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假波的分析与判断
- 格式:pdf
- 大小:327.03 KB
- 文档页数:3
常见故障波形图的关键点识别及分析【电源⽹】本⽂以常见事故波形图为例,介绍故障波形图⼏个关键点识别和分析⽅法,从中了解相关故障信息和保护等设备的动作⾏为,以便快速帮助管理部门确定故障性质和制定事故处理⽅案,及时恢复送电。
⽬前,国内的⾼压或超⾼压保护对于多数的故障均可以做到在0.1S以内切除故障,甚⾄可以达到⼏个毫秒,故障过程是⾮常短暂的。
但各种故障被切除后,根据《电⼒⽣产事故调查规程》规定在⼀定时间范围,必须明确故障设备是否能否恢复送电,超时否则算电⽹事故处理。
为此需要了解故障前及故障时的全过程,判断事故性质。
其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法是快速读懂故障波形图来了解故障发⽣的全过程。
即了解故障过程中电流、电压幅值和相位,故障性质、故障的持续时间,以及保护、断路器的动作时间等信息。
⼀、故障波形图录取现状电⼒系统的各种故障信息必须通过专⽤故障录波器或保护本⾝动作报告记录。
⽬前现场采⽤的均是微机保护和微机故障录波器,它主要由故障启动、信息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波形输出等部分组成。
不论是保护或是专⽤的故障录波器启动主要是利⽤故障特征明显的电⽓量来启动⼯作,⼀般的启动量有电流、电压突变量启动,电流、电压越限启动,频率变化量启动及开关量启动等。
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般不作滤波处理,尽可能地保持故障信息真实性和实时性。
信息数据主要有两种类型,⼀种为记录电流、电压瞬时值的交变信号,⼀种为反映正负跃变的开关量信号。
为了便于分析故障,信息数据⼀般包括故障前的⼀部分和故障的全过程,反映电流、电压变化的瞬时值波形及反映电位变化的开关量均采⽤同⼀时标绘制。
输出部分包括简要分析报告、重要故障信息数据及故障全过程波形图、输出波形的幅度及多少可根据需要在显⽰和打印输出时设定。
⼆、关键点识别与分析在现场使⽤的保护⽣产长家较多,型号亦很多,各种型号的保护故障波形图结构不尽相同,标注信息的⽅式也差别很⼤,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两⼤部分,第⼀部分是故障分析简报,第⼆部分为故障波形图信息。
波谱图的分析原理,方法和典型实例分析〔荆州市神舟纺织〕欧怀林一·波谱图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⑴.机械波在波谱图中,呈现“烟囱”柱形状,在一个或多个频道上出现。
当宽度占据二个频道时称为双柱机械波;超过二个频道以上时称为多柱机械波。
⑵.机械波长计算公式:a.牵伸倍数法:λ=πDxE。
λ-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的波长;Dx-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的直径;E-输出罗拉〔前罗拉〕到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的牵伸倍数。
b.传动比法:λ=πD1i。
λ-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的波长;D1-输出罗拉〔前罗拉〕的直径;i-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到输出罗拉〔前罗拉〕之间的传动比。
c.速度法:λ=V/n。
λ-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的波长;V-出条速度;n-产生机械波的回转部件的转速。
下列图为典型的机械波波谱图:下面几张图例为前道工序产生的机械波,随后道工序牵伸后其波长变化情况:上图为并条胶辊产生的机械波波谱图。
上图为对应的粗纱波谱图。
上图为对应的细纱波谱图。
⑶.机械波危害程度的评价:当基本波谱上的峰高超过该峰所在波长处基本波谱高度的50%时,会对织物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连续两个或者多个机械波,其波峰必须叠加后来评价。
机械波产生的疵点绝大多数呈现为规律性,机械波波峰越高,曲线图上的振幅就越大,疵点在布面表达越明显。
⑷.牵伸波在波谱图中,跨越三个或三个以上频道,形成像小山形隆起状的波形。
⑸.牵伸波计算公式:λ=KEL W。
E-输出罗拉到产生牵伸波部位的牵伸倍数;L W-纤维的平均长度;K-。
⑹.牵伸波危害程度的评价:牵伸波波峰越高,曲线图上的振幅就越大,疵点在布面的表达越明显。
牵伸波波长不像机械波波长那样基本固定,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故触发多个频道,形成小山包状的波形。
典型的牵伸波波谱图如下:2.波谱仪及各种波形分解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基于经济性的考虑,波谱仪对波谱的识别分析是建立在正弦波的基础上的。
而纺纱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波大多数是不完全遵循正弦规律波动的。
浅谈能见度不良中的航行及雷达假回波的辨认航行在或接近能见度不良的水域时相互用视觉看不见,给航行安全带来不利因素,加之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海上航行船只大量增加,使得海上安全航行风险加大。
但以往的事故案例表明,发生海上碰撞事故基本都与人的因素有关,尤其是能见度不良时发生事故的频率大大增多。
但主要原因就是责任心不强、采取措施不当。
只要每个驾驶人员加强责任心,认真瞭望,正确避让,采取合理的安全航行措施,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目前又正值中国沿海的雾季,我们面临着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或其附近航行时应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1.进入能见度不良水域前的准备工作驾驶员在接近能见度不良的水域时应立即及早报告船长,通知机舱备车,布置人员了头,使用VHF 发布航行警告,同时备好并开启雷达等,船长接到驾驶员的报告应立即赶到驾驶台监督驾驶员的操作,必要时要亲自指挥,这些都是不能疏忽的。
能加度不良时的航行,不同于一般情况,一定要以安全航速行驶,注意鸣放及守听雾号,谨慎驾驶。
2.能加度不良时的避碰措施2.1使用安全航速行驶能加度不良时发生的事故大多由于没有使用安全航速,而且航速过高。
因航速过高,可用于判断局面和碰撞危险以及采取措施的时间就短。
而能见度不良时,因用视觉不能发现来船,而用雷达观测他船又不那么直观,判断动态只能靠雷达或作图以及通过雷达观测他船方位、距离变化来实现。
规则提到,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安全航速行驶,以便留有足够时间来估计、判断局面,采取有效的避碰行动,并能在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距离以内将船停住。
从而达到避碰的目的。
在决定安全航速时,应考虑当时能见度情况,风、浪和流的情况,船舶的通航密度,包括渔船和其他船舶的密集程度,船舶的操纵性能(冲程、舵效、旋回要素、倒车功率以及换向快慢等),还有雷达设备的效能和局限性以及使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等等。
一般认为在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用停车能在雷达上第一次发现来船的最小距离的五至六分之一的距离上将船停住的航速,可作为安全航速。
TM各波段分析D组合模拟出一副自然色的图象。
有时用于海岸线的研究和烟柱的探测。
2、TM453(RGB):2个红外波段、1个红色波段。
对内陆湖泊及河流分辨清楚。
植被类型及长势可由棕、绿、橙、黄等色调分别。
能区分土壤含水量(水分越多则越暗)。
用于土壤湿度和植被状况的分析。
也很好的用于内陆水体和陆地/水体边界的确定。
(水体对B4近红外波段有较强吸收作用)3、TM742(RGB):植被基本都是绿色,城市呈现品红色或紫色,草地淡绿色,森林深绿色(针叶林色调比阔叶林暗)。
能区分土壤和植被的含水量。
适用于水/陆边界划分、土/植被边界划分,但不适于植被分类。
土壤和植被湿度内容分析;内陆水体定位。
植被显示为绿色的阴影。
(叶绿素对B4近红外波段反射较强)4、TM432(RGB):标准假彩色。
植被呈现各种红色调。
深红色/亮红色为阔叶林,浅红色为草地等生物量较小的植被。
密集的城市地区为青灰色。
最适合用于植被分类。
红外假色。
在植被、农作物、土地利用和湿地分析的遥感方面,这是最常用的波段组合。
5、TM543(RGB):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的区分;陆地/水体边界的确定。
6、TM457(RGB):探测云,雪和冰(尤其在高维度地区)。
二、波段融合及专题应用:利用多波段图像之间的差异进行特征提取,可获得较多的信息量。
常用的方法有:灰度四则运算、假彩色合成、HIS 变换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简单地减少异物同谱现象,如在波长0 .63 μm 下,绿泥岩和褐铁矿的反射系数相同,但在0 .5 μm 下,其反射系数的差别却很大,可针对不同的遥感资料,根据岩石反射能力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波段,对岩石进行分类。
TM图像的光波信息具有3~4维结构,其物理含义相当于亮度、绿度、热度和湿度。
在TM7个波段光谱图像中,一般第5个波段包含的地物信息最丰富。
3个可见光波段(即第1、2、3波段)之间,两个中红外波段(即第4、7波段)之间相关性很高,表明这些波段的信息中有相当大的重复性或者冗余性。
波谱分析方法探讨张治,穆征(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介绍了纱条不匀在波谱图上的形态特征,通过对波谱图上机械波的分析,论述了针对罗拉、齿轮、轴、隐波、假波等五种不同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的机械波波长计算的典型算法,最后结合生产实践,对波谱分析方法和程序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波谱图;机械波;波长;分析;总结条干均匀度仪作为评价纱线质量的先进仪器,不仅用来测定纱线的变异系数和常发性纱疵数,还提供不匀曲线图和波谱图。
通过波谱分析,可以达到三个目的:(1)通过对波形特征的判断,了解纱条不匀的性质;(2)通过对不匀波幅度和波长的判断,预测可能对布面外观的影响程度;(3)通过对牵伸波和机械波的分析,确定产生疵点的工序及故障部位,及时找出纺纱工艺的不足或机械缺陷;为迅速改进工艺、调整机械状态提供依据。
利用波谱分析技术诊断纺纱设备故障已成为生产中的一项日常工作。
1 波谱图的形态特征波谱图是纱条不匀率的大小(振幅)随波长变化的图形,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图1 纱条波谱图1.1 理想波谱图即使在所有纤维等长、等细的理想条件下纺纱,纤维在纱条中完全伸直平行,也不能得到粗细完全一致的纱条。
这是因为纤维沿纱条的长度方向上呈随机分布(泊松分布),此时纱条有一最低的理论不匀率。
与之相对应,此时的波谱图为理想波谱图,如图1(A)虚线所示。
1.2正常波谱图在纺纱过程中,纤维不可能全部被松解分离,纱条中仍有缠结纤维和棉束,纤维在纱条中也不可能完全伸直平行,使得纱条不匀率在所有波长范围内均有所增加,此时的波谱图称为纱条的正常波谱图。
如图1 (B)所示。
1.3 牵伸波在纺纱过程中,由于牵伸元件工作不稳定以及牵伸工艺不合理,使得在牵伸区内对浮游纤维控制不良,纤维变速点分布不稳定,产生的非周期性不匀,称为牵伸不匀或牵伸波,一般在波谱图上表现为3个频道以上的山包形突起,如图1(C)所示。
1.4 机械波纺纱机械上与牵伸有关的回转部件的运转状态不正常或机械零部件的缺损,会造成纱条的周期性条干不匀,在波谱图的相应位置上就会出现一烟囱状突起,称为机械不匀或机械波。
超声波检测钢结构焊缝中伪缺陷波的判别【摘要】针对钢结构厚板的自动焊对接焊缝中会出现的特殊超标反射回波,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种超标反射回波是伪缺陷波。
分析了产生此种伪缺陷波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自动焊对接焊缝;伪缺陷波;波形转换超声波检测是利用材料以及材料中缺陷的声学性能差异对超声波传播波形反射情况和穿透时间的能量变化来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超声波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穿透力强、对人体无害等优点。
但由于常规超声波检测对缺陷的显示不直观,检测技术难度大,导致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有丰富经验的检测人员进行操作。
在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中,若检测人员发生误判,将伪缺陷波判断为缺陷波,将会导致焊缝重焊甚至构件报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常见的伪缺陷波类型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时,超声波检测仪除了显示缺陷回波以外,还会显示伪缺陷波。
所谓伪缺陷波是指焊缝中非缺陷造成的回波反射信号。
伪缺陷波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类:(1)仪器、探头杂波由于仪器、探头连接性能的影响,在仪器屏幕上会出现脉冲幅度高且宽的信号,可以通过重新连接、更换探头、降低增益的方法消除影响。
(2)耦合剂反射波如果探头角度较大,并且增益较大时,探头发出的一部分能量会转换成表面波,这种表面波传播到探头前沿耦合剂堆积处,也造成反射信号。
遇到这种信号时,只要探头固定不动,用手擦掉探头前面的耦合剂时,信号就会消失。
(3)沟槽回波在多道焊的焊缝表面会形成一道道沟槽,当超声波扫查到沟槽时,会引起沟槽反射。
此时,用手蘸取耦合剂在沟槽处轻轻敲击,回波会上下跳动;或者根据回波在仪器显示屏上的位置计算出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如果与沟槽的位置相同,长度也相等,则可判断为沟槽反射波。
但是,手工焊沟槽由于大小、深浅不规则不均匀,在实际检测中,容易与焊缝下半部的缺陷回波(如:未焊透)相混淆。
图1伪缺陷波类型(4)焊角回波焊缝一般有一定的余高,余高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角,由焊角产生的回波称为焊角回波。
作业可视化指导书产品型号 全系列 零(部)件号通用工序号产品名称挖掘机零(部)件名称 工作装置、下部机构 工序名称 检验健康安全环保规范正确穿戴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劳保鞋设 计(日期)审 核(日期)会 签(日期)批 准(日期)共 页第 页标 记处 数更改文件号签 字日 期超声波探伤常见缺陷的识别及缺陷回波类型显示 一、常见缺陷回波 1、气孔:单个气孔回波高度低,波形稳定,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大致相同,稍一移动探头就消失。
密集气孔为一族反射波,其波高随气孔的大小而不同,当探头作定点转动时,会出现此起彼落的现象,如右图32、夹渣:点状夹渣的回波信号与点状气孔相似。
条状夹渣回波信号多呈锯齿状,反射率低,一般波幅不高,波形常呈树枝状,主峰边上有小峰,探头平移时波幅有变动,从各个方向探测,反射波幅高度不相同,如右图1。
3、未焊透:在板厚双面焊缝中,未焊透位于焊缝中部,声波在未焊透缺陷表面上类似镜面反射,用单斜探头探测时有漏检的危险。
对于单面探测根部未焊头,类似端角反射。
探头平移时,未焊透波形稳定。
焊缝两侧探伤时,均能得到人致相同的反射波幅,如右图1。
4、未熔合:当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其表面时,回波高度大,当探头平移时,波形较稳定,两侧探测时,反射波幅不同,有时只能从一面探测,如右图1。
5、裂纹:一般来说,裂纹回波较大,波幅宽,会出现多峰。
探头平移时,反射波连续出现,波幅有变化,探头转动时,波峰有上下错位的现象,如右图2。
图1: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图3:气孔图2:裂纹。
TM图像波段介绍一、各波段特征:1、TM1 0、45-0、52um,蓝波段,对水体穿透强,对叶绿素与叶色素反映敏感,有助于判别水深及水中叶绿素分布以及水中就是否有水华等、2、TM2 0、52-0、60um,绿波段,对健康茂盛植物的反射敏感,对力的穿透力强,用于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按绿峰反射评价植物的生活状况,区分林型,树种与反映水下特征、3、TM3 0、62-0、69UM ,红波段,叶绿素的主要吸收波段,反映不同植物叶绿素吸收,植物健康状况,用于区分植物种类与植物覆盖率,其信息量大多为可见光最佳波段,广泛用于地貌,岩性,土壤,植被,水中泥沙等方面、4 、TM4 0、76-0、96UM 近红外波段,对绿色植物类别差异最敏感,为植物通用波段,用于牧师调查,作物长势测量,水域测量、5、TM5 1、55-1、75UM,中红外波段,处于水的吸收波段,一般1、4-1、9UM内反映含水量,用于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分善研究,作物长势分析,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用长势的能力、易于反映云与雪、6、TM6 1、04-1、25UM热红外波段,可以根据辐射响应的差别,区分农林覆盖长势,差别表层湿度,水体岩石,以及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热特征,进行热制图、7、TM7 2、08-3、35UM,中红外波段,为地质学家追加波段,处于水的强吸收带,水体呈黑色,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岩石的热蚀度,探测与交代岩石有关的粘土矿物、二、波段组合:1、TM321(RGB):均就是可见光波段,合成结果接近自然色彩。
对浅水透视效果好,可用于监测水体的浊度、含沙量、水体沉淀物质形成的絮状物、水底地形。
一般而言:深水深兰色;浅水浅兰色;水体悬浮物就是絮状影象;健康植被绿色;土壤棕色或褐色。
可用于水库、河口及海岸带研究,但对水陆分界的划分不合适。
这种RGB组合模拟出一副自然色的图象。
有时用于海岸线的研究与烟柱的探测。
2、TM453(RGB):2个红外波段、1个红色波段。
即时图中的十各波形:(七)假升波一、名词解释:假升波假升波是指当日股价在盘中拉升的过程中出现持续无量攻击的波动特征。
因这一波动特征而形成的即时波形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升波”。
假升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早盘假升波,另一种是盘中假升波,均是由主力机构在盘中拉升过程中因通过持续对敲手段拉抬股价所引发的攻击性结果。
假升波也是一种攻击性波动特征。
和攻击波所不同的是,假升波并非由主力持续投入资金买入的结果,而是完全由主力通过对敲手段拉抬股价的结果。
表现在盘口,在拉升过程中,完全缺乏成交量的有效配合。
所以,这也是判断股价是否假升的重要特征。
二、假升波的成因假升波是由主力机构在盘中拉升过程中,因通过持续对敲手段拉抬股价所引发的攻击性结果。
主力在早盘或盘中其它时间段故意拉升股价,但拉升时明显没有放量,乃是主力对敲操盘行为。
由于主力并未用心主动攻击,故此类走势称之为“假升波”。
假升波是股价下跌前的障眼法,在早盘这一时间段较为常见。
该走势一般多发生在股价见顶阶段、盘头阶段和下跌初期这三个阶段。
假升波并非由主力持续投入资金买入的结果,而是完全由主力通过对敲手段拉抬股价的结果。
表现在盘口,在拉升过程中,完全缺乏成交量的有效配合。
三、假升波的内部量价结构与临盘表现形式1、波形特征:A、波形长度一般比较短小,单一波形升幅不会超过3个百分点。
B、波形陡峭,坡度呈45度或60度斜角。
C、波形比较流畅平滑。
D、波形结构一般在三个波段以内。
最常见以两个波段为主。
2、量价结构A、均价线与股价走势曲线乖离较大。
B、五档买卖盘口较少出现大单或特大单委托现象。
C、盘口即时成交量会出现单笔大单或多笔大单。
D、量峰峰值呈横向放大特征,纵向高度较小,量能呈现稀松不紧凑的特点。
四、假升波对应的量峰形态分析1、早盘假升波:A、开盘时容易出现单笔大单和特大单成交现象。
B、开盘10分钟内,五档买卖盘口出现大单和特大单委托现象。
开盘15分钟后,开始减弱。
C、盘口即时成交量会出现单笔大单或多笔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