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其”的用法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虚词其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虚词“其”的用法和意义归纳总结一、引言虚词是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句子中不具备实际意义,却能起到连接和修饰其他元素的作用。
其中,“其”作为一种常见的虚词,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
本文将从语法角度出发,对虚词“其”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全面归纳总结。
二、虚词“其”的基本含义1. 代词:在句子中充当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代替符号。
2. 形容词:具有形容词功能,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
3. 副词:表示程度、方式等状况,修饰动作或状态。
三、虚词“其”的代指功能1. 代替前面提到过的名词:例如,“他说的问题很复杂,我无法理解(问题)。
”这里的“其”代替了前文提到的问题。
2. 代替后面即将要提到的名词:例如,“他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
”这里的“其”暗示了即将提到的知识。
3. 代替后文中可能出现的名词,起到抽象概括的作用:例如,“她工作十分努力,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这里的“其”代指可包括所有人的概念。
四、虚词“其”的连词功能1. 连接两个名词或名词短语,表示修饰关系:例如,“在这个神秘国度里,高山巍峨、瀑布如玉。
”这里的“其”起到连接修饰关系的作用。
2. 连接两个句子或句子成分,表示因果或推理关系:例如,“他坚持不懈地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
”这里的“其”连接了前后两句话,表达了因果关系。
五、虚词“其”的形容词功能1. 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起到强调和限定作用:例如,“经过几天艰苦训练的队员们发挥出(顶尖水平)。
”这里的“其”修饰了后面提到的顶尖水平。
2. 表示比较级程度,在特定语境中使用时带有一定含义:例如,“新一代产品更加注重(质量),迎来了更广泛的市场。
”这里的“其”修饰了质量,暗示了产品的优势和改进。
六、虚词“其”的副词功能1. 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方式等状况:例如,“他表演得(差强人意)。
”这里的“其”修饰了表演得好坏程度。
2. 在某些成语中表示状态或特定含义:例如,“领导者以身作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虚词“其”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虚词是语法范畴中的一类词汇,它通常在句子中不具备具体的词义,而主要用来起到一定的语法或语义功能。
其中,虚词“其”是汉语中常见的一个虚词,具有以下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语法功能:1. 指示代词功能:虚词“其”可以用来指示、替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概念。
它在句子中充当指示代词的角色,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指示代词功能:虚词“其”可以用来指示、替代前文提到的事物或概念。
它在句子中充当指示代词的角色,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
2. 形容词性功能:虚词“其”还可以作为形容词性语素,修饰名词,起到描述或限定的作用。
如:“其实际效果很好。
”形容词性功能:虚词“其”还可以作为形容词性语素,修饰名词,起到描述或限定的作用。
如:“其实际效果很好。
”3. 名词性功能:虚词“其”也可以作为名词,独立出现在句子中,作为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充当名词的角色。
如:“其优点很多。
”名词性功能:虚词“其”也可以作为名词,独立出现在句子中,作为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充当名词的角色。
如:“其优点很多。
”语义特点:1. 抽象概括:虚词“其”常常用来抽象概括前文提到的事物或情况,起到概括性功能。
如:“对于公司的业绩,其发展态势非常良好。
”抽象概括:虚词“其”常常用来抽象概括前文提到的事物或情况,起到概括性功能。
如:“对于公司的业绩,其发展态势非常良好。
”2. 客观化:虚词“其”在使用时具有客观性,不带有个人情感或主观色彩,起到客观描述的作用。
如:“其实施方案经过深思熟虑。
”客观化:虚词“其”在使用时具有客观性,不带有个人情感或主观色彩,起到客观描述的作用。
如:“其实施方案经过深思熟虑。
”3. 提升语言表达:虚词“其”在一些描述中可以起到提升语言表达的作用,使句子更加严谨、文雅。
如:“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逻辑。
”提升语言表达:虚词“其”在一些描述中可以起到提升语言表达的作用,使句子更加严谨、文雅。
如:“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在逻辑。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欢迎阅读文言文虚词其作为名词的用法1)通“諅”。
周年例: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墨子》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
——《管子·轻重戊》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诗·豳风·七月》2)通“期”。
期限例:既辱且危,死其将至。
——《易·系辞下》文言文虚词其作为助词的用法1)用作语助。
2)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雰。
——《诗·邶风》3)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4)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虽僻远其何伤。
——《楚辞·屈原·涉江》5)又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文言文虚词其作为副词的用法1)也许;大概例: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其自桓叔以下。
——《国语·晋语》齐国其庶几乎。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表示祈使。
当,可吾其还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例:君其详之。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汝其善抚之。
——清·林觉民《与妻书》弟其宽心勿畏可也。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3)将,将要例:今殷其沦丧。
——《书·微子》4)表示诘问。
通“岂”,难道例:其为死君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可怪也欤。
——唐·韩愈《师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国其果老矣乎。
高考复习——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其”“以”“之”“为”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重点虚词,用法整理如下:一、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例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例2.秦贪,负其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相当于“他”“她”“它”。
例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己”“我的”。
例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例6.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勾践灭吴》)(4)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个”。
例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5)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那个”。
例8.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后多为数词。
例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2、副词。
(1)表测度,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
例10.其皆出于此乎?(《师说》)(2)表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11.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3)表婉商、祈使,相当于“还是”“可要”。
例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例13.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3、连词。
(1)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是……还是……”。
例14.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如果”。
例15.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4、助词,补充音节。
例16.既其出。
(《游褒禅山记》例17.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二.以1、介词(1)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把”。
例1.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按照”“凭借”“凭什么身份”。
例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其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④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第一人称代词。
译为“我”“自己”。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3.指示代词。
译为“那(些)”“这(些)”。
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那中间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副词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不概”。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4.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三、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
衰也!(《伶官传序》)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文言文“其”字用法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其”字是一个非常常见且用法多样的虚词。
掌握“其”字的用法,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其”字作代词使用的情况较为常见。
它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时,“其”通常指代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他(她、它)们”。
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两个“其”,前一个指代“他们”,后一个则指代“他们的”。
在“秦王恐其破壁”中,“其”指的就是蔺相如。
代物时,“其”可指代具体的事物,如“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其”指的是两只狼。
代事时,“其”可以指代某一事件或情况,像“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指的是“自己跟随他们出来”这件事。
“其”字还可以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中的”等。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人”即“那个人”。
“复前行,欲穷其林”,“其林”指的是“那片林子”。
“其一犬坐于前”,“其一”意思是“其中的一只”。
“其”字用作副词时,有多种含义。
表示推测、估计,相当于“大概”“或许”。
比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表示“大概”,后一个“其”表示“其实”。
表示祈使、命令,相当于“可要”“应当”。
像“安陵君其许寡人”,就是“安陵君应当答应我”的意思。
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里的“其”就表示“怎么”。
“其”字用作连词时,用法也不少。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在文言文中,“其”字有时还会与其他词组合成固定结构,具有特定的含义。
比如“何其”,常用于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需要我们在阅读大量文言文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1
虚词“其”的用法
代词
其乡人曰代词,他的,指曹刿的
下视其辙代词,他们的,指齐军的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代词,他们的,指齐军的
既克,公问其故代词,其中的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他的,指太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代词,他(他们)(《师说》)
副词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连词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难道)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