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从生理性抗性和环境因子两方面简要介绍了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概述害虫抗药性特点,并根据当前使用害虫防治剂的防治手段、用药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害虫抗药性的预防措施,以期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从而使工农业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害虫抗药性原因防治措施

自从1908年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蚁对石硫合剂产生抗药性以来(Melander ,1914),害虫抗药性已有百年的历史。到1948年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种类达14 种,到1964年增至224种,1976年增至364 种,1984年增至447种。至今至少有600多种昆虫及螨类已产生了抗药性, 这些害虫中以双翅目与鳞翅目昆虫产生抗药性虫种数量最多(张友军等,1998 )。我国有45种昆虫产生了抗药性, 其中农业害虫36种, 卫生害虫9种(唐振华, 2000)。抗性突出的害虫有棉蚜、棉铃虫、二化螟、小菜蛾、家蝇、淡色库蚊、德国小镰等, 它们对多种药剂均产生了抗药性, 并抗性水平较高。抗性最为严重的是北方棉区的棉蚜和南方蔬菜地的小菜蛾, 它们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达到万倍以上(姚洪渭等,2002 )。害虫抗药性的危害多种多样, 如导致农药防效降低,造成作物减产; 增加用药量, 加大成本; 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对鱼虾以及蜜蜂等有益生物的为害, 打破自然界生态平衡; 人畜中毒; 减少某类农药市场的寿命等, 这成为当前植保中一个重要问题。

1.害虫抗药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1957年对昆虫抗药性作了如下定义: 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农化新世纪,2005) 。也指害虫对某一种化学农药或某一些化合物的耐受量增加,抵抗力增强的现象(胡淑霞,2002)。而且这种由于使用了杀虫剂所产生的抗药能力是可以遗传下去的.害虫抗药性主要表现,就是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害虫时所需要药剂的浓度和剂量,大大超过原来所需要的浓度和刹量,而要成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增加,才能达到原来的防治效果,那么这种害虫对这种药剂已经产生抵抗能力了,也就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昆虫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求得生存的一种进化现象。

2.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2.1生理性抗性

2.1.1表皮阻隔作用的增强

农药穿透昆虫表皮速率的降低是昆虫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 杀虫剂要进入害虫体内产生毒杀作用,首先要通过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昆虫的表皮阻隔层。但对抗性害虫则不同,杀虫剂的穿透表皮进入体内的穿透速率往往明显下降。如抗性家蝇种群其表皮对马拉硫磷的穿透速率较敏感品系降低25%以上( 马丹丹, 1987 )。澳大利亚棉铃虫存在穿透抗性( 贺秉军等, 2001) 。由于穿透速率下降,加上微弱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抗性就增加了5-10倍。所以表皮穿透性下降后,进入虫体内的药量极微,而这微量的药剂又被解毒物质 (酶) 降解了,没有对靶标部位起毒害作用。从外部看,就表现为害虫的抗药性。

2.1.2代谢抗性

害虫的多数抗性机制都与机体代谢解毒能力的增强有关。而代谢解毒又与酶的活动有关;昆虫体内形成了具有代谢分解外来有毒物质的多种酶, 如多功能氧化酶、酯酶、谷胧甘肤转移酶、脱氯化氢酶等。它们把农药分解为毒性低的水溶性强的代谢物, 并排出体外( 赵善欢, 1993) 。在正常情况下,昆虫体内的某些解毒酶都保持着一定的量,以分解代谢外来的不利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生存的物质。在抗性昆虫中,这些有关的解毒酶的含量大都大幅度提高,酶的结构也发生一定变化,使酶自身的结构活性大大增强。

2.1.3靶标作用部位的改变

绝大多数的杀虫剂都是神经毒剂,即毒剂在机体内经过运转,最终的作用部位(靶标),大都是神经系统,通过打断正常的神经传导而使昆虫致死。在抗性昆虫中,由于药剂长期的选择作用,突触间的物质传递活动已对药剂的干扰或破坏作用有了很强的适应性,发生了某些改变,甚至完全可以不受药剂的干扰而进行正常的神经传导作用,这时,毒物药剂就失去了效用,昆虫不能因神经传导中断而死亡,表现为抗药性。

2.1.4靶标敏感性降低

昆虫乙酞胆碱酯酶( AchE )的变构, 神经钠通道( SC ) 的改变,r-氨基丁酸(CABA )受体一氯离子通道复合体,保幼激素受体( JH )敏感度下降等, 均导致昆

虫产生抗药性。敏感度降低是昆虫和蟀螨类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小菜蛾的AchE敏感度降低是其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稻飞虱抗性机制主要是靶部位敏感性降低及代谢降解增强, 烟夜蛾与棉铃虫存在不敏感抗性机制( 贺秉军等, 2001) 。研究这种抗性机理主要有两条途径, 即抑制剂的活体增效试验( 根据某种酶的抑制剂加药剂对抗性昆虫有无增效作用) 和高体酶活力测定( 离体测定抗性昆虫和敏感昆虫中各种酶的含量及活力, 然后进行比较) ( 李飞等, 2003)

2.2环境因子的影响

2.2.1农药使用不合理

目前,使用农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抓不住防治适期,对于防治工作,多是看邻村、邻地、邻居施药就打“保险药”、或者盲目提高浓度打“彻底药”,不是根据各自家农田害虫发生情况适期施药、遇到特殊年份即易错过适期,一次防治不行就简单地增加次数、提高浓度,甚至反复用药;用药不对口,有的是盲目乱用,防治对象与农药不对口,有的是盲目滥用,不论见虫不见虫,也不管是什么虫,每隔三五天就打一次“定期药”,还有的是盲目混用、乱配;田间施药操作不恰当,主要是走速太快,打不匀,打不透,喷头方向没有根据防治对象,施药目的而变换。

2.2.2特殊的气候对抗性起诱导作用

特殊的气候也可对抗性的产生起诱导作用,一方面,菊酯类杀虫剂的药效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与湿度呈负相关关系,湿度越高药效越低,害虫耐药力越强;另一方面,特殊的气候 (如光周期、温度、降雨等) 通过适宜繁殖生长的环境条件同时作用于寄主植物和害虫种群,可间接地影响到抗性的增长。

2.2.3杀虫剂的分子结构的影响

研究表明,昆虫一旦对某一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也往往容易对同类型(分子结构属同类、作用机制相同的)的其他种类杀虫剂产生抗性。杀虫剂的分子结构、以往的用药历史,对田间害虫的抗药性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作用类型不同、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品种进行轮换使用,就成为抗性预防和治理的手段之一。

3、害虫抗药性防预措施

害虫的抗药性给化学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其抗药性,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对策。科学运用各种防治手段,预防、推迟或克服抗药性的产生。

3.1充分利用综合防治技术

国外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害虫综合治理和我国提出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其总体思路是一致的。但前者更侧重于生态环境保护,其实质性内容都是要充分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措施甚至包括人工的一切有效措施互相交叉配合,取长补短。尽量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次数和用量真正实现多种防治手段交替应用的综合防治,尤其要注意生物手段的利用。采用综合防治法,把药剂防治、人工防治、检疫等措施, 有机结合起来。

3.2正确使用农药

3.2.1混合用药

农药混施,不仅能延缓抗药性产生,而且能病、虫兼治,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具有提高药效, 扩大防治对象范围, 降低毒性, 降低成本等特点, 因此药剂混用被广泛使用。农药混用的类型有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用, 杀卵剂与杀幼虫剂混用, 杀幼虫剂与杀幼虫剂混用等(农药混用须注意药害)。农药的混用应根据农药的特点与功能合理混配, 同一配方的混配农药也不能长期单一使用, 应与其他药剂之间轮用, 否则会引起害虫产生多抗性(张国洲, 2002).,而且要避免一种农药大面积使用,最好几种杀虫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混合使用。

3.2.2交互用药

杀虫作用不同的两种农药相隔一定时间交换使用,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但必须考虑害虫的交互抗性问题。因为一个地区长期的施用单一或作用机理相似的农药防治害虫, 害虫抗性发展很快, 尤其是一年内发生多代的害虫, 如蚜虫, 蜡类等极易产生抗性。因此, 不同抗性机理的药剂之间交替使用, 是害虫抗性治理中最理想的方式, 效果较好。另外, 某种药剂停用一段时间, 有助于恢复有害生物的敏感性, 如三氯杀蜗醇在叶蜡上引起了抗药性, 经若干年停用后, 抗药性基本消失(郭永生,2000)。

3.2.3适时用药

如一般害虫在幼龄时抗药力弱,而且刚从卵里孵化出来,往往有群集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用药防治,经济有效。

3.2.4改换新药

及早对作物的重要害虫进行系统的抗性测定,及时发现抗药性种群,及早设法解决,合理使用新药。

3.2.5增效剂的使用

凡是在一般浓度下单独使用时,对害虫并无毒害作用,但与杀虫剂混用时,则能增加杀虫效果,这类化合物称之为增效剂。常用的增效剂有种即增效醚、丙基增效剂、亚矾化合物、增效菊。在南方地区菜农习惯在一些杀虫剂中加人一定量的芝麻油来防治小菜蛾; 增效磷(SV ; ) 既是多功能氧化酶的增效剂, 又能抑制酯酶水解作用; 八氯二丙醚(肠) 是击倒增效剂, 可克服靶标的不敏感性(李国清等,1995 )

3.2.6杀虫剂的停用或限用

防治时要做到对症下药,在对某些杀虫剂出现较高抗性的林地,要停止使用这些农药,经过一段时间,抗药性减退或消失后再用。

3.3推广生物防治

3.3.1以植物代谢产物防治害虫这类农药有烟碱、除虫菊醋等以菌治虫,这类农药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杀螟杆菌、青虫菌等。以病毒治虫主要有颗粒体病毒、核多角体病毒和质多角体病毒。

3.3.2以虫治虫主要利用天敌,克服了农药对抗性害虫防治作用差的弱点。实际上我国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经验。如在新疆等地发生蝗虫时用放牧鸭群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蝗虫密度;在春玉米主产区利用白僵菌和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药次数;用糖蜜诱杀剂引诱鳞翅目,害虫成虫集中消灭;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粉蝶小菜蛾和烟青虫及用草蛉防治苜蓿蚜虫等。既达到了防治效果又体现了综合防治的基本思路。

4.展望

农药自问世以来,以其良好的杀虫、杀菌效果为人们所接受,但随着农药尤其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其带来的种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关于是否应该继续使用农药,应该怎样使用农药逐渐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农药使用所带来的问题中,抗药性的产生是其核心问题。正是由于抗药性的存在且不断增强,才使得人们不断地增加农药用量,于是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其他一系列更为严

重的后果。可见,在农药学研究中,对害虫抗药性发展的及时掌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

抗性治理不是放弃或停用某种农药, 主要的是如何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确定使用方式,进行药剂适当轮用或替换, 以及这些有效措施的贯彻落实。因此, 一定要搞清重要害虫的抗性发生发展规律, 建立起准确的抗性中长期预测预报技术和抗性治理的合理体系, 从而有效地延长现有农药的使用寿命, 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另外, 还要加强新农药抗性风险的评估, 减少农药生产部门的投资风险, 保证农药的健康发展, 从而使工农业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郭永生.果树病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原策,北方果树,2000,(3):26

贺秉军,刘安西。细胞中生理技术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昆虫学报.2001,44(4):574—581

胡淑霞、黄忠东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害虫抗药性茶业通报2002,24(3),26-28

李飞, 黄水金, 韩召军. 害虫抗药性分子检测技术。生命的化学,2003.23,(5):392-395 李国清, 王荫长, 陈长现等小地老虎的抗药性及几种增效剂的作用的研究,农药,1995,24(10):19-23

马丹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生理及环境因素分析.辽宁教育学院学报.997,14(5);52-54

农化新世纪,农业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 农化新世纪, 2005(2) : 21;

唐振华.我国昆虫抗药性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昆虫知识.2000,37(2)97-99

姚洪渭,叶恭银等.同翅目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浙江农业学报,2002,14920:63:70

张春良,廖燕俸,严叔平.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J]. 武夷科学,2002,18(1):265

张国洲,害虫抗药性及其治理.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12

张友军,谢丙炎.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中国蔬菜,1998(2):56-58

赵善欢,昆虫毒理学【M〕.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3,90-124

多种细菌耐药的分析

2014年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分析与对策 院感科检验科药学部 2014年7-9月份共监测多重耐药感染或定植患者80例次,涉及22个科室。检出多重耐药菌96 株(含重复送检),占全院送检有临床意义的细菌总数阳性比例的16.45%,同比上升2.22个百分点;其中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17株,占多耐菌株的17.71%。 一、多重耐药菌分离通报 2014年7月至9月共计分离多重耐药菌71株。主要分布在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等。 二、前五位的多重耐药菌株标本分布 表一:2014年第三季度前五位多耐菌株标本统计 细菌名称 标本名称 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引流液脓液其他 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 15 2 1

三、多重耐药菌中发生院内感染科室分布 表二:2014年第三季度多耐院内感染菌种及感染部位科室统计 图二、2014年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常见多耐菌院内感染检出变化 四、多重耐药菌病例用药合理性情况 本季度共审核使用抗菌药物的多耐病例70份,其中用药合理病例66份,用药合理率为94.29%。病程中对多重耐药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分析记录的病例57份,记录合格率81.43%。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有:(1)前期用药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未做具体分析,也未更改用药,(2)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

种(万古霉素)作局部用药。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未记录培养结果和用药情况、更改用药未记录分析、对多重耐药菌的性质未做具体分析(考虑为致病菌、定植菌或污染菌)。 表三:第三季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原因和或记录存在问题 五、多重耐药菌患者临床科室管理存在问题: 1、第三季度多耐患者临床管理经督查仍存在许多问题,涉及科室有脑外、心胸、肝胆、骨二、泌外、肾内、东呼吸、西呼吸、东心血管、消化、内分泌、血液肿瘤、东神内、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皮肤、微生物等18个科室。主要存在问题: (1)不能及时开立隔离医嘱;不能及时上报多耐报告卡; (2)抗菌药物使用、多耐培养结果无分析记录; (3)多重耐药患者解除隔离未进行讨论; (4)多耐患者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无隔离标识等); (5)MDRO定植或感染患者,转科、转院、出院时,未在转科交接单或出院小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福建金谷科技专栏 由福建金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供搞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梅景良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随着磺胺药和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长期使用,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株已逐年增多,导致抗菌药物的疗效越来越差。如对青霉素的耐药菌株,开始使用时仅有+,,近年来已达--,,有的报道认为在.$,以上。因此,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细菌性疾病化学治疗中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的研究在临床兽医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的致病菌种类繁多,人们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也很多,即使是同一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其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也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级为复杂。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人们发现细菌耐药性的生成只不过是细菌在生存中发挥其对药物的适应性或细菌偶然发生遗传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后果。具体地说,细菌有可能是自发的,也有可能是在外界药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遗传基因的改变,产生了耐药基因,然后在耐药基因的介导下,进行/0*1的转录和蛋白质及酶的转译,从而导致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机能等发生了变化,使细菌获得了耐受抗菌药的能力。由此可见,遗传基因发生改变并产生耐药基因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第一步骤,在耐药基因介导下转录/0*1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第二步骤,以/0*1为模板转译合成蛋白质或酶,并最终导致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机能发生改变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第三步骤。当然,这三个步骤的划分是为了阐述的方便而人为界定的,其实这三个步骤是不可分的,因为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过程。 2细菌遗传基因发生变化细菌的遗传物质包括3*1和0*1两种,其中3*1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也有少量3*1存在于质粒当中。不管是染色体中的3*1,还是质粒3*1,都能单独地进行准确地复制,将其遗传信息稳定地传给下一代。但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或自发突变,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并有可能出现耐药基因,导致细菌的某些性状发生了改变,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根据引起细菌3*1遗传基因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同,可将之分为三种情况:!天然存在耐药基因;"突变产生耐药基因;#质粒传递产生耐药基因。 2)2天然存在耐药基因这是在细菌与任何抗菌药接触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染色体3*1或质粒3*1之种的遗传基因,它是细菌的遗传特征,由细菌的遗传信息所决定,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天然耐药基因的出现和存在与外界因素的影响无关,因此,天然存在的耐药基因所介导产生的细菌耐药性我们称之为先天耐药性。如对许多抗生素具有屏障作用的细菌细胞壁,就是先天耐药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2)#突变产生耐药基因各种理化因素,如各种超短波辐射、高温诱变效应、低浓度诱变物质及细菌自身的代谢产物,尤其是过氧化氢的长时期综合作用,都可诱发细菌发生基因突变。除此之外,突变也可为细菌3*1在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干扰条件下自发变化所产生。突变以后,新形成的突变基因中就有可能出现耐药基因。有人认为,自发突变是产生突变耐药基因的主要方式。2)%质粒传递耐药基因质粒是存在于染色体外的3*1。质粒常带有多种耐药基因而成为耐药质粒,它广泛存在于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中,并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转座等方式将耐药基因从耐药菌转移到敏感菌体内,由此而使敏感菌产生了耐药基因。 一般来说,先天存在的耐药基因所介导产生的先天耐药性是造成抗菌药具有不同抗菌谱最主要的原因,对细菌而言也是一种最重要的耐药性。由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基因介导产生的耐药性由于具有横向传播性,可在短期内造成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因此,这种耐药性是人们在进行临床化学治疗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耐药性。由突变耐药基因介导的耐药菌的生长和细胞分裂变慢,对其它细菌包括未发生突变的细菌的竞争力也变弱,因而突变产生的耐药性仅居次要地位。 #细菌/0*1发生变化细菌3*1遗传基因因变化而产生了耐药基因后,就可以耐药基因为模板进行转录,并形成相应的/0*1,这是细菌体内原先所没有的新的/0*1。新的/0*1是细菌产生耐药性所必需的,它是连接耐药基因和最终耐药性之间的桥梁。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不同的耐药基因其转录/0*1的状态是不相同。有些细菌虽然具有耐药基因,但因其尚未进入转录状态,不能合成相应的/0*1,因此,细菌就不具备抵抗抗菌药的能力,即不具有耐药性。有些细菌从一开始,其耐药基因就处于不断转录之中,从而导致细菌产生了天然耐药性。另外,有些细菌则必需要有抗菌药的存在,其耐药基因才进入转录状态而产生耐药性,一旦抗菌药不再存在,其耐药基因的转录就停止,从而导致耐药性消失而恢复敏感性。因此,根据研究结果,现在一般认为,当细菌处于生长状态下,在任何特定时刻仅有大约",的基因组是处在高活性和转录之中,其它基因组或者沉默,或者以十分低

害虫抗药性发生的原因

植物保护通论期中作业 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概述 摘要 无论是常规农药,还是新研制的各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如盲目提高药液浓度、增加用药次数等,致使农药药效大大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本文分析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简要的防御方法。关键词 害虫、抗药性、农作物、使用农药 前言 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至少有600多种昆虫产生了抗药性,一方面,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我们不合理的使用农药等理化因子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结合了棉铃虫、菜青虫、玉米螟等多种典型的植物虫害的特点、原因、防治方法等论证观点,对植物虫害的抗药性进行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总结。指出了植物虫害抗药性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阐明观点时进行事例分析,是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对害虫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基本概述,并根据植物虫害的特点和抗药性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主要预防和治理办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植物。但我们还需认识到,植物虫害是一个不可完全避免的问题,害虫对农作物的取食,与生态平衡等因素也存在关系,我们无法彻底的消除害虫的坑药性,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的科学方法,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1.自身防御能力 1.1表皮阻隔作用的增强 杀虫剂要进入害虫体内产生毒杀作用,首先要通过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昆虫的表皮阻隔层。但对抗性害虫则不同,杀虫剂的穿透表皮进入体内的穿透速率往往明显下降。如某抗性家蝇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为18倍,其表皮穿透速率较对马拉硫磷敏感的同种品系下降了75%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药剂对抗性害虫表皮穿透能力下降,是由于多次施用药剂后 (即存在选择压),表皮通道结构在药剂诱导下产生诱变以及表皮中沉积了更多的蛋白质、脂肪和骨化物质 (几丁质) 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表皮穿透速率的下降一般很少单独在害虫抗性水平的提高中起作用,它往往都同时伴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即代谢能力) 的增强。如一种对二嗪农有抗性的家蝇SKA 品系,由于穿透速率下降,加上微弱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抗性就增加了5~10倍。原因是表皮穿透性下降后,进入虫体内的药量极微,而这微量的药剂又被解毒物质 (酶) 降解了,没有对靶标部位起毒害作用。从外部看,就表现为害虫的抗药性。 1.2增加代谢能力 害虫的多数抗性机制都与机体代谢解毒能力的增强有关。而代谢解毒又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昆虫体内的某些解毒酶都保持着一定的量,以分解代谢外来的不利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生存的物质。在抗性昆虫中,这些有关的解毒酶的含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常见致病菌耐药机制与应对措施 (2)

2014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预警与应对策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峻,临床出现大量多耐药和泛耐药菌株,给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带来挑战。细菌耐药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及时了解和掌握本院常见多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及耐药特征,有利于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以达到减少为耐药菌的产生。现对2014年第二季度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率进行公布,并向临床科室提供细菌耐药应对措施。

菌药物,提示“慎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提示“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提示“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2细菌产生耐药性机制 2.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对生存环境和营养条件要求很低,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甚至在医院内环境经常可见,其具有多药耐药性及耐药机制:(1)该菌能够产生破坏抗菌药物活性的多种灭活酶、钝化酶和修饰酶。(2)基因突变,作用靶位变异。(3)细胞膜通透性降低。(4)主动泵出机制将进入的药物排到体外。(5)产生生物膜,阻隔白细胞、多种抗体及抗菌药物进入细菌细胞内吞噬细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复杂的耐药机制导致其感染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 2.2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机制 大肠埃希菌是G-杆菌中分离率较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所有部位的感染并且呈多重耐药性。 (1)β-内酰胺酶的产生 ①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主要是由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引起的,对头霉素类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ESBLs可分为五大类:TEM型、SHV型、CTX-M型、OXA型和其他型,大肠埃希菌ESBLs酶以TEM型最常见。TEM型ESBLs 呈酸性,可水解头孢他啶、头孢噻肟。SHV型ESBLs呈碱性,有水解头孢噻吩的巯基。CTX-M型ESBLs呈碱性,对头孢噻肟水解能力强于头孢他啶。OXA型ESBLs 呈弱酸性或弱碱性,主要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OXA型酶主要见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离率较低。 ②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主要作用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且不能被克拉维酸抑制。它是水解酶,与β-内酰胺环羧基部分共价结合,在水分子作用下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破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 ③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对酶抑制剂药的耐药的β-内酰胺酶(IRT)主要有TEM系列衍变而来,又称为耐酶抑制剂TEM系列酶。 (2)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3)主动外排 (4)外膜通透性的下降 2.3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 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阴性杆菌,通常存在于人类肠道、呼吸道,是除大肠埃希氏菌外导致医源性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在选择性压力下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KPN)菌株不断出现,耐药率日益上升,KPN 耐药机制包括:(1)产抗菌药物灭活酶 ①β-内酰胺酶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碳青霉烯酶(KPC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等。 ESBLs是耐药KPN产生的最主要的一类酶,由质粒介导,产ESBLsKPN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药物耐药,但对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及酶抑制剂敏感。

细菌耐药性机理分析

细菌耐药性机理分析 卢嘉程 1142042005

抗生素的杀菌机理简介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某些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能与细菌细胞壁上一种叫PBPS的特定蛋白结合,抑制分裂中的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使细菌因失去细胞壁的保护作用而在渗透作用下裂解死亡。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某些抗生素(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能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改变膜的通透性,让细菌因体内的有用物质大量流失到胞外或者电解质失调而死亡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 ?抗生素进入细菌体内后与细菌的核糖体或者是tRNA,mRNA等反应底物相互作用,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某些重要的蛋白如结构蛋白或酶等无法合成,则细菌必死 ?阻碍核酸的复制和转录(人工合成喹诺酮类抗生素) ?通过阻碍细菌DNA的复制,可以阻止其分裂繁殖。而阻碍DNA的转录则可以导致后续的翻译无法进行,使细菌因缺乏生存所必需的蛋白质而死亡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细菌抗药性的五种机制 ?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 ?有的细菌能产生相应的水解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掉或修饰抗生素,使之失去生物活性。如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就能使含β-内酰胺环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被水解掉,而钝化酶(磷酸转移酶、核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则可以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 ?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点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对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进行修饰,使抗生素无法和结构改变了的蛋白结合发挥作用。

?改变细胞膜特性 ?细菌发生突变后改变了质膜的通透性,某些原来需进入细菌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抗菌药物被隔离在细胞外 ?改变代谢途径 ?通过大量增加某些代谢底物的产量,稀释抗生素的作用,让细菌对该种抗生素不再敏感。如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苯酸(PABA),竞争二氢喋酸合成酶而产生抑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次接触磺胺药后,其自身的PABA 产量增加,可达原敏感菌产量的20~100 倍,后者与磺胺药竞争二氢喋酸合成酶,使磺胺药的作用下降甚至消失。

2016年第三季度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分析

2016年第三季度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分析 为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预警工作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结合检验科《2016年第三季度常见细菌耐药性统计、分析》报告,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提出以下预警: 一、细菌培养情况 2016年07-09月临床共送检细菌培养标本1178份,共检出病原菌389株,阳性检出率为%。排在前五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杆菌118株、大肠埃希菌75株、铜绿假单胞菌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鲍曼不动杆菌13株,其他细菌162株。 二、全院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及用药建议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2009]38号文件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1.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2.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3.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4.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现根据我院第三季度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对检出率居前五位的细菌根据该要求及抗菌药物的特点进行推荐用药。 1、肺炎克雷伯氏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产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代表菌种。本季度共检出118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如下: ①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氨曲南、呋喃妥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以作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首选治疗用药。 ②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99%,应暂停其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临床应用。 2、大肠埃希氏菌 本季度检出大肠埃希氏菌75株,其中,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5例,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如下: ①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30%,可作为初始经验治疗和首选用药。 ②对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超过30%,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③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的耐药率超过40%,建议临床慎重经验用药。 ④对头孢唑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高于50%,需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在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病例中,不宜作为经验和治疗用药。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控制对策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控制对策 1 概述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御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此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Resistance to Drug )。加之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危机,为遏制细菌耐药,我国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开展了对细菌耐药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微观的角度、从细菌耐药本身开展的探索,从宏观角度研究的很少。本研究旨在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的角度,用流行病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我国细菌耐药性在时间、空间、抗菌药间的“三间”分布情况,为细菌耐药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促进细菌耐药研究的全面性,并预测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探索潜在的用药风险;通过利益集团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的可行性,最终提出优先控制策略,以达到提高我国控制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的效果、节约有限卫生资源的目的。 2 细菌的耐药性现状 随着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各种侵袭性操作,特别是静脉导管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应用,细菌性血流感染在医院中的发生率及细菌的耐药性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2%~100%[1]。喹诺酮抗菌药物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达60%~70%。

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细菌主要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 1.1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药物失活。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hloromercuriben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酶。 1.1.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 ESB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ESBLs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自1983年在德国首次发现ESBLs以来,目前已报道的TEM类ESBIs已有90多种,SHV类ESBLs多于25种。TEM型和SHV型ESBLs主要发现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发现于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国内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产ESBLs菌的检出率逐年增加。NCCLs规定,凡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氏菌均应监测是否为产ESBLs菌株;若产生,无论体外对第三代头抱菌素、氨曲南的药敏结果如何,均应报告对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耐药。另外,ESBLs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很高的耐药率,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耐药率也在60%左右,因此,临床遇到由ESBLs引起的感染时,建议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或亚胺培南;对于头孢吡肟等四代头孢,尚有争议。 1.1.2头孢菌素酶(AmpC酶)届Bush分类中的1型(Ⅰ型) β—内酰胺酶。 通常将其分为由染色体介导产生的AmpC β—内酰胺酶和由质粒介导产生的AmpC β—内酰胺酶,前者的产生菌有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后者主要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生。AmpC酶可作用于大多数青霉素,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类抗生素。而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不受该酶作用。该酶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AmpC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有2种可能:①在诱导剂存在时暂时高水平产生,当诱导剂不存在时,酶产量随之下降,三代头孢菌素、棒酸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诱导型AmpC酶的强诱导剂;②染色体上控制酶表达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AmpC酶持续稳定高水平表达。由高产AmpC酶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死亡率很高。 实际上,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都能产生染色体介导的AmpC头孢菌素酶,在多数情况下为低水平表达;在肠杆菌、柠檬酸杆菌、沙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中可高频诱导产生,且常为高产突

细菌的耐药性 试题

第6章细菌的耐药性 [各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multiple resistance 2、acquired resistance 二、填空题 1、耐药性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耐药性的程度以该药对细菌的表示。 2、细菌耐药性分为和。 3、获得耐药性的发生有三个因素、和。 4、转座因子包括和,前者仅编码转移位置时所需的,后者常带有。 5、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固有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和。 6、最早使用人工消除R质粒的方法是。 7、最常见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介导的耐药菌是。 8、耐药质粒在细菌间可通过和方式传递。 9、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包括和。 10、在耐药谱方面,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是,而R质粒导致的耐药性是。 三、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耐药 A、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小于其最小抑菌浓度 B、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大于其最小抑菌浓度 C、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等于其最小抑菌浓度 D、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小于其最大抑菌浓度 E、药物对细菌的治疗浓度大于其最大抑菌浓度 2、抗菌药物对细菌能够起作用的首位条件是 A、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 B、抗菌药物进人细菌细胞内

C、抗菌药物在细菌细胞内分解 D、细菌具有抗菌药物的靶点 E、细菌不携带耐药基因 3、细菌的耐药性突变特点 A、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突变无关 C、细菌的耐药性基因突变可发生回复突变 D、细菌的耐药性基因突变具有相对稳定性 E、以上都是 4、有计划地将抗菌药物分期分批交替使用,其原因是 A、节约抗菌药物 B、使耐药基因发生回复突变 C、按照病程要求 D、使疗效最好 E、可将细菌彻底杀灭 5、关于β—内酞胺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和头胞菌素类耐药的菌株可产生 B、革兰阳性菌的β—内酰胺酶位于胞外 C、只能由细菌染色体编码 D、1940年首次发现 E、分为四类 B型题 (1~5题) A、磺胺药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唾诺酮类药物 E、红霉素 1、靶部位是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S12蛋白 2、靶部位是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4或L12蛋白 3、靶部位是细菌DNA旋转酶 4、靶部位是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 5、靶部位是细菌RVA聚合酶的β亚基 (6~10题) A、插人序列 B、R质粒 C、耐药性传递因子 D、耐药性决定子 E、转座子 6、与耐药性基因或非接合性耐药质粒结合形成多重耐药的接合性质粒 7、以接合和转导方式转移 8、只编码转座酶 9、插入基因中,是细菌产生耐药性 10、即非接合性质粒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肺炎克雷伯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常寄殖于呼吸道和肠道,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代表菌种,产生的选择性压力和耐药性日益突出[1]。为了解产ESBLs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流行状况及产酶株的耐药情况,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研究分析了我院年1~12月临床分离的28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281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为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并按全国统一操作规程。标本主要包括血液、尿液、痰。 1.2仪器试剂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ID-GN鉴定卡、AST-GN09药敏卡由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VITEK比浊计(V1210)由日本生产。 1.3菌种鉴定、药敏所有实验菌株分离纯化后按VITEK-2的使用要求配制成菌悬液和稀释液,分别填充到ID-GN和AST-GN09卡中,用VITEK-2仪器自动完成细菌的鉴定和药敏实验。 1.4质控菌株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药敏质控结果符合NCCLS药敏质控要求。 1.5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2]按照NCCLS2000年版推荐的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为阳性对照,肺炎克雷伯菌ATCC2592为阴性对照。

1.6统计学方法细菌耐药性分析用WHONET5软件进行分析,耐药率显 著性差异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产ESBLs细菌与非产ESBLs细菌两组耐药率比较应用χ2检验。 1.7多因素分析将281例肺炎克雷伯菌分为产ESBLs组及非产ESBLs 组。影响产ESBLs细菌感染的因素为:(1)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 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2)第三、四代头孢菌素 的使用;(3)医院感染(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 是在医院发生的感染);(4)基础疾病(包括重型肝炎、红斑狼疮、 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各种癌症);(5)治疗性操作(泌 尿道插管、气管插管、腹穿、腰穿和呼吸机等);(6)应用免疫抑制 剂包括放、化疗。 2、结果 2.1281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281株肺炎克雷伯菌均来源于住院患者,按标本分为:血(47株)、痰(202株)和尿(32株);按科 室分:内科系统(196株)、外科系统(41株),其他科室(44株)。 2.2血、痰、尿标本28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5大类21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见表1。在血、痰及尿标本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对21种抗生素 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48.6%,47.9%和42.4%,在血和痰标本中分离的 肺炎克雷伯耐药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标本中分离的菌 株耐药率较低,与血、痰标本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 在血和痰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50%以上,而尿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除对头孢呋辛的耐药性大于50%外,对其他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小于50%。说明不同标本来源的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2.328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5大类2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见表2。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 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和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分别为49.8%、49.8%、49.8%、61.0%、61.0%、53.1%和23.3%。β-内酰胺和碳青霉烯

病原微生物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习题与答案

第 6章细菌的耐药性 一、选择题 A型题 1、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质粒是: A. F 质粒 B . R 质粒 C. Vi 质粒 D. Col 质粒 E. K 质粒 2、固有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 A. 染色体突变 B. 接合性 R 质粒介导 C. 非接合性 R 质粒介导 D. 转座因子介导 E.细菌种属特异性所决定 3、获得耐药性的产生原因不包括: A. 染色体突变 B. 细菌种属特异性决定的耐药性 C. 非接合性 R质粒介导 D. 接合性 R质粒介导 E. 转座因子介导 4、关于 R 质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R 质粒是耐药性质粒 B. R 质粒可通过接合方式传递 C. R 质粒在肠道菌中更为常见 D. R 质粒在呼吸道感染细菌中更为常见 E. R 质粒由 RTF 和 r 决定子组成 5、R 质粒决定的耐药性的特点不包括: A. 以多重耐药性较为常见 B. 可从宿主菌检出 R 质粒 C. 容易因质粒丢失成为敏感株 D. R 质粒的多重耐药性较稳定 E. 耐药性可经接合转移 6、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A. 钝化酶的产生 B.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C. 抗菌药物的使用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D. 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 E.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 X 型题 1、下列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中,哪些与细菌的耐药性形成有关?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原性转换 E.原生质体融合 2、获得耐药性发生的原因: A. 染色体突变 B. 细菌种属特异性决定的耐药性 C. 抗菌药物的使用 D. R 质粒介导 E. 转座因子介导 3、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A.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B.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C. 研制新抗菌药物 D. 研制质粒消除剂 E.采用抗菌药物的“轮休”措施 4、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A.抗菌药物的使用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B.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C. 钝化酶的产生 D. 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 E.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 二、填空题 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主要有,,和 。 2、引起细菌耐药的钝化酶主要有,, 和。 3、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有,,,, 和。 三、名词解释 1、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2、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 3、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 4、R质粒(resistance plasmid)。 四、问答题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摘要从生理性抗性和环境因子两方面简要介绍了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概述害虫抗药性特点,并根据当前使用害虫防治剂的防治手段、用药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害虫抗药性的预防措施,以期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帮助,从而使工农业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害虫抗药性原因防治措施 自从1908年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蚁对石硫合剂产生抗药性以来(Melander ,1914),害虫抗药性已有百年的历史。到1948年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种类达14 种,到1964年增至224种,1976年增至364 种,1984年增至447种。至今至少有600多种昆虫及螨类已产生了抗药性, 这些害虫中以双翅目与鳞翅目昆虫产生抗药性虫种数量最多(张友军等,1998 )。我国有45种昆虫产生了抗药性, 其中农业害虫36种, 卫生害虫9种(唐振华, 2000)。抗性突出的害虫有棉蚜、棉铃虫、二化螟、小菜蛾、家蝇、淡色库蚊、德国小镰等, 它们对多种药剂均产生了抗药性, 并抗性水平较高。抗性最为严重的是北方棉区的棉蚜和南方蔬菜地的小菜蛾, 它们对拟除虫菊酯的抗性达到万倍以上(姚洪渭等,2002 )。害虫抗药性的危害多种多样, 如导致农药防效降低,造成作物减产; 增加用药量, 加大成本; 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 对鱼虾以及蜜蜂等有益生物的为害, 打破自然界生态平衡; 人畜中毒; 减少某类农药市场的寿命等, 这成为当前植保中一个重要问题。 1.害虫抗药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1957年对昆虫抗药性作了如下定义: 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农化新世纪,2005) 。也指害虫对某一种化学农药或某一些化合物的耐受量增加,抵抗力增强的现象(胡淑霞,2002)。而且这种由于使用了杀虫剂所产生的抗药能力是可以遗传下去的.害虫抗药性主要表现,就是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害虫时所需要药剂的浓度和剂量,大大超过原来所需要的浓度和刹量,而要成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增加,才能达到原来的防治效果,那么这种害虫对这种药剂已经产生抵抗能力了,也就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昆虫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求得生存的一种进化现象。

害虫抗药性产生因

害虫抗药性产生因

————————————————————————————————作者:————————————————————————————————日期:

植物保护通论期中作业 姓名:王欢 学号:201101130062 专业:11 设农 教师:袁盛勇 时段:周一、6 7节

害虫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概述 摘要无论是常规农药,还是新研制的各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如盲目提高药液浓度、增加用药次数等,致使农药药效大大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本文分析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简要的防御方法。 关键词害虫、抗药性、农作物、使用农药 前言科学研究表明,目前至少有600多种昆虫产生了抗药性,一方面,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我们不合理的使用农药等理化因子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结合了棉铃虫、菜青虫、玉米螟等多种典型的植物虫害的特点、原因、防治方法等论证观点,对植物虫害的抗药性进行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总结。指出了植物虫害抗药性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在阐明观点时进行事例分析,是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对害虫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基本概述,并根据植物虫害的特点和抗药性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外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主要预防和治理办法,适用于绝大多数植物。但我们还需认识到,植物虫害是一个不可完全避免的问题,害虫对农作物的取食,与生态平衡等因素也存在关系,我们无法彻底的消除害虫的坑药性,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采用生物防治的科学方法,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1.自身防御能力 1.1表皮阻隔作用的增强 杀虫剂要进入害虫体内产生毒杀作用,首先要通过的第一道防线就是昆虫的表皮阻隔层。但对抗性害虫则不同,杀虫剂的穿透表皮进入体内的穿透速率往往明显下降。如某抗性家蝇种群对马拉硫磷的抗性为18倍,其表皮穿透速率较对马拉硫磷敏感的同种品系下降了75%多。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药剂对抗性害虫表皮穿透能力下降,是由于多次施用药剂后 (即存在选择压),表皮通道结构在药剂诱导下产生诱变以及表皮中沉积了更多的蛋白质、脂肪和骨化物质 (几丁质) 所致。 需要指出的是,表皮穿透速率的下降一般很少单独在害虫抗性水平的提高中起作用,它往往都同时伴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即代谢能力) 的增强。如一种对二嗪农有抗性的家蝇SKA品系,由于穿透速率下降,加上微弱的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解毒作用,抗性就增加了5~10倍。原因是表皮穿透性下降后,进入虫体内的药量极微,而这微量的药剂又被解毒物质 (酶) 降解了,没有对靶标部位起毒害作用。从外部看,就表现为害虫的抗药性。 1.2增加代谢能力 害虫的多数抗性机制都与机体代谢解毒能力的增强有关。而代谢解毒又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正常情况下,昆虫体内的某些解毒酶都保持着一定的量,以分解代谢外来的不利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生存的物质。在抗性昆虫中,这些有关的解毒酶的含量大都大幅度提高,酶的结构也发生一定变化,使酶自身的结构活性大大增强。

2017年1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三季度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一.标本送检及细菌检出情况 本季度细菌培养送检率为35.24%。微生物室共收到标本2068份,分离出病原菌496株,阳性率23.98%。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2株、占83.06%,革兰氏阳性菌54株,占10.89%,白假丝酵母菌5株,占1.01%。科室分布前六位的是:重症医学科422例,儿科422例,肝胆外科112例,神经外科103例,呼吸内科80例,普外科62例,内分泌科59例。送检标本类型较多的依次是:痰581份、大便114份、尿液111份、渗出液111份、脓液75份、血液57份,阳性率最高的为血液,其它依次为:脓液、渗出液、痰液、尿液、大便。 标本中检出的常见菌如下: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 共筛选出多重耐药菌20株,占总菌数的4.03%,其构成为:大肠埃希菌1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5% 鲍曼不动杆菌3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5%肺炎克雷伯菌2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10%铜绿假单胞菌1 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阴沟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产气肠杆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嗜麦芽寡食单胞菌1株,占多重耐药菌菌株总数的5% 第三季度主要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临床常见前几位病原菌 第三季度多重耐药菌菌株类型构成情况(%

二.常见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情况与分析 1.革兰氏阳性菌 本次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较少,不具代表性,无法具体分析。 2.革兰氏阴性菌 本次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头抱他啶耐药率高,应 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抱吡肟、 复合磺胺、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50-75%之间,参照药敏实验结果选择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为中敏,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西丁、阿米卡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 本次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抱呋辛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对头抱唑林、头抱曲松、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头抱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 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 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头抱西丁、左氧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敏感,是肺炎克雷伯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产气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抱西丁、头抱呋辛、庆大霉素、复合磺胺耐药率在50-75%之间,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在30-40%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阿米卡星、头抱他啶、环丙沙星、头抱吡肟、头抱曲松、亚胺培南、氨曲南均敏感,是产气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根据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使用,避免耐药范围的扩大;对头抱西丁、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 坦耐药率大于50%提示医务人员参照药敏实验结果用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抱他啶、庆大霉素耐药率在40-50%之间,提示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对头抱吡肟、复合磺胺耐药率在30-40%之间,应及时将抗菌药物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抱呋辛、左氧沙星、氨曲南均敏感,是阴沟肠杆菌的治疗用药。 本次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抱西丁、复合磺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大于75%按照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的临床应用;对哌拉西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