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遗传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3
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28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5颗星(1-10题,31题)考点2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5颗星(11-22题,32题)考点30 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 3颗星(23-30题,33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28 易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B. 自交可用于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C. 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D.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2.【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28 易下列测交或自交的组合中,叙述正确的是()A.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3.【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考点28 易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
由此推断合理的是()A. 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B. 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C. 老鼠体色的遗传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D. 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4.【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28 中难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5.【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考点28 中难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Ⅳ号常染色体上。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先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后进行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基因【答案】C【解析】A.正常情况下,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4的显性和1/4的隐性,但具有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显隐性之比不是3∶1,A错误;B.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B错误;C.孟德尔的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D.通常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成对基因中的一个,而不是只含一个基因,D错误。
故选C。
2.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答案】B【解析】A.孟德尔是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的,A正确;B.“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B错误;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C正确;D.“若F1(Aa)与aa杂交,能产生两种子代,且显性∶隐性=l∶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正确。
故选B。
3.某种植物的花锤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半数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均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
高考生物《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1.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答案:D解析: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细胞内都有X 染色体,故对于X连锁遗传病,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得病,如红绿色盲患者中既有女性又有男性,B错误;可以采用基因治疗重度免疫缺陷症,比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向患者的T淋巴细胞转移腺苷脱氨酶基因的方法进行治疗,C错误;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D正确。
2.用光学显微镜对胎儿的体细胞进行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白化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状细胞贫血答案:A解析: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A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见,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在显微镜下可见,C 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但因为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错误。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答案:D解析: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遗传病,A错误;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如某种传染病,B错误;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若是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则表现正常,C错误;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D正确。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郑瑞斌一、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或其它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配子在形成合子,即生命体的第一个细胞,之前就由于配子致死基因的作用而死掉了,那么这种可致死的基因如何遗传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配子致死基因只在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中的个体里出现并传代。
然而事实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
所以,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另一种配子无影响。
这样既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休,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
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配子致死习题例析1、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例1.(2011年北京卷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了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精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篇1)一、本期教学目标1、在我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应试能力。
3、进行心理辅导,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二、本期改进措施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
在集体备课中,不仅能把严红霞老师的教学特点(紧跟形势,非常严密)与杨志贵老师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取长补短。
2、紧扣课本,打牢基础。
教材是考试的依据,所以教学不能离课本太远;同时课本上的任何内容都是考试对象,所以不能留下任何空白。
教学中要勤联系课本,防止高三后期时遗忘课本的.现象发生。
3、少讲多练,提高分数。
以考代练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以便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考代练可以使老师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得到及时地纠正。
4、标记错题,防止再错。
学生把作业上或卷子上做错的题作上标记,过一段时间回头看一看,不要让一个题一错再错。
也可以用这些典型题进行抽查,以把握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5、关注差生,拔高优生。
保证差生能学会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在高考中能够上线;同时重点培训优等生,争取多上一类的数量。
有一部分优生也有很大的问题,稍不注意就会掉队。
6、加强联系,互通信息。
充分利用一中的信息,以及杂志上和网上的有用信息。
同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的联系,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问题。
三、集体备课安排时间内容负责人02:18 基因的分离定律刘俊明02:25 自由组合定律严红霞03:03 几种育种的方法杨志贵03:10 伴性遗传刘俊明03:17 基因突变严红霞03:24 染色体变异杨志贵03:31 生物的进化刘俊明04:07 生态因素严红霞04:14 种群和群落杨志贵04:21 生态系统刘俊明04:28 生态系统的功能严红霞05:05 生态保护杨志贵05:12 内环境和水盐平衡刘俊明05:19 体温和血糖平衡严红霞05:26 免疫杨志贵06:01 复习刘俊明高三生物遗传专题教案(篇2)一、工作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学习新课改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1.已知单、双眼皮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答案】C【解析】亲本产生的A、a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这对夫妇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体,所以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C正确;一对双眼皮夫妇后代出现单眼皮,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D错误。
2.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C.植物甲自交后代仍是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解析】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不是1:1:1:1,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即为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9:1:1:9,由测交结果推测植物甲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AB:Ab:aB:ab=9:1:1:9,B正确;植物甲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四种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9:1:1:9,所以植物甲自交所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有9种、4种表现型,C正确;植物甲自交后代中,隐性纯合子aabb 所占比例为9/20×9/20=81/400,D错误。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4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微专题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应用1.(多选)(2022·江苏淮安高中校协作体期中)番茄的花色、果色和叶型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控制红花的基因纯合时会有致死效应B.控制花色、叶型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控制果色、叶型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AB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红花红果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白花=2∶1、红果∶黄果=3∶1、窄叶∶宽叶=3∶1,说明这三对都遵循分离定律,由于红花和红花自交,红花∶白花=2∶1,则说明红花植株中有致死现象,A、D正确;由于红花基因纯合致死,但是叶型的基因没受到影响,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和控制花色的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而花色和叶型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控制果色、叶型基因有可能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2.(2022·江苏扬州中学期初)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Aa∶aa=2∶1B.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基因频率A∶a=1∶1C.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了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D.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 答案 A解析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1中Aa∶aa=2∶1,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3A∶2/3a,F2中Aa∶aa=(4/9)∶(4/9)=1∶1,A错误;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该果蝇种群只有Aa一种基因型,基因频率A∶a=1∶1,B正确;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为2∶1,C正确;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D正确。
第三单元生物的遗传专题8 遗传的细胞基础【5年高考】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2024江苏单科,22,3分)有探讨者采纳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视察拟南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摄的4幅图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别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旁边D.图中细胞依据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依次为甲→乙→丙→丁答案CD2.(2024天津理综,4,6分)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 B)对无节律(X 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
在基因型为AaX B 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 B X 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B.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别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D3.(2017课标全国Ⅱ,1,6分)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
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 D考点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综合4.(2024江苏单科,25,3分)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BCD5.(2017江苏单科,16,2分)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A6.(2024天津理综,10,10分)作物M的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
生物高考遗传试题解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A为显性。
如果一个杂合子植物(Aa)自交,其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A. 25%B. 50%C. 75%D. 100%解析: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杂合子(Aa)自交会产生以下配子:A和a。
配子组合为AA、Aa、aA和aa。
其中AA和aa为纯合子。
所以纯合子的比例为1/4 + 1/4 = 1/2,即50%。
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基因突变的特点?A. 可遗传B. 随机性C. 可逆性D. 低频性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序列的改变,具有可遗传性、随机性、低频性,但通常是不可逆的,除非发生反向突变。
答案:C二、填空题1. 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在表现型上可能与纯合显性个体相同。
答案:杂合子(如Aa)2.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缺失、重复、倒位三、简答题1. 简述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有哪些,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
分离定律指的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分离,每个配子只携带一个等位基因。
独立定律指的是不同基因的分离是相互独立的,一个基因的分离不影响另一个基因的分离。
答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
分离定律说明了有性生殖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机制,而独立定律解释了不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独立性。
四、计算题1. 已知某动物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为显性。
如果一只纯合显性个体(BB)与一只隐性个体(bb)交配,求其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解析:纯合显性个体(BB)与隐性个体(bb)交配,其后代的基因型为Bb,因为B是显性,所以所有后代的表现型都将是显性。
答案:后代的基因型为Bb,表现型全部为显性。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和概念在高考生物试题中的应用。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答遗传学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专题05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人类遗传病1.(2019•河北武罗教育集团高三月考)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C.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分离比约为9:6:1的条件之一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答案】D【解析】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但不能由此说明假说成立,还需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A错误;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但没有发现等位基因,B错误;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并且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C错误;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9:6:1的比例,是9:3:3:1比例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出现该比例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正确。
2.(2019•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三期中)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属于F2产生9:3:3:1性状分离比的必备条件的是()A.各种精子与各种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B.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C.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相同D.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答案】D【解析】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基因的遗传,体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F1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A正确;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的,是得出此结论所必需的,B正确;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是相同的,C正确;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不是9:3:3:1的前提条件,D错误。
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之遗传基本规律一、分离定律的基础归纳1.常用的几个交配比例: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①自交法:②测交法:注:自交法是适合于大多数植物的最简便的方法,但不适用动物。
3.基因型的确定技巧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aa,其中一个来自父本,另一个来自母本。
如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
现有两只公鸡A、B与两只母鸡C、D。
这四只鸡都是毛腿豌豆冠,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试求:A、B、C、D的基因型。
(1)AXC 毛腿豌豆冠(2)AXD 毛腿豌豆冠(3)BXC 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4)BXD 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即:Aa×Aa→3A_:1aa;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 Aa:1 aa;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
如小麦高(D)对矮(d)是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现有两亲本杂交,后代如下:高抗180,高不抗60,矮抗180,矮不抗62。
求亲代基因型和表现型。
4.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例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3∶1B.5∶1C.8∶1D.9∶1二、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规律为基础的,因而可用分离定理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显得简单易行。
其基本策略是:1.首先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
遗传专题
一、 考试的能力要求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
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
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理解能力
(1) 要点、联系、网络
(2) 描述(文字、图表、数学方式)
(3) 分析、比较、综合→解释、推理、判断、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独立完成 ; (2)简单验证;
(3)初步探究方法(5种):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 ;
(4)评价修订
3、获取信息能力;
(1)材料中获取 ; (2)关注sts。
4、综合应用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1)细胞的减数分裂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3)动物的受精过程 Ⅱ
Ⅱ
Ⅱ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基因的的概念 (4)DNA分子的复制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Ⅱ
Ⅱ
Ⅱ
Ⅱ
2-3 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伴性遗传 Ⅱ
Ⅱ
Ⅱ
Ⅱ
2-4 生物的变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Ⅱ
Ⅱ
Ⅰ
Ⅱ
Ⅰ
2-5 人类遗传病
(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Ⅰ
Ⅰ
Ⅰ
解读:1、知识结构 (1)遗传 ①cell基础(三个知识点、Ⅱ)
②分子基础(五个知识点、Ⅱ )
③规律(五个知识点、Ⅱ)
(2)变异 五 其中3个 Ⅱ 2个Ⅰ
(3)遗传病 (三个知识点Ⅰ)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重、难点 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三、本专题在阅卷中发现易出现的典型错误有:
1. 杂交试验的思路不清楚。
2.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困难。
3. 基因互作题分析能力欠缺。
4. 不能正确判断遗传图谱中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
5. 不能准确的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推断后代的情况。
6. 计算相关概率时考虑不周等。
7. 利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备考策略
在复习本专题时,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突破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如下:
1、真正领悟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理解假说-演绎法的内涵。
2、联系减数分裂相关知识,领会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运用数学中组合知识和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
子种类并进行概率的计算。
4、反复训练“正推”(从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和
“逆推”(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提高逻辑
思维能力。
5、 熟练掌握i遗传方式的差别方法。先看题中是否有“伴性遗传””控制性状
的基因为与x染色体或y染色体”等明示或人的红绿色盲、血友病等暗示。
若无此类明示或暗示,则需根据前后代的性状表现判断属何种遗传方式。
6、注意相关杂交方案类探究分析。如探究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
色体上。(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应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
交配,既可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和性别明
显相关,则是伴x染色体遗传。(2)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将正交和反
交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得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则是常染色体上
的遗传;若正交和反交得结果不同,其中一种杂交后代的性状和性别明显相
关,则是伴x染色体遗传。
7、注意“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计算上的区别。如要区别是常染色体
上的遗传还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名在前还是在后等。
8、 正确区分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
五、解题时的注意事项
①遗传图解书写的规范性与正确性
②显隐性关系的判断
③孟德尔研究科学方法要在解题中灵活应用(从一到多、统计学)
④关于遗传题中数据的处理
a、基本规律数据1:1 3:1 (3/4 1/4)(2/3 1/3);9:3:3:1
1:1:1:1,16
b、统计学的应用
当亲代个体基因不能确定时,要进行分类讨论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包含伴性遗传)是每年每套试卷中的必考内容,
综合性考查考生的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分值高、难度大,在题型上以综合题为
主。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因此考题多是考查自由组合定律,遗
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因此常与减数分裂相联系时,有时还与变异相
结合,形成综合性强、跨度大的中、高档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