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体制调整
- 格式:doc
- 大小:796.00 KB
- 文档页数:16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考情分析】这一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近年来都受到了高考命题者的关注。
考查的重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及特点和原因。
从命题形式上看,主要以材料解析题为主,选择题也占有一定的成份.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对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的考查.【知识交汇】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二、罗斯福新政的含义、特点、实质、作用(影响)1.含义: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2.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3.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危害程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4.影响:(1)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①它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②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2)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①联邦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
②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3)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从此美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5.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与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值得肯定的作用。
它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西方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它的实施是美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某些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罗斯福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中所造成的严重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机。
新政实施的结果只是巩固和加强了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级对付工人运动的一种手段而已。
专题十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复习目标】1、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把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与意义。
搞清经济危机、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把握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搞清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与“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认清福利国家的实质与影响。
能够辩证的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专题知识梳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要原因是_____和______的矛盾激化,出现生产过剩。
直接原因是2、标志:_____年___月____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3、特点:破坏性___,持续时间____,影响范围____。
4、影响: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经济危机的破坏和打击。
(2)胡佛政府的_______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决心实施新政挽救危机。
2、内容:(1)整顿____________,重建人们对_____-的信心。
(2)调整___________,国会通过《》及其他一些立法,力图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__________,以控制___________。
(4)实行_______和________。
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举办了许多_________,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特点:。
4、影响:(1)对美国:。
(2)对资本主义世界:。
(3)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实行国有化,建立_______,发达国家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形式,出现一种新型的“”。
(2)制定________,指导经济发展,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种经济计划是_______的,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
(3)扩大政府开支,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4)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其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企业经营的变化1、(1)人民资本主义: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反映了____________的趋向,但是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__________手中。
(2)经营者革命:_______________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事经营。
2、调整的影响(1)20世纪______年代,发达国家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2)但是这一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1973年后,发达国家出现______现象。
小结: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1)19世纪——20世纪初:。
(2)20世纪30年代——70年代:。
(3)20世纪70年代以后:。
【真题在线】(2013天津7题)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答案】A【考查点】经济危机的影响,根据题目提供的时间判断是经济危机时期,结合经济危机出现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判断主要原因.(2013山东29题)(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初创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
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发展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片断三转型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
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
(4分)(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4分)(3)据片断三,概况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8分)参考答案:(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若从殖民扩张或美国西部开发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3)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
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考查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内容与社会背景关系。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时间阶段的定位,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总结提取调整措施。
【自主学习】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概括其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让认识这一调整?【重难突破】(2013江苏卷)23.(15分)1、(15 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
……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
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 世纪20 年代末至30 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 分)(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 分)(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2 分)(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8 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左右。
)2、(2013·浙江名校联考)危机,是险境和机会并存。
危机伴随着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但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没有实际权力,形同虚设。
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平民处境不断恶化,甚至沦为债务奴隶。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教材材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
新政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新政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
——《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教材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就职演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公元前6世纪古代雅典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为化解危机,雅典进行了改革。
请指出它化解危机的举措对人类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中体现了哪些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从危机的解决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自主构建】【巩固练习】1、(2013北京23题)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
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
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2.(2013安徽21题)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3.(2013大纲23题)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A.增加货币发行量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4.(2013·安徽大联考)“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5.(2013•宿迁调研)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