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游历
成年后,李白游历四方,广泛结交好友,诗歌创作 达到高峰。
长安之行
李白曾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因性格不羁,最终离 开长安,继续漫游生活。
唐代诗歌发展及特点
80%
初唐时期
以宫廷诗人为主,诗歌风格绮丽 婉约。
100%
盛唐时期
诗歌创作达到巅峰,出现了李白 、杜甫等伟大诗人,诗歌风格多 样。
80%
晚唐时期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课件( 思路清晰,绝对实用)
汇报人:
2023-12-24
目
CONTENCT
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 互动环节与课堂小结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李白生平与创作背景
少年时期
李白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开始创作诗歌 。
画面感呈现及视觉冲击力
画面感
诗歌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呈现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如“熊 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等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奇幻的世 界之中。
视觉冲击力
诗人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创造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效果。如“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等句,展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璀璨夺目的仙 境景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
意境深远
全诗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黑暗与光明、束缚与自由等,营 造了一个深远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这个意境不仅表达了诗人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引发了读者对人 生、自由、理想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03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
夸张
诗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如“天姥连 天向天横”、“天台四万八千丈”等 ,极言山之高、天之远,营造出一种 壮阔、神奇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