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mbra技术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620.88 KB
- 文档页数:2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疗效及TCD分析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16例的疗效,并分析手术前后TCD的检测结果。
结果①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16例患者均采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成功,取栓次数为1~3次,平均取栓时间(23±8)min。
从发病到获得再通时间:10例患者为4~6h,6例患者为6~8h。
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有少量渗血,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
入院时NIHSS评分(10.82±5.89)与出院时NIHSS 评分(7.39±3.2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12例患者术前沿患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未探及明确血流信号,4例可探及微弱血流信号,术前PSV (25.3±10.8)cm/s;对所有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行TCD检查:术后24h,PSV (140.2±22.3)cm/s)、术后1个月PSV(141.5±25.6)cm/s,术后3个月PSV (140.9±22.7)cm/s,术后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可使闭塞血管再通,有效改善预后,TCD适用于该手术术前的筛检和术后的随访、疗效评估。
标签: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大脑中动脉;TCD临床上颅内大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死非常凶险,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既往多采用静脉及动脉内药物溶栓的方法,但是溶栓存在治疗时间窗小,并发症多等不利因素,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1-2]。
如何在神经细胞损伤达到不可逆之前,迅速、安全地使闭塞血管再通、血流重建,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目标[3]。
对于大动脉栓塞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可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较长的时间窗,已在近年逐步应用于临床,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神经介入中心使用新型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16例,效果较好,并在手术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测,报告如下。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临床研究孙广珍【摘要】目的:分析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治疗后,病患脑血管得以再通.12例病患的颅内动脉实现再通.24例因再通之后,依旧存在管腔狭窄,自主放弃支架.完成手术之后,颅内出血者8例,死亡16例.死亡者中,10例为颈内动脉闭塞者.术后三个月对病患开展随访,病患预后情况良好,MRS分数在2分以上者共计30例.结论: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使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安全有效,能全面改善病患的临床预后.【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13【总页数】2页(P109-110)【关键词】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急性脑动脉闭塞;安全性【作者】孙广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急性脑动脉闭塞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该疾病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在以往,临床通常使用动脉以及静脉药物溶栓治疗。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式的治疗安全时间窗更小,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分析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上述方案,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以及相关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卫计委颁布的关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男患者44例,女患者18例,年龄51.14~78.22岁,平均(71.14±3.14)岁。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临床效果【摘要】研究对象:选取符合条件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
治疗效果: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
临床意义:该研究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望:未来可进一步完善该手术技术,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肿瘤、支架、机械取栓术、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效果、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并发症、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实验结论、临床意义、展望。
1. 引言1.1 背景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溶栓治疗是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短等提示。
以下是关于的内容:1.3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进行观察。
纳入标准为:1)符合WHO卒中诊断标准;2)病程在6小时内;3)颈动脉或椎动脉源性血栓形成,在颅内动脉系的闭塞程度达到50%以上;4)年龄在18岁至80岁之间;5)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1)出血性卒中;2)合并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者;3)急性期无法完成治疗的患者。
2. 正文2.1 研究方法2. 研究对象:共纳入了100例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63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部CT或MRI确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
4. 评估指标:术前采集患者基本情况及临床病情资料,术后跟踪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指标包括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
2.2 结果分析我们也对手术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完全缓解,这为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1例急性脑梗塞介入Solitaier支架取栓术的报道急性后循环脑梗塞采用Solitaier可回收支架取栓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护理技术的提高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后盾,能显著提高诊疗效果。
标签:急性脑梗塞、Solitaier支架、术中护理临床资料与手术方法:患者林某,男,64岁,9月1日急性起病,主要表现突发言语含糊、右侧肢体乏力,查体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肢体偏瘫,NIHSS评分:10分,结合急诊颅脑CT排除脑出血,诊断考虑:脑梗塞,患者具备发病4.5小时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指征,予静推6mg阿替普酶后,患者出现畏冷、寒战,并逐渐出现意识不清、高热、阵发性四肢强直抽搐,考虑:药物不良反应可能,立即停用阿替普酶,并予地塞米松、异丙嗪抗过敏,持续数十分钟后寒战缓解,但患者意识仍不清、高热,体温最高40.0℃,予物理降温后体温降至正常,9月2日晨患者意识仍呈深昏迷,体温升高至39.5℃,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病情特点,结合患者入院前2日既有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查体:双侧瞳孔缩小,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偶可见不自主抽动,右侧Babinski征(+),脑干为呼吸、心跳中枢,可至脑疝、呼吸、心跳骤停,病情危重,诊断考虑后循环脑梗塞。
患者于9月2日08:30在影像科介入室行急诊全脑血管造影术及r-tPA动脉取栓术,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成功后,采用Seldinger技术成功置入6F动脉鞘,弓上造影示:Ⅲ型弓,RICA:窦部正常,远端血管显影正常。
LICA:窦部正常,远端血管正常。
RV A:开口正常,远端血管显影正常。
LV A:开口正常,远端血管显影正常。
BA:近端闭塞,远端血管未见显影。
双侧后交通动脉开放,BA末端逆行显影。
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走行及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实质期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团,静脉期颈内静脉及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显影良好,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影。
Solitaire支架取栓在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Solitaire支架取栓在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需要接受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数量为20例本次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均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
结果: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5天处,其NIHSS评分分别为(12.39±5.91)和(6.08±3.66),治疗前ASPECTS评分为(9.77±2.44)分,入院-动脉置鞘时间为(92.47±23.11)min,平均置鞘-血管再通时间为(55.86±24.17),治疗后90天处,mRS评分为(2.31±1.26)。
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时候,采用Solitaire支架取栓不仅有助于血管再通率的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取栓策略的完善,并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急性颈动脉闭塞;Solitaire支架取栓;介入治疗【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47-01当患者出现急性脑动脉闭塞之后,其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将会提升,并且梗死程度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残疾或者死亡的情况,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针对该病的传统疗法主要为药物治疗,通过服用溶栓药物实现血管再通的目的,但是其治疗效果甚微。
现阶段可以采用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Solitaire支架取栓,且治疗效果非常理想[1]。
基于此,笔者将针对该疗法展开以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需要接受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数量为20例,其中有12例患者为男性,8例患者为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2±10.59)周岁,平均发病时间为(2.01±1.18)h,本次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均接受Solitaire支架取栓。
Solumbra取栓技术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作者:温小华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究Solumbra取栓技術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赣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2月—2022年12月纳入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架取栓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olumbra取栓技术治疗。
评估两组血管再通率、取栓次数、取栓时间、血清对氧磷酶-1(PON-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功能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取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血清PON-1、BDNF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血清PON-1、BDN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olumbra取栓技术应用于急性脑卒中能够减少取栓次数,缩短取栓时间,提高血清PON-1、BDNF,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相对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 Solumbra取栓技术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lumbra Thrombectomy Technique in Acute Stroke/WEN Xiaohu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03): -120[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olumbra thrombectomy technique in acute stroke.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Ganzhou Municip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lottery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tent thrombectom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olumbra thrombectomy technique. The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rate, thrombectomy times, thrombectomy time, serum paraoxonase-1 (PON-1) an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vascular recanalizat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imes of thrombectom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rombectom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PON-1, BDNF and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PON-1, BDNF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above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IHS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20.0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olumbra thrombectomy technique in acute stroke can reduce the times of thrombectomy, shorten the time of thrombectomy, increase serum PON-1 and BDNF, improve neurological function, with relatively high safety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Key words] Solumbra thrombectomy technique Acute stroke Neural function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Ganzhou Municipal Hospital,Ganzhou 341099,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03.028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是指因多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1]。
脑内血管闭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危害极大,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以往,临床上通过采用静脉及动脉内药物溶栓的方法帮助患者血管再通,但这种方法并发症多,且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Solitaire支架取分析Solitaire支架取栓应用于脑内血管闭塞的疗效靖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靖江214500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取栓应用于脑内血管闭塞的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内血管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手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62例中49例患者经Solitaire支架取栓成功,术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取栓术后存在局部狭窄情况再次行支架成形后完全再通,4例取栓失败。
术后1周,患者NIHSS评分(6.71±1.31)分较术前(11.38±5.13)分显著改善(t=6.9451,P<0.05)。
结论Solitaire支架取栓术的取栓成功率高,可促进脑内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再通,帮助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血管再通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18.04.06.29TANG Qun-ying,XU Xiao-jun,YAN Ming,YU Jian-ga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Jingjiang,Jiangsu Province,214500China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olitaire stent thrombectomy for vascular occlusion in the brain.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62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vascular occlu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5to July2018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Solitaire stent thrombectomy.The patient's treatment was observed,and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eurological recovery of the patient before and1week after surgery.Results49of the 62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Solitaire stent.The postoperative blood vessels were completely recanalized.In9patients, local stenosis was performed after stenting and recanalization was performed after stenting.4patients failed to receive thrombectomy. One week after surgery,the NIHSS score of(6.71±1.31)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11.38±5.13)points before surgery(t=6.9451,P<0.05).Conclusion Solitaire stent thrombectomy has a high success rate of thrombectomy,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analization of blood vessels inpatients with cerebral occlusion,and help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It is and worth promoting.stent;Thrombectomy;Vascular occlusion in the brain;Recanalization收稿日期:2018-11-06;修回日期:2018-11-30作者简介:汤群英(1977-),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肌电图、睡眠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等工作。
急性脑梗塞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应用及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应用及预后。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机械取栓组,保守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者,机械取栓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者。
比较住院时间;治疗前后NHISS评分以及SF-36评分;再次梗塞发生率。
结果:机械取栓组相比保守组患者,手术前NHISS评分以及SF-36评分更有优势,差异显著(P<0.05)。
机械取栓组住院时间优于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机械取栓组再次梗塞发生率是2.00%低于保守组的18.00%,差异显著(P<0.05)。
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应用预后【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145-01v•急性脑梗塞是常见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异常,容易出现脑血管闭塞[1-2]。
如果急性脑梗塞未及时治疗,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本研究分析了急性脑梗塞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应用及预后,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保守组及机械取栓组,保守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者,机械取栓组选取发病6小时内入院患者采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者。
机械取栓组年龄51~79(67.35±4.11)岁。
男性30例,女性20例。
合并高血压34例,合并糖尿病 11例。
保守组年龄51~79(67.25±4.21)岁。
男性31例,女性19例。
1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中关于满意度的要求,设计了医院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问卷主要由四个项目构成: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科室等;医疗流程,包括等待时间、服务时间、治疗检查取药流程安排和时间等;综合服务,包括医生、护士、各医技科室及窗口科室的服务态度,对医院的整体感觉;其他意见建议。
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和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并针对服务态度与沟通、诊疗技术、服务流程与效率、价格与收费等方面进行影响患者满意度因素的调査叫共调研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外科、预防保健科冲医理疗科、口腔科等7个临床科室的患者。
2结果共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210份,其中满意188人,不满意22人,总体满意度为90%;离院患者电话拨打183人,有效电话108人,满意79人,不满意29人,满意度为73%0其中不满意项目为35项,主要包括医生服务态度与沟通、医疗技术、药品不全、收费窗口服务与沟通、信息化问题、诊疗时间安排、急诊夜间诊疗问题等7个方面。
见表1。
3讨论表1不满意项目归类汇总问题分类排序数量比率(%)医生服务态度与沟通1131医疗技术926药品不全823收费窗口服务与沟通26信息化问题26诊疗时间安排26急诊夜间诊疗问题13合计35100调查和研究影响患者满意度因素,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层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出科学的依据。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治疗,就诊患者基本都是社区居民,妇女儿童、老人占有很高的比例,他们更加注重医生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方式。
医疗技术也是基层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尤其在社区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等方面的专业水平。
根据分析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社区医院应合理安排就医时间、改善就医秩序,使患者及时享受最合理的医疗服务。
第二,社区医院应优化医务人员配置,改善“患者多、医务人员少”的局面。
中国乡村医药
3 讨论
膝关节镜技术虽是微创手术,但术中冲洗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局部损伤渗血。
关节内较长时间的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又增加了组织渗透压,易引起周围组织水肿,加重疼痛,最终影响术后患膝的功能恢复[2]。
地奥司明是微粒化、纯化的黄酮类血管保护剂,可从以下作用机制发挥优势:①微粒化技术能使药物与小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吸收能力强,临床疗效可增加大于30%。
②对静脉有特异亲和性,可在不影响动脉系统的同时,通过增强静脉张力发挥消肿作用。
③可降低内皮细胞的黏附移行和崩解释放炎性物质,降低局部血管通透性、血液黏稠度,最终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肢体水肿。
④可调节白细胞,抑制炎性细胞的活化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既有消肿又有镇痛作用,改善淋巴回流系统,进而减轻水肿。
低频脉冲电磁场是在保留静态磁场治疗作用基础上,使磁疗辐射产生可调强度的脉冲动态磁场,有以下优势:①扩张局部微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使组织水肿得到改善。
②促使血浆β-内啡肽显著升高,降低血清前列腺素水平,抑制炎症介质,降低神经末梢反应性,对局部及中枢神经产生镇痛效益。
操作时注意几点:①肿瘤、心绞痛、高热、创口局部感染患肢等禁止使用。
②低频脉冲电磁场高度宜在30cm左右,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耐受程度实时调节。
③照射时关注患膝皮肤状态,防止烫伤、皮肤破损而导致感染。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第3、7天观察组VAS评分、膝关节周径差明显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照射联合地奥司明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镜术后关节疼痛和肿胀,操作简单,加速患膝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曾倩姣,刘东苗,路静静,等. 半月板损伤经膝关节镜手术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8):929.
[2]丁楠,杨凤云,何静敏,等. 加味五皮饮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8,49(2):48.
(收稿:2018-07-18)
(发稿编辑:陆易)
表3 两组膝关节消肿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对照组 4820(41.7)23(47.9)5(10.4)
观察组 4830(62.5)16(33.3)2( 4.2)
Solumbra技术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效果涂汉明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目前,治疗方法除血管再通药物治疗外,还可经机械取栓术。
本文观察Solumbra 技术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
作者单位:321300 浙江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信作者:涂汉明,Email:hanming.tu@ 的确诊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65例,发病48小时内。
排除合并其他血管栓塞疾病,肺、肾、肝功能严重异常,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本次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
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32~79岁,平均(55.4±3.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39小时,平均(21.3±2.5)小时。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0~76岁,平均(54.6±4.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38小时,平均(20.9±2.7)小时。
两
【摘要】目的观察Solumbra技术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
对照组采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olumbra技术取栓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取栓成功后血管再通及预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4%),治疗后NIHSS得分、24小时内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取栓成功后血管再通率、≤30%血管残余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olumbra技术取栓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出血率和血管残余狭窄率,提高血管成功再通率。
【关键词】Solumbra技术;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效果
12
2019年5月第26卷第9期
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取栓方法对照组采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具体方法:用Solitaire AB支架将导引导管置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微导丝辅助微导管超选,释放Solitaire AB支架,回撤支架取栓时,将支架部分回收入微导管内,取出血栓,且以50ml注射器经导引导管持续抽吸直至取出支架,再抽吸30~50ml血液,取栓同时由助手经导引导管负压吸引以最大限度降低继发的栓子脱落堵塞远端血管。
观察组采用Solumbra技术取栓,具体方法:由微导丝、微导管、中间导管和导引导管组成同轴取栓装置。
将导引导管置于患者目标动脉近端的颈内动脉内,在中间导管和微导丝辅助下将微导管超选至闭塞血管的远端。
经微导管造影确认位置后打开Solitaire AB支架,然后经中间导管造影明确闭塞血管是否恢复前向血栓和血流主体是否位于支架有效段。
若可见闭塞血管恢复前向血流,支架静置3分钟后回撤支架取栓。
将中间导管在支架回撤前置于血栓近端,支架回撤同时前跟中间导管,再将支架连同血栓一起回收入中间导管内。
然后将微导管、中间导管及支架系统回撤,同时经导引导管及中间导管持续抽吸。
中间导管撤出后再经导引导管抽吸30ml左右血液。
1.3 疗效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评分0~100分,100分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良好且无须他人帮助,0分提示患者无独立能力且日常生活均需要帮助。
以评分>90分为治愈,71~90分为显效,41~70分为有效,≤40分为无效。
治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血管再通成功:取栓成功后血管再通达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3级;预后情况包括24小时内颅内出血情况及≤30%血管残余狭窄。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
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100%(31/ 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2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得分比较治疗前观察组NIHSS 得分(15.3±1.7)分与对照组的(15.7±1.8)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6.2±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
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P<0.01)。
2.3 两组血管再通情况比较血管再通:观察组30例(96.8%),对照组22例(64.7%)。
观察组取栓成功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P<0.01)。
2.4 两组预后比较24小时内颅内出血率:观察组1例(
3.2%),对照组8例(23.5%);≤30%血管残余狭窄率:观察组15例(48.4%),对照组7例(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03、
5.60,P<0.05)。
3 讨论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是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原因,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采用传统疗法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随着近年来接触性支架、溶栓等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已显著降低了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1]。
Solumbra技术中Solitaire支架是第一个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支架,是新一代的血管内机械开通装置,不同规格的中间导管适用于不同部位的血栓。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olumbra技术可提高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S o l u m b r a技术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观察组取栓成功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olumbra技术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原因可能是经中间导管抽吸的距离短,且抽吸力量直接作用于血栓,避免被大脑前动脉分解。
观察组24小时内颅内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血管残余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olumbra 技术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Solumbra技术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但本次观察对象较少,且未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岗勤,王子亮,汪勇锋,等. 导丝留置技术在急性脑动脉
闭塞机械取栓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3):202.
(收稿:2018-06-01)
(发稿编辑:薛芳)
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 319(29.0)15(48.4)7(22.6) 0
对照组 346(17.6)11(32.4)10(29.4)7(20.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