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解表剂答案

第一章解表剂答案

第一章解表剂答案
第一章解表剂答案

第一章、解表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3.佐助

4.桂枝白芍

5.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6.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7.发表散寒理气宽中

8.外寒里饮

9.干姜、细辛

10.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11.解表散邪

12.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13.麻黄石膏

14.外感风寒郁而化热

15.枳壳桔梗

16.逆流挽舟

17.人参葛根

18.麻黄附子

19.麻黄细辛附子汤

20.加减葳蕤汤

21.桑菊饮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C。答案分析: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故主治证的病机应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2.A。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3.B。答案分析:大青龙汤系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4.D。答案分析:三拗汤由解表宣肺的麻黄、止咳平喘的杏仁及调和诸药的甘草组成,功能宣肺解表

5.B。答案分析:桂枝汤由解肌发表的桂枝、益阴敛营的芍药、散邪和胃的生姜、养血益气的大枣及调药之甘草组成,故功用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6.E。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

7.D。答案分析: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8.D。答案分析: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9.D。答案分析:桂枝汤是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其辨证要点是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10.E。答案分析:桂枝汤的配伍特点是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11.B。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汤功能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治该证的常用方。

12.C。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中的羌活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苍术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合用则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特点。

13.E。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为张元素所创制。

14.C。答案分析:香苏散由苏叶、香附、陈皮、甘草组成。

15.C。答案分析:香苏散是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

苔薄白,脉浮。

16.B。答案分析:香苏散以发表散寒理气宽中的苏叶为君,配行气开郁的香附、陈皮及和中调药的甘草,故具有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的功用。

17、D。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香苏散功能疏散风寒、理气和中,是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

18.A。答案分析:香苏散具有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的功用。主治证的病机当为外感风寒,气郁不舒。

19、B。答案分析:小青龙汤由发汗散寒的麻黄、桂枝与温肺化饮祛痰的干姜、细辛、半夏及敛肺的五味子、养血的芍药、和中调药的甘草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用。

20.C。答案分析:此为外寒内饮证。小青龙汤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咳喘的常用方

21.D。答案分析:小青龙汤的组成是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

22.A。答案分析:小青龙汤虽主治外寒内饮之表里同病证,但证偏表寒,治当解表为主,兼以化饮,故君药当为麻黄、桂枝。

23.E。答案分析:止嗽散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组成

24.B。答案分析:此为风邪犯肺证。止嗽散功能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为治疗风邪犯肺致咳嗽的常用方。

25.A。答案分析:止嗽散以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的紫菀、百部为君,止咳化痰;性平之桔梗、白前为臣,宣降肺气;以辛而微温的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甘草止咳调药,为佐使药。综观全方,药虽七味,量极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

26.D。答案分析:正柴胡饮君以柴胡辛散表邪;臣用防风祛风寒,止疼痛;佐用生姜发散透邪,陈皮疏畅气机,芍药益阴和营;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药性平和,为张介宾所创制的平散风寒之代表方

27.B。答案分析:银翘散以疏散、解毒的银花、连翘为君药;臣以薄荷、牛蒡疏散风热,荆芥穗、淡豆豉解表散邪;佐以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利咽;使以甘草调和药性。故其功用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28.C。答案分析:银翘散原书服法的要求是:“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

29.D。答案分析:银翘散是治疗风温初起之风热表证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是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30.E。答案分析:银翘散为清代名医吴瑭创制,出自《温病条辨》。

31.A。答案分析:银翘散中的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

32.B。答案分析:桑菊饮由疏散风热的桑叶、菊花、薄荷与宣降肺气的桔梗、杳仁,以及解毒的连翘、生津的芦根等组成故其功用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3.E。答案分析:银翘散与桑菊饮组成中相同的药物是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34.D。答案分析:此为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证。桑菊饮功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

35,B。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由散邪宣肺的麻黄、清肺透邪的石膏、肃肺平喘的杏仁、调药和中的甘草组成,因石膏倍于麻黄,故其功用为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36.B。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麻杏甘石汤功能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的基础方。

37.A。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功能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其主治证候的病机是外感风邪,邪热壅肺。

38.E。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以散邪宣肺的麻黄、清肺透邪的石膏共为君药,石膏倍于麻黄,使其不失为辛凉之剂。

39.E。答案分析:柴葛解肌汤由外透肌热,内清郁热之柴胡、干葛与外散风寒之羌活、白芷,内清热邪之黄芩、石膏及养血的芍药、宣肺的桔梗、调药的甘草组成,故具有解肌清热功用

40.D。答案分析:此证乃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波及少阳柴葛解肌汤是治疗三阳合病的

常用方

41.C。答案分析:柴葛解肌汤为陶华创制。

42.E。答案分析:柴葛解肌汤由柴胡干葛、羌活、白芷、黄芩、石膏、芍药、桔梗、甘草组成;九味羌活汤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组成。两方共同的药物有羌活、白芷、黄芩、甘草。

43.B.答案分析:败毒散由羌独活、川芎、柴胡、枳壳、桔梗、前胡等与人参、茯苓、甘草相配,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故其功用为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44.C。答案分析:败毒散功能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故其主治证的病机为气虚外感风寒湿邪。

45.D。答案分析:败毒散由羌独活、柴胡、川芎、桔梗、枳壳、前胡、茯苓、人参、甘草组成。

46.C。答案分析: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之证,法当散寒祛湿为主,兼以益气。故方中佐人参益气以扶正。

47.E。答案分析:此为气虚外感风寒湿邪之证。败毒散功能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为治疗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证的常用方。

48.A。答案分析:败毒散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

49.B。答案分析:参苏饮以解表宣肺的苏叶为君药;臣用解肌发汗的葛根、益气健脾的人参;佐用止咳化痰、理气醒脾的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陈皮等。故其功用是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50.D。答案分析:参苏饮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功用。其主治证的病机是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

51.A。答案分析:此为素体脾肺气虚,内有痰湿,复感风寒之证。参苏饮功能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为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常用方

52.E。答案分析:参苏饮为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

53.B。答案分析:参苏饮主治的气虚外感风寒证,因气虚程度较重,且内兼有痰湿,故方以益气健脾的人参为臣,既助正以祛散表邪,又益脾以运化水湿。

54.B。答案分析:此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麻黄细辛附子汤功能助阳解表为主治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基础方。

55.E。答案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有宣上温下,开窍启闭之功,故暴哑为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者,宜用该方治疗。

56.D。答案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由发汗解表的麻黄、温肾助阳的附子、散寒温里的细辛组成。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为治表里俱寒的典型方剂

57.D。答案分析:加减藏蕤汤由生津养血的威蕤、大枣与解表散邪的薄荷、葱白、淡豆豉及清热的白薇、宣肺止咳的桔梗等药组成。故其功用为滋阴解表

(二)B1型题

1.E。答案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仲景所创,出自《伤寒论》

2.D。答案分析:败毒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C。答案分析:桂枝汤由解肌发表的桂枝、益阴敛营的芍药、散邪和胃的生姜、养血益气的大枣及调药之甘草组成,故功用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4.B。答案分析:参苏饮以解表宣肺的苏叶为君药;臣用解肌发汗的葛根、益气健脾的人参;佐用止咳化痰、理气醒脾的半夏、前胡、茯苓、桔梗、枳壳、木香、陈皮等。故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功用

5.C。答案分析: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其主治证的病机应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6.E。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功能发千祛湿,兼清里热。其主治证的病机应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7.C。答案分析: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芍药,甘草组成。

8.D。答案分析:柴葛解肌汤由柴胡,干葛、羌活、白芷、黄芩、石膏、芍药、桔梗、甘草组成。

9.A。答案分析:银翘散主治风温初起之风热表证,其臣药是荆芥、淡豆豉。

10.E。答案分析:桑菊饮为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其臣药是杏仁、桔梗。

11.C。答案分析: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故桂枝与白芍的用量比例为1:1。

12.B。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以散邪宣肺的麻黄、清肺透邪的石膏共为君药,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故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为1:2。

13.E。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原书的煎服法为上九味?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

14、C。答案分析:银翘散原书的煎服法是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三)X型题

1.BD。答案分析:麻黄汤中配伍桂枝的意义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

2.AC。答案分析:桂枝汤中的生姜、大枣相配,是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基本结构。

3. ABCDE。答案分析:桂枝汤原书的用法是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4.ABD。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功能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5. ABCDE。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中的羌活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苍术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合用则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

6.AE。答案分析:香苏散具有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的功用。其主治证的病机当为外感风寒,气郁不舒。

7、BC。答案分析:香苏散由解表理气的苏叶,行气开郁的香附、陈皮及和中调药的甘草组成。具有疏散风寒,理气和中的功用

8.ACE。答案分析:小青龙汤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咳喘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嘴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

9.BD。答案分析:小青龙汤的配伍特点是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10.ABCD。答案分析:止嗽散的配伍特点为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11.BDE。答案分析:银翘散与桑菊饮组成中都有的药物是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ACD。答案分析:银翘散为治疗风温初起之常用方。方中配伍银花、连翘的意义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辟秽化浊。

13. ABCDE。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功能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主治表邪未解,邪热塞肺证。故其主治证候为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14.AD。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由散邪宣肺的麻黄,清肺透邪的石膏,肃肺平喘的杏仁,调药和中的甘草组成。因石膏倍于麻黄,故其功用为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15.ABE。答案分析:柴葛解肌汤由柴胡、干葛、羌活、白芷、黄芩、石膏、芍药、桔梗、甘草组成。

16.ABCE。答案分析:败毒散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之证,故方中佐用人参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人里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17.ACDE。答案分析:败毒散为治疗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证的常用方。其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18.CDE。答案分析:参苏饮配伍苏叶的意义是发散表邪,宣肺止咳,行气宽中。

三、改错题

1.“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改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答案分析: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故功用当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平肝潜阳”改为“益阴敛营”。答案分析:桂枝汤以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

3.“外感风寒,里兼蕴热”改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功能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干姜、细辛”改为“麻黄、桂枝”。答案分析:小青龙汤虽主治外寒内饮之表里同病证,但证偏表寒,治当解表为主,兼以化饮。方中麻黄、桂枝能发汗宣肺化气,故君药当为麻黄、桂枝。

5.“辛凉轻剂”改为“辛凉平剂”。答案分析:银翘散因有银花配伍连翘、竹叶等,清热之力强,故《温病条辨》称其为“辛凉平剂”。

6,“麻黄”改为“麻黄、石膏”。答案分析:麻杏甘石汤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故方用麻黄、石膏共为君药,宣肺散邪,清解肺热。

7.“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改为“疗太阳风寒未解,人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答案分析:柴葛解肌汤以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如此配合,三阳兼治,治阳明为主

8.“外感风寒,热毒内蕴”改为“气虚外感风寒湿邪”。答案分析:败毒散功能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故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证

9.“佐药”改为“臣药”。答案分析:参苏饮主治的气虚外感风寒证,因气虚程度较重,且内兼有痰湿,故方以益气健脾的人参为臣药,既助正以祛散表邪,又益脾以运化水湿

10.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改为“助阳解表”。答案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由发汗解表的麻黄、温肾助阳的附子、散寒温里的细辛组成,故具有助阳解表的功用

四、简答题

1.解表剂是用以治疗表证的一类方剂临证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②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膩之品。③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④如果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九味羌活汤为张元素所制。其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正如《顾松园医镜》所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学术思想

7.香苏散宜用于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感冒。其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8.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9.止嗽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的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3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10.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的荆芥、淡豆豉的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11.《温病条辨》对银翘散的用法特别讲究,原书要求诸药“共杵为散,用鲜芦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这是因为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久煎“则味厚人中焦”,其辛凉透表芳香辟秽之功减弱。

12.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3.银翘散与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的辛凉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味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4.麻杏甘石汤的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透邪。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合用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乃相反相成。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15.柴葛解肌汤为陶华所制。该方证的病机为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波及少阳。治宜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16.败毒散所治证候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佐用人参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入里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17.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18.参苏饮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其组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散补并行,则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二是气津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

19.麻黄细辛附子汤为“助阳解表”代表方、基础方。方以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温肾助阳,为臣药;细辛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为治表里俱寒的典型方剂。

20.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循喉咙,至舌根。暴哑之疾乃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方中麻黄散寒宣肺;附子温壮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药合用则具宣上温下,开窍启闭之功

五、问答题

1.麻黄汤与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之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证,两方均用桂枝与甘草。但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并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肺气失宣之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的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之表虚证。

2.桂枝汤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意在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

3.九味羌活汤的配伍特点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学术思想。方中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苍术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3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故原书服法中强调“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4.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之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等证。治当解表化饮。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肺气而平喘咳,桂枝温阳气以利化饮。干姜、细辛为

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佐用五味子敛肺平喘,白芍和营养血,半夏燥湿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合用,使风寒解,营卫和,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综上所述,本方的配伍特点可归纳为①以麻、桂解表散寒,配白芍酸寒敛阴,使散中有收。②姜、辛、夏温化痰饮,配五味子敛肺止咳,令开中有合,使之散不伤正,收不留邪。

5.止嗽散主治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咳仍不止者。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方中君药紫菀、百部,其性皆温而不热,润而不腻,功可止咳化痰。臣药桔梗、白前,其性皆平,功善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佐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药虽7味,量极轻微,故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正如《医学心悟》卷3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6.银翘散由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生甘草、芦根组成。方中银花、连翘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辟秽化浊,故重用为君药。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俱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属佐使之用。诸药合用,共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分所致之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有汗或汗出不畅、口渴、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7.麻杏甘石汤为治表邪入里化热,肺中热盛之喘咳的常用方。无论有汗、无汗,皆可用之加减治疗。这是因为有汗而喘,是热壅于肺,肺热内盛,热邪迫津外泄而汗出。若将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调为1:3,则石膏清泄肺热之功益著,热邪得清津不外泄则汗止,故有汗可用。无汗而喘是表邪未尽,热塞于肺。表邪郁于卫分,肌表闭塞,毛窍不开,故汗不出。若将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调为3:5,则麻黄宣散之功较强,既可宣肺以平喘,又可发表以散邪,石膏清肺热,表解热清则无汗而喘可愈,故无汗亦可运用。

8.桑菊饮与银翘散均用薄荷、连翘、桔梗、芦根、甘草,皆具疏风清热功用,均治外感风热证。但桑菊饮大多为辛凉之品,且以疏散风热,清宣肺热的桑叶、菊花为主要药物,并配伍肃降肺气的杏仁,故其肃肺止咳之力大,宜用治温病初起,表证较轻邪热不甚,肺失清肃之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而银翘散有银花、竹叶,且银花、连翘用量较重,并配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辛散透表之品,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宜于温病初起,邪热较甚,偏重于卫表之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9.气虚外感风寒,若单纯发汗解表,不仅使已虚之阳气再随汗泄而更虚,且因正虚不能抗邪外出而致邪恋不解。正如喻昌所谓:“盖人受外感之邪,必先发汗以驱之其发汗时,惟元气大旺者,外邪始乘药势而出;若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去生远矣。”恰当的治法是扶正祛邪,双管齐下,以解表药与益气的人参、黄芪等配伍构成益气解表方剂,此即“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人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之意。

10.治阳虚外感证,是因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的麻黄能发汗解表;附子能温肾助阳;细辛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治大寒直犯肺肾之暴哑证,乃喉为肺系之门户,少阴肾经循喉咙,至舌根。暴哑系寒邪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治当宣上温下,开窍启闭。方中麻黄散寒宣肺,附子温壮肾阳,细辛协二药辛通上下三药合用则上下同治。

六、分析题(一)病案分析题

1.辨证: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汤加半夏。

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6g 大枣4枚

生姜9g 半夏6g 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白芍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两药等量合用,祛表邪,和营卫。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和胃止呕;大枣甘平,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

津;半夏燥湿和胃,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白芍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诸药合用,具有“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功

2.辨证:外感风寒,寒饮内停

治法: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处方:小青龙汤加茯苓

炙麻黄6g 桂枝9g 半夏9g 干姜6g

细辛3g 茯苓10g 五味子3g 白芍9g

炙甘草3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用麻黄、桂枝散寒解表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桂枝兼能化气行水;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并助麻、桂解表祛邪,为本方的主要部分。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化饮,两药助姜、辛除湿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平喘;白芍养血益阴;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皆为辅佐部分。诸药配合,共成解表化饮之剂。

3.辨证:热邪壅肺,肺失宣降

治法:清宣肺热,止咳平喘。

处方:麻杏甘石汤加车前子、苇茎、鱼腥草。

麻黄5g 生石膏15g 杏仁6g 车前子6g

苇茎10g 鱼腥草10g 炙甘草3g

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麻黄宣肺平喘,兼以散邪;石膏清透肺热,石膏用量三倍于麻黄以制约麻黄的温性发汗作用,使之充分发挥宣肺之功。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故共用为君。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苇茎、鱼腥草苦寒,协石膏清肺热,为臣药车前子清肺热、利小便,使热从小便而去为佐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诸药相配,共奏清肺止咳平喘之功

4.辨证:温病初起,邪在肺卫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处方:银翘散

银花12g连翘12g桔梗9g竹叶6g

薄荷6g荆芥穗6g淡豆豉6g牛蒡子9g

生甘草5g芦根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以银花、连翘为君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俱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属佐使之用

5.辨证:外感风寒湿邪,兼痰湿阻滞

治法:发汗祛湿,宣肺化痰。

处方:荆防败毒散

羌活10g独活10g荆芥6g防风9g

柴胡9g川芎9g前胡9g桔梗9g

茯苓6g枳壳9g炙甘草6g水煎服

方义分析: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荆芥、防风祛风散寒除湿;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并能行气,二药既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为本方的主要部分。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渗湿以消痰;甘草和中、调药,皆为辅佐部分。诸药合用,共成发汗解表,化痰止咳之功。

6.辨证: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

治法: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处方:参苏饮

党参9g苏叶9g千葛12g半夏9g

前胡6g木香6g陈皮6g桔梗6g

茯苓9g枳壳6g炙甘草6g生姜3片

大枣1枚水煎服

方义分析:苏叶辛温功擅发散表邪,又能宣肺止咳,行气宽中,用为君药。葛根解肌发汗;人参益气健脾,为臣药。半夏、前胡、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气;木香、枳壳、陈皮理气宽胸,醒脾畅中;茯苓健脾渗湿以助消痰,七药俱为佐药。甘草补气安中,兼和诸药,为佐使。煎服时,少加生姜、大枣,协苏、葛可解表,合参、苓、草能益脾

(二)处方分析题

1.本方系由大青龙汤加苍术而成,而大青龙汤则由麻黄汤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姜、枣组成。故方用麻黄汤辛温解表以散寒邪,因方中倍用麻黄,故其发汗之力尤峻;石膏清里热;炙甘草偕姜、枣,既可助解表而调营卫,又可益脾胃以滋汗源;苍术燥湿运脾。诸药配伍,具有发汗解表,兼清热化湿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而兼里有郁热湿阻之证。其证候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烦躁,苔白腻,脉浮紧。

2.本方是桂枝汤加葛根、杏仁、厚朴而组成,方用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葛根升津舒经,且助解表;杏仁、厚朴肃肺止咳,燥湿化痰。全方合用,具有解表邪,和营卫,舒经脉,平喘咳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兼经气不舒,肺失清肃之证。其证候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头痛,项背强而不舒,鼻塞,流涕,咳喘,吐痰色白,苔白,脉浮缓。

3.本方系止嗽散加防风、苏叶、生姜而成。方以紫菀、百部为君,止咳化痰。臣以桔梗、白前宣降肺气,化痰止咳;荆芥、防风祛风散寒。苏叶、生姜解表宣肺;陈皮理气化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为佐使。十药相合,共成宣肺止咳,解表散寒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肺气失宣之咳嗽。症见咳嗽,吐白色泡沫痰,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痒,苔薄白,脉浮。

4.本方为桑菊饮加瓜蒌、浙贝母、桑白皮而成。方中桑叶疏散上焦风热,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为君药。薄荷疏散风热;杏仁肃降肺气,桔梗开宣肺气,二药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功能而止咳,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加瓜蒌、浙贝母、桑白皮清热化痰。如此配伍,具有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之功。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证。其证候表现为咳嗽,咳痰黄稠,咯吐不爽,微渴,身热,苔薄黄,脉浮数。

第一章测试题答案

离散数学第一章测验 一、下列那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其真值。 1.√5是无理数。 2.3是素数或4是素数。 3.2x+3<5。 4.你去图书馆吗? 5.刘红与魏新是同学。 6.吸烟请到吸烟室去! 7.2015年元旦下大雪。 8.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9.8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能被3整除。 10.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 二、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只要你学习了,你考试就能及格。 P : 你学习Q : 你考试及格 2.只有天下雨了,我才不去上街。 P : 天下雨Q : 我不去上街 3.实函数f(x)可微当且仅当f(x)连续。 P : 实函数f(x)可微Q : f(x)连续 4.除非你努力,否则你就会失败。 P : 你努力Q : 你失败 5.若不是他生病或出差了,我是不会同意他不参加学习的。 P : 他生病Q : 他出差R : 我同意他不参加学习 三、下列那些是重言式,哪些是矛盾是,哪些是偶然式,哪些是可满足式。 1.P∨(?P∧Q) 2.?(P∨Q)?(?P∧?Q) 3.?P∨Q→Q 4.(P∧?(Q→P))∧(Q∧R) 5.(P∧Q?P)?(P?Q) 6.(P∧(P→Q))→Q 7.?(P→Q)∧Q 8.P∧(Q∨?R) 四、不用真值表证明下列等价式并写出对偶式。 1.(P∧Q)∨?(?P∨Q)?P 2.(P→Q)∧(Q→P)?(P∧Q)∨(?P∧?Q) 3.P→(Q→R)?Q→(P→R) 五、不用真值表证明下列蕴含式。 1.P→Q?P→(P∧Q) 2.((P∨?P)→Q)→((P∨?P)→R)?Q→R

3.(Q→(P∧?P))→(R→(P∧?P))?R→Q 六、求下列式子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1.(P∨Q)∧R 2.P→(P∨Q∨R) 3.?(Q→?P)∧?P 七、某单位要从张、王、马三名同志中选派一部分人外出培训,但是由于部门工作需要,必 须满足以下条件: (1) 若张去,马也去。 (2) 若王去,马不去。 (3) 张、王两同志有且只有一人去。 P : 张去Q : 王去R : 马去 运用主范式,分析该单位如何选派他们出国。 八、用CP规则证明下面推理。 (P∨Q)→(R∧S),(S∨T)→U??P∨U 九、符号化下列句子,并用反证法(归谬法)证明。 前提: (1)如果A因病缺席了很多课,那么他中学考试不及格。 (2)如果A中学考试不及格,则他没有知识。 (3)如果A读了很多书,则他有知识。 结论: 所以,A没有缺很多课或没有读很多书。 答案 一、 1.是命题,真命题。 2.是命题,真命题。 3.不是命题。 4.不是命题。 5.是命题,如果刘红与魏新真是同学,为真命题,否则为假。 6.不是命题。 7.是命题,真值暂时未知。 8.是命题,真命题。 9.是命题,假命题。 10.是命题,真命题。 二、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P→Q 2. Q→P 3.P?Q 4.?P→Q 或 ?Q→P

超好的中医方剂学记忆口诀

1.解表剂 1.麻黄汤--干妈贵姓(炙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2.桂枝汤--大勺炒姜汁(大枣芍药甘草生姜桂枝) 3.九味羌活汤--皇帝尝百草,细心防穿胸枪.(黄芩生地黄苍术白芷甘草细辛防风川芎羌活) 4.香苏散--扶苏批草(香附子紫苏叶陈皮甘草) 5.小青龙汤--少将为嘛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夏桂枝) 6.止嗽散--陈庚借钱去百草园(陈皮桔梗荆芥白前** 百部甘草紫箢) 7.银翘散--金牛和银猪吃草根更俏.(荆芥子牛蒡子薄荷银花竹叶豆豉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8.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组成与方名一样) 10.柴葛解肌汤--钦差抢劫时,只要姜枣草根.(黄芩柴胡羌活桔梗石膏白芷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葛根) 11.升麻葛根汤--麻哥要草(升麻葛根芍药甘草) 12.败毒散--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独活人参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壳前胡柴胡甘草) 13.参苏饮--目前只办富姐申诉陈根打姜草(木香前胡枳壳半夏茯苓桔梗人参紫苏叶陈皮葛根大枣生姜甘草) 14.加减崴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东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生葱白)2.泻下剂 1.大承气汤--小黄识谱(芒硝大黄枳实厚朴) 2.大黄牡丹汤--大人忙担冬瓜(大黄桃仁芒硝牡丹皮冬瓜子)大陷胸汤--大陷胸汤谁大笑(甘遂大黄芒硝) 3.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大黄附子) 4.温脾汤--黄夫人当家炒姜忙(大黄附子人参当归** 甘草干姜芒硝) 5.麻子仁丸--朴实妈要黄杏蜜(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大黄杏仁蜂蜜) 6.济川煎--智者骑马,从容西归(枳壳泽泻** 升麻肉苁蓉牛膝当归) 7.十枣汤--甘愿着急(甘遂芫花大枣大戟)黄龙汤--肖大人识谱当炒姜枣根(芒硝大黄人参枳实厚朴当归甘草生8.姜大枣桔梗) 3.和解剂 1.小柴胡汤--生芹菜炒大虾仁(生姜黄芩柴胡甘草大枣半夏人参) 2.大柴胡汤--秦皇只要半壶枣酱(黄芩大黄枳实芍药半夏柴胡大枣生姜) 3.蒿芩清胆汤--皇陵青竹,半壁植皮(黄芩茯苓青蒿竹茹半夏碧玉散枳壳陈皮) 4.达原饮--后母要冰炒黄果仁(厚朴知母芍药槟榔甘草黄芩草果仁) 5.四逆散--柴草制药(柴胡甘草枳实芍药) 6.逍遥散--龄少才当干,逍遥逐江河(茯苓白芍柴胡当归甘草** 白术烧生姜薄荷) 7.痛泻要方--猪皮少缝(白术陈皮白芍防风) 8.半夏泻心汤--秦莲婶炒枣拌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 4.清热剂 1.白虎汤--师母炒米(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竹叶石膏汤--草人半夜卖米糕(甘草人参半夏竹叶麦冬粳米石膏) 3.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黄连生地竹叶犀角丹参麦冬银花元参)

新高一数学必修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新高一数学必修第一章 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6高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是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1->∈=x Q x A ,则( ) A . A ?? B .2A ? C .2A ∈ D .{}2?A 2、已知集合A 到B 的映射f:x→y=2x+1,那么集合A 中元素2在B 中对应的元素是 ( ) A 、2 B 、5 C 、6 D 、8 3.设集合{|12},{|}.A x x B x x a =<<=<若,A B ?则a 的范围是( ) A .2a ≥ B .1a ≤ C .1a ≥ D .2a ≤ 4.函数21y x =-的定义域是( ) 5.全集U ={0,1,3,5,6,8},集合A ={ 1,5, 8 }, B ={2},则集合)A B = U (C ( ) A .{0,2,3,6} B .{ 0,3,6} C . {2,1,5,8} D . ? 6.已知集合{}{}13,25A x x B x x A B =-≤<=<≤=,则( ) A. ( 2, 3 ) B. [-1,5] C. (-1,5) D. (-1,5] 7.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 A .x y = B .322-=x y C .2 1x y = D .]1,0[,2∈=x x y 8.化简:2(4)ππ-+=( ) A . 4 B . 2 4π- C .2 4π-或4 D . 4 2π- 9.设集合{}22≤≤-=x x M ,{}20≤≤=y y N ,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以集合M 为定义域,N 为值域的函数关系的是( ) 10、已知f (x )=g (x )+2,且g(x)为奇函数,若f (2)=3,则f (-2)=( ) A 0 B .-3 C .1 D .3 11、已知f (x )=20x π????? 000x x x >=<,则f [ f (-3)]等于 A 、0 B 、π C 、π2 D 、9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某汽车集团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轿车和轻型汽车。该集团由总经理直接领导,下设多个职能部门,如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生产管理部、企划信息部。另外还有自己的投资室、审计室和战略研究所。 集团下属工厂除了总装厂外,还有配套生产厂,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各生产厂实行厂长负责制,彼此相互独立,它们除了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外,还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如计划科,厂长办公室、质量管理科等。集团赋予各生产厂尽可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是,配套生产厂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总装厂使用。(07.5) (1)该集团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图,并说明理由。 (2)发动机厂适合采用哪种组织结构模式?请设计其组织结构并说明理由。 (1)该汽车集团可以采用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集团下属有很多分厂,各个分厂实行厂长负责制,独立核算,分别构成各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因此,可以分成四个事业部:总装厂、发动机厂、车身厂和变速器厂。 该集团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

图1 集团总体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评分标准: 层次分明,上下关系明确,结构完整,画到分厂一级即可。 (2)发动机厂可以采用模拟分权的组织结构模式。 发动机厂的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很强,根据生产技术特点及其对管理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发动机厂分为三个组织单位: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将它们看成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赋予其尽可能大的经营自主权,拥有自己的职能结构,使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的盈亏责任,实现“模拟”的独立经营权、独立核算,以此调动各个组织单位的生产积极。 发动机厂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

第一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一个数组元素a[i]与____A____的表示等价。 A、*(a+i) B、a+i C、*a+i D、&a+i 2.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C________。 for(int i=0; i

中医方剂学歌诀

中医方剂学歌诀 1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3.1大羌活汤 大羌活汤九味变,去芷加防己知独; 再加黄连白术好,散风寒清湿热妙。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4.1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 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4.2香苏葱豉汤 香苏葱豉源香苏,加入豆豉和葱白,解表调气安胎好,妊娠伤寒头身痛。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1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苑半夏五味加。 6.止咳散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紫苑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6.1金沸草散 *** ***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 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3.1越婢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 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4.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4.1柴葛解肌汤《医学心悟》 程氏柴葛解肌汤,柴葛草芍芩地黄, 丹皮知母贝母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5.1竹叶柳蒡汤 竹叶柳蒡葛根知,薄荷粳米荆芥蝉, 玄参石膏甘麦冬,风疹急投莫迟疑。 1.3 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1.1荆防败毒散 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1.2仓廪散 原方加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大学基础会计习题(附答案)及案例(一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管理活动论认为()。 A.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C.会计是一项管理经济的工具 D.会计是以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B.反映与监督 C.反映与核算D.反映与分析 3.属于会计工作实践产生的结果的是()。 A.会计作用B.会计任务 C.会计目的D.会计对象 4.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 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 5.会计方法体系中,其基本环节是()。 A.会计核算方法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监督方法D.会计决策方法 6.近代会计史中的两个里程碑是()。 A.帕乔利复式簿记著作的出版和会计职业的出现

B.生产活动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会计萌芽阶段的产生 C.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逐渐分化 D.首次出现“会计”二字构词连用和设置了“司会”官职 7.会计的职能是()。 A.一成不变的 B.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发展 C.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展 D.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理论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8.会计的反映职能不具有()。 A.连续性B.主观性C.系统性D.全面性 9.会计在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 A.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B.劳动量度和实物量度 C.实物量度和其他量度D.货币量度和实物量度 10.会计目标主要有两种学术观点()。 A.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B.决策有用观与信息系统观 C.信息系统观与管理活动观D.管理活动观与决策有用观 11.会计具有双重属性,即()。 A.社会性与综合性B.综合性与系统性 C.系统性与技术性D.技术性与社会性 12.应用会计学包括()。

第一章 概述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概述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正确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本类题共22分,每小题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本小题均不得分)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 A.反映和考核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 2.会计核算使用的主要计量单位是( ) 。 A.实物量度 B.货币量度 C.时间量度 D.劳动量度 3.在我国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中,属于最高层次地位的是( )。 A.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 C.企业财务通则 D.企业会计制度 4.会计法规定,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是( )。 A.单位负责人 B.会计负责人 C.审计负责人 D.注册会计师 5.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是( ) 。 A.货币计量 B.管理会计的产生 C.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 D.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 6.会计工作组织形式视企业具体情况可分为( ) 。 A.总括核算与明细核算 B.车间核算与企业核算 C.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 D.综合核算与非综合核算 7.会计对象是( ) 。 A.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 B.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 C.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 D.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8.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者,应由( ) 。 A.所在单位吊销会计证 B.会计学会吊销会计证 C.工商局吊销会计证 D.发证机关吊销会计证 9.( ) 的任免,应当经过上级主管单位同意。 A.会计主管人员 B.会计师 C.助理会计师 D.高级会计师 10.采用非集中核算组织形式,( ) 工作由厂部会计部门进行。 A.材料明细核算 B.填制原始凭证 C.总分类核算 D.登记明细账 11.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 A.全部经济活动 B.商品运动 C.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D.财产物资运动 12.在会计机构内部,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的是( )。 A.会计主管人员 B.记账人员 C.出纳人员 D.成本核算人员 13.确定企业会计报表的格式及编制说明的会计法规制度是( )。 A.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 C.企业会计制度 D.企业财务通则 14.在集中核算方式下,厂(公司)级以外的会计组织或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是( )。 A.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 B.经济业务的总分类核算 C.编制会计报表 D.填制原始凭证 15.司会是会计发展史上( )时期出现的官职。 A.宋朝 B.西周 C.清朝 D.汉朝 16.会计是( )的组成部分。 A.经营活动 B.经济管理 C.核算和监督 D.社会再生产 17.会计是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 )活动。 A.管理 B.计量、记录 C.分析、检查 D.复式记账 18.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阐述有关簿记和借贷记账法的著作是(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后习题__第一章

第一章 1.分析每种电商模式的内涵,对每种电商模式,找出2~3个案例,说明理由。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内涵:是电子商务项目运行的秩序,是指电子商务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信息流,收入来源,以及各利益主体在电子商务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关系和作用的组织方式与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目标用户,产品或服务,核心能力,赢利模式。案例:a 阿里巴巴的战略目标就是中小企业制造提供一个销售和采购的贸易平台,让全球的大中型企业通过互联网寻求潜在的贸易客户。 b. Dell公司通过网络直销的形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计算机产品。 2.电子商务技术模式的内涵:是商业模式的实现基础。是支撑电子商务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保护系统,恢复条件的企业,再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技术建设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建设模式,通信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案例 a. 大型商场会安装pos机,直接通过支付刷卡的方式,进行消费,为客户节省了时间,方便消费者购买商品。 b. 现在企业制胜的法宝:公司商品扫描系统,支付刷卡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系统CRM, 供应链管理SCM等专用的系统应用情况。 c. 外包开发,如企业厂家委托技术实力雄厚的软件公司,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外部技术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方案设计。

3. 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内涵:是公司面向客户,以市场的观点对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实施的整体结构。经验模式主要是考虑如何展开具体的商务活动,实现商业模式的各个环节设想,促进预期经济目标的达成。案例: a. 1992年星巴克作为第一家专业咖啡公司成功上市,目前已在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等39个国家拥有超过16000家咖啡店。 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率先向兼职员工提供本公司股票买卖权,成为公开上市的企业。 b. 3C+模式是苏宁通过科学的研究、实践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全新家电模式,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展开的经营理念创新。“+”就是“家”,3C+就是3C之家,是一个完全以“以顾客为中心”的3C经营模式. 4. 电子商务管理模式的内涵:是电子商务运营过程中,从组织上提供的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能保护系统,恢复系统的法律,标准,规章,制度,机构,人员和信息系统等结构体系,它对系统的运行进行跟踪监测,反馈控制,预测和决策。案例: a.西门子中国能源管理模式。通过提供效率,在中国,西门子致力于为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以能源生成和传输为重点,并推动工业和楼宇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效率与智能电网 *能源供应高效发电和输电 *高效火力发电 b. 典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与方法有: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Lean Production)、按类个别生产(OKP)、优化生产技术(OPT)、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过程重组(BPR)、敏捷虚拟企业(AVE)等等。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五种企业管

审计案例实务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述执业准则 一、单项选择题 1、随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的方法也进行着相应的调整。在下列审计方法中,形成最晚,即最新的审计方法是(D )。 A.账项基础审计 B.财务报表审计 C.制度基础审计 D.风险导向审计 2、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是(B )。 A.防止错误与舞弊的发生 B.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 C.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D.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经考试合格的中国公民,如果要申请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必须(C ),并符合其他有关条件A.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一年以上 B.加入其他任何企业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C.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且有两年以上独立审计工作经验 D.加入资产评估事务所且工作两年以上 4、注册会计师对鉴证业务结论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C )。 A.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在鉴证业务结论中必须明确提及鉴证对象和标准 B.在直接报告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在鉴证业务结论中明确提及责任方认定 C.在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在鉴证业务结论中明确提及责任方认定 D.当工作范围受到限制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视受到限制的重大与广泛程度,出具保留结论或否定结论的报告 5、事务所应当周期性地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3 年。在每个周期内,应对每个项目负责人的业务至少选取 1 项进行检查。( B ) A.1;1 B.3;1 C.2;3 D.3;2 6、会计师事务所里对业务质量控制制度承担领导责任的人员是 ( C )。 A.项目负责人 B.副主任会计师 C.主任会计师D.质量督导人员 7、李明作为昌盛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负责人,应当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对项目组成员违反职业道德要求的迹象保持警惕。在发现项目组成员王华违反了职业道德要求后,李明首先应采取的最恰当的行动是 ( A )。 A.与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商讨,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B.解除业务约定,并向昌盛公司管理层说明具体原因 C.将王华调离项目小组,并对王华所做的工作进行复核 D.确定王华的行为是否已对审计质量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二、多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是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BC)发表审计意见。 A.企业财务通则 B.企业会计准则 C.相关会计制度 D.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2、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注册会计师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方法,审计方法包括(ACD)。 A.制度基础审计 B.报表基础审计 C.账项基础审计 D.风险导向审计 3、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变更业务类型的合理理由的是(BC)。 A.业务范围存在限制 B.业务环境变化影响到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C.预期使用者对该项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D.注册会计师认为承担的审计风险很大 4、下列业务中,即是合理保证业务,也是基于责任方认定业务的是( AD) A.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B.财务报表审阅业务 C.内部控制审核业务 D.基本建设工程预算、结算、决算审核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C.夏朝 B.周代 D.春秋 2.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3.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 、五经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杜威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7.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8.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n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10.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中国古代的《学记》 B.古代印度的《吠陀 C.柏拉图的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想国》 1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1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14.以“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首先提出。 A.保罗?郎格朗 B.杜威 C.洛克 D.卢梭 16.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7.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康德 D.洛克 1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1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0.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章解表剂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7-04-15 09:09:33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346次 ] (一)A1型题 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C )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外寒里饮 E.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当首选( A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止嗽散 3.桂枝汤的功用是( B )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D.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E.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4.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治当首选( E ) A.麻黄汤 B.败毒散 C.九味羌活汤 D.玉屏风散 E.桂枝汤 5.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D ) A.1:2 B.2:1 C.3:2 D.1:1 E.2:3 6.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的方剂是( D ) A.麻黄汤 B.小柴胡汤 C.肾气丸 D.桂枝汤 E.小青龙汤 7.应用桂枝汤的辨证要点是( D ) A.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B.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 C.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

D.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E.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8.桂枝汤的配伍特点不包括( E ) A.发中有补 B.散中有收 C.邪正兼顾 D.阴阳并调 E.火郁发之 9.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 C ) A.败毒散 B.大青龙汤 C.九味羌活汤 D.独活寄生汤 E.止嗽散 10.九味羌活汤为哪位医家所创制( E ) A.王好古 B.李东垣 C.孙思邈 D.张仲景 E.张元素 11.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 D ) A.紫菀 B.杏仁 C.生姜 D.白芍 E.白前 12.小青龙汤中的君药是( A ) A.麻黄、桂枝 B.桂枝、白芍 C.干姜、细辛 D.桂枝、干姜 E.干姜、半夏 13.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E ) A.紫菀 B.白前 C.陈皮 D.荆芥 E.杏仁 14.症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当首选( B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二陈汤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 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 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所 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

案例分析知识点第一章

案例分析知识点第一章 控制者主要任务 监理单位通过收集类似建设工程投资数据和资料,协助业 主制定建设工程投资目标规划;开展技术经济分析 等活动,协调和配合设计单位,力求使设计投资合 理化;审核概(预)算,提出改进意见,优化设计, 最终满足业主对建设工程投资经济性要求 对建设工程总投资进行论证,确认其可行性 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方案竞赛或设计招标,协助业主确定对投 资控制有利的设计方案伴随着设计各阶段的输出, 制定建设工程投资目标划分系统,为本阶段和后续 阶段投资控制提供依据 在保障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协助设计单位开展限额 设计工作 编制本阶段资金使用计划,并进行付款控制 审核工程概、预算,在保障建设工程具有安全性、 可靠性、适用性的基础上,做到概算不超估算,预 算不超概算 进行设计挖潜,节约投资 对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寻求一次 性投资少而全寿命经济性好的设计方案等

2、建设工程设计阶段进度控制任务 控制者主要任务 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总工期要求,协助业主确定合理的 设计工期要求 根据设计的阶段性输出,由“粗”而“细”地制定 建设工程总进度计划,为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提供前 提和依据 协调各设计单位一体化的开展设计工作,力求使设 计能按进度计划要求进行 按合同要求及时、准确、完整的提供设计所需要的 基础资料和数据 与外部有关部门协调相关事宜,保障设计工作顺利 进行 对建设工程进度总目标进行论证,确认其可行性 根据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制定建设工 程总进度计划、建设工程总控制性进度计划和本阶 段实施性进度计划,为本阶段和后续阶段进度控制 提供依据 监理工程师审查设计单位设计进度计划,并监督执行 编制业主方材料和设备供应进度计划,并实施控制 编制本阶段工作进度计划,并实施控制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规划案例及答案1.doc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规划案例及答案1 一、某公司主要经营油漆、壁纸以及自己生产的其他产品。李总上任后将直线制改造为事业部制。公司分三个事业部,各自拥生产、营销、销售的业务。这三个部门除了和公司外的竞争者外,彼此之间也展开了竞争。开始执行这种结构时效果相当不错,销售额增长了50%。然而,最近人们发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在同一客户那里同时可以看到三个部门的业务代表在进行业务洽谈,同一天公司会有若干辆运货车给同一个客户运送公司的产品。公司的管理层对实施事业部制产生了分歧,公司董事长也不像以前那样支持李总的做法了,但三个部门的经理坚决支持李总,甚至到了摊牌的地步。李总认为,如果推动集中式管理,肯定会引起三个部门经理的反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如果坚持分散管理,管理层又可能出现不和。 1、请阐述事业部的缺点。 2、李总究竟该怎么办呢? 答:1 事业部制的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组织结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2(1)分散式管理应当注意企业内部协调与资源共享的问题。实行部分集中式管理,将销售、配送集中到总部,成立营销中心。 (2)李总应引导下属以整个公司的利益为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往远处看,并以开阔的心胸来接纳其他主管和同事。

二、某高校技术企业按业务的分类,成立了三个针对不同产品的事业部,各事业部下设研发团队、销售团队和技术支持团队,各部门的业务收入和成本都是独立核算的,但需要平摊后勤部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所产生的成本。目前,公司共有138人,其中三个事业部104人,后勤部门30人,高层领导4人。由于成立时间不到三年,客户资源还不够稳定,所承接的业务量波动较大。因此,在工作任务繁重时有些员工,尤其是研发和技术人员,会抱怨压力过大,各事业部经理也会抱怨合格人手太少,招聘来的人不能立即适应项目的工作需要,但在工作任务相对较少的时期,经理们又会抱怨本部门的人力成本太高,导致利润率下降。 1、绘制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 2、该公司在人员供需状况上遇到了什么问题?请为公司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1)该公司主要面对的是人员供求平衡的问题,存在人员紧缺(供不应求)和人员冗余(供大于求)两种不同情况。 (2)从总体上说首先掌握人员供求关系在时间上变化的大致规律,在时间上要提前为供需变化做准备。(3)应对人员紧缺时采取的措施: ①修改招聘的标准,增加某些岗位全面适应的要求。 ②制定临时人员雇佣计划,但这些人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熟悉公司的开发流程,能尽快进入角色。 ③平时加强跨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

第一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各种物理量可分为矢量和标量两大类,只有大小特征的量称为 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特征的量称为 矢量 ,因此,温度是 标量 ,速度是 矢量 。 2. 求标量场 2 xy z φ =在点P (2,1,1)处的最大变化率值及_____沿???2l x y z =++的方向导数_______9/______。 3. 如果矢量场所在的空间中,0A =?? ,则这种场中不可能存在____ 漩涡源____,因而称为____无旋场____;如果矢量场所在的空间中, 0=??A ,则这种场中不可能存在____通量源____,因而称为___管形 场_____; 4. ???r xx yy zz =++,r '??= 0 ,r ?= ?r 。 5. 求解曲面坐标系矢量运算:() ????z A A zA ρφρρφρ ?++=? /A ρρ?? 。 二、判断题 1. 空间中心点的散度为0,则该空间矢量场的通量为0( × ); 三、选择题 1. 假设某介质表面的法向为??n z =,位于介质表面上的某点的电场强度 为???345x y z =++E ,则它的切向电场强度为: A. ??34x y =+E B. ?5z =E C.??34y x =+E D.??34y x =-E

三、计算题 如图1所示,随机粗糙面的高度起伏满足(,)z f x y =,其中,x,y 为0-1之间的随机数,请计算该粗糙面上一个面元中心为A (0.1,0.6,0.5)的面元的法向。 图1 [解]:令(,)f x y z φ=-,则曲面(,)z f x y =是标量场0φ=的等值面。因而其法 向为: ???f f x y z x y φ???=+-?? 在A 点处, 00 00 ,,???|A x y x y f f x y z x y φ???=+-?? ||A φ?= 00 0,???||x y x A A f f x y x y n φ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