪晚期,当时西方音乐被引入亚洲地区。
这个时期的亚洲音乐家探索了西方音乐和本土音乐的融合,创造了新的音乐风格,比如印度的“Raga Rock”和日本的“演歌”,使得古老的亚洲音乐与现代音乐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互动。
20世纪上半叶,亚洲音乐发生了更为根本的转变。
在中国,以毛泽东的领导为主导的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大规模的文化革命,这对亚洲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其他亚洲国家,政治领导人也采取类似的措施,这导致亚洲音乐的发展受到了挑战。
然而,在当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多元文化日益受到重视。
亚洲音乐也经历了一次复兴。
亚洲新生代音乐家创造出了很多全新的音乐风格,同时接受了西方音乐的影响,使得亚洲音乐更加多元化。
例如,印度现代流行音乐是由印度古典和西方乐曲的融合而成的。
在韩国,K-pop已经走向了全球市场,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音乐流派之一。
亚洲音乐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多个国际音乐节上,来自亚洲的音乐家参加了演出。
同时,亚洲音乐在数字平台上也获得了大批粉丝。
例如,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音乐在2019年IPO时,市值达到了25亿美元,凸显了亚洲音乐市场的潜力。
总之,亚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它始终是多元文化的产物。
随着亚洲地区的发展,亚洲音乐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全球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亚洲的音乐你了解多少呢?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亚洲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东亚: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
如以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当然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
东亚音乐文化区在音乐审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的音乐美。
在音乐形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的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东南亚: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受伊斯兰和后周文化的而影响。
泰国、印尼的古典音乐部分采用七声音阶。
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
甘美兰音乐大都采用有半音和无半音的两种五声音阶,但它的律制(即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与12平均律不同,有点接近五平均律,初听时不很习惯。
演奏甘美兰时还要遵循一种称为帕台特的调式,它与印度的拉格相类似,表现不同的情绪要采用不同的帕台特。
甘美兰乐队中还有少量的歌唱家。
甘美兰音乐甚至是西方人眼中亚洲的代表。
1、音律倾向平均:虽然东南亚各国音乐使用世界其他地区也采用的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但也有把一个八度划分为七个大致相同距离音程的“七平均律”和把一个八度划分为五个大致相同距离音程的“五平均律”。
“七平均律”在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都有运用,而“五平均律”则主要在印度尼西亚运用。
用“五平均律”所构成的五声音阶叫“平均五声音阶”,它是东南亚音乐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五声音阶。
亚洲音乐鉴赏教案初中课程名称:亚洲音乐鉴赏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欣赏亚洲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到亚洲音乐的独特魅力,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1. 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欣赏亚洲音乐作品《茉莉花》、《阿里郎》、《印度之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亚洲音乐作品《茉莉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
2. 教师简要介绍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亚洲音乐作品(15分钟)1. 教师播放《阿里郎》,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朝鲜音乐的特点。
2. 教师播放《印度之歌》,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印度音乐的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首歌曲的异同,加深对亚洲音乐风格的理解。
三、讨论与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欣赏的亚洲音乐作品的感受和心得。
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分享。
3. 教师总结并点评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欣赏亚洲音乐。
四、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课后欣赏其他亚洲音乐作品,如中国民歌、日本民谣等。
2.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加深对亚洲音乐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巩固对亚洲音乐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亚洲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3.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以及对亚洲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资源:1. 亚洲音乐作品的相关音频和视频资料。
2. 亚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的介绍资料。
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亚洲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