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基础油-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2
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
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
500N基础油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润滑油、金属加工油、
燃料油等领域。
为了确保500N基础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以便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
本文将对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进行介绍和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500N基础油的物理性质标准。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的规定,500N基础油的物理性质应符合特定的要求,包括密度、闪点、凝固点、
粘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500N基础油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生产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其次,化学成分标准也是评价500N基础油质量的重要依据。
不同国家和地区
对于500N基础油的化学成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包括硫含量、芳烃含量、酸值等指标。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对于500N基础油的性能和环境影响有着重要的
作用,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与500N基础油相关,比如生产工艺标准、包装和
运输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500N基础油的质
量和安全性,以及对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500N基础油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确保500N基础油的质
量和安全性,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高度重视500N基
础油相关标准,共同努力,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60n基础油质量标准60N基础油质量标准:保障润滑性能的关键一、引言60N基础油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工业润滑领域的矿物基础油,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60N基础油的质量标准,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60N基础油的基本特性60N基础油是一种矿物基础油,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和抗磨损性等特点。
其粘度适中,能够在各种温度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从而确保润滑效果。
此外,60N基础油还具有较低的倾点,使得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使用。
三、60N基础油的质量标准1.粘度:粘度是衡量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60N基础油而言,其运动粘度应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
2.闪点:闪点是衡量润滑油安全性的重要指标,60N基础油的闪点应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在高温条件下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等危险情况。
3.倾点:倾点是衡量润滑油在低温条件下流动性的指标,60N基础油的倾点应较低,以确保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
4.酸值:酸值反映了润滑油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对于60N基础油而言,其酸值应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对机械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5.水分:水分是影响润滑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60N基础油中的水分含量应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避免对设备产生损害。
6.机械杂质:机械杂质如颗粒物、金属屑等会对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60N基础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也应符合规定要求。
7.抗氧化性:抗氧化性是衡量润滑油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60N基础油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8.抗磨损性:抗磨损性反映了润滑油对机械设备的保护能力,60N基础油应具备良好的抗磨损性能,以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损坏。
四、60N基础油质量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60N基础油的质量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铝轧制基础油产品简介本系列产品为石蜡基原油相应馏分经高压加氢,进行脱硫、脱氮、脱芳烃、脱胶质,再经精馏高效切割为不同的馏分,作为铝加工用轧制油的基础油。
性能特征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优良的冷却性能。
2、较好的退火清净性。
3、无毒性、无异味,有利于良好的操作环境4、不同黏度等级可供选择以配合各种轧制操作的要求5、;馏程较窄,油耗较低用途本产品适用于铝板、铝箔高速轧制工艺,用作调配复合轧制油的基础油。
技术要求注:1、以上指标根据客户要可做适当调整。
2、本产品的标志、包装和贮运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3、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1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白油产品简介本产品是石油的相应馏分经高压加氢精制再经脱蜡后的无色油品。
按粘度分为2、3、5、7、10、15、26、32、36等8个牌号。
性能特征本产品为无色、无味、无荧光、透明状液体。
可溶于乙醚、氯仿、汽油及苯等溶剂,不溶于水及乙醇,纯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
用途用于化纤、合纤等工业,作纺织时的润滑剂。
也可用作纺织机械、精密仪器仪表的润滑一级压缩机密封用油,PVC降粘剂,特种润滑油基础油等。
1、本产品的标志、包装和贮运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2、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1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工业白油一、产品性能高度精炼产品,无色、无味、无毒。
二、产品指标三、主要用途用于化纤、合纤,纺织机械橡胶增塑,精密仪器,合成树脂。
1、高度精炼产品,无色、无味、无毒。
2、优良的安定性,耐光性,无荧光。
3、经过24H幼鼠皮肤试验证明,对人体无害,对皮肤无刺激,有优良的亲和性。
4、对高度运转机械设备润滑性良好。
特种溶剂油本系列油品为石蜡基原油相应馏份经高压加氢,进行脱硫、脱氮、脱芳烃、脱胶质,再经精馏高效切割成不同馏份的特种溶剂油。
主要用于气雾剂的溶剂、工业清洗剂、家用清洁剂、印染助剂、无味油漆、高档油墨溶剂油等。
技术要求及用途技术要求及用途2、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1L作为检验和留样品。
基础油验收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基础油的验收标准,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为公司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采购的所有类型的基础油。
三、验收标准1. 酸碱度:采用滴定法或试纸法测量,基础油的酸碱度应不大于0.2。
2. 粘度:使用粘度计测量,根据型号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一般而言,基础油的粘度应处于推荐范围之内。
3. 闪点:采用闭杯闪点试验仪进行测量,基础油的闪点应不小于其用途所推荐的值。
4. 氧化稳定性:通过加热试验或氧化试验来评估基础油的稳定性,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基础油的性能稳定,无异常变化。
5. 残碳值:采用残碳测定仪进行测量,基础油的残碳值应符合其质量标准。
6. 水份:采用干燥法或蒸馏法测量,基础油的水份含量应不大于0.05%。
7. 机械杂质:采用滤纸法或称重法测量,基础油中不得含有大于标准要求的机械杂质。
8. 芳烃含量:采用光谱分析法测量,基础油的芳烃含量应符合其质量标准。
9. 倾点:采用倾点试验仪进行测量,基础油的倾点应不大于其用途所推荐的值。
10. 外观:基础油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沉淀和杂质。
四、验收程序1. 供应商应提供基础油的质量检验报告,包括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数据。
2. 采购部门应对进货的基础油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 对于不合格的基础油,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协商解决,要求供应商更换合格产品或进行退货处理。
4. 对于合格的基础油,仓库部门应进行入库登记,并妥善保管,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五、质量保证措施1. 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基础油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可靠稳定。
2. 采购部门应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评估,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合作。
3. 生产部门在使用基础油前,应对产品进行复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4. 公司应定期对库存的基础油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主题编号轧制相关辅助材料进货检验标准版次/修订A/0页次1/4生效日期2016年10月1日一、目的:规范采购的铝箔轧制相关辅助材料符合我司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
二、使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铝箔轧制所需的基础油、添加剂、无纺布、硅藻土、活性白土等材料入厂验收标准。
三、进货标准要求:3.1基础油的进货检验要求:a.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规定冷轧用-100# 箔轧用-90#色度号≥+30 ≥+30 密度g/cm30.8-0.82 0.79-0.81 水分ppm ≤50 ≤50 闪点℃≥100 ≥90 水溶性酸碱—无无酸值mgKOH/g 无无运动粘度(40℃) mm2/s 2.10-2.30 1.80-1.90馏程初馏点℃≥230 ≥21690% ℃≤265 ≤246终馏点℃≤265 ≤246全馏出% ≥98.0 ≥98.0 灰分% <0.02 <0.02 机械杂质% 无无铜片腐蚀(100℃ 2h) 级≤1 ≤1 硫含量ppm <2.0 <1.2 芳烃含量% <0.2 <0.1 污染度等级级≤8 ≤8 基础油外观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分层(不溶解水)、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主题编号轧制相关辅助材料进货检验标准版次/修订A/0页次2/4生效日期2016年10月1日b.验收:轧制基础油进厂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指标,到货每车每种规格为一批次,取油样检测外观、密度、粘度、馏程、闪点,一个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规格该批次不合格,出现不合格暂不收货,通知贸易部协调处理。
3.2添加剂的进货检验要求:a.技术要求:指标单位规定STE-12 STE-10 月桂酸酸值mgKOH/g ≤0.1 ≤0.3 278-282皂化值mgKOH/g ≥17 ≥92 —羟值mgKOH/g 200-240 ——运动粘度(40℃) mm2/s 8.0-8.6 2.3-3.3 —灰分% ≤0.005 ≤0.005 —倾点℃≤18 ≤12 —密度kg/m3830-844 830-849 —含量% ——≥99.0 各指标有生产厂家提供质量证明书并给予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考核其使用效果。
综合评定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质量的研究
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润滑油,它主要应用于制品加工时压力接触点
的轧加工过程中,以提高轧制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从多方面综合评定铝箔轧制润
滑基础油的质量,并通过数学建模的预测分析方法来确定该类润滑油的应用效果。
首先,我们根据技术规范测定润滑油的基本性能。
主要包括:密度与粘度系数的测定,这是评价润滑油品质的主要参数,对于润滑油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
还要考虑润滑油的黏度系数。
黏度系数要求高,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的耐磨性才能达到最
佳效果,拥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此外,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还要求有抗氧化性,抗磨损性、抗腐蚀性和耐热性等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对基础油的应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最后,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确定润滑油的应用效果。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等
方法,来识别出这些不同物理性能对润滑油应用效果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铝箔轧制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为了客观准确的评价铝箔轧制润滑基础油的质量,我们需要根据其技术规
范测定基本性能;同时也要考虑黏度系数、抗氧化性、抗腐蚀性等物理性能指标;最后应
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评定润滑油的应用效果,确保铝箔轧制工艺的效果。
附件一: 技术参数及检验规则
1、关键技术参数
1.1 外观质量: 轧制基础油外观应为无色透明液体, 无分层(无不溶解水)、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1.2 轧制油必需为正构饱和烃。
1.3 轧制基础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2 检验规则
2.1 进入企业轧制基础油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实书, 质量证实书上应有上表所列产品技术
参数实际检测值, 不然不予验收。
2.2 组批及取样规则
2.2.1 同一供给商基础油, 每车组为一批。
2.2.2 基础油逐批进行验收, 取样采取油罐分层取样法, 要求从车体油罐上层、中层分别取等量1000mL油样, 并将上、中层油样等量混合均匀, 下层油样由供给方从油罐车底输油管放油取样(200mL), 单独盛放, 送检测中心检测轧制油相关检测项目。
2.2.3 油罐上层、中层位置分别为油罐中油液面下20%、50%深度。
2.3 检验项目
2.3.1 正常情况下对轧制油密度、粘度、馏程、水分、闪点、污染度6个项目进行检测。
其中上、中层混合油样与下层油样按2: 1百分比混合后用于基础油水分、污染度检测, 剩下上、中层混合油样用于基础油其她项目检测。
2.3.2 供给商首次供货或生产工艺有变更(供给商书面通知)时, 必需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测; 同一供给商其后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全检。
检测中心无法检验项目可外委检测,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委外单位。
2.4 检验结果判定
经检验有不合格项取双倍样复检, 复检全部合格判整批合格, 复检仍有不合格则整批判不合格。
板带轧制油的组成及性能要求张文豪王冬赵月峰(河北省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冷轧厂酸轧车间河北邯郸056015)摘要: 介绍了板带轧制油的主要组分及性能参数, 探讨了板带循环式乳化液润滑系统对轧制油性能的要求。
关键词: 轧制油; 边界润滑; 皂化值中图分类号: TG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4 - 0150 (2005) 3 - 185 - 2在上世纪30 年代初, 随着冷轧带钢四辊连轧机的投入使用, 轧制油也就应运而生了。
轧制油的初期是以棕榈油和水的混合物为基础, 采用直喷式向轧机提供乳化液, 实现轧辊和带钢的冷却和润滑。
现在少量可逆轧机仍在使用这种方式。
到1940年以后, 棕榈油供不应求, 而且价格昂贵。
再加上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种轧制油的润滑方式逐渐被淘汰, 而产生了循环式乳化液润滑系统。
随着人们对板带性能要求的增高, 对乳化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乳化液系统和轧制油的添加剂等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1轧制油的作用在冷轧轧制过程中, 轧制油一般与90% ~98%的水以一定的方式混合使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 润滑板带与轧辊, 降低摩擦力; 冷却板带与轧辊; 冲洗板带与轧辊, 以得到较好的板带表面质量; 提高板带在中间过程的防锈能力。
在冷轧带钢时, 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力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所有的变形能都是从轧辊与带钢之间的工作表面所产生的剪切应力转换来的。
但并不是摩擦力越大就越容易轧制。
过大的摩擦力会阻碍材料的流动, 而且摩擦力过大也容易造成板带表面的划伤, 增加辊耗。
由于金属材料的变形和板带与轧辊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所以必须对轧辊和带钢进行有效的散热, 以得到稳定的高质量产品。
2轧制油的组成化学家们采用各种不同的原料, 开发出了各种轧制油。
根据轧制条件和品种的不同, 轧制油配方更是多种多样。
其主要组成如下:2.1.1 基础油脂基础油脂是指提供润滑性能的主要组分。
基础油标准基础油标准一、引言基础油是石油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它是各种润滑油产品的基础成分。
基础油的质量对润滑油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润滑油产品的质量,制定和执行一套基础油标准是必要的。
二、标准制定依据1. 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基础油标准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质量监督管理的要求。
2. 技术标准:基础油标准需参考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如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等。
3. 市场需求:基础油标准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制定,以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
三、标准内容基础油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成分要求:明确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要求,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点、氧含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基础油的质量和适用性。
2. 污染物含量:规定基础油中污染物的最大含量,如硫含量、水分含量、机械杂质含量等,以保证基础油的纯净度。
3. 抗氧化性能:基础油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以确保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氧化变质。
标准可以规定抗氧化性能的评估方法和要求。
4. 稳定性:基础油的稳定性是评估其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指标。
标准可以规定基础油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评估方法。
5. 其他性能要求:标准还可以规定其他润滑油产品所需的性能指标,如抗乳化性能、抗磨性能、降温性能等,以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特殊需求。
四、标准执行和监督基础油标准的执行和监督至关重要。
可以由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实施基础油标准的执行和监督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品质检验:制定严格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对基础油进行品质检验,确保基础油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认证机构:设立基础油质量认证机构,对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并定期组织抽检和监督检查,确保基础油的质量可靠。
3. 技术培训:组织相关培训,提升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基础油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
4. 信息公开:向公众发布基础油标准和质量认证情况,增加透明度,加强消费者的知情权。
铝轧制基础油的性能与特性轧制设备对铝箔质量的影响良好的铝轧制油必须具备以下要求:无毒,低气味;低粘度,高闪点;低终馏点,窄馏分;退火时不产生油斑;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良好的表面光洁度等要求。
铝轧制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通常基础油占93%左右,成为轧制油的主要成分,对铝加工的生产和工艺以及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基础油的性能、特性以及对铝加工生产的影响。
1 基础油的类别基础油按组成分为:正构烷烃油,饱和烃油,异构烷烃油,普通矿物油(低档轧制油)。
(1)普通矿物油属低档轧制油,通常由直馏煤柴油馏分切割制得,硫和芳烃含量较高,有较大的刺激性气味和很强的毒性,又因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烃如烯烃、炔烃等,其氧化安定性较差,易被氧化产生粘稠状胶质(即发生老化),这类油对轧机系统和人员健康均有一定的危害,影响轧制速度,影响产品的档次。
由于这类油来源广,价格廉,在国内仍占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小型铝加工厂。
但是,近两年来国内轧制油的国产化和高档化的趋势较明显。
(2)正构烷烃油通常由分子筛脱蜡工艺制得,由于润滑性能好,粘度低,闪点高而引起铝加工业的兴趣,但由于对液压油和添加剂的溶解能力差,影响退火洁净性;又由于生产原料缺乏和价格高等因素而难以普遍使用。
(3)异构烷烃油此类油为烷基化的副产品,此油对液压油和添加剂的溶解能力强,退火洁净性优良,但对铝表面光洁度有不良影响。
(4)饱和烃油系指石蜡基原油相应馏分经高压催化加氢饱和制得,特点是低硫、低芳、低气味,具有良好的润滑冷却性能,对液压油和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兼有全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的高档轧制油如EXXON公司的EXXSOL系列,ESSO公司SOMENTOR 系列,国内清江石化有限公司的MOA系列铝轧制油均属此类油。
这几种基础油对铝加工生产的影响见表1。
2 气味与毒性轧制油的气味与毒性主要是由硫和芳烃决定的。
硫和芳烃的质量分数越高,则气味越大,其毒性也越大[1]。
3、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项目要求外观:目测Clear and bright运动粘度,40 ℃mm2 /S7.0—8.0灰分% (质量)<0.01铜带腐蚀试验3h,100 ℃La闪点℃>150倾点℃<-15残碳%(质量)<0.01总酸值mg KOH/g<0.04油膜强度PB值kg≥ 40馏程℃厂家报出洁净度Na s 厂家报出皂化值mg KOH/g 厂家报出抗氧化性能厂家报出储存期硫含量%油品族组成:饱和烃%芳烃%胶质%4、使用条件用于四辊轧机工艺润滑及被衬轴承润滑入口厚度:max.2.5mm出口厚度:min.0.1 mm最大轧制力:3000KN最大轧制速度:480 m / min使用温度:42 ℃流量:2000L/min流量润滑温度:38 ℃过滤器形式:板带式过滤器过滤介质:硅藻土加活性土5、基本要求①能充分满足铜冷精轧轧制对润滑和冷却的要求,满足高速轧制,良好板型、尺寸精度和表面光亮的要求。
提升精轧机加工率。
②减少轧辊磨损,延长轧辊使用寿命。
③保证退火过程中油品完全挥发,保证表面光泽无污斑。
④具备优异的抗腐蚀性能,有效的抑制过程中铜腐蚀的发生。
⑤使用过程性能稳定,并具有优良的氧化稳定性和长的使用寿命。
⑥在存放阶段,油箱下部不允许有沉淀物。
⑦轧终带材表面的残油量少。
⑧轧终带材的表面温度低。
⑨交货时提供包括主要技术要求的质量保证单。
6、服务与培训①在调试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日常生活中,如出现问题,需要服务工程师到现场,应48小时到达使用现场,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
②根据需要,协助建立常规的检测,提供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预防性维护,稳定轧制质量。
③对使用方暂不具备检测手段的一些项目,寄往卖方公司进行免费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相应技术建议。
④对与轧制油有关的管理、维护和检测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支持,使他们掌握有关轧制油使用和维护的知识。
⑤调试结束后,根据现场情况提供操作和维护规程。
7、技术交流时提供2000年以来国内外铜行业的业绩,同时提供参考助滤剂的技术指标及生产厂家。
铝轧制基础油产品简介本系列产品为石蜡基原油相应馏分经高压加氢,进行脱硫、脱氮、脱芳烃、脱胶质,再经精馏高效切割为不同的馏分,作为铝加工用轧制油的基础油。
性能特征1、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优良的冷却性能。
2、较好的退火清净性。
3、无毒性、无异味,有利于良好的操作环境4、不同黏度等级可供选择以配合各种轧制操作的要求5、;馏程较窄,油耗较低用途本产品适用于铝板、铝箔高速轧制工艺,用作调配复合轧制油的基础油。
技术要求注:1、以上指标根据客户要可做适当调整。
2、本产品的标志、包装和贮运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3、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1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白油产品简介本产品是石油的相应馏分经高压加氢精制再经脱蜡后的无色油品。
按粘度分为2、3、5、7、10、15、26、32、36等8个牌号。
性能特征本产品为无色、无味、无荧光、透明状液体。
可溶于乙醚、氯仿、汽油及苯等溶剂,不溶于水及乙醇,纯度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
用途用于化纤、合纤等工业,作纺织时的润滑剂。
也可用作纺织机械、精密仪器仪表的润滑一级压缩机密封用油,PVC降粘剂,特种润滑油基础油等。
1、本产品的标志、包装和贮运及交货验收按SH0164进行。
2、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1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工业白油一、产品性能高度精炼产品,无色、无味、无毒。
二、产品指标三、主要用途用于化纤、合纤,纺织机械橡胶增塑,精密仪器,合成树脂。
1、高度精炼产品,无色、无味、无毒。
2、优良的安定性,耐光性,无荧光。
3、经过24H幼鼠皮肤试验证明,对人体无害,对皮肤无刺激,有优良的亲和性。
4、对高度运转机械设备润滑性良好。
特种溶剂油本系列油品为石蜡基原油相应馏份经高压加氢,进行脱硫、脱氮、脱芳烃、脱胶质,再经精馏高效切割成不同馏份的特种溶剂油。
主要用于气雾剂的溶剂、工业清洗剂、家用清洁剂、印染助剂、无味油漆、高档油墨溶剂油等。
技术要求及用途技术要求及用途2、取样按GB/T4756进行,取1L作为检验和留样品。
附件一:技术参数及检验规则
1、主要技术参数
1.1 外观质量:轧制基础油外观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分层(无不溶解水)、无悬浮物和机械杂质。
1.2 轧制油必须为正构饱和烃。
1.3 轧制基础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2 检验规则
2.1 进入公司的轧制基础油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上应有上表所列产品技术参数实际检测值,否则不予验收。
2.2 组批及取样规则
2.2.1 同一供应商基础油,每车组为一批。
2.2.2 基础油逐批进行验收,取样采用油罐分层取样法,要求从车体油罐的上层、中层分别取等量1000mL油样,并将上、中层油样等量混合均匀,下层油样由供应方从油罐车底输油管放油取样(200mL),单独盛放,送检测中心检测轧制油相关检测项目。
2.2.3 油罐上层、中层位置分别为油罐中油液面下20%、50%深度。
2.3 检验项目
2.3.1 正常情况下对轧制油密度、粘度、馏程、水分、闪点、污染度6个项目进行检测。
其中上、中层混合油样与下层油样按2:1比例混合后用于基础油水分、污染度的检测,剩余的上、中层混合油样用于基础油其他项目的检测。
2.3.2 供应商首次供货或生产工艺有变更(供应商书面通知)时,必须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测;同一供应商其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全检。
检测中心无法检验的项目可外委检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委外单位。
2.4 检验结果判定
经检验有不合格项取双倍样复检,复检全部合格判整批合格,复检仍有不合格则整批判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