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61 KB
- 文档页数:2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护理体会【关键词】垂体瘤切除术;单鼻孔;蝶寞入路;护理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经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因其手术切口小,不用开颅,损伤小,已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
然而,手术成功与否,与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护理人员细致的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科于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对30 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单鼻孔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 例中男21 例,女9 例;年龄16—67 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2 年;临床表现:视力下降13 例,视野缺损28 例,头晕头痛10 例,闭经溢乳9 例,肢端肥大8 例,性功能障碍8 例;头颅MRI 检查:肿瘤位于蝶鞍内,鞍上生长,部分鞍旁侵袭并包绕颈内动脉;内分泌检查:血泌乳素(PRL)明显升高15 例,生长激素(GH)升高6 例。
1.2 治疗及预后30 例均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
本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6 例视野缺损患者中,25 例较前有所好转;15 例视力下降患者中,5 例恢复正常,10 例视力好转12 例头晕头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27 例内分泌功能障碍患者均有好转:复查激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3 个月后复查MRI, 27 例全部切除,5 例大部分切除;3 例脑脊液漏发生;4 例术后并发尿崩症;4 例高热; 1 例瘤腔出血,保守治疗后痊愈;2 例垂体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术前有效的交流及良好的心理暗示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
垂体瘤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伴有头晕、头痛、视力减退且因内分泌功能改变影响容貌,如肢端肥大症、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女性闭经或不孕、男性性欲减退等。
患者思想负担重,甚至感到自卑,再加之对头部手术的格外紧张、恐惧,对手术的相关情况缺乏正确的了解,容易产生顾虑和紧张的心理。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大家对垂体瘤应该有一点陌生,甚至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在临床上垂体瘤是非常常见的。
许多患者有头痛、视野缺失、视力下降等症状,可能就是患上了垂体瘤。
垂体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旦患上了垂体瘤,虽然一般并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依然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可以通过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来切除病灶,以达到疾病的控制与治疗。
下面一起了解该手术后的护理以及注意事项吧。
一、什么是垂体瘤?垂体瘤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垂体上的肿瘤,包括神经垂体、腺垂体以及胚胎期颅咽管囊残余鳞状上皮,是蝶鞍区内的常见肿瘤之一,一般为良性肿瘤。
垂体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男性患上垂体瘤的几率略高于女性。
二、垂体瘤的临床症状(一)腺垂体本身受压症候群随着垂体瘤体积的增长,压迫到周围的垂体组织,导致垂体组织以及周围靶腺体的萎缩,从而引发腺垂体本身受压症候群,如性腺功能低下、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如果肿瘤压迫到下丘脑或神经垂体容易引发尿崩。
(二)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候群垂体压迫到周围组织后从而影响周围组织功能的发挥,从而引发垂体周围组织压迫症候群,如压迫或牵拉到硬脑膜,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肿瘤累及大血管壁,则可能出现顽固性的头痛。
如果肿瘤向侧方发展压迫和侵入海绵窦后,可能引发眼球运动障碍、眼突等症状;如果肿瘤向蝶鞍区外侧生长,可能出现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部麻木等症状。
(三)腺垂体功能亢进症群可能出现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溢乳-闭经症、Nelson综合征、性功能障碍等。
(四)并发症垂体瘤可能并发视力障碍、脑膜炎、脑髓液漏、垂体卒中等。
三、垂体瘤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垂体瘤主要是通过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为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卡麦角林、赛康定、欧聚肽、溴隐亭等抑制肿瘤的增大。
手术切除是垂体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效果好、恢复快的特点。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目的:总结4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
方法:主要从患者入院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入手,使患者减少术前的恐惧心理,取得术中配合。
结果:本组40例中无1 例发生任何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标签: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护理垂体腺瘤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发生率高,约占颅内肿瘤的12%,多系良性,以中年人多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1]。
主要表现为垂体分泌功能障碍,视力减退。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具有并发症减少、创伤少、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少、花钱少、恢复快等优点[2],是治疗垂体瘤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科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用此方法治疗垂体瘤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2~67岁,平均37.89,其中视力障碍35例,伴有视野缺损28例,垂体功能低下9例,头痛18例,肢端肥大3例,尿崩4例。
均行CT扫描和内分泌检查确诊。
均行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后视力改善30例,内分泌改善19例,死亡1例。
2术前护理2.1术前常规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药敏试验等,术前8 h禁饮食、禁水,术前晚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口服镇静药物,术晨留置尿管。
若体温39℃以上时,需要暂停手术。
同时要注意血压的变化。
若血压高术前口服降压药,如有视力、视野障碍应加强护理,必要时设专人专护,以防发生意外,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2心理护理垂体瘤由于病程长,常伴有头晕、头痛、视力减退、肢端肥大、性功能障碍、闭经泌乳等症状,使患者思想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常有恐惧、焦虑和不安。
入院后护理要热情主动、关心体贴、加强沟通和交流。
从患者最关心的疾病入手,详细讲述手术目的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护理查房患者姓名:xx 性别:男年龄:50岁查房日期:xxxx年xx月xx日入室后,先向患者及家属问候并了解患者术前情况、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
确认患者术前室内环境整洁、温度适宜、患者舒适。
1.一般情况观察患者清醒,言语清楚,无嗜睡及意识障碍。
面色稍黯淡,精神疲惫,面容表情自然。
无头晕、恶心、呕吐及头痛等不适感。
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或头痛等不适症状。
皮肤黏膜无明显苍白、发绀或黄染。
2.体征观察呼吸:呼吸平稳,无咳嗽、咳痰等异常现象。
循环:心率80次/分,无心律不齐及杂音。
血压稳定,收缩压/舒张压/mmHg。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皮肤弹性正常,无浮肿,皮肤湿润,无皮肤黏膜渗透性水肿。
颈静脉无怒张、无皮下出血。
全身皮肤无瘙痒、苍白、黄染、皮肤糜烂、水泡、渗液等异常现象。
泌尿系统:尿产量正常,尿色淡黄色,无血尿及尿频等异常。
消化系统:患者肠胃自觉良好,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神经系统:患者清醒,语言明晰,视力正常,瞳孔等大等正常,有光反应,无偏瘫、无感觉和知觉障碍。
3.术后伤口护理3.1清洁伤口:清洁伤口周围皮肤,注意保持伤口周围清洁,避免局部感染。
3.2观察伤口:观察伤口切口有无明显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3更换敷料:根据医嘱,定时更换敷料,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湿气侵袭。
3.4伤口护理:避免患者过度活动,拉扯伤口,防止术后出血,保持患者伤口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4.生命体征监测4.1血压监测:每4小时监测一次血压,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如发现血压偏高或偏低,及时告知医生。
4.2心率监测:每4小时监测一次心率,记录患者心率变化情况。
如发现心率过快或过慢,及时告知医生。
4.3体温监测: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记录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如发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及时告知医生。
4.4呼吸监测:每4小时监测一次呼吸频率,记录患者呼吸情况。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注意事项垂体腺瘤手术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本文将为您介绍术后的休息与活动、鼻腔、口腔、尿管和饮食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观察脑脊液漏和尿崩症。
一、卧床休息与活动做完手术返回病房后,医护人员会协助您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时误吸引起窒息。
等到您意识清醒后,可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将床头抬高15~30度。
这样可以减轻头面部充血,同时脑内组织因重力作用向下紧压伤口,利于伤口愈合,还可以减少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术后2~3天,经医护人员允许后可改为半卧位,这种体位有利于伤口引流。
下床活动时间需要根据您的肿瘤大小以及是否发生脑脊液漏来决定,具体下床活动时间请听从医生安排。
二、观察和保护鼻腔手术切口在鼻腔内,而鼻腔潮湿不利于伤口恢复。
术后如果偶尔出现带血丝的鼻腔渗液是正常的,无需紧张。
此外,鼻腔伤口可能还会引起头痛,待鼻腔纱条取出后,头痛症状会逐渐缓解。
一般术后1~2天,医生会分次拔除鼻腔内的纱条,请不要自行取出。
如果您发生了脑脊液漏,医生可能会在术后7~10天再拔除纱条。
那么,您可以做些什么呢?注意保持鼻部伤口的敷料清洁干燥。
如敷料脱落或被污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及时更换。
擦拭时不要将纸巾伸入鼻腔,以防感染。
还要注意不要擤(xǐng)鼻涕、挖鼻孔,用力咳嗽,用力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诱发脑脊液漏的发生,严重的可能发生感染。
您还需要观察鼻部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果发现鼻腔有清水样液体流出或滴出,或者感觉有咸的液体流进嗓子里,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观察和保护口腔由于手术后会在鼻腔中填塞纱条,经鼻呼吸困难,需要张口呼吸来保持呼吸通畅。
而张口呼吸容易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引起口干不适。
同时,术后可能会有少量血性液体流入口中,不但会影响食欲,还利于细菌的生长,容易造成口腔感染,甚至引起其他部位的感染。
因此保持口腔的湿润、清洁,可以预防或缓解这些情况的发生。
1、保持口腔湿润:当您感到口干不适时,可以用湿纱布覆盖口腔、用棉签蘸水湿润口腔、漱口、少量多次饮水,以保持口腔的湿润。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关键词】垂体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护理我院手术室200610~200810选择适合经鼻蝶入路切除的垂体微腺瘤、垂体腺瘤以及侵犯蝶窦的肿瘤患者62例,进行微创手术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
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月经紊乱、停经、肢端肥大症等。
入院后行头颅MRI或CT及内分泌实验室检查、视力视野检查确诊。
1.2 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仰卧位,头下垫头圈,颈部轻度过伸,于鼻中隔软骨处垂直切开,分离鼻中隔黏膜,扩鼻镜撑开鼻孔,上显微镜确认蝶窦前壁,小骨凿打开蝶窦开口,再用Kervison 咬骨钳向两侧扩大直至蝶鞍侧壁,骨凿凿开鞍底骨质,咬骨钳扩大骨窗,11号刀片垂直切开硬膜,显微剪剪开硬膜,用不同角度的刮匙,取瘤钳和吸引器切除鞍内肿瘤,蝶窦妥善止血,取下鼻镜,鼻腔内填塞凡士林纱条,以利于鼻黏膜复位。
1.3 结果 62例垂体瘤切除患者,全切除57例,次全切5例。
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崩症5例,电解质紊乱3例,视力视野改善60例,术后恢复正常月经25例,无脑脊液鼻漏、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缩短5 d。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有些患者因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为肢端肥大症、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男性性欲减退、女性闭经或不孕。
病人常感到自卑、悲观失望、性格改变等。
这些负性心理可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对手术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针对不同的患者,运用心理学知识,耐心倾听其诉说,了解其心理活动,结合患者的病情、年龄、性格、文化程度等,告知其疾病性质和采用的治疗计划,介绍手术治疗的新进展,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心理状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1.2 术前准备:(1)术前应全面检查,详细了解病情。
关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鼻腔纱条部分滑脱的观察与护理垂体瘤起源于蝶鞍内脑垂体细胞,是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硬脊膜瘤,占颅内肿瘤的第三位,且呈上升趋势[1-3]。
手术切除是垂体瘤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自1970年由Schloffer创立以来,不断的被发展、完善,并因其相对传统的开颅手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诸多优点为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所采用[4]。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常规在双鼻腔行碘仿纱条填塞,3~5天拔除[5],可有效预防术前鼻粘膜剥离后引起的鼻腔出血。
然而由于填塞纱条的松紧程度及手法的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会出现纱条一端滑脱,落入咽喉部或气管内的情况,从而引起不适症状,重者甚至有窒息的危险[6],由此而成为临床护理中的一种危急症状。
故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须加强鼻腔纱条滑脱的观察和护理。
本人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病区发生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术后鼻腔纱条部分滑脱的21例病例进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数目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18~70岁,平均58.2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MRI明确诊断为垂体瘤,并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常规在双鼻腔行碘仿纱条填塞。
其中肿瘤全切例,大部分切除例。
21例患者均在术后24小时内出现纱条滑脱,经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治疗后,均满意疗效出院。
2 护理2.1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方式,即经口-鼻-蝶窦入路和经单鼻腔蝶窦入路:经鼻腔剥离鼻粘膜后,经蝶窦开口进入颅内,行垂体瘤切除术。
为有效预防术后鼻粘膜剥离渗血,术后须常规填塞碘仿纱条压迫止血。
部分患者可因多种原因引起纱条一端滑脱,少许滑脱的纱条入咽喉部,可引起咽喉部异物感,敏感者表现为恶心、呕吐。
如纱条滑脱较长,进入气管,患者会有窒息感,重者表现缺氧症状。
术前健康教育要求患者术后不能有嗅鼻、喀痰等动作;当有咽喉异物感、窒息感等不适时,需及时告诉床位护士;呼吸道有痰时尽量咳出而不能喀出。
垂体瘤的护理关键信息项1、护理目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护理范围: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3、护理人员职责:明确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内容。
4、患者及家属配合事项:说明患者和家属在护理中的应尽义务和注意事项。
1、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预后,让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增强其信心。
12 完善术前检查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内分泌检查等。
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术。
13 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鼻腔清洁,使用滴鼻液等。
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
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和药品。
2、术后护理2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每小时记录一次。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 6-8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待患者清醒后,可根据病情调整体位。
23 鼻腔护理观察患者鼻腔分泌物的颜色、量和性质。
避免用力擤鼻、挖鼻,防止鼻腔出血。
按医嘱使用滴鼻液,保持鼻腔湿润。
24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禁食 6 小时,之后根据病情逐渐给予流食、半流食、普食。
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3、并发症护理31 尿崩症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比重,若每小时尿量大于 200ml,持续 2小时以上,应考虑尿崩症的可能。
遵医嘱给予抗利尿激素治疗,并监测水电解质平衡。
32 脑脊液鼻漏护理观察患者鼻腔有无清水样液体流出,若有,应及时送检,确定是否为脑脊液。
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头部 15-30 度,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
保持鼻腔清洁,避免堵塞。
33 颅内出血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若出现颅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4、护理人员职责41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按神经外科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2.皮肤准备,不需剃头,剪清双侧鼻毛。
必要时准备右大腿外侧皮肤。
3.垂体或鞍区病变者,需作垂体功能测定。
二、术后护理:
1.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2.手术日禁食,记录24h尿量1—3d。
3.注意双鼻孔内渗液情况。
4、术后24h后可进流质饮食,并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日4次,连续7d,上齿龈切口用
0. 1%苯扎溴胺酊消毒每日 4次,连续 7d。
5.24h后去除唇部压迫绷带,鼻腔内指套纱条48h后拔除。
随时观察鼻孔内有无清水样
液体流出,同时用吹哺西林麻黄素液滴鼻每日4次,连续
14d,鼻腔干燥者可用消毒
石蜡油滴鼻,一日数次。
6.避免术后剧烈咳嗽和用力摒鼻涕,以防脑脊液鼻漏。
7.术后绝对卧床1周。
8.术后第10d复查垂体功能,检查内容同术前。
三、健康指导:
1.心理安慰,垂体瘤属脑内良性肿瘤,手术效果好,痊愈后可参加正常工作。
2.加强营养,多食新鲜的、高蛋白质的食物,增强体质,使病后机体早日康复。
3.放疗时间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放疗期间少去公共场所,注意营养,定期测血象。
4.按医嘱服药,1年CT复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