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冯世君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57
课题:《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教学内容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一节包括三方面知识:生物圈的范围、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于本节知识内容的教学,课标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难度不大,但是课堂容量却很大。
但是只要抓住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生物学习至此,学生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也了解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本节课在学生知道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前提下将教材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融合到一个主题活动中,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课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小组活动、自由讨论、音视频情感熏陶让学生对于生物圈的整体性认知不断深化,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圈、保卫家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核泄漏的视频,初步认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比较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认识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培养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2.通过类比足球与地球,生物圈与一张纸以及结合视频交流,阐明生物圈的范围,发展演绎与推理、归纳与总结等科学思维。
3.基于课前学生收集关于生态系统的资料结合图片,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辨别各个生态系统的异同,培养小组协作、合作交流能力。
4.通过理解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能够理解、宣传环境保护的策略。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教学难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提问法启发学生思考学习,运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进行相关授课;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以学生的交流讨论贯穿本节课的始终。
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引发思考【播放视频】以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放事件作为背景情境,师生共同回顾和简述福岛的核废水事件,小组讨论探讨福岛的核废水可能引发的后续危害,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划出此时认知中的核废水危害的范围大小。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讲义一、什么是生态系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相互关联的生物和环境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个独特的系统,这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生物社区”,里面住着各种生物居民,还有它们生活的环境。
生态系统可以小到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草、鱼、虾、微生物,以及水、泥土、阳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池塘生态系统。
也可以大到一片森林,森林中的树木、花草、各种动物,以及土壤、气候等,形成了森林生态系统。
简单来说,生态系统包括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比如绿色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消费者,像各种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生产者提供的能量和物质;还有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它们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利用。
非生物部分则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根据环境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森林里有高大的树木,它们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森林还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草原生态系统草原一望无际,是许多食草动物的家园。
草原上的草类是主要的生产者,牛、羊、马等动物是消费者。
草原生态系统的气候较为干燥,降雨量相对较少。
3、海洋生态系统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是一个巨大而神秘的生态系统。
海洋里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应有尽有。
海洋还调节着全球的气候,影响着地球的温度和降水。
4、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池塘等。
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适应了淡水环境,例如鱼类、水草等。
它们对于维持水的质量和生态平衡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5、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蓄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功能。
湿地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如候鸟、水禽、两栖动物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讲义一、什么是生态系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物和环境组成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可以小到一个池塘,大到一片森林或者海洋。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池塘生态系统,里面有鱼、虾、水草、微生物等等。
鱼吃小虾,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和食物。
池塘里的水、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也在影响着这些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再比如一片森林生态系统,树木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各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是消费者,它们以其他生物为食;还有分解者,比如真菌和细菌,它们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利用。
森林里的土壤、气候、水源等同样是这个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
总之,生态系统就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从环境的性质和特点来分,有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能为大量的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草原生态系统则以草本植物为主,是许多食草动物的家园。
荒漠生态系统条件恶劣,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也有一些特殊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物生存。
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巨大的生态功能。
淡水生态系统如河流、湖泊等,也是许多生物的生存场所。
湿地生态系统,像沼泽、泥炭地等,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能够蓄水、净化水质,也是许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未受干扰的河流等;人工生态系统则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组成成分:生产者: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二难点和重点
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反思:。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讲义一、什么是生物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存在着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生命支持系统,那就是生物圈。
生物圈,简单来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它涵盖了从海平面以下约 11000 米的深海热泉,到海拔超过 8800 米的珠穆朗玛峰之巅;从炎热的赤道地区到寒冷的两极地带。
它包括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是生物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圈中的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几乎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岩石圈则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生长的场所。
二、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之所以被称为最大的生态系统,原因众多。
首先,从空间范围上看,它的广阔几乎是无边无际的。
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只要有生命存在的地方,都属于生物圈的范畴。
其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我们所熟知的任何一个单一的生态系统,比如森林、草原或者海洋生态系统。
其次,生物圈包含了极其丰富的生物种类。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可能多达数百万种甚至更多。
从微小的细菌、病毒,到巨大的鲸鱼、大象;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在生物圈中共同生存、繁衍和相互作用。
再者,生物圈中的生态过程和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多样。
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竞争、共生等各种关系。
例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狮子捕食羚羊,羚羊吃草,而草又依赖于土壤中的养分和阳光进行生长;同时,生物与环境之间也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动物则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在整个生物圈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又精密的生态网络。
此外,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的能力。
当某个物种的数量过多或过少时,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反馈机制,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物种数量逐渐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能够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全面了解和认识各类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植物光合作用每天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森林的根系发达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森林的枝叶能够截留一部分雨水,大大减缓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枯枝落叶可以吸收和贮存雨水,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因此森林被人们称为“绿色水库”。
2、草原生态系统:草原降雨量相对较少,气候干旱,因此与森林地区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要少得多,群落结构简单。
3、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共同构成,海洋生物主要常受到阳光、温度、海水盐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动物种类多。
4、淡水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等。
它们主要由淡水水域和淡水生物构成。
5、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沼泽最具有代表性。
其由周围湿地及沼泽生物构成。
湿地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调节气候、补给地下水源的作用。
6、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人为因素形成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作物为主,动物种类较少。
其自动调节能力很差,如果没有人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就会退化消失。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存在着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神奇的系统,那就是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它涵盖了从深海到高山、从极地到赤道的广泛区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比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而生物圈则是将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包含在内,其范围之广简直超乎想象。
从大气圈的底部,到水圈的大部,再到岩石圈的表面,处处都有生命的存在。
大气圈中的氧气、氮气等气体,为生物提供了呼吸和生存的必要条件;水圈中的水资源,是生命之源,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水;岩石圈则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生长的场所。
生物圈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则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微生物则在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
比如,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被兔子吃,兔子又被狐狸吃,狐狸可能还会成为狼的食物。
这样的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了食物网。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之间不断传递和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同时,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还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当外界干扰在一定范围内时,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保持相对的稳定。
比如,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如果某些树木因为病虫害而死亡,其他树木可能会更快地生长,填补空缺;食草动物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随着植被减少,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其数量也会相应下降,从而使生态系统重新达到平衡。
然而,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当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干扰超过了一定限度,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