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材轧制基础油的选择与性能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233.33 KB
- 文档页数:4
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
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
500N基础油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润滑油、金属加工油、
燃料油等领域。
为了确保500N基础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以便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
本文将对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500N基础油的物理性质标准。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规定,500N基础油的物理性质应符合特定的要求,包括密度、闪点、凝固点、
粘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500N基础油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生产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其次,化学成分标准也是评价500N基础油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同国家和地区
对于500N基础油的化学成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包括硫含量、芳烃含量、酸值等指标。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对于500N基础油的性能和环境影响有着重要的
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与500N基础油相关,比如生产工艺标准、包装和
运输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500N基础油的质
量和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确保500N基础油的质
量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500N基
础油相关标准,共同努力,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一:技术参数及检验规则
1、主要技术参数
1.1 外观质量:轧制基础油外观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分层(无不溶解水)、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1.2 轧制油必须为正构饱和烃。
1.3 轧制基础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2 检验规则
2.1 进入公司的轧制基础油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上应有上表所列产品技术参数实际检测值,否则不予验收。
2.2 组批及取样规则
2.2.1 同一供应商基础油,每车组为一批。
2.2.2 基础油逐批进行验收,取样采用油罐分层取样法,要求从车体油罐的上层、中层分别取等量1000mL油样,并将上、中层油样等量混合均匀,下层油样由供应方从油罐车底输油管放油取样(200mL),单独盛放,送检测中心检测轧制油相关检测项目。
2.2.3 油罐上层、中层位置分别为油罐中油液面下20%、50%深度。
2.3 检验项目
2.3.1 正常情况下对轧制油密度、粘度、馏程、水分、闪点、污染度6个项目进行检测。
其中上、中层混合油样与下层油样按2:1比例混合后用于基础油水分、污染度的检测,剩余的上、中层混合油样用于基础油其他项目的检测。
2.3.2 供应商首次供货或生产工艺有变更(供应商书面通知)时,必须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测;同一供应商其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全检。
检测中心无法检验的项目可外委检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委外单位。
2.4 检验结果判定
经检验有不合格项取双倍样复检,复检全部合格判整批合格,复检仍有不合格则整批判不合格。
一种铜轧制专用乳化油及其制造方法一、引言铜轧制是指将铜坯通过轧机进行加工成板材或带材的过程。
在铜轧制过程中,润滑是至关重要的,而乳化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润滑剂,在铜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铜轧制专用乳化油及其制造方法。
二、铜轧制专用乳化油的特点铜轧制专用乳化油具有以下特点:1. 良好的润滑性能:铜轧制过程中,乳化油能够形成一层薄膜,在轧制过程中减少铜材与轧辊之间的摩擦,降低能量损耗,延长轧辊寿命。
2. 良好的冷却性能:乳化油能够快速吸收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持轧制温度稳定,防止铜材过热变形。
3. 良好的防锈性能:乳化油中添加了防锈剂,能够有效防止铜材在轧制过程中受到氧化的影响,保持铜材表面的光洁度。
4. 环境友好:乳化油中采用了环保型添加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铜轧制专用乳化油的制造方法铜轧制专用乳化油的制造方法如下:1. 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基础油、表面活性剂、防锈剂等原料,保证原料的质量稳定。
2. 搅拌混合:将基础油和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搅拌容器中,进行搅拌混合,使两者充分混合均匀。
3. 添加防锈剂:在混合的基础油和表面活性剂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防锈剂,继续搅拌混合,使防锈剂充分溶解。
4. 调整乳化度:根据需要,可以适量调整乳化油的乳化度,以满足不同铜材的轧制需求。
5. 过滤净化:将混合好的乳化油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提高乳化油的纯净度。
6. 包装储存:将过滤净化后的乳化油进行包装,密封储存,以保持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四、铜轧制专用乳化油的应用铜轧制专用乳化油广泛应用于各种铜材的轧制过程中,包括铜板、铜带等。
其适用于不同轧制工艺和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润滑和冷却效果,保证铜材的加工质量和表面光洁度。
五、乳化油的优势与发展趋势1. 优势:与传统润滑剂相比,乳化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冷却性能,能够提高铜轧制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能源消耗和轧辊磨损。
2. 发展趋势:随着铜材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对乳化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轧制油成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轧制油成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轧制油啊,就像是烹饪里的调料一样重要。
咱平时做饭,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这轧制油的成分也是有讲究的哟!
先来说说基础油吧,这就好比是一道菜的主料。
它得稳定可靠,能给整个轧制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
要是基础油质量不行,那可就像做菜用了不新鲜的食材,整个感觉都不对啦!
然后呢,还有各种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就像是给菜添加各种风味的调料一样。
有的能让轧制过程更顺畅,就像给菜里加了点让口感更爽滑的东西;有的能起到保护作用,好比给菜加了点能保持色泽的调料。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些合适的成分搭配,那轧制出来的东西能好吗?就像做出来的菜不是太油腻就是没味道,那可不行呀!
再说说这成分之间的配合,那也是很关键的。
就跟咱做菜一样,各种调料得搭配得恰到好处,不能这个多了那个少了。
轧制油的成分也是如此,它们得相互协作,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咱平时用的那些金属制品,很多可都是经过轧制油的“洗礼”才变得那么好用的呀!要是轧制油的成分不对头,那这些金属制品可能就没那么顺手啦。
你说这轧制油的成分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一个幕后英雄,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贡献着力量。
我们每天用到的各种东西,说不定都有它的一份功劳呢!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轧制油成分,它可是关乎着很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呢!咱得重视起来,就像重视我们每天吃的饭菜一样。
毕竟,好的轧制油成分才能带来好的轧制效果,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呀!这就是我对轧制油成分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铜轧制油中磷酸酯的吸附特性与润滑性能严旭东;孙建林;熊桑【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8(028)006【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轧制油中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DDE)分子的反应活性,建立DDE-铜表面稳定吸附构型;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辊轧机分别考察 DDE 对轧制油摩擦学性能和润滑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磨损实验后铜表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DE是一种具有优异极压性能及良好抗磨减摩性能的铜轧制油添加剂,在基础油中添加0.05%(质量分数)DDE使得轧制油油膜强度pB达到588 N,比基础油的提高66.57%,同时摩擦因数与磨斑直径明显降低.其吸附本质是在DDE与铜表面摩擦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S、O 与Cu的化合物,计算的吸附能达到225.80 kJ/mol,表明分子在Cu表面产生稳定的化学吸附.含0.05% DDE的轧制油在实际轧制过程中的最小可轧厚度为22 μm.【总页数】8页(P1168-1175)【作者】严旭东;孙建林;熊桑【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335.12【相关文献】1.电子铜箔轧制油摩擦学特征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J], 刘娜娜;孙建林;武迪;夏垒2.电子压延铜箔轧制油的研制及其润滑性能的研究 [J], 徐阳;孙建林;严旭东;熊桑3.新一代铝材轧制油成分对其润滑性能的影响 [J], 苑光照;姜伟;罗芳;束俊洲;孙建林4.添加剂皂化值对铝材轧制油工艺润滑性能的影响 [J], 孙建林;黄瑛;熊孝经;么文静;武迪5.铝板带轧制油润滑性能与腐蚀性能相关性研究 [J], 束俊洲;孙建林;曹士宏;赵章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首先近年来,随着轧制设备的改良高压下化和高张力钢板的轧制比率的增大,对轧制油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在的轧制油既要维持原有的钢板表面清洁性,在润滑性和耐烧结性方面也要大幅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试做了这种高润滑轧机清净型钢板用轧制油,并对其进行了各种基础试验机的评价试验。
作成以下报告。
2、开发方针①润滑性,耐烧结性的提高---皂化值的增加,脂的变更,石油酸化物的使用。
②轧机清净性的保持---用牛脂合成脂替代油性剂。
以①和②为基础并考虑其他性能,决定由Table.1中元素组成。
(Lubricant A:Commercial oil,Lubricant B:developed oil)3、试验方法把表1的试作品和现行品的各种性能进行比较。
①润滑性·Bowden打滑试验机------试片:SPCC酸洗板+试验球:SUJ-2(3/16”)球试验温度:50,100,150℃,润滑:纯油,试验速度:3.24m/min ·极低速四球试验机--试验材料:SUJ-2(3/4”)球,试验温度:50℃润滑:2%乳化液,试验速度:1rpm·轧制试验----------试片:SHPC酸洗板,8道次,dull轧制试验温度:50℃,润滑:2%乳化液,试验速度:13m/min②轧机清净性(MC性)·试片:SHPC酸洗板(1.6*80*100mm),,退火氛围:N2+H2(6%)·试验方法:dull8道次轧制(2%乳化液)dull1道次轧制(温水)吹扫130℃烧结 600及680℃退火撕掉透明胶带明度测定4、试验结果把Bowden打滑试验机的结果用Fig.1,极低速四球试验机和轧制试验的结果用Table.2来表示。
另外,退火后钢板表面的污渍(胶带脱离)的测定结果用Table.3来表示。
板带轧制油的组成及性能要求张文豪王冬赵月峰(河北省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酸轧车间河北邯郸056015)摘要: 介绍了板带轧制油的主要组分及性能参数, 探讨了板带循环式乳化液润滑系统对轧制油性能的要求。
关键词: 轧制油; 边界润滑; 皂化值中图分类号: TG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4 - 0150 (2005) 3 - 185 - 2在上世纪30 年代初, 随着冷轧带钢四辊连轧机的投入使用, 轧制油也就应运而生了。
轧制油的初期是以棕榈油和水的混合物为基础, 采用直喷式向轧机提供乳化液, 实现轧辊和带钢的冷却和润滑。
现在少量可逆轧机仍在使用这种方式。
到1940年以后, 棕榈油供不应求, 而且价格昂贵。
再加上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种轧制油的润滑方式逐渐被淘汰, 而产生了循环式乳化液润滑系统。
随着人们对板带性能要求的增高, 对乳化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乳化液系统和轧制油的添加剂等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1轧制油的作用在冷轧轧制过程中, 轧制油一般与90% ~98%的水以一定的方式混合使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 润滑板带与轧辊, 降低摩擦力; 冷却板带与轧辊; 冲洗板带与轧辊, 以得到较好的板带表面质量; 提高板带在中间过程的防锈能力。
在冷轧带钢时, 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所有的变形能都是从轧辊与带钢之间的工作表面所产生的剪切应力转换来的。
但并不是摩擦力越大就越容易轧制。
过大的摩擦力会阻碍材料的流动, 而且摩擦力过大也容易造成板带表面的划伤, 增加辊耗。
由于金属材料的变形和板带与轧辊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所以必须对轧辊和带钢进行有效的散热, 以得到稳定的高质量产品。
2轧制油的组成化学家们采用各种不同的原料, 开发出了各种轧制油。
根据轧制条件和品种的不同, 轧制油配方更是多种多样。
其主要组成如下:2.1.1 基础油脂基础油脂是指提供润滑性能的主要组分。
铜材轧制液
东莞美科铜材轧制液,适用于铜材、铜板、铜管冷轧制工艺专用乳化液,具有良好润滑性和非常具有清洁湿润效果,加工表面光泽度高,乳液使用周期长,加工过程具有非常稳定的性能,不易变质腐败,对铜有特别的抗氧化效果,使用浓度3~5%。
一、铜材轧制液参数:
产品名称铜材轧制液
品牌美科切削液
运动粘度 2
外观透明无色
包装18L,200L
保质期12个月
二、铜材轧制液相关推荐:
E46无灰抗磨液压油E46无灰抗磨液压油采用精炼矿物油精制而成,品质优越,经济耐用。
适用于含银的各类液压系统,无锌配方,具极佳的清净分散性、抗磨性能,长期使用不会形成油泥,保护系统清洁畅通。
三、铜材轧制液知识分享:
切削液添加剂ph值调节剂的介绍
我们在使用切削液时会常用到一种添加剂--ph值调节剂,该调节剂为透明液体。
它可以使切削液的ph值处于8.5到9.5的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金属加工液系统的抗菌腐败能力,还可以提高切削液系统的防锈性、渗透性,保持性能稳定和长效使用。
ph值调节剂作为功能添加剂,广泛用于运行中的水溶性切削液体系。
在使用中,直接添加于正在运行中的金属加工液体系。
添加量:每吨工作液中每加入400ml至2000ml,系统的pH值上升0.1
至0.5。
在连续开机循环的条件下,缓慢加入体系中,使其迅速充分混溶均匀,30~60分钟左右观察效果。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边添加边测试,确定最终加入量。
pH调节剂配合杀菌剂添加,效果更佳。
在贮藏过程中,正常贮存情况下,产品保质期为半年。
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严禁雨淋及日晒,建议贮存温度5到35摄氏度。
铜轧制油性能测试及轧制试验一. 实验目的:1.通过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测量铜轧制油的油膜强度。
2.通过铜板干轧和不同油润滑条件下的轧制试验,分析轧制力、压下量、最小可扎厚度,得出润滑油对铜板轧制的影响。
3.用金相显微镜观察铜板轧后的表面组织,分析工艺润滑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1. 摩擦磨损实验原理2. 轧制基本原理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对旋转轧辊的间隙(各种形状),因受轧辊的压缩使材料截面减小,长度增加的压力加工方法,这是生产钢材最常用的生产方式,主要用来生产型材、板材、管材。
分热轧和冷轧两种。
轧件由摩擦力拉进旋转轧辊之间,受到压缩进行塑性变形的过程,通过轧制使金属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
1)简单理想轧制过程:两轧辊均被驱动,直径相等,转速相同,轧件的机械性质及运动均匀,无外加推力或拉力作用,靠轧辊力实现轧制的过程。
轧制过程左图所示。
变形区主要参数: R-轧辊半径 α—咬入角L —变形区长度,是接触弧(α对应的弧 度)的水平投影h0, h1—轧件入口厚度和轧后厚度 L0, L1 —轧件轧制前后的长度 b0, b1 —轧件轧制前后的宽度2)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轧件无宽展,垂直截面水平流动速度相同,则按体积不变条件可知, 变形区流动速度变化:a) 在轧辊入口:金属的流动速率 < 轧辊表面圆周速度 b) 在轧辊出口:金属的流动速率 > 轧辊表面圆周速度c) 在变形区存在一个金属流速 = 轧辊表面园周速度的地方→中性面 d) 轧辊入口-中性面之间的区间—后滑区e) 中性面-轧辊出口之间的区间—前滑区,对应的轧辊圆心角称为中性角中性面轧辊入口 轧辊出口后滑区前滑区3)轧制压力轧制压力是轧制时轧辊施加于轧件的变形力,但通常,轧件施加于轧辊总压力的垂直分量称为轧制压力。
第一项单位压力 p 的垂直分量 第二、三项分别为前、后滑区单位摩擦力 t 的垂直分量,方向不同。
通常这两项比较小,工程上可以忽略,则有:取平均值形式,有:4)轧制力矩轧制压力 P 与其作用点到轧制中心线距离(力臂) a 的乘积,是确定轧制的主电机和轧辊传动机构负荷的重要参数。
铜拉丝油配制方法铜拉丝油是一种用于铜线材以及铜管的冷加工润滑剂。
它可以减少摩擦,增加表面光滑度,提高产品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铜拉丝油的配制方法。
材料准备:1.基础油:建议选用精细矿物油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因其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
2.添加剂:可选用抗氧化剂、抗腐蚀剂和抗磨剂等添加剂,以提高油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乳化剂:乳化剂的选择应根据基础油和添加剂的性质来决定,以保证乳化效果良好。
4.其他材料: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助剂等。
步骤一:预处理基础油将基础油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使用漏斗和滤纸等工具过滤掉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物。
确保基础油的纯净度,以避免对最终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步骤二:配制草本添加剂根据所需配方,精确称量所需添加剂的量。
对于抗氧化剂、抗腐蚀剂和抗磨剂等添加剂,建议选择稳定性好且对铜材有良好保护作用的材料。
将添加剂逐一加入基础油中,搅拌均匀。
重点在于确保各添加剂充分溶解和均匀分布。
步骤三:乳化剂的选择与加入根据所需的乳化效果,选择适当的乳化剂。
一般情况下,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助剂可提高乳化效果。
将乳化剂逐渐加入基础油中,并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溶解。
乳化剂总体加量约为基础油总量的1%-5%。
步骤四:乳液制备将预处理过的基础油与添加剂混合物缓慢倒入高速搅拌器中,同时逐渐加入预处理好的水。
将搅拌速度逐渐提高,直至乳化液变得乳白且均匀。
保持搅拌一段时间,以确保乳液的稳定。
步骤五:乳化液的调整与稳定性测试将调制好的乳化液取出一部分,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
观察分离后的液体和乳状物的比例,检测稳定性。
如果分离率较高,说明乳化液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对于分离率较低的乳化液,将其保存在密封容器中,并进行稳定性测试,以确认其久放不变质的性质。
步骤六:产品包装与贮存将调整好且稳定的乳化液倒入适当的容器中,如塑料瓶、金属桶等。
在包装过程中保持卫生环境,以确保产品不受污染。
标明产品名称、配方、生产日期等必要信息,并严密封盖。
轧制润滑添加剂性能测试1 试验材料基础油:沧炼D95铝轧制基础油,添加剂三种:埃索Wylor 12,CSA—P轧制润滑添加剂,CSA-P(苏铝)轧制润滑添加剂(2009年10月)将以上三种添加剂分别以5wt%加到基础油配成轧制油,进行试验分析。
2 试验方法2.1摩擦性能在MRS-10A四球实验机上对三种轧制润滑油进行了摩擦性能测定,选用上海钢球厂生产的一级GCr15标准钢球,直径为Ф12.7 mm,硬度为61~65HRC。
油膜强度P值采用GB/T3142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测定,转速为1450 r/min,B运行时间为10 s;抗磨性能测定参照SH/T0189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转速为1200 r/min,负荷186N,运行时间为30 min;2.2 轧制润滑试验以厚0.5mm 、宽50mm、长110~140 mm的1060铝合金(H18)为试件进行轧制润滑试验。
每块铝片轧制一个道次,轧后的厚度为0.275mm,道次加工率为45%。
轧完一件试件后用干净棉布擦拭轧辊,以避免粘附于轧辊表面的铝粉对下次轧制的影响。
在十万分之一的天平上测量轧制前后铝材的重量,以测定不同润滑添加剂对轧制铝材磨损值的影响。
每种轧制油进行三次重复试验。
试验轧机为两辊不可逆、间歇式轧机,轧机采用交流电机驱动,轧制速度为9r/min;轧辊采用9Cr2Mo合金钢制成,轧辊直径为φ130 mm,轧辊长度为260 mm,上下轧辊均为平辊,采用机械压下。
2.3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分析Wyko NT9100三维表面白光轮廓仪测量轧制后铝板表面形貌和粗糙度,采用非接触式的白光相位干涉法测量,不会对硬度极低的铝材表面产生任何损坏作用。
仪器最大侧向和垂直分辨率分别为0.5μm和0.1nm。
分别在5倍干涉物镜下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区域为0.9×1.3mm,测量区域像数为480×640。
以取样长度0.8mm,高斯数字滤波器滤波,测量垂直轧制方向的粗糙度。
冷轧轧制油的选择及原理讲解学习冷轧轧制油的选择及原理1. 前言冷轧轧制选择轧制油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轧机的产量和质量. 特别是新建的轧机, 必须选择合适于轧机特点的冷轧油, 才能满足轧制规范和后部工序的要求. 本文根椐武汉钢铁公司冷轧厂五机架轧机, HC轧机及宝钢五机架连轧机组的一些经验和数据, 提出适合于循环糸统的冷轧轧制油润滑特性和退火清净性的要求.2.冷轧油的润滑性无论是原有的轧机或是新建引进轧机, 都有一套满足产品大钢的轧制规范, 都有一个最小的轧制厚度, 要满足该轧机能顺利的生产出最薄的厚度, 必须有相应的具有一定润滑性的冷轧油.体现冷轧油的润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该油品的皂化值, 皂化值越高, 冷轧油的润滑性越好. 但一般来说, 合成酯糸列的油品的价格也越高, 因此必须合理侈选择冷轧油的润滑性.2.1 弹性核理论冷轧时变形区中的摩擦糸数与冷轧油的润滑性, 亦就是与油品的皂化值有一定的关糸. 皂化值越高, 其在变形区中的摩擦糸数越小, 而摩擦糸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该轧机所能轧制的最薄厚度.根据冷轧带钢弹性核理论[1], 冷轧带钢时, 在变形区中, 金属可出现得不到压下而转入弹性状态. 并处于变形区的中心部分, 故称弹性核. 弹性核的出现徒然消耗轧制压力而不产生压下变形, 是延伸困难的根本原因.以延伸难度糸数Ky来评定轧机的适轧厚度Ky = 1 / 3 C×u ×(1.15 Qs -Qt ) ×D / h式中: C = 1 / 9500u = 摩擦糸数Qs = 单向变形抗力Qt = 前后张力平均值D = 轧辊直径h = 出口厚度当Ky =0.17 弹性核占变形区长30 %Ky= 0.27 弹性区占变形区长50 %Ky= 0.17---0.27 时为难轧产品Ky<0.17 计算的出口厚度为适轧产品..Ky>0.27 为极难轧产品,这时有很大的轧制压力变形量只有5—10 %以上式可以看出, 最小轧制厚度与摩擦糸数u 和辊径D 成正比. 对于一定的轧机, 轧制定材质的带钢时, 摩擦糸数越小, 则该轧机可轧厚度就越薄. 这就取决于使用怎样润滑性的冷轧油产品.2.2 摩擦糸数与皂化值的关糸根据武钢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生产实践, 轧制难轧的最小厚度及适轧厚度, 可以计算出摩擦糸数与冷轧油的皂化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糸,, 表1 武钢五机架适轧厚度Ky = 0.17 D= 610mm油品C1-9 CR-2 St 202AS 棕榈油摩擦系数u 0.075 0.061 0.049 0.025适轧最小厚度0.7 0.5 0.475 0.24表2 武钢五机架难轧极限厚度Ky= 0.27 D = 610 mm油品C1-9 CR -2 St 202AS 棕榈油摩擦糸数u 0.075 0.061 0.049 0.025根限厚度0.46 0.35 0.30 0.15 从上述图, 表可知皂化值每增加40 mgKOH/g ,摩擦糸数约下降0.012---0.014.武钢HC轧机设计轧制程序中所用的摩擦糸数为0.036 .而根据上述理论计算为0.033 两者结果非常接近. 宝钢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现使用皂化值为130---160 mgKOH/g的冷轧油. 其模型计算的摩擦系数u 1# ---3# 机架u= 0.05 4#机架u =0.045# 机架u= 0.16 使用毛面辊上述计算模型中的摩擦糸数取值(光面辊)和皂化值所取值0.049 非常接近. 因此从弹性核理论与皂化值的关糸可以估算出一定的轧机轧制一定材质带钢的适轧厚度和难轧厚度. 反之, 根椐新的轧机, 一定的轧制规范可较正确地选择一定润滑性的冷轧油. 但由于在生产中, 轧机设备经穷有漏油现象该杂油进入乳兆液腐环糸统, 使原有冷轧油的皂化值呈线性下降.因此所选用的冷轧油的皂化值要比理论计算值扩大10—20 % .以免由于杂油影响冷轧油的轧制性能.3.2.3 冷轧油的综合评定虽然是同样的皇化值的冷轧油其润滑性还是一定的差别. 如图3所示. 皂化值为200mgKOH/g 的棕榈油与猪油相比, 棕榈油的润滑性优于猪油. 同样地在纯棕榈油或者纯猪油中添加3—5%的油性剂后其润滑性要比纯油脂的优良得多. 因此对同样皂化值的冷轧油必须进行综合评定来选择更满足工艺条件的冷轧油.用上述方法来选用冷轧轧制油. 不适用于廿辊森吉米禾轧机. 因泛轧油的润滑性太好, 易造成辊糸打滑. 一般用于廿辊森吉米尔轧辊的冷轧油皂化值<95mgKOH/g.3 退火清净性冷轧轧制油除了要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但如果轧后带卷不经电解脱脂直接在罩式退火炉中紧卷退火, 那么对冷轧油有更高要求, 即具有良好的退火清净性, 该种轧制油称”轧机清净钢板(MCS)轧制油. 特别是3---5%H2 ,95—96% N2作为保护气体的罩式退火炉更是如此. 一般来说全氢炉的退火钢板表面要清净一些.MCS轧制油必须具有较低的挥发温度, 良好的抗氧化, 热劣化性能, 退火后板面的漫反射率≥70% -----使钢板表面的污垢复制于无色的透明胶带上, 将这胶带贴在白色的硬纸上, 用反射法测量亮度(y值). 以无污空白胶带为100%来表示百分率(经电解脱脂过的退火带钢表面的漫反射率为95%)影响退火清净性的原因如下;3.1 乳化液的理化性质的变化乳化液理化性质的变化是由于乳化液中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造成的. 在物理变化中会产生细粒污染, 大都由于细铁粉在轧辊和带钢上擦落产生的. 化学变化是肉于变形区中的变形热和摩擦热, 在铁粉触酶作用下促进了油膜的氧化, 并使油膜的油质分解成羰基, 羰基与铁粉生成铁皂而形成油污. 同时铁皂也会分解变质与钢板表面反应产生氧化膜, 因此化学反应生成油污是由于使用的轧制油的氧化物劣化产生的.钢板表面的氧化膜及其上。
铜材轧制基础油的选择与性能评价于海;黄春晖;宋翃彬【摘要】对于铜材轧制油,由于高速轧制以及对轧板表面光洁度的更高要求,铜材轧制基础油的合理选择变得尤为关键.对选用的5种铜材轧制基础油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具有馏程窄、闪点高和芳烃含量低的加氢基础油,其润滑性能、退火性能等均满足铜材轧制基础油的要求.同时指出了在选用铜材轧制基础油时,应控制基础油的运动黏度、硫含量、闪点、馏程范围以及芳烃含量等质量指标,优选低黏度、低硫、低芳烃、高闪点及馏程窄的加氢基础油.%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lubrication base oil was crucial for copper rolling oil because of the high speed during rolling and the higher demand for surface smoothness.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lubrication base oils were evaluated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ydrotreated base stocks with narrow distillation range,high flash point and low aromatic hydrocarbon contents can satisfy with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of the copper rolling lubrication base oil on the lubrication and annealing.It was pointed that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lubrication base oil for copper roll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including kinematic viscosity, sulfur contents, flash point, distillation range,aromatic contents and so on, selecting the hydrotreated base stocks with low viscosity, low contents of sulfur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high flash point and narrow distillation range as lubrication base oil for copper rolling.【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1(036)005【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铜材轧制;基础油;性能评价【作者】于海;黄春晖;宋翃彬【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626.3铜及铜合金带材轧制油 (简称铜材轧制油)是适用于铜及铜合金在冷轧过程中的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