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5年9月11日)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偿债能力评估中担保的计算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偿债能力评估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通过对比计算,得出结论:在担保的计算过程中一般应采用先计算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再计算担保人的偿债能力的方法,以获得偿债能力最大值。
一些例外的情况则需经计算后加以确定。
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债权前,为了获得债权的公允价值,通常会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偿债能力评估。
企业偿债能力评估,是指对债务企业以现有资产偿还特定债务的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并以其未来经营收入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的行为。
企业偿债能力评估的对象主要为债务企业,也包括债务责任第三方,即有效保证期内的贷款保证方。
资产管理公司除了对债务人具有财产请求权外,对时效尚存的担保人也同样具有财产请求权。
债权总体的偿债能力应为债务人的清偿能力和保证人的清偿能力之和。
因此评估前期工作很重要的一条是根据法律意见书,将担保的方式和时效明晰,以利于评估价值判断。
担保的方式不同,计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五种方式。
在偿债能力评估中涉及的形式主耍为前两种。
一般来说,对债务企业偿还特定债务的能力进行评估,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即假设清算法和信用评价法。
但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具体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一、抵押如果抵押不存在瑕疵,可先行对抵押物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通常采用成本法、市场法或收益法。
如果抵押物评估值高于债权金额,则进行抵押物处置时,应返还债务人高于债权部分的金额。
这种情况下的偿债能力即为100%.如果抵押物评估值低于债权金额,债权人对抵偿后的剩余债权仍具有财产请求权。
在这种情况下,需对债务人整体进行偿债能力评估。
如果债务人没有其他清偿能力,债权即为相应抵押物所对应的物权。
可用作抵押的财产包括:房屋及其他地上定着物、机器设备、车辆等固定资产以及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
对于固定资产的评估可以采用成本法、市场法或收益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管理制度)我国现⾏农村宅基地使⽤权制度的梳理(管理制度)我国现⾏农村宅基地使⽤权制度的梳理宅基地和耕地是⼴⼤农民得以安⾝⽴命、实现“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这壹基本⽣存保障的俩⼤⽀点,宅基地和耕地的所有权或⽤益权制度,也因之成为保障⼴⼤农民的⽣存利益的根本性制度。
于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史上,倡议或实施不同的宅基地和耕地制度,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变迭,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向均有着⼗分巨⼤的影响。
事实上,我国新近三⼗年的改⾰开放进程便是由上世纪七⼗年代末期开始的以“分产到户”为表征的耕地制度的改⾰开始的,且由此衍⽣和推进了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明建设,其成功有⽬共睹。
能够说,建⽴和健全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以及耕地、林地、草地等农业⽤地制度,事关我国⼋亿多农民的⽣存品质,事关我国农村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局,也事关⽬前正紧锣密⿎地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于农业⽤地⽅⾯,我国于2002年通过了《农村⼟地承包运营法》,⽤法律的形成明确地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长期⽽有保障的⼟地使⽤权,且就农村⼟地承包运营权的取得、保护和流转等作了全⾯系统的规定;但于农村宅基地⽅⾯,虽然新分布的《物权法》于第三编“⽤益物权”专章规定了“宅基地使⽤权”制度,且于第壹百五⼗⼆条对宅基地使⽤权作了法定定义,即“宅基地使⽤权⼈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地享有占有和使⽤的权利,有权依法利⽤该⼟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但根据第壹百五⼗三条“宅基地使⽤权的取得、⾏使和转让,适⽤⼟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的规定,宅基地使⽤权制度⽬前仍显得零散、紊乱,缺乏系统性和周全性。
本⽂拟通过对现⾏宅基地制度的梳理,勾划其结构框架,进⽽论证其完善路径。
壹、对我国现⾏农村宅基地使⽤权制度的梳理经过对新中国建⽴以来我国现有全部涉及农村宅基地使⽤权问题的政策、法律、规章等[[1]这些政策、法律、规章等主要有1950年6⽉28⽇《⼟地改⾰法》、1954年《宪法》、1962年9⽉27⽇中共中央《农村⼈民公社⼯作条例修正草案》、1963年3⽉20⽇中共中央《关于对社员宅基地问题作壹些补充规定的通知》、1963年8⽉28⽇最⾼⼈民法院《关于贯彻执⾏民事政策⼏个问题的意见(修正稿)》、1979年2⽉2⽇最⾼⼈民法院《关于贯彻执⾏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见(节录)》、1981年4⽉17⽇国务院《关于制⽌农村建房侵占耕地的紧急通知》、1982年5⽉14⽇国务院《国家建设征⽤⼟地条例》、1982年2⽉13⽇国务院《关于发布村镇建房⽤地管理条例的通知》、1984年8⽉30⽇最⾼⼈民法院《关于贯彻执⾏民事政策法律若⼲问题的意见》、1986年《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及其后各次修正案、1990年1⽉3⽇国务院批转国家⼟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作请⽰的通知》、1995年3⽉11⽇国家⼟地管理局《关于印发确定⼟地所有权和使⽤权的若⼲规定的通知》、1995年《中华⼈民共和国担保法》、1998年11⽉4⽇《中华⼈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99年5⽉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地的通知》、2000年6⽉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城镇建设有关政策》、2001年3⽉30⽇国发6号《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意见的通知》、2004年《中华⼈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2004年国发28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严格⼟地管理的决定》、2004年11⽉2⽇国⼟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的通知、2005年12⽉3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意见》等。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5]国土[籍]字第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为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和《担保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现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一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为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和《担保法》,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现就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集体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抵押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所使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登记规定如下:一、抵押登记应当以土地使用权登记为前提。
经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其他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二、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必须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批准登记之日起生效。
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土地抵押权不受法律保护,土地使用权亦不能作为抵押财产进行处置。
三、办理抵押登记应当符合下列程序:1、集体土地所有者出具同意抵押的证明;2、对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地价评估;3、确认土地估价结果;4、抵押双方签订抵押合同;5、申请抵押登记;6、审核、登记;7、核发抵押证明书。
四、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须经被抵押土地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同意,并出具书面证明。
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出具的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应包括:在实现抵押权时同意按法律规定的土地征用标准补偿后转为国有土地;征地费是否作为清偿资金等内容。
集体土地所有者在出具同意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书面证明前须将土地抵押有关事项在村农民集体内部履行合法手续。
2010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1 答案:√解析:法规考核点。
《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国土资源部第22号令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本规定所称需报政府批准的事项,是指依法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但主要由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事项,包括拟定或者修改基准地价、组织编制或者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拟定或者修改区域性征地补偿标准、拟定拟征地项目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拟定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方案等。
2. 答案:X解析:法规考核点。
《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3. 答案:X解析:法规考核点。
国土资源部令第21号《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拟出让地块的情况,按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规定,对拟出让地块的土地价格进行评估,经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集体决策,合理确定协议出让底价。
协议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协议出让最低价。
4. 答案:√解析:法规考核点。
《土地登记规则》(1995年12月18日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同一宗地多次抵押时,以收到抵押登记申请先后为序办理抵押登记和实现抵押权。
5. 答案:√解析:法规考核点。
《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产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 44号)规定。
二、明确企业的国有划拨土地权益。
为支持和促进企业改革,企业改制时,可依据划拨土地的平均取得和开发成本,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作为原土地使用者的权益,计入企业资产。
6. 答案:√解析:基础考核点。
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出发,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产业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和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规划和计划),对城市土地市场进行干预,以达到抑制土地投机、维护土地市场稳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土地收益的目的。
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一》章节基础练习第四章不动产评估不动产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分类单项选择题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造物,人们一般不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活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筑物的是()。
A.烟囱B.水井C.道路D.公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广义的建筑物是指人工建造的所有建造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
构筑物是指房屋以外的建造物,人们一般不在其中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如烟囱、水井、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
选项D属于房屋。
单项选择题不动产评估的常用术语中,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总建设用地面积之比,指的是()。
A.容积率B.用地面积C.建筑面积D.建筑密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总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通一平”中“五通”的是()。
A.通信B.通道路C.通电力D.通燃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五通一平:通路、通电、通信、供水、排水及场地平整。
多项选择题下列对不动产评估常用术语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开间通常指房间长度B.进深通常指房间长度C.净高等于层高减去楼板厚度D.层高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E.绿地率是用来描述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正确答案:BCDE答案解析:开间通常指房间宽度,进深通常指房间长度。
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
多项选择题根据不动产用途对不动产进行分类,下列属于特殊不动产的有()。
A.机场B.医院C.加油站D.停车场E.养殖场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特殊不动产是指用于特殊用途的物业,如学校、医院、寺院、墓地、赛马场、高尔夫球场、加油站、飞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
选项D属于商业不动产;选项E 属于农业不动产。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不动产的自然特性的有()。
A.数量有限性B.耐久性C.用途多样性D.涉及广泛性E.不可移动性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不动产的自然特性包括不可移动性、耐久性和数量有限性,经济特性包括价值量大、用途多样性、涉及广泛性、难以变现性、保值增值性、资产组合性等。
土地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复垦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股份有限公司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苏州市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正文:---------------------------------------------------------------------------------------------------------------------------------------------------- 苏州市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苏府[1996]8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行为,维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者的合法权益,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以下简称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中已依法办理过使用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
第三条对集体建设用地(不含农民建房宅基地)实行使用权有偿和有限期流转制度。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以下简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指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通过有偿、有限期转让(包括作价投入和交换等)、出租等方式造成土地使用权属转移或实际使用人发生变更的行为。
第四条根据国有和集体土地两种产权市场统一管理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和对象第五条苏州市城区规划区、县级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以及国家、省级开发区范围外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实行流转。
上述区域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必须征用为国有土地后,按有关规定实行出让或划拨。
第六条乡(镇)范围内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企业兼并、转换经营机制、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及公益事业设施用地等情况造成土地使用权属或实际使用者发生变更的,可通过办理权属变更审批手续和权属登记手续转换土地使用权或实际使用者。
企业转让、出租、作价入股举办外商投资企业或内资联营企业和跨乡(镇)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或股份合作公司等情况造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必须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办法转换土地使用权属或更换实际使用者。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殷琳
【期刊名称】《上海房地》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根据“担保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印发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若干规定》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中有两类可以设定抵押权,其一是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集体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其二是因抵押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所占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殷琳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建筑经济管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1.1
【相关文献】
1.论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中的几个问题 [J], 王培斌;庞皖华(图);卢生渝(图)
2.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业务开展情况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 [J], 课题组
3.论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中的几个问题 [J], 王培斌
4.浅谈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J], 韩忠
5.刍议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 [J], 杨俊; 张晓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1995年9月11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
为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和《担保法》,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现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
为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和《担保法》,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现就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集体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抵押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涉及所使用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登记规定如下:
一、抵押登记应当以土地使用权登记为前提。
经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登记的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其他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二、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必须依法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批准登记之日起生效。
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土地抵押权不受法律保护,土地使用权亦不能作为抵押财产进行处置。
三、办理抵押登记应当符合下列程序:
1、集体土地所有者出具同意抵押的证明;
2、对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进行地价评估;
3、确认土地估价结果;
4、抵押双方签订抵押合同;
5、申请抵押登记;
6、审核、登记;
7、核发抵押证明书。
四、集体荒地土地使用权和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须经被抵押土地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同意,并出具书面证明。
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出具的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应包括:在实现抵押权时同意按法律规定的土地征用标准补偿后转为国有土地;征地费是否作为清偿资金等内容。
集体土地所有者在出具同意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书面证明前须将土地抵押有关事项在村农民集体内部履行合法手续。
五、抵押当事人应当委托具有土地估价资格的评估机构对其抵押土地使用权进行地价评估,其评估结果需报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
六、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土地管理部门还应核定通过拍卖抵押物实现抵押权时应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额。
七、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在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签定后十五日内,持下列文件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
1、被抵押土地的集体土地所有者同意抵押的证明;
2、抵押登记申请书;
3、抵押人和抵押权人身份证明;
4、抵押合同;
5、经土地管理部门确认的地价评估报告;
6、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7、土地管理部门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八、经审核,不符合抵押条件的,土地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通知抵押当事人。
九、经审核,符合抵押条件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向抵押权人核发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
并在抵押土地的土地登记卡上及土地使用证变更记事栏内除记录抵押情况外,还应记录是否在实现抵押权时征为国有;实现抵押权时,抵押人、抵押权人及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同一宗地多次抵押时,以收到抵押登记申请先后为序办理登记。
十、抵押合同发生变更的,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重新签订抵押合同,并在签订后十五日内,持有关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抵押变更登记。
十一、抵押合同解除或终止后,抵押人和抵押权人自解除或终止抵押合同之日起十五日内,持有关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抵押注销登记。
十二、按规定的时间提出抵押设定、变更、注销登记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十三、因处分抵押财产转移乡村企业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应当由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先办理征地手续,将抵押土地转为国有,然后再按抵押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办法进行处置。
十四、处置抵押土地使用权的受让人、抵押人、抵押权人在抵押土地使用权处置后三十日内,持有关文件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