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附大图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附大图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附大图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附大图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规定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当前教学和评估工作及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特制定本《工作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3.学生能够对工程和社会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决方案; 4.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 5.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文科专业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的能力; 6.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外文阅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实习的要求 1.毕业实习的单位与内容原则上应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相关联,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资料; 2.毕业实习任务应力争与学生就业单位的工作范围接近,以利于发挥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毕业实习应拟定毕业实习指导书或计划,毕业实习报告应规定基本内容,拟定框架要求; 4.毕业实习期间,学生应每日填写实习日志,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单位、内容、收获和体会,也可摘抄实习实测数据资料。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在实习完成后交指导教师,作为毕业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5.教师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考核成绩、表现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制进行评分,也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一部分进行成绩评定。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优:全部完成实习计划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有丰富的实际材料,并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深入的分析,考核时能够圆满回答问题,无违纪现象者; 良:全部完成实习计划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比较系统地总结和体现了实习内容,考核时能圆满回答问题,无违纪现象者; 及格:达到实习计划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有主要的实际材料,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中能基本回答主要问题,但有某些错误;

(完整版)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2篇习题

第二篇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一、单项选择题 1.()是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A. 月度货运计划 B. 列车编组计划 C. 列车运行图 D. 技术计划 2.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 B. 车流组织 C. 列流组织 D. 运输方案 3.分组列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到达站的车辆组成,按到达站选编成组,在途中技术站 要进行()作业的列车。 A. 机车换挂 B. 车组换挂 C. 列车试风 D. 货物装卸 4.循环直达列车是以固定车底在()间循环往返运行的直达列车。 A. 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 装卸站 5.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一个以上区段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是()。 A.区段列车 B.摘挂列车 C. 直通列车 D. 技术直达列车 BBBDC 6.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车 B. 技术直达列车 C. 直通列车 D. 区段列车 7.在技术站编组并到达相邻技术站,在区段站内不进行摘佳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 B. 技术直达列车 C. 区段列车 D. 直通列车 8.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列车。 A. 区段 B.摘挂 C.区段小运转 D.枢纽小运转 9.直通列车是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 A. 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0.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对较短直达列车到达站的(),是其在超行区段获得 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绝对条件 BCDBB 11.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 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A. 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 绝对条件 D. 充要条件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排名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实力排名表 A 等: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B+:(15个) 西南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B等:(24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集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西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C等(27个):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林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重庆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车辆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博士点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燕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5及答案

模拟试题五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在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2.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3.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划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是其运行全程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绝对条件 4.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A 使用车数 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5.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Σ t 最大BT 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 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客运站 B 客货运站 C 货运站 D 技术站 8.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列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9.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 解体调车 B 其他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10.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习题

A. 到达解体 B. 自编出发 C.无改编中转 D.部分改编中转 9. 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 )的货车。 第一篇 车站工作组织 、单项选择题 A. 区段站和中间站 A. 中间 站 B. 区段站 C. 编组站 D. 越行站 A. 客运站 B. 货运站 C. 中间站 D. 技术站 A. 中间 站 B. 会让站 C. 区段站 D. 编组站 CBDDA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 A ,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 该辆货车对 A 站来说属于( )车。 1. )统称为技术站。 2. C.区段站和编组站 D.区段站、编组站和中间站 某种车站设置在机车牵引区段的分界处, 它的主要工作是办理货物列车的中转作业, 行机车的更换或机车乘务组的换班,以及解体、编组区段列车,这种车站称为( 进 )。 3. 铁路线以( )划分为区段。 4. 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 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 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 )。 5. 一般设置在大城市、 为( )。 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 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6. 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 8. A. 有调中转 B.无调中转 C. 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若某列车在技术站 A 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 A 站来说属于( )列车。 B. 编组站和中间站 7.

A. 办理闭塞 B. 布置进路 C. 开放信号 D. 交接凭证 发车进路是指从( )起至相对方向进站信号机(或站界标) 止的一段站内线路。 A. 列车前端 B. 出站信号机 C. 警冲标 D. 尖轨尖端 列车在站到、发、通过所需占用的一段站内线路称为( )。 A. 进路 B. 径路 C. 列车进路 D. 调车进路 在接发列车工作中, 业是( )。 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指派他人办理而必须由车站值班员亲自办理的作 到达解体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包括若干作业项目, 其中占用时间最长的作业一般是 ( )。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 装 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运, 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 即随原 BBDDB 在车流分析时, "无调比 " 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 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更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在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中,处于解体作业和编组作业之间的是 车站的接发列车工作,由( )统一指挥。 CBDCD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在技术站进行解体的列车称为( ) 。 A. 自编出发列车 B. 到达解体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A. 送车 B. 取车 C.集结 D .重复解体 )。 车数之比。 )。 )。 A. 站长 B. 运转车间主任 C. 车站调度员 D. 车站值班员

车辆工程研究生专业实力排名表

B+:(20个)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④421材料力学或424机械原理)上海交通大学(④809 机械原理与设计或815 控制理论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④832机械设计基础 或831理论力学 或833传热学 或839控制理论 或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801 材料力学812 汽车理论)广州市 西北工业大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或)西安 824计算机辅助制造(或) 845电路基础(或) 851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或) 863机械加工工艺学(或)

878机械设计(工业设计考生也可选)) 武汉理工大学(841机械原理、844汽车理论基础、848自动控制原理(选一))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力学C或850电工技术)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 燕山大学(④815理论力学或817材料力学)河北省的秦皇岛市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 江苏大学(理论力学、828电工技术、805机械设计选一 ) 中南大学(机械设计)湖南长沙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④931自动控制原理综合或934机械电子工程综合或951材料力学或892理论力学) 山东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天津大学(415汽车理论与汽车设计或486工程力学(理力材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工电子学815理论力学) 中国农业大学((理力或材力)或833电子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原理或[423]电子技术基础) B等:(22个)大连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集美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西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工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C等(27个):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辽宁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攀枝花学院、重庆工学院、西南林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重庆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广西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车辆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2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2.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调整。 A 重车 B 空车 C 备用车 D 方向别装车 3.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 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 A 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 B 无调中转 C 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4.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5.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6.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与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在()上是不同的。 A 集结开始时间 B 集结结束时间 C 集结中断时间 D 车组间隔时间 7.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 B 车流组织 C 列流组织 D 运输方案 8.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9.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0.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A. U +U +U +U +U C. U + U + U D. U +U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龙浩 学号: 专业:土木工程 导师: 学校代码: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下独立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外的复印件及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 若在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 后果均由本人承担(包括接受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缴纳毕业论文重新学习费、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等),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作者签名:龙浩日期:2014年9月20日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书 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Ⅱ、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1、查阅相关案例资料,熟悉我国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现状。 2、查阅相关标准、熟知规范变化情况,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遗留和漏洞。 3、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切入点、方法及控制要点。 Ⅲ、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1、查阅相应规范、标准,及时了解其更新情况。 2、通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熟悉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过程中容易疏漏的工作,从此点入手进行剖析。 3、结合实习施工现场,通过典型以往安全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技术、管理),然后进行和项目部人员安全分享;提高项目部安全管理水平。 4、完成毕业设计事件工作,完成毕业论文编写。 Ⅳ、主要参考资料: [1]叶刚.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全裕利.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3]党宏斌.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建筑安全,2007, 西南交通大学学院(系)土木工程专业类1103本科班学生龙浩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答辩时间:年月日 成绩: 指导教师: 兼职教师或答疑教师(并指出所负责部分):

231061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在线作业二 15秋答案要点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 1. 阶梯式分级速度控制可以分为超前式和滞后式,超前式采用( )优先的方法,滞后式采用( )优先的方法。( ) . 人控优先,设备优先 . 设备优先,人控优先 . 人控优先,人控优先 . 设备优先,设备优先 正确答案: 2. 关于故障-安全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TP子系统是安全系统,其系统设计以及所有的软硬件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 TO为故障-安全系统,其控制列车自动运行 . TS系统为非故障-安全系统,它的全部或任何一个部分的故障或不正确操作,不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 轨道电路中的继电器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正确答案: 3. 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超速检测与防护功能是由其哪个子系统实现的?( ) . TP . TO . TS . 以上三种均不是 正确答案: 4. 城市轨道交通采用( )行车制。 . 两侧均可 . 左侧 . 右侧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5. 站台安全门按其规模和功能可以分为半高式安全门、全高式安全门( ) . 滑动门 . 固定门 . 端门 . 屏蔽门 正确答案: 6. 下列表示禁止越过该信号机调车的是( ) . 红色

. 蓝色 . 双黄色 . 红色+黄色 正确答案: 7. 关于故障-安全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TP子系统是安全系统,其系统设计以及所有的软硬件均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 TO为故障-安全系统,其控制列车自动运行 . TS系统为非故障-安全系统,它的全部或任何一个部分的故障或不正确操作,不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 . 轨道电路中的继电器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正确答案: 8. 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一般采用( )的运用方式,列车的运行速度不取决于地面信号机的显示,地面信号系统只起辅助作用。 . 地面信号显示与车载信号系统相结合,以地面信号系统为主 . 地面信号显示与车载信号系统相结合,以车载信号系统为主 . 车载信号系统 . 地面信号系统 正确答案: 9. 下列不属于TO功能的是( ) . 将列车速度自动调整在允许速度带内,尽可能减少牵引、惰行和制动之间的转换 . 实现列车自动通过车站和自动折返 . 保证列车的停位精度 . 超速检测与防护 正确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 TS系统在自动调整过程中,TS主要通过( )来调整列车。 . 停站时间 . 站间运行时间 正确答案: 2.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主要包括信号系统故障、线路故障、道岔故障以及( )等各种故障。. 临时停电 . 通信中断 正确答案: 3.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综合利用3技术代替了传统的轨道电路技术,3技术是( )未

铁路行车组织介绍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 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由教育部和铁道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按照学校“西南交大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交通运输专业以“立足铁路、面向大交通、服务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培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交通运输复合型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人才。 《行车组织》是四川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本课程站在全局高度,运用系统思想,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地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深入讨论各种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术设备,科学组织运输生产的优化原理及其算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目前是四川省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系统介绍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车站接发列车、调车工作、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技能,具有合理运用车站各种设备、合理组织车流,编制列车运行图和技术计划,编制车站调车作业计划,组织指挥车站行车工作和列车运行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铁路运输科学研究、铁路运输规划与宏观决策,铁路运输技术管理和组织指挥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行车组织》是在对铁路运输实行一整套运营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既是运营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对运营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车站工作组织;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3.列车运行图及铁路通过能力; 4.铁路枢纽工作组织; 5.铁路运输生产计划; 6.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各知识模块间以及铁路运输各种生产管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范文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M-N 区段示意图 下行 技术站 中间站 2. 区段技术特征 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 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 4min τ不= 2min τ会= 4m i n τ连=(第一种类型) 2τ连= (第二种类型)

客:1=起t 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行车量 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 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 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 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 直通列车9对 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 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1511次由M 站9:31出发,1512次由N 站15:39出发,在d 站停车5min ,其它中间站均通过。 1517次由M 站17:05出发,1518次由N 站6:16出发,在d 站停留5min 钟,其它中间站各停留2min 。 7. 中间技术站作业时分 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站,每次停留时间10min t 技=。 8. 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交路为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 机车在M 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分钟,在N 为70分钟。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单独交路。

9. M-N区段各中间站卸车数 10.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 11. 排空方向 罐车向上行方向排空。除罐车外,其它车种卸车后利用装车。不足空车由M 站提供。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新(DOC)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其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1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1.3.2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 毕业设计(论文)主体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

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3.3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1.5 参考文献 1.6 外文资料翻译 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阶段,对学生外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内容要求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相关,或与学生本专业相关。字数不少于1万外文字符,有中文译文,并附上翻译资料原文。作为附件打印,放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存档。 2 书写规定 2.1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精选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其最大特点是运营密度大、列车行车间隔时间短、安全正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列车自动防护(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ATP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检测、列车间 隔控制和联锁(联锁设备可以是独立的,有的生产厂商的系统也可以包含在ATP系统中)控制等实现对列车相撞、超速和其他危险行为的防护。 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 AT0?C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与ATP系统相互配合,负责车 站之间的列车自动运行和自动停车,实现列车的自动牵引、制动 等功能。ATP轨旁设备负责列车间隔控制和报文生成;通过轨道

电路或者无线通信向列车传输速度控制信息。ATP与ATO车载系 统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营、列车自动驾驶,且给信号系统和司机提供接口。 三)自动监控(ATS-Automatic Train Super -vision )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负责监督列车、自动调整列车运行以保证时刻表的准确,提供调整服务的数据以尽可能减小列车未正点运行造成的不便。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 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TS功能主要由位于OCC 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一)列车自动防护(ATP)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 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的运行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通过轨道电路或者无线GPS系统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 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防止列车超速和越过禁止信号机等功能。 按工作原理不同,ATP子系统可分为“车上实时计算允许速

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以下是2016年车辆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供大家参考!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 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东北行政学院,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1960年,吉林大学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年6月12日,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等6所院校组建新的吉林大学。[1]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1及答案上课讲义

模拟试题一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2.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3.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4.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 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 站来说属于()列车。 A 到达解体 B 自编出发 C 无改编中转 D 部分改编中转 5.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装 6.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A 送车 B 取车 C 调移 D 转线 7.考虑线路施工的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的一段时间称为()。 A 施工空隙 B 施工天窗 C 列车空隙 D 列车间隔 8.将大车组留在到发线直接编组称为()。 A 活用线路 B 坐编 C 横动 D 集结 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10.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个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其主要因素有()。 A 中时 B 中距 C 管内装卸率 D 旅速 E 停时 1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几方面。 A 运量大 B 运送速度较高 C 成本较低 D 受气候影响小 E 受地理条件限制小 13.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包括() A计划车流 B车流径路 C列车编成辆数 D车辆集结参数 E车辆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 A客、货列车走行公里 B客、货列车行车量 C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 D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E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1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各省省会所在站不一定都是特等站。 B车站班计划应当由站长或主管运输的副站长编制。 C摘挂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都必须满轴开行。 D编制班计划时,应优先将编挂机会较少的车流编入列车。 E无调中转车一定随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 三、名词解释题(3×5 分) 16.技术直达列车 17.通过能力 18.货车集结时间 19.技术站 20.列车进路

西南交大《铁路行车组织》第3篇习题解析

第三篇列车运行图和铁路通过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 A. 列车编组计划 B.列车运行图 C. 技术计划 D. 运输方案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单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B. 在单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C. 在双线运行图上,对向列车的交会必须在车站进行 D. 在双线运行图上,同向列车的越行必须在车站进行 3.在列车运行图上,()的交点即为列车到、发、通过车站的时刻。 A. 横线与竖线 B. 横线与斜线 C. 竖线与斜线 D. 斜线与斜线 4.在列车运行图上,蓝单线加蓝圈表示()。 A. 行包专列B"五定"班列. C. 冷藏列车 D. 路用列车 5.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BCBBB 6.在列车运行图上,竖直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7.在列车运行图上,水平线表示()。 A. 车站中心线 B. 车站进站信号机 C. 车站出站信号机 D. 时间 8.在列车运行图上,斜线称为()。 A. 列车运行线 B. 列车出发线 C. 列车到达线 D. 列车通过线 9.某区段的列车运行图为追踪运行图,该区段不可能是()区段。 A. 双线 B. 单线 C. 自动闭塞 D. 半自动闭塞 10.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DAADA 11.机车担当与基本段相邻两个区段的列车牵引任务,除了需要进折返段整备外,机车 第一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站不入段,继续牵引列车向前方区段运行,到第二次返回基本段所在的站时,才入段进行整备作业,这种运转交路称为()。 A. 肩回运转交路 B. 半循环运转交路 C. 循环运转交路 D. 环形运转交路 12.机车在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由各项因素组成,其中占时最长的是()。 A. 到达作业 B. 出发作业 C. 出、入段走行 D. 段内整备作业 13.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车站办理必要的作业所需时间,另一 部分是列车通过()所需要的时间。 A. 站间距离 B. 制动距离 C. 进站距离 D. 进站信号机至车站中心线的距离 14.连发间隔时间有两种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A. 第一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B. 第二列车是否在前方站通过 C. 第一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D. 第二列车是否在后方站通过 15.在车站办理两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间隔时间。 A. 列车 B. 到发 C. 会车 D. 车站 BDCDD 16.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17.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8.在追踪运行图上,同方向列车的运行以()为间隔。 A. 区段 B. 闭塞分区 C. 站间区间 D. 所间区间 19.能力比较图是将()相比较。 A. 现有通过能力与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与最终通过能力 C. 现有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D. 设计通过能力与需要通过能力

车辆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车辆构造 填空题: 铁道车辆基本特点:自导向性,低运行阻力,成列运行,严格的尺寸界限 转向架组成部分名称:轴箱装置,弹性悬挂装置,基础制动装置,构架(侧架)装置,转向架支撑车体装置 转8A,209T,SW-220K转向架轴向定位装置:导框式轴箱定位,导柱式轴箱定位,转臂式轴箱定位 列车阻力包括机械阻力和空气阻力,那么空气阻力又包括:表面摩擦阻力,压差阻力 车钩三态作用:开锁,闭锁,全开 车钩缓冲装置各部分名称:车钩,缓冲器,钩尾框,钩尾销,前从板,后从板 车辆编号的方位顺序:左奇右偶 车轮和车轴各部分说明图:1、车轮:踏面,轮缘,轮辋,辐板,轮毂,轮箍,扣环,轮心车轴:轴颈,防尘板座,轮座,轴身 名词解释 铁道车辆:沿固定的钢铁轨道运行的车辆 轴重:按车轴型式及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内该轴所允许负担的并包括轮对自身在内的最大总质量 每延米轨道载重:车辆总质量与车辆全长之比 自重系数:运送每单位标记载重所需的自重,其数值为车辆自重和标记载重的比值 最高运行速度:除满足上述安全及结构强度条件外,还必须满足连续以该速度运行时车辆有足够良好的运行性能 选择题: 转8A,209HS,SW-220K的承载方式:心盘集中式,非心盘集中承载,非心盘集中承载 最高设计速度为120km/h的货车转向架:转K2,转K3,转K4,转K5 可以采用无底架结构形式的货车:罐车 下列是用于货车的车钩:2号,13号,16,17号车钩 我国货车、客车标准轮径:840mm,915mm 降低轴温的措施:轴承材质要好,提高精度、光洁度和可靠性;良好润滑,适宜的润滑脂黏度,填充量少;控制连续运转时间;改善振动性能。 车体轻量化主要措施:一是采用新材料,二是合理优化结构设计 简答题: 简述209T客车转向架的技术特点:RD3型车轴,轴重18t、圆柱滚动轴承、导柱式轴箱定位、摇枕摇动台装置,钢弹簧,外侧悬挂,铸钢一体式H形构架、心盘集中承载、双侧闸瓦制动、二系油压减震器 简述高度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当车体载荷增加,车体下降,高度控制阀的杠杆在拉杆的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将与储风缸连接的高度控制阀的进气阀打开,空气开始流入附加空气室和空气弹簧,一直到车体升高到原来位置为止,于是杠杆恢复到原来水平位置,并且高度控制阀的进气阀被关闭。当车体载荷减少,空气弹簧内压力空气膨胀,车体向上升起,而高度控制阀的杠杆按反时针方向转动,将与大气相通的高度控制阀的排气阀打开,空气弹簧内多余的压力空气从空气弹簧和附加空气室排向大气,车体下降,恢复到平衡位置,关闭排气阀,切断排气通路,排气完毕,空气弹簧恢复到工作高度。

西南交大毕业设计范本

题 专 学 姓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年 月 日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xxx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学习中心xxx 指导教师xxx 题目考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评 评阅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班级xxx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 开题日期:年月日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考试题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类型:工程设计√ 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按照某学院教务部门管理考试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方案。 2.考试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试题管理、试卷管理、登录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注册管理等几个方面。 3.采用Access数据库,使用Delphi6.0 开发工具实现本需求分析所涉及的功能,保证软件能够正常使用 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 3.吕伟臣编著Delphi入门与提高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 1.软件工程方法资料。 2.考试题库系统开发资料

3.Access 、Delphi6.0 资料 六、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熟练课题,收集、整理课题相关资料( 1 周)第二部分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2 周)第三部分熟悉系统实现平台:熟练掌握delphi6.0及Access ( 2 周)第四部分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3 周)第五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文档编写整理( 2 周)评阅或答辩( 1 周) 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 审批人:年月日

诚信承诺 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 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 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 本人答辩(评阅)资格。 承诺人: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