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鹿集团破产全过程的调查
- 格式:docx
- 大小:191.11 KB
- 文档页数:11
三鹿善后转向司法主导,大股东申请三鹿一子公司破产安力嘉乳品(北京)有限公司作为三鹿集团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因受到三鹿集团破产影响,于去年9月全面停产停业。
记者今天获悉,三鹿集团第一大股东石家庄乳业有限公司日前以安力嘉公司不能清偿其1000万元贷款,且已经丧失清偿能力为由,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安力嘉公司破产。
石家庄乳业公司申请称,2008年2月,安力嘉公司与石家庄乳业公司签订借款协议,约定石家庄乳业公司向安力嘉公司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期限为1年。
2008年9月,三鹿集团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安力嘉公司作为三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随即全面停产、停业。
2009年2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三鹿集团破产。
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安力嘉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673万元,而负债则高达9774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84%。
石家庄乳业公司认为,上述借款协议约定的还款时间已经过去数月,但安力嘉公司始终未能履行还款义务,也一直处于停业状态,丧失了清偿能力。
据此,向法院申请安力嘉公司破产。
据了解,进入2009年以来,三鹿案件的善后工作,从最初的“政府主导”逐渐转向司法主导,大量破产和赔偿案件相继进入诉讼程序。
大型民企纵横集团破产重整案6个多月破产不停产,生产线全天24小时开工,2400多名员工正常上班;抵押债权和职工债权依法100%受偿,普通债权受偿率达28%……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经过努力,成功实施大型民营企业纵横集团破产重整案。
日前,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作出批示给予肯定。
曾入选“中国企业500强”的大型民营企业纵横集团位于绍兴市袍江新区,一度因资金链断裂濒临倒闭,门庭冷落。
在绍兴市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绍兴中院成功实施破产重整。
如今纵横集团已由精工集团入主后更名为佳宝控股集团,厂区内各部门管理秩序井然,车间内机器轰鸣,一片红火景象,阿迪达斯、李宁、波司登等名牌衣物面料供应商订单雪片般飞来,去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
一、实例选择统计表实例名称三鹿集团破产实例表述自2008年6月28日发现第一例“肾结石”婴幼儿病例,后被证实是因食用三鹿奶粉致病,毒奶粉事件震惊国内外,三鹿集团首当其冲,“三聚氰胺”家喻户晓,国民一时谈奶色变。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对于人体而言,长期摄入高含量的三聚氰胺食品,将显著增加罹患结石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危害更为严重)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12月2日,曾是三鹿集团最大液态奶生产基地的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北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
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选学和重温的有关资料《管理学》《危机管理学》二、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看三鹿集团破产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
“三鹿”品牌被评为最具价值品牌之一、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我们运用其五目标和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五要素分析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是三鹿乳业公司,享有56%的控股权。
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权。
案例描述一、毒奶粉事件回顾2008年的最后一天,田文华等4名原三鹿集团的高管走进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审判庭,接受法律的审判。
此前,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已陆续出庭受审。
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也在一片慨叹声中走向破产。
而这一切的缘起要从2007年说起。
2007年,三鹿部分鲜奶供应商的鲜奶因检验不合格而屡次被拒收。
河北省正定县耿金平也在其中。
后来他得知,向牛奶中掺加某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能够增加蛋白质检测指标,可以蒙混过关。
2007年10月,耿金平购入含有三聚氰胺的混合物(“蛋白粉”)28袋共计560公斤。
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耿金平多次按每1000公斤原牛奶添加0.5公斤该混合物的比例,将“蛋白粉”约434公斤添加到其收购的90余万公斤原牛奶中,销售给三鹿集团等,销售金额280余万元。
而这一添加方法的“发明者”是在河北省曲周县从事养殖业的张玉军。
经过多次试验,他“发明”了将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按一定比例配制“蛋白粉”的方法。
据三鹿集团一位质量检查员透露,过去奶站往原奶中为增加重量而兑水,后来随着检测日趋严格,一些不法奶站就开始追求“技术含量”,往原奶中掺加一些混合物以增加蛋白质含量。
而往原奶中掺“蛋白粉”,既可以增加原奶的重量,又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一举两得,所以很受一些奶站欢迎,市场销售的潜力巨大。
张玉军最初在本村自己的养牛场小批量配制。
2007年11月,他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党家庄,化名“张海涛”,以生产涂料粘合剂为名批量生产。
警方初步查明,从2007年9月到2008年8月,张玉军总共生产“蛋白粉”600多吨,非法获利50多万元。
同时,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部分厂商开始从购买的“蛋白粉”中分析技术配方,自行研制并直接销售给一些奶站。
而这一神秘“蛋白粉”的主要成分三聚氰胺是怎样的一种原料呢?三聚氰胺俗称蜜胺,又名氰尿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中间体,日常主要用途是与醛缩合,生成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用于涂料、层压板、模塑料、粘合剂、纺织和造纸等,此外还可用于皮革鞣制、阻燃化学品以及脱漆剂等。
第1篇一、引言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因“三聚氰胺事件”一夜之间声誉扫地,引发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三鹿事件前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揭示事件背后的财务问题,为我国乳制品行业提供借鉴。
二、三鹿集团事件背景三鹿集团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家集乳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三鹿集团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拥有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然而,2008年9月,三鹿集团被曝出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幼儿患上肾结石,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
三、三鹿事件前财务报告分析1. 营业收入与利润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从三鹿集团2004年至2008年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2008年达到峰值。
具体数据如下: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04年 60.002005年 70.002006年 80.002007年 90.002008年 100.0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三鹿集团在事件爆发前的几年内,营业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市场营销策略的成功以及国内乳制品市场的繁荣。
(2)利润分析在利润方面,三鹿集团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为2004年至2008年三鹿集团的利润情况:年份利润总额(亿元)2004年 3.002005年 4.002006年 5.002007年 6.002008年 7.0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三鹿集团在事件爆发前的几年内,利润总额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表明公司在经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2. 资产负债分析(1)资产负债率分析以下为三鹿集团2004年至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情况:年份资产负债率2004年 50%2005年 55%2006年 60%2007年 65%2008年 7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三鹿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事件爆发前逐年上升。
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在扩张过程中过度依赖债务融资,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破产公司案例篇一:关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例分析关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例分析201X年,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源、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三聚氰胺”一词的出现,震惊国内外并且马上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网民的热议,随着热议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现实”,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201X年“三聚氰胺”事件的“领军人物”——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
1995年,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广告;1996年,率先在同行业导入CI系统。
三鹿集团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经营。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4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四名。
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201X年8月,“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201X年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201X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
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
二、事件回放●201X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三鹿集团破产的原因,三鹿毒奶粉事件回顾三鹿集团破产的原因,三鹿毒奶粉事件回顾(二)更新:2018-10-29 13:32:23对三鹿集团是这样,对具有158年历史的全球投资银行和证券业的大亨美国雷曼兄弟也是这样,雷曼兄弟凭着小聪明,违背职业道德,通过复杂的有毒债券获取了高额利润,蹂躏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商场法则,最终走上了破产之路,雷曼兄弟的破产不幸成为国际金融海啸爆发的发端。
企业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且要履行社会责任,保证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这就是企业对股东、客户和社会的承诺。
纵观古今中外的基业长青企业都是坚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道德底线,弘扬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职业文化的企业,而那些昙花一现的短寿企业都能从诚信、忠诚、责任上找到败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我商界也有许多基业长青的企业,他们基业长青的基因是什么?走近他们就不难找到答案。
北京同仁堂[-3.17% 资金研报]是中国传统医药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历经300多年而不衰,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代表,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托起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的基座则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省物力的店训。
这条店训是在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同仁堂初期创业者乐凤鸣先生所立,后来成为历代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他们在制药过程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不得偷懒耍滑;在配料过程中,真材实料,诚实无欺,严格遵守质量标准和配比规定,不得搀杂使假。
这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和医药道德的集中体现,构成了同仁堂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
海尔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最成功的家电企业之一,海尔的产品不仅深入到我国广大的农村,而且将工厂建到了美国、德国等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支撑海尔大厦的基础则是诚信。
1984年,张瑞敏受命担任了一家亏损冰箱厂的厂长,这家企业人心涣散、制度形同虚设,违纪行为随处可见。
深陷“问题奶粉”危机的三鹿集团破产案【“三鹿企业”大事记】解说:2008年9月9日甘肃兰州晨报报道,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三鹿奶粉事件逐渐被全国关注。
2008年9月11日,国务院成立联合调查组,三鹿奶粉事件逐步清晰。
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婴幼儿配分奶粉受到三聚氰氨的污染,导致大量的婴幼儿患肾结石。
此后的一个月之后,事件处置进展迅速。
排查救治患病婴儿,全国排查所有奶制品,三鹿公司停产,召回所有受污染产品,处置相关责任人,全国范围内实行安全整治,而急风骤雨般的应急事件处理之后,三鹿事件后续的赔偿且产生的债务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
卫生部2008年12月1日通报,截至2008年11月27日8时,全国累计报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它个别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29.4万。
12月16日,财经杂志报道,在三元集团的示下,原三鹿众多分厂中的一个厂区悄然破产,这是9月12日三鹿全面停产后破产的首个厂区。
但尽管如此,有消息灵通的人士表示,在相关赔偿和债务问题未能有效化解之前,涉及到近万名三鹿员工出路的存活问题很难获得明显突破点。
2008年12月25日上午,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债权人石家庄商业银行和平西路支行对三鹿集团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同时发布会还称,三鹿集团已在石家庄市政府的组织下,与众多经销商就欠款问题签订了具体协议。
据了解,目前三鹿集团在全国的经销商有一千多人,这次统计的欠款总额为有六亿多人民币。
【三鹿集团破产问题】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
截止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2008年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
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不包括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三鹿集团破产全过程调查:究竟“鹿”死谁手?x 叶铁桥发布时间:2009-01-07 09:53:57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发展到品牌价值近一五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
然而,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其实,从2008年5月17日三鹿高层接到产品出了问题的报告算起,到9月12日三鹿被封,这100多天才是三鹿真正的生死抉择期。
“中国搞市场经济的时间短,企业生存、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决策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
”2006年,三鹿集团成立50周年之际,企业的长期掌舵者、董事长田文华如是说。
没想到两年后,企业竟然真的遭遇生与死的挑战。
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她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失误,竟让她苦心孤诣经营了整整40年的乳业王国如泥腿巨人般轰然倒地。
三鹿,究竟“鹿”死谁手?2008年的最后一天,田文华和三鹿集团原副总经理王玉良、杭志奇,原奶事业部部长吴聚生一起站在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前,经历了长达14个小时的庭审(详见《中国青年报》1月1日《“三鹿事件”真相大曝光》等)。
再次回顾这次庭审,记者却发现,被告人的陈述、公诉机关的起诉书和出具的证人证言,以及辩护方的辩护意见,勾画出了三鹿集团由出现问题到走向崩塌的全过程。
其代价之沉重,其教训之惨痛,令中国企业界乃至政府部门反思。
6个质检部门未检测出“三聚氰胺”法庭上,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食用该集团生产的婴幼儿系列奶粉后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
三鹿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承德2008年9月21日在接受公安机关的调查时称,早在2008年年初开会时,就曾听到王玉良说,接到投诉,说有小孩喝了我们的奶粉出现尿红、结石等现象,当时还开会决定看原料是否出了问题,或者案发地是不是结石高发地,并要求对发病人员详细跟进,掌握情况。
但直到2008年5月17日,三鹿集团客户服务部才书面向田文华、王玉良等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通报了此类投诉的有关情况。
随后,田文华组织成立了问题奶粉处理小组,她自己担任组长,并在5月20日成立了由被告人王玉良负责的技术攻关小组。
同时还成立了奶源管理小组,由杭志奇担任组长,负责生产过程管理和奶源质量问题。
一向重视公关工作的三鹿在此期间还成立了市场信息处理小组,由副总蔡树维和张振岭负责,针对消费者的投诉开展应对工作。
技术攻关小组在6月份初步发现了问题。
田文华说:“我记得是在6月,领导小组开会听取汇报时,王玉良进行了汇报,他说,咱们的奶粉与国内外其他的奶粉相比,‘非乳蛋白态氮’含量高,但根据国家标准来看,这个方面并没有相关标准。
”田文华说,在技术小组查出问题后,她指示技术组要查“非乳蛋白态氮”高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同时还建议技术小组组织专家进行研究,看小孩出现肾结石、尿结石是否真的是因为喝三鹿奶粉引起的。
2008年6月,三鹿又派人直接与出现婴幼儿结石病患的医院联系,试图找出原因。
与此同时,三鹿集团还与消费者共同委托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长沙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中心、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进行抽查。
三鹿集团则自行委托了国家乳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市场相应的产品进行了送检。
但田文华说,非常可惜的是,不论是在事故发生地进行检测,还是国家权威部门进行检测,这些送检的产品,不仅未能检测出已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情况,而且检测的结果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
然而,大量的案例显示,这些婴幼儿出现问题,与三鹿的产品直接相关。
法庭上,公诉机关出具的一份三鹿原副总经理张振岭(现董事长)的证言也显示,此时他们“尽管不知道出了怎样的问题,但知道肯定出了问题”。
通过投放广告控制媒体曝光公诉方称,三鹿集团在2008年7月召开了多次会议,其中的7月17日会议和一八日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可以证实,企业高层当时已经意识到是奶粉出了问题。
公诉方提供的证言显示,三鹿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刘承德曾谈及7月17日会议的情况。
“我们在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参加人员有田文华等人,会议通报了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生了十几例婴儿患肾结石的情况,说大部分都食用过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江西、湖南、湖北、河北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田文华也说:“在2008年6月,我们就把2007年12月之前生产的产品全部收回来了,因为发现出现问题的产品是2007年10月份的产品。
”然而,即使意识到是自己的产品出了问题,三鹿集团首先想到的却不是及时上报,而是考虑怎么应付舆论的压力。
因此,在这次会议上企业高管们作出的一个决策:封锁媒体。
为此,三鹿集团安排了副总经理张振岭和蔡树维来负责这方面事务。
其中,张振岭负责处理媒体事务,蔡树维负责处理消费者事务。
两人在此方面早有经验,2004年阜阳毒奶粉事件中,三鹿品牌就曾被列入媒体公布的不合格奶粉和伪劣奶粉的黑名单中,当时负责灭火的正是张振岭和蔡树维,他们成功地让三鹿避过了声誉之灾,并成就一个企业危机公关的著名案例。
这次也不例外。
公诉方出具的证言显示,张振岭承认:“在7月的一次会上,田文华让我负责做面对媒体的工作,当时已经有传言食用三鹿奶粉后出现问题,不断有记者要采访我,我们怕问题曝光,所以田文华让我负责(这方面)工作。
”张振岭说:“当时主要是湖北、湖南地区(反映问题较多)……通过给媒体广告费用,让他们不报道,封锁消息,控制媒体。
(我们)做消费者工作,防止消费者向媒体反映问题和情况,怕媒体曝光后影响公司利益。
”公诉机关出具的另一份证言也显示,三鹿奶粉事业部经理付新杰说,在2008年7月他参加的一次经营班子会上,会议要求,要为消费者换货、退货,让消费者情绪稳定,“不要让媒体知道消费者投诉三鹿奶粉情况,不能影响公司的利益”。
“这事一定要保密”在三鹿集团开展危机公关的同时,技术攻关小组仍然在努力查找问题。
7月下旬,他们终于找对了方向。
公诉方出具的证言显示,三鹿集团技术中心应用研究部一位姓王的副部长称,大约在7月20日,他们开始怀疑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我和张志国在网上查的资料,发现2007年年初在美国发生的宠物死亡事件中,宠物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我们怀疑婴幼儿奶粉中可能也掺有三聚氰胺”。
公诉方出具的三鹿集团技术保障部部长李朝旭的证言也称:“7月24日上午10点多,我去王总(王玉良)办公室,王总正在说要派人去北京检测三聚氰胺,因为我知道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可以检测三聚氰胺,所以我就跟他说了。
”李朝旭称,王玉良吩咐,送检时一定不要说是我们的产品。
“下午6点多,我和张志国将16批样品送到检疫局,登记时,我们说是市场打假收回的奶粉,以及山东来的原料。
26日上午,我打电话(给检疫局)问检测情况,对方告诉我说其中有样品含三聚氰胺,我跟王总汇报情况,王总让我配合检疫局做好保密工作。
”三鹿集团技术中心副部长张志国则证实:“7月24日,我和李朝旭将16批产品送到检疫局检测,送检产品上没有三鹿的标志,因为王总吩咐过,这事一定要保密。
”8月1日下午5时,王玉良向田文华汇报了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检测结果,说16批次奶粉样品中,一五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
田文华说,“听到这个以后,我决定立即召开经营班子扩大会”。
会议由8月1日傍晚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4点。
田文华说,会议最终还形成了几项决议:一是对已有奶粉立即进行封存,暂时停止产品出库;二是收回市场上的产品并购置检测三聚氰胺的设备,由王玉良负责对库存产品、留存样品及原奶、原辅料进行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三是由杭志奇加强日常生产工作的管理,特别是对原奶收购环节的管理,并决定派出400多名检测人员到各收奶站,以“人盯奶站”的方式监督各奶站,确保原奶的质量;四是召开董事会,公布已经出现的问题,制定收回的方案,对通过检测的和没通过检测的产品进行抽查。
但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中,没有包含向社会坦诚问题的内容,反而做出了保密的决定。
公诉方出具的证言显示,杭志奇2008年9月22日供述称,在这次会议上,“田文华要求严格保密,说这是为了控制事情的局面……田文华就是害怕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事情泄露出去。
”杭志奇同时称,为了保密,田文华甚至要求部分内容不进入会议记录。
同年8月2日上午,三鹿集团的高层又与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派驻三鹿公司的董事一起召开了董事会,田文华等人将产品被污染等情况告知了外方董事,外方董事表示愿意接受经营班子扩大会的决议。
8月1日,还在杭州出差的张志国,接到了王玉良的电话。
王玉良告诉他检测结果,并让他在上海购买到检测三聚氰胺的试剂盒后,赶紧回来研制检测三聚氰胺的方法。
“8月3日,我在做这项工作时被告知,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些试剂是用来检测三聚氰胺的。
”张志国说。
8月4日凌晨,张志国经查阅农业部关于饲料中含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后,成功研制了原奶中含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8月4日上午,王玉良组织开会,“会议同样要求保密,不要写三聚氰胺。
如果检测出有三聚氰胺,就用‘A物质’或者‘B物质’上报。
8月5日,我检出16个产品中都含有三聚氰胺。
”杭志奇则表示,只说“非乳蛋白态氮”或者只说“A物质”、“B物质”,不说三聚氰胺,是由田文华决定的。
政府部门要求“拿钱堵嘴”田文华说,8月2日,三鹿集团将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情况书面报告给了石家庄市政府,并恳求市政府出面,迅速查办投放“三聚氰胺”的不法奶户和奶站经营者。
石家庄市政府在收到三鹿的报告后,当即派了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赵新朝和市政府秘书长赵文峰来到三鹿集团。
但他们并没有要求企业停产。
据《财经》杂志报道,他们是8月2日下午5时许来到三鹿的。
同行的还有石家庄市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促局、农业局等部门的官员。
他们随即开会商讨应急措施。
田文华没有参加会议,王玉良代表三鹿集团向市政府请示提出实行产品召回,但王的提议遭到与会政府官员的明确反对。
他们还提出,要以人盯人的方法,安抚家属,“拿钱堵嘴”,并专门强调注意保密,防止出现消费者上访的情况,同时要尽力避免“媒体炒作”。
8月20日,田文华、杭志奇等再次向石家庄市政府做了口头汇报。
8月29日,第二次以书面形式向石家庄市政府进行了汇报。
在书面报告中,不仅将企业收到的有关婴幼儿患病的情况作了如实反映,而且还恳请石家庄市政府考虑可否逐级上报。
但9月一三日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河北省政府是9月8日得到这样一个报告的。
由此可见,直到此时,石家庄市政府才向河北省政府报告了情况。
“不能让企业遭受太大损失”三鹿集团原奶事业部部长吴聚生说,2008年8月3日,他接到副总杭志奇的电话,让他到办公室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