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遗传与变异-遗传图解类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传病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边角扫描全面清]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P6实验)(√)2.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
设计测交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验证(演绎推理)内容。
(P7正文中部)(√)3.从数学角度分析:::1与:1能建立数学联系,即:::1=::1)的多项式展开。
(P 10问题)(√)4.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相对性状明显,所以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P28相关信息)(√)5.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检验。
(P28类比推理)(√)6.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则有它的等位基因。
(P29正文中部)(×) 7.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P30正文小字部位)(√)8.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但能出生的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种类极少,原因就是很多种类的三体综合征患者在胚胎时期就死亡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减少了物质和资源的浪费。
(P31拓展题)(√)9.雌雄同株中性状的遗传不存在伴性遗传,因为无性染色体。
(P36正文下部)(√)10.人类XY染色体在大小和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
(P34资料分析)(×)11.(1)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的对策有终止妊娠、产前诊断等。
(√)(2)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染色体异常可镜检染色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镜检红细胞形态)。
(P92正文)(√)12.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人的常染色体的一半再加XY任意一条性染色体上的23个DNA的全部序列。
(P94练习)(×)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9 “有规可循”的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考点突破固考基]一、两大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整合.把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各比例之间的关系图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核基因的传递规律。
专题三遗传串讲(一) 遗传的分子基础第Ⅰ课时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1.掌握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2.必须理清的五个问题(1)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因重组。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次用到大肠杆菌:第一次是利用大肠杆菌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第二次是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
(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5)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3.明确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2)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4)生物界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1)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卷,T4C)(√)(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全国卷Ⅱ,T5改编)(×)(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2·福建卷,2D改编)(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2012·江苏卷,T2B)(√)(5)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2011·江苏卷,T12A)(×)(6)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1.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根据小鼠是否死亡来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中有“转化因子”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得到的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R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实验前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被侵染的大肠杆菌都是标记好的大肠杆菌D.实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都可以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选B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是根据小鼠体内是否出现S型细菌来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中有“转化因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得到的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R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实验前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是标记好的大肠杆菌,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不是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中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可以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遗传与变异--遗传图解类
1.解读:
(1)考查载体:遗传图解或遗传系谱。
在高考中遗传系谱的考查形式较为常见。
(2)考查要点:考查显隐性状的判断、基因型的推断、概率分析等常规遗传学问题。
(3)基本思路:在掌握基本遗传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亲子代的表现型进行推理、计算。
2.特点:信息简洁,考查内容逻辑性强,思考量大,区分度高。
3.考查能力:观察、分析、推理、计算能力。
(2012·江苏高考)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5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①HhX T X t HHX T Y或HhX T Y
②1/36 ③1/60 000 ④3/5
审题三明
一、明确基因符号
1.解读:
题目一般给出代表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的字母,应区分代表不同性状的字母,不能混用或另用其他字母。
2.应用:
题干文字叙述部分给出了控制正常与甲遗传病的基因为H、h,控制正常与乙遗传病的基因为T、t。
注意该信息不能说明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需要在遗传系谱中进行判断。
二、明确图例
1.解读:
在遗传系谱右侧,有用文字说明的正常男女和患病男女的图例。
在涉及两种遗传病的系谱中,应分清患甲病、患乙病和两病兼患的图例。
2.应用:
根据系谱右侧的图例可知:横阴影代表甲病患者,竖阴影代表乙病患者,方格代表两病兼患者。
三、明确系谱中特殊个体的文字信息
1.解读:
遗传系谱中的特殊个体信息往往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这些信息对于遗传方式的确定、基因型的推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遗传系谱时,应结合这些文字信息综合考虑。
2.应用:
根据系谱分析只能推测乙病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题(2)中“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关键。
题中“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说明在正常人群中h基因携带者的比例为10-4,该信息是对Ⅱ-8信息的重要补充。
答题先分后合
一、解读
遗传系谱题经常涉及两种遗传病,此时应看清每一问涉及一种遗传病还是两种遗传病。
在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的问题中,也应分别对两种遗传病单独分析,然后用乘法原理或加法原理进行综合。
二、应用
1.典例中第(1)小题可分别单独对系谱中甲、乙遗传病的特征进行分析。
2.典例中第(2)小题中①②需要同时考虑甲、乙两种遗传病,但在解题时应对两种遗传病分别进行分析,然后用乘法原理综合。
Ⅱ-5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Ⅱ-6的基因型有4种可能,如果不对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分析,Ⅱ-5与Ⅱ-6婚配,可能的基因型组合有8种,思维过程比较复杂,且容易出错。
3.典例中第(2)小题中③④只考虑甲病即可。
此时如果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会增加问题的复杂程度,浪费宝贵的解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