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1
《七年级上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教案合并同类项【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意义,学会合并同类项。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教学难点】:学会合并同类项【教学工具】:投影仪、自制胶片、直尺◆教学情景导入1.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个生活场景:教室里非常混乱,有书本、扫把、粉笔等东西,问学生如何整理。
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将扫把放到一起,将书本摆放整齐…。
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存在于生活中。
由学生举例在生活中那些运用到归类方法。
2.教师:我想和同学们进行一场比赛,看谁最快得到答案,你们愿意吗?学生:(很好奇、兴奋)愿意。
出示题目:求代数式—4x2+7 x + 3 x2 —4 x + x2的值,请一学生任意说出一个一至两位整数,教师和另一学生比赛,结果教师很快说出答案。
在学生的惊讶声中教师说:“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了这节课后你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算得那么快了。
”(用师生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3.根据某学校的总体规划图(单位:m),计算这个学校的占地面积。
提出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
提问: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一样,那么是不是又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等式:100a+200a+240b+60b = (100+200)a+(240+60)b---①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使其从中发现规律、联系。
出示:由等式我们可以知道,计算100a+200a ,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a;计算240b+60b ,可以先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再乘以b 。
(创设问题情境,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通过启发提问,构造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并自然引出课题。
)◆教学过程设计1、引导学生观察P/116的图3-6图中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8n+5n 或(8+5)n 从而8n+5n=(8+5)n = 13n -----②议一议:100a 和200a 、240b 和60b 、 5ab 2和 -13ab 2、 -9x 2y 3和5x 2y 3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再讨论,如学生确实有困难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可以提问: 含有的字母相同吗?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吗?概括出同类项概念:在刚才引例中左边多项式中,各个项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 并 同 类 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会识别同类项,理解同类项的理论依据,并会把一个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领会和感悟同类项的定义及法则,体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别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难点】:合并同类项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导语一 前面我们学过多项式的项,多项式3x 2y-4xy 2-3+5x 2y+2xy 2+5共有6项,分别为3x 2y ,4xy 2,3,5x 2,+2xy 2,5。
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在多项式的各项中也可以把具有相同特征的项归为一类,你认为上述多项式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呢?导语二 如图,在长为a ,宽为b 的长方形空地的中间,有一块长为21a ,宽为31b 的长方形花圃,在长方形空地的其余地方种了草,试问:草地的面积是多少?【提示】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回答问题。
答案为ab-61ab 。
【想一想】ab-61ab 能再化简吗?多项式的化简能不能像银行职员数钞票时,把100元票面、50元票面、20元票面、10元票面…的人民币分类来数呢?本节课我们研究“合并同类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索1.同类项的定义【探究】由分配律知2x+5x=(2+5)x ,但是不是所有的单项式都可以合并呢? 2元人民币+5元人民币=5美元吗?请阅读教材,并讨论“满足什么条件的单项式可以合并”,再运用新知识化简ab-61ab. 【建议】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了解同类项及符合同类项的两个条件,并理解合并同类项的理论依据。
2.同类项合并的特点【归纳】(1) 同类项的定义(条件)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是一种运算)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不变。
(3) 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试一试】1).回答判断下列各组中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①2x 2y 与5x 2y ②31xy 3与-4xy 3 ③4abc 国内4ab ④21ab 2与31a 2b ⑤mn 与-mn ⑥x 2与23 ⑦-3与21 2).写出下列多项式的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篇一:合并同类项优质课比赛教案2.2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会准确合并同类项。
数学思考:经历类比数的运算研究式的运算的过程,理解“数学通性”,体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通过不断的问题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形成反思的意识。
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观点,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教学难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是多少?(单位:千米)100t+252t类比数的运算,我们应如何化简100t+252t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复习: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并表示)(a+b)c=ac+bc 2、探究1 算一算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100×2+252×2= ____________________100×(-2)+252×(-2)=_______________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道理100t+252t=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2 填空:(1)100t-252t=(100-252)t=(-152)t=-152t (2)3x2+2x2=(3+2)x2=(5)x2=5x2(3)3ab2-4ab2=(3-4)ab2=(-1)ab2=-ab2上述运算中:项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左边的两项有什么共同点?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着重强调同类项的特征:(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特别:(3)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