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9
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实施目标;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主要措施;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弊端与反思。
二、教学内容: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实施目标;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主要措施;3.罗斯福新政的弊端与反思。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历史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一定的了解,并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如:“你们知道罗斯福新政是什么吗?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实施的?实施的目标是什么?”Step 2:学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主要措施(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介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主要措施,包括金融、农业救济、工业救济、雇佣救济等。
Step 3:讨论罗斯福新政的弊端与反思(4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方面,如金融、农业救济等,讨论该方面的弊端和反思,并挑选代表发表意见。
Step 4:汇报和总结(2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总结,对罗斯福新政的弊端和反思进行梳理,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四、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注重问题导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通过引入形式引发学生兴趣,促发思考。
2.教学内容既有罗斯福新政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学生对新政弊端的探究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3.学生分组讨论和汇报环节运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汇报和总结环节可以加强学生对该课内容的整合和总结,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促进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经过此次教学,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以及弊端和反思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问题和引导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罗斯福新政的课件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经济大危机”中的第二子目——“罗斯福新政”。
我们将一同走进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之中,感受那场波及全球的风暴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将详细解析罗斯福总统如何运用新政措施,逐步挽救危机,推动美国经济重振旗鼓。
二、教学目标1. 学生应能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后果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2. 学生应能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并认识到其在当时经济恢复中的关键作用。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的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得到显著提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在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复杂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们将使用多媒体课件、黑板以及粉笔进行教学。
学具:学生需要准备教材、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重点和进行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时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动荡。
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逐步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细节,包括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和公共工程等方面。
4. 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罗斯福新政如何一步步扭转经济颓势,并对其成效进行评价。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检验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深度。
7.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罗斯福新政的概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六、作业设计1. 请概述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影响及特点。
2. 请详细阐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经济恢复中的作用。
3. 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探讨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启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将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方法上的调整。
《改革弊端的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推荐)一、课程标准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二、结构分析本课时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美国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并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措施及作用;通过对罗斯福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客观评价新政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难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五、教学方法对比法、讲授法、讨论法、展示法、角色扮演法。
六、课前准备教师布置角色扮演;学生收集有关胡佛和罗斯福的材料。
七、教学流程(一)复习旧课教师:(提问)1929年,美国发生一件什么事情?学生:经济危机。
教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最先开始于美国,对美国社会的打击也最为沉重。
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社会是怎样的萧条情况?学生:……教师:(归纳)(幻灯片展示)危机到来后,大批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因为破产而自杀。
许多人的多年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以致当时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跳楼的窗口都必须排队才能挤进去。
”大批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小麦、棉花都被故意烂在地里,牛奶倒进河中,牲畜被宰杀后埋入山沟,因为无钱管理这些东西,也很少人有钱买这些东西。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人身无分文,因为危机使工厂倒闭,夺去了他们的工作。
没有了工作也就无钱购买食物而忍受饥饿,无钱付房租或保住自己的住房而被赶出家门、流离失所。
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只得在垃圾堆中寻找残余的食物充饥,在大街上铺一张旧报纸度过饥肠辘辘的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