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种子生物学复习

种子生物学复习

种子生物学复习
种子生物学复习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

思考题:一、种子形态构造方面的名词解释。

二、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与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形态构造差异。三、主要植物种子所属的分类类型。

1、真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

2、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3、发芽口: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

4、脐褥或脐冠:有些种子脱落时种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称为脐褥或脐冠。

5、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棉花、豆类

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最先吸胀的部位。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8、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9、花柱遗迹:有些果实种子收获脱粒时,花柱脱落后在果实上留有痕迹,呈疤痕

状或刺形突起状。花柱遗迹的凹凸和明显程度,因作物品种而异,可作为种子鉴别的依据。

10、花柱残物:有些果实种子花柱多数不脱落,残存在果实上,称为花柱残物。

11、果实附属物:有些果实种子外面或附有花萼、或内外颖、护颖,其形状、颜色

亦可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

12、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

被仅包括种皮。

13、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种胚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体)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14、盾片: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位于胚本体和胚乳之间,为一片很大的组织,形

状象盾或盘,常称为盾片或子叶盘。由于种子萌发时,它并不露出种外,也称之为内子叶。

15、外胚叶:有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在盾片的相对一面有一小突起,称

外胚叶。而有些植物(如玉米)没有外胚叶。

16、胚的类型胚的大小、形状及在种子中的位置因植物种类而不同。一般把胚分为6

种类型: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

17、内胚乳(3n)——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

18、外胚乳(2n)——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

19、裸子植物的胚乳(1n)——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

20、糊粉层:胚乳最外面的一至几层细胞富含糊粉粒,称糊粉层。糊粉层细胞小、壁厚,是活细胞,有完整的原生质体、细胞核。

二、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与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形态构造差异

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位于种子顶端,而发芽口位于种子基部,内脐与种脐紧邻,无脐条。

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和发芽口紧邻,位于种子基部,内脐位于种子顶部,脐条长。

半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种脐位于种子侧面,发芽口紧靠脐的下端,内脐位于脐的上端,脐条很短,位于脐和脐条之间。

三、主要植物种子所属的分类类型。

1根据胚乳有无分类

(1)有胚乳种子——具较发达的胚乳的种子

按子叶数目分:单子叶有胚乳种子:禾本科、姜科、百合科等

.双子叶有胚乳种子:大戟科、蓼科、茄科、伞科、藜科等

按胚乳来源分:内胚乳发达种子:绝大多数作物种子;

外胚乳发达种子:菠菜、甜菜、苋菜;内外胚乳同时存在种子:姜、

胡椒

(2)无胚乳种子——完全无胚乳或有极少量胚乳的种子:此类种子是在发育的中后期,胚乳被胚消耗,因而胚特别是子叶发达。主要有豆科、十字花科、锦葵科、葫芦科、菊科、蔷薇科等。

完全无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大都转移到胚中,因而有较大的胚,子叶尤其发达,而胚乳不复存在。

有极少量胚乳:胚乳没有完全消失而有少量残留。只剩1~2层细胞。

2根据植物形态学分类——根据种子的形态构造特点,把种子分为五大类:

(1)包括果实及其外部附属物(芒、颖、苞叶、宿萼);禾本科:假颖果。如:水稻;藜科:坚果。如:甜菜;蓼科:瘦果。如:荞麦

(2)包括果实的全部;禾本科:颖果。豆科:荚果,如:黄花苜蓿;菊科:瘦果。如:向日葵;伞形科:悬果。如:胡萝卜;蔷薇科:瘦果,如:草莓;棕榈科:核果。如:椰子;山毛榉科:坚果。如:栗。睡莲科、大麻科、荨麻科。

(3)包括种子及果实的一部分(内果皮);蔷薇科:桃;鼠李科:枣。桑科:桑树。杨梅科:杨梅。胡桃科:胡桃、山核桃。五加科:人参。

(4)包括种子的全部;豆科:大豆等。茄科:茄子。锦葵科:棉。葫芦科:南瓜。十字花科:油菜。百合科:葱。大戟科:蓖麻。蔷薇科:苹果。茜草科:咖啡。苋科、葡萄科、旋花科、番木瓜科、胡麻科、柿树科、樟科、山茶科、椴树科、漆树

科、松科。

(5)包括种子的主要部分(外种皮脱去)。公孙树科(银杏科):银杏

第二章种子化学成分

思考题:

一、禾谷类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点。二、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安全水分的确定。

三、种子中的内源性毒物及其主要类型。四、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1、自由水(游离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作用很小,能自由流动的水。

特点:(1)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2)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能结冰,自然条件下易蒸发;(3)能做溶剂,能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2、束缚水(结合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不能自由流动的水。

特点:(1)与亲水物质紧密结合;(2)不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不结冰;(3)只有加温加压才蒸发掉一部分;(4)不能做溶剂,不易引起种子强烈

生命活动。

3、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4、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5、平衡水分:当种子在相对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种子对水汽的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的种子含水量就称为该条件下的平衡水分。

变化规律:①温度不变时,平衡水分与外界相对湿度呈正比;②相对湿度不变,平衡水分与温度呈反比;③温湿度均不变,平衡水分因作物种类而异:油分

含量高——平衡水分低。

6、酸价: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KOH(NaOH)毫克数。

7、碘价: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脂肪酸价低、碘价高,表明品质好。)

8、油脂酸败:油脂或油质种子保管不当或贮藏过久,会产生一些醛、酮、酸类物质,从而产生不良气味。易导致酸败的条件:(1)高温、高湿、强光、多氧易酸败;(2)种皮不致密、破损易酸败。

9、种子毒物:种子还含有一些对人畜有毒的物质或成分,称为种子毒物。

10、内源性毒物:种子本身固有的对人畜有毒的化学成分,能世代遗传,对植物自身的生存繁衍有某种保护作用。

11、外源性毒物:在种子生长发育或贮藏过程中,由于外界生物入侵或有毒物质浸入而产生的有毒成分,主要有感染真菌后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和喷洒农药后的残留物或代谢物。

一、禾谷类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特点。

小麦种胚、胚乳、种被化学成分的特点:

种胚:无或极少淀粉,高蛋白、高脂肪、高可溶性糖含量,矿物质、维生素也高——营养价值高,但易生虫发霉、酸败,不耐贮藏。

胚乳:主要为淀粉、贮藏蛋白;脂肪、可溶性糖、灰分、纤维素含量很低。—营养价值不高,耐贮藏。

种被:主要为纤维素,多矿物质。—无营养价值。

糊粉层:与胚相似。

玉米种子化学成分的特点:①胚占比例大,高油玉米胚特别大,能占25%。②胚中脂肪含量高。因而玉米是禾谷类种子中最不耐贮藏的。

二、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安全水分的确定。

种子水分的存在状态:种子水分=自由水+束缚水

安全水确定依据:(1)种子的临界水分:安全水分临界水分临界水分高,安全水分可以高;临界水分低,安全水分必须低。

(2)种子的贮藏环境气候:低温干燥—可以高一些;仓贮条件:好—可以高一些三、种子中的内源性毒物及其主要类型。

主要的内源性毒物有:大豆中的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油菜中的芥子苷和芥酸;棉籽中的棉酚;高梁中的单宁;马铃薯块茎中的茄碱。

内源性毒物的含量因作物和品种而异。

四、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调控措施

1、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内因与基因调控:(1)作物的遗传性;(2)成熟度;(3)饱满度。

2、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与区域化种植:(1)生态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种子发育、成熟期间的生态条件,对种子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约占变异的14%,这是导致相同作物或相同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2)土壤营养状况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五、自由水特点:(1)存在于毛细管和细胞间隙;(2)具有普通水的性质,0℃以下能结冰,

自然条件下易蒸发;(3)能做溶剂,能引起种子强烈生命活动。

第三章种子的形成和发育

思考题:一、胚发育的过程及其特点。二、胚柄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

三、内胚乳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四、多胚种子、无胚种子、无性种子、败育种子的概念及调控措施。

1、多胚现象:1粒种子中有2个或2个以上胚的现象。来源

(1)裂生多胚(合子、原胚、胚柄裂生),为有性胚,多见于裸子植物。

(2)助细胞、反足细胞→胚:有性(2n);无性(1n)

(3)珠心、珠被细胞→胚(不定胚,为无性胚)

2、无胚现象:种子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现象。

3、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

4、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受精但却不能形成具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5、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只限于胚囊中不经受精产生胚的现象。主要包括:孤雌生殖;孤雄生殖;少数为无配子生殖(助细胞、反足细胞→胚)。

一、胚发育的过程及其特点。

合子休眠期→原胚发育期→胚器官分化期→胚扩大生长期→成熟胚

(形成-分裂)(2细胞-球胚)(子叶原基分化-幼胚)(体积扩大)

二、胚柄的发育过程及其功能。

作用①将胚体推进到胚囊中央(营养优势位);

②具传递细胞特征,吸收母体养分供给胚体;

③产生激素,调控胚体早期发育。

三、内胚乳发育的方式及其特点。

胚乳发育方式

(1)核型:核分裂→几个~几千个游离核细胞化细胞胚乳

(2)细胞型:自始至终为细胞分裂,无游离核时期(合瓣花群)

(3)沼生目型:第1次为细胞分裂,随后合点室,退化消失;珠孔室按核型发育,形成胚乳(石蒜科)。

四、多胚种子、无胚种子、无性种子、败育种子的概念及调控措施。

无胚种子产生原因:(1)遗传特性,如伞形科;(2)卵未受精;(3)远缘杂交,生理不协调,胚早期夭折;(4)昆虫危害。

种子败育的原因:(1)发育中生理不协调,多发生在不亲和的杂交中。(2)受病虫危害,又有直接(吃掉胚或寄生其中)和间接(毒素毒害)。(3)营养缺乏,多发生在营养弱势部位。(4)恶劣环境,如冷冻、高温、农药毒害。减少种子败育的措施,应视败育的原因而定

第四章种子的成熟

思考题: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及指标。二、玉米种子晚收的理论依据、形态指标及现实意义。

三、未熟种子利用的现实意义和注意事项。四、有利于种子的正常成熟的外界条件。

一、种子成熟的概念及指标。

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包括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形态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生理成熟: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

种子成熟的指标:(1)养料运输已经停止,干物质不再增加;(2)种子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3)果种皮的内含物变硬,呈现品种的固有色泽;(4)种胚具有了萌发能力。

二、玉米种子晚收的理论依据、形态指标及现实意义。

玉米不存在落粒和穗发芽,却常因籽粒成熟和苞叶成熟不一致而导致早收减产。种子完熟时,常具有一些特殊的形态指标,如籽粒中乳腺消失、黑色层出现,可以此判断成熟时期。玉米完熟有两个特征,即乳线消失和基部黑色层出现。

三、未熟种子利用的现实意义和注意事项。

现实意义:(1)北方秋冻:我国北方地区若遇秋季低温,常会导致大批种子遭受冻害而失去种用价值。预报有冻害,提前收获利用未熟种子,避免冻害。

(2)育种加代:利用未成熟种子,将育种材料在海南岛加代,可一年种两季,缩短育种进程。

(3)抢种换茬:有些地区一年2季有余,一年3季不足,可利用未成熟种子抢种换茬。

注意事项(1)耐贮性差,应妥善保存且不可时间过久。

(2)活力低,应有较好的播种条件。

四、有利于种子的正常成熟的外界条件。

一般天气晴朗,光合强度大,温度适当高,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较低(但不能干旱),N、P、K肥合理搭配施用有利于种子产量提高和正常早熟。

第五章种子的无性繁殖

思考题:

一、无性繁殖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二、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三、人工种子的概念、研制现状和意义。四、人工种子对繁殖体有什么特殊要求?

五、目前人工种子生产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1、人工种子: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所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2、体细胞胚(或称胚状体):由茎、叶等植物营养器官经组织培养产生的一种类似于自然种子胚(合子胚)的结构,具有胚根和胚芽的双极性,也经原胚、心形胚、球胚、鱼雷形胚及子叶期胚等不同阶段发育而成,通常又称为胚状体,实为幼小的植物体。

一、无性繁殖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

(1)植物的离体快繁:离体快繁是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上应用最广泛、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一项技术。其特点是繁殖系数大、周年生产、繁殖速度快、苗木整齐一致等。

(2)脱毒苗木的培育:以植物无病毒组织(如茎尖)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通过种植脱毒苗木,可使作物避免或减少病毒危害,获得大幅度增产,提高作物品质。

(3)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物种

①单倍体育种:用花药培养或对未传粉的子房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从而开辟了单倍体育种的途径。

②培育远缘杂种:利用组织培养解决杂交育种中的种胚败育问题,获得杂种子代,使远缘杂交得以成功。

③离体选择突变体:培养的细胞由于处在不断分裂状态,容易受培养条件和诱变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从中可以筛选出对人类有用的突变体,从而育成新品种。

④基因工程育种:借助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以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在许多作物上已获得成功。

(4)次生代谢物的生产:利用组织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可以生产人类需要的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

(5)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通过抑制生长或超低温保存的方法,使植物器官、组织甚至细胞等培养材料在离体条件下长期保存,既节约人力、物力和土地,还可防止有害病虫的人为传播,同时也便于种质资源的交换和转移。

(6)人工种子的生产: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包裹上人造种皮,可制成人工种子。

二、幼胚培养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1)取材取授粉后一定天数的植物子房。

(2)消毒杀菌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再用0.1%氯化汞灭菌10~30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

(3)幼胚的分离取灭菌后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子房壁,用镊子取出胚珠,剥离珠被,取出完整的幼胚,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4)幼胚的培养:胚由异养转入自养是其发育的关键时期。

三、人工种子的概念、研制现状和意义。

人工种子: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所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人工种子研制的意义

(1)固定杂种优势,缩短育种周期。(2)加速种子繁殖速度,便于远缘杂交等突变体的利用。

(3)便于工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的自动化程度。(4)有针对性添加活性物质,促进壮苗。

(5)便于贮藏运输,适合机械化播种。(6)节约天然种源,保证种子质量。

四、人工种子对繁殖体有什么特殊要求?

①诱导频率高;②发育正常,生活力旺盛,能完成全发育过程;③再生频率高;④其基因型应等同于亲本;⑤耐干燥且能长期保存。

五、目前人工种子生产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目前的人工种子还远不能像天然种子那样方便、实用和稳定。主要障碍在于人工种子的质量和成本:

(1)优良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的建立和高质量胚状体的诱导;

(2)人工种皮材料的筛选;

(3)人工种子的包被技术;

(4)人工种子干燥和贮藏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5)人工种子的制种和播种技术尚需进一步研究;

(6)制作成本的降低。

第六章种子休眠

思考题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二、种子休眠的原因

三、控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相互作用三因子假说四、如何打破小麦和大豆种子的休眠

1、种子休眠: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2、种子休眠期:从种子收获到发芽率达到80%所经历的时间。

3、硬实:由于种被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

硬实种子形成原因:种皮结构特性:有角质层、栅状细胞、单宁层等;果胶变性:所含水分一旦迅速失去,会使果胶变性,即种皮硬化不再吸水;种脐特性:外界湿度低,脐缝打开;外界水分高,脐缝关闭。

影响硬实率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成熟度:种子越老熟,硬实率越高。

一、种子休眠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学意义

1、生物学意义(1)种子休眠是一种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是种子植物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性,有利于种族延续。

(2)种子休眠是调节种子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有效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2、农业生产上的意义:防止在植株上发芽,保证丰产丰收;有利于安全贮藏,减少贮藏时损失。

二、种子休眠的原因

种子休眠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单一因素造成,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1、种胚未成熟:有些植物种子,除种胚以外的部分均已成熟且已收获,却不能萌发,因为种胚形态未成熟或种胚生理未成熟(未完成生理后熟)。

2、种被障碍:许多种子在成熟后,种被常成为萌发障碍而使种子处于不能萌发状态。种被影响种子萌发又分三种情况:(1)种被不透水(2)种被不透气(3)种被机械障碍

3、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有些植物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积累一些抑制萌发的物质,当积累达到一定量时,种子便陷入休眠。

4、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二次休眠的外界条件主要有:①不适宜光照,如喜光种子无光,忌光种子有光。②不适宜温度,过高过低都可能引起二次休眠。③厌氧条件,氮气或有机溶剂浸注。④过分干燥,可使已非硬实种子成为硬实。

三、控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激素相互作用三因子假说

1、GA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激素,种子中无足够量GA,种子处于休眠状态。

2、ABA是诱发种子休眠的主要激素,种子中虽有GA但同时存在ABA种子休眠,因为ABA抑制GA作用的发挥。

3、CK并不单独对休眠与萌发起作用,不是萌发所必需的激素,但能抵消ABA的作用,使因存在ABA而休眠的种子萌发。

第七章种子活力和劣变

一、种子生活力、发芽力、活力的概念及其三者的关系

二、种子劣变的概念及其形态、生理生化机制三、种子活力的指标及测定方法原理

1、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指一批种子中活种子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常用TTC法鉴别。

2、种子发芽力: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势、

发芽率表示。

3、种子活力: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4、种子劣变:是指生理机能的恶化,包括化学成分的变质及细胞结构的受损。

5、

6、

7、

8、

式中:Dt——发芽日数,Gt——与Dt相对应的每天发芽种子数;S——一定时期内正常幼苗长度(cm)或重量(g)。

一、种子生活力、发芽力、活力的概念及其三者的关系

高活力的种子必定具有高的发芽力和高的生活力,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有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二、种子劣变的概念及其形态、生理生化机制

(1)膜系统损伤及膜脂过氧化:膜漏现象严重——内含物外渗,脂质团形成,细胞器损伤。萌发时修复能力降低——影响正常代谢。

(2)营养成分的变化长期呼吸消耗,导致种胚分生组织或胚轴中营养物质缺乏,种子生活力、活力丧失。

(3)有毒物质积累:代谢的中间产物的积累使活组织中毒

(4)合成能力下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合成能力明显下降;核酸降解、合成受阻—RNA、DNA含量低,ATP生成量少

(5)生理活性物质的破坏与失衡

三、种子活力的指标及测定方法原理

直接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田间不良条件,测定出苗率或幼苗生长速度和健壮度。间接法:测定与种子活力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和物理特性。

第八章种子寿命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及测定方法二、长命、短命种子的特点

三、依据贮藏行为进行分类的方法及各类型特点四、哈伦顿准则的主要内容

五、种子超干贮藏的意义与技术六、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与方法

七、利用陈种子应注意的问题

1、种子寿命: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2、传统型种子:耐干燥,含水量降到较低水平时(1~5%)不受伤害,种子寿命随含水量和温度降低而延长,多为中命、长命种子。

3、顽拗型种子:对脱水和低温高度敏感,干燥时会受损伤。新种子的生活力随干燥而降低,当降低至某一临界水分时,种子生活力全部丧失,需高水分适温贮藏,寿命短。

4、超干贮藏:将种子含水量降至5%以下,置常温下密闭贮藏,以干燥代替低温延长种子寿命的贮藏方式。

一、种子寿命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1、对数直线回归方程式及其列线图

预测方程:Roberts(1972)推导出预测正常型种子寿命的对数直线回归方程式:LogP50=Kv-C1m-C2t

式中:P50—平均寿命(天)m—种子含水量(%)t—贮藏温度(℃)Kv、C1、C2为常数(表)应用此方程可求算(1)任一温度和水分组合下种子的平均寿命(天);(2)种子要保持一定时间的寿命所要求的温度、水分。

预测列线图根据上述方程式,可将各种作物种子的生活力与水分、贮藏温度的比例关系绘制成列线图。应用种子生活力列线图可查算:(1)任一温度和含水量下,种子生活力降低到任一水平的时间;(2)一定贮藏时间内,保持预定生活力所要求的温度、水分组合。

2、新的种子寿命预测方程及其列线图Ellis和Roberts提出修正后的种子寿命预测方程式:

V——贮藏预定时间后的发芽率(%)Ki——原始发芽率(%)P——贮藏天数(d)m——种子含水量(%)t——贮藏温度(℃)K E、C W、C H、C Q均为常数。

二、长命、短命种子的特点

1、短命种子——寿命<3年,多为林果,如杨、柳、板栗、可可等,农作物中只有花生、甘蔗、茶等。特点:种皮薄脆,保护性差;含脂肪高;或需特殊贮藏条件。

2、中命种子——寿命在3~15年,大多数农作物,如麦类、稻类、玉米、高粱、谷子、荞麦、部分大粒豆类等。

3、长命种子——寿命>15年,许多豆类、瓜类、陆地棉、莲类、茄子、烟草等。

特点:种皮坚韧致密;脂肪含量少;且多为小粒种子。

三、依据贮藏行为进行分类的方法及各类型特点

依据种子的贮藏行为(种子对脱水干燥的适应性和对贮藏环境的需求),Roberts及Ellis又把农作物种子分为传统型、顽拗型和中间型种子:

①传统型种子——耐干燥,含水量降到较低水平时(1~5%)不受伤害,种子寿命随含水量和温度降低而延长,多为中命、长命种子。

②顽拗型种子——对脱水和低温高度敏感,干燥时会受损伤。新种子的生活力随干燥而降低,当降低至某一临界水分时,种子生活力全部丧失,需高水分适温贮藏,寿命短。如水浮莲、香蕉、龙眼、荔枝、板栗、银杏等。

③中间型种子——贮藏习性介于传统型和顽拗型之间,即开始寿命随水分降低而延长,但当水分降低到一定程度(7~12%)时,寿命与水分的负相关关系发生逆转,即此时种子生活力会发生损伤。该类种子都有一个最佳风干贮藏条件。如柑桔、小果咖啡等。

四、哈伦顿准则的主要内容

哈伦顿准则:种子水分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最主要因素,依据二者与种子寿命的关系,哈伦顿提出如下准则:

(a)种子水分在5%~14%范围内,每降低1%,种子寿命延长一倍;反之,每上升1%的水分,种子寿命缩短一半。

(b)种子贮藏温度在0~50℃范围内,每降低5℃,种子寿命也延长一倍;反之,温度每上升5℃,种子寿命缩短一半。

(c)种子安全贮藏的指标是:相对湿度(%)+华氏温度(F)≤100。

五、种子超干贮藏的意义与技术

(1)超干贮藏具有低温贮藏的效果,甚至比低温更能延长种子寿命。

(2)超干贮藏方便、低耗、环保。

技术:种子超干燥的方法

干燥损伤:种子在干燥过程中由于失水速度过快或水分降得过低而受到损伤。

超干种子的获得主要通过:自然干燥、干燥剂干燥、加温干燥、低相对湿度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方法。

(1)自然干燥:许多小粒种子在干燥、光强的晴天晒晾。

(2)干燥剂干燥:将种子与干燥剂按一定比例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时间:氧化钙、氯化钙、硅胶:

(3)加温干燥:脱水速度快,处理种子量大,但可能会降低某些种子活力,且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脱水效果差。

(4)低相对湿度干燥: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或盐溶液置于密闭容器的底部,创造较低的相对湿度环境(一般10%~20%RH),将种子置于液体上部的干燥空间。此法安全,但干燥速度较慢。

(5)“双15”干燥长期贮藏的种质最好“双15”干燥。即干燥温度15℃,相对湿度15%的干燥条件。

(6)真空冷冻干燥水分降低速度快,可处理大批量种子,但设备昂贵,耗能较高。

六、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与方法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进行植物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保存方式分两大类:原生境保存和非原生境保存。

原生境保存:在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地进行自我繁殖保存。

非原生境保存:将种质保存于该植物原产地以外的地方。主要方式:种质库:种子保存;

田间种植库:植株保存;试管苗种质库:细胞组织培养物保存。种子保存:保存期长,方

便高效,易于交换利用等优势,是目前世界上种质资源保存最主要的形式。

七、利用陈种子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前应进行活力测定。若活力无明显降低,可作大田用种,反之则不能。(2)特殊情况下需要用衰老较严重的陈种子播种时,应精细整地,给予良好的播种

条件。

(3)一些勉强可用于播种的陈种子,可尝试用某些能提高种苗活力的处理方法处理

后再播种。

第九章种子萌发

一、种子萌发阶段的特点二、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特点

三、种子萌发过程吸水规律四、耐寒性和喜温性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

1、种子萌发:幼胚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活跃生长状态的生命活动历程。从形态上讲,

则指幼胚开始生长,胚根胚芽突破种皮向外伸长的现象。变温有利于种子萌发: 促进了气体交换;减少贮藏物质的呼吸消耗;有利于某些酶的激活;有利于休眠打破

2、100100(%)?-=?=种子发芽剩余物干重

种子发芽前的干重干重黑暗条件下长成的幼苗质重量种子发芽所消耗的干物干重黑暗条件下长成的幼苗物质效率 3、萌发时吸水量

吸水率(%)=×100

种子重量

一、种子萌发阶段的特点

1、吸胀①吸胀是种子萌发的第一阶段,是种子萌发的开端。②种子吸胀是物理现象而非生理作用。③活种子吸胀与死种子吸胀不同。

2、萌动种子萌动期间,对外界环境条件特别敏感,是植物一生中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最弱的时期。同时也是创造变异的最佳时期。

3、发芽水、气协调,芽为根长一半;水分少,根长芽短;水分多,芽长根短(根对少氧敏感)。

4、幼苗的形成子叶出土型优点:能保护幼芽,子叶能进行光合作用;缺点:顶土力弱,子叶受损影响幼苗生长甚至开花结实。

子叶留土型幼苗顶土力强,易出苗;禾本科为胚芽鞘先出,胚芽鞘受损幼苗出土会受阻。

子叶半留土型(花生)下胚轴粗短,伸长缓慢。覆土浅则子叶出土,覆土深则子叶留土。

二、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特点

种子萌发期间物质代谢的特点:贮藏器官发生贮藏物质分解,转化成可溶性物质运到胚部:①作为呼吸基质;②作为合成新细胞的材料。

三、种子萌发过程吸水规律

种子萌发期间的吸水规律:呈现快→慢→快的S型曲线。

阶段I:吸胀期间的快速吸水期,靠亲水胶体对水的吸附力吸水,非生命现象,吸水量与化学成分有关而与温度高低无关。

阶段II:萌动期间吸水,为吸水滞缓期。

阶段III:发芽期间的快速吸水靠幼苗生长力吸水。死种子无此期吸水。

四、耐寒性和喜温性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

第十章种子生态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 思考题:一、种子形态构造方面的名词解释。 二、直生胚珠形成的种子与倒生胚珠形成的种子形态构造差异。三、主要植物种子所属的分类类型。 1、真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 2、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3、发芽口:又称种孔,是珠孔的遗迹,位置正对着胚根的尖端,种子萌发时胚根由此伸出。 4、脐褥或脐冠:有些种子脱落时种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称为脐褥或脐冠。 5、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 最先吸胀的部位。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8、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9、花柱遗迹:有些果实种子收获脱粒时,花柱脱落后在果实上留有痕迹,呈疤痕状或刺形突起状。花柱遗迹 的凹凸和明显程度,因作物品种而异,可作为种子鉴别的依据。 10、花柱残物:有些果实种子花柱多数不脱落,残存在果实上,称为花柱残物。 11、果实附属物:有些果实种子外面或附有花萼、或内外颖、护颖,其形状、颜色亦可作为品种鉴别的依据。 12、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13、种胚:通常是由受精卵即合子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种胚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体)和子叶四部分构成。 14、盾片:禾本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位于胚本体和胚乳之间,为一片很大的组织,形状象盾或盘,常称为盾片或子叶盘。由于种子萌发时,它并不露出种外,也称之为内子叶。 15、外胚叶:有些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在盾片的相对一面有一小突起,称外胚叶。而有些植物(如玉米)没有外胚叶。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原创)

第一、二、三章 1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和应激④生殖和遗传⑤生长和发育 ⑥进化和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和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和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是葡萄糖,葡糖糖和其他单糖也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是极好的溶剂 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和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 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是如何传递的;二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和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和核仁。核被膜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是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和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和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普通生物学实验整理全套

普通生物学实验 内容提要 本书共编入20个实验,包括显微镜的使用、细胞、动植物组织、个体解剖以及制片、标本的制作等方面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印证理论,学习和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实验后附有思考题,能启发和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综合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书适合我院本科、基地班及大专生物工程专业学生作为普通生物学实验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和中学教师参考。 目录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二生物绘图技术 实验三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四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五植物组织 实验六植物组织制片技术 实验七叶绿体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还原作用 实验八植物根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九植物茎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十植物叶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十一植物的繁殖器官 实验十二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 实验十三动物组织(一) 实验十四动物组织(二) 实验十五 ABO血型鉴定 实验十六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十七血细胞的计数 实验十八原索动物及脊椎动物类群(一)鱼类 实验十九脊椎动物——鸟类 实验二十脊椎动物类群(二)哺乳类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目的要求 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学习本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 二、材料和用品 生物切片标本;显微镜;二甲苯、香柏油 三、方法和步骤 (一)、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性能 光学显微镜是研究生物学的常用工具,由一组光学放大系统和支持及调节它的机械系统组成,有的还带有光源部分。其结构见图1。 图1 显微镜的结构 1、机械系统 (1)、镜座和镜柱 镜座是显微镜底部的沉重部分,它使显微镜重心较低,以使之不致倾倒。其上直立的短柱部分为镜柱,支持镜臂和镜台。 (2)、镜台 又名载物台,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平板。其中央有一圆孔,称镜台孔,以便从下方来的光线由此通过。镜台上有压片夹用以固定标本。较好的显微镜装有标本移动器(或称推进尺),既可固定载玻片又可转动螺旋前后左右移动标本。有的标本移动器上还带有标尺,可利用标尺上的刻度寻找所要观察的标本位置。 (3)、镜臂 为镜柱之上弯曲的部分,以便于持握,有些老式显微镜的镜臂与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

最新种子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 基本概念: 真种子:植物学上所指的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农业种子:农业生产上可直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人工种子: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长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AOSA美国官方种子分析家协会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IPGRI国际种质资源研究所 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2. 农业种子的含义及一般包括哪些类型?各列举2~3种作物种子。 答:指各种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繁殖孢子、人工种子。 ⑴真种子。就是植物学上的种子。包括:农作物中的豆类、油菜、棉花、亚麻、烟草等;蔬菜作物中的茄子、番茄、辣椒、萝卜等;林木种子中的银杏、松柏类、苹果、柑桔等 ⑵类似种子的果实。在植物学上称为果实,是由子房甚而包括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来。如:禾本科:颖果,如小麦、水稻、玉米等;瘦果:大麻、向日葵、荞麦、苎麻等;双悬果:胡萝卜、芹菜;小坚果:甜菜;核果:核桃、李、杏、枣等;坚果:板栗、榛子、麻栎等。 3. 种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以种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为指导,探索在保持良种优良种性前提下,实现各类种子田稳产、高产的种子生产技术;阐明以提高种子种用品质、贮藏品质和商品品质为目的的各种加工原理与方法;揭示经济、有效地保持种子活力的技术条件、贮藏技术;掌握种子品质优劣的正确评价技术与标准;根据以法治种的原则,加强对种子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实现为农业生产提供数量足、质量优的良种种子的最终目标。 4. 何为种子工程?何为种子产业化? 答:1种子工程是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选育和引进,建立良种繁殖体系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系统工程。2种子产业化是指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第二章 第一节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成熟

种子生物学教材

《种子生物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种子: 2、临界水分: 3、酸价: 4、碘价: 5、酸败: 6、种子休眠: 7、休眠种子: 8、静止种子: 9、种子休眠期: 10、硬实: 11、种子活力: 12、种子生活力: 13、种子发芽力: 14、种子寿命: 15、平均寿命: 16、农业种子寿命: 17、种子萌动: 18、种子发芽: 19、发芽最低需水量: 20、种子的吸附性: 21、自然干燥: 22、冷冻干燥: 23、种子加工: 24、种子清选分级: 25、种子处理: 26、种子包衣: 27、种子丸化: 28、种子呼吸作用: 29、种子呼吸强度: 30、呼吸系数: 31、顽拗型种子 32、正常型种子

33、中间型种子 34、人工种子 35、超干贮藏 二、填空题 1. 利用果实播种的作物有许多,如、等;利用真种子播种的作物有、等。 2.南方小麦蛋白质含量低于北方的小麦,除遗传因素之外,主要原因是。 3.油菜种子的成熟期可分为、、、和 五个阶段。 4.禾谷类种子成熟度,休眠期越。 5.种子萌发应具备的条件是、、。 6. 影响种子吸收水分的因素有、、、。 7.发芽时水稻种胚顶出稃壳的次序是先后,则表明发芽环境水多氧少。 8.一般种子通常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______是种子最主要的部分。 9.种子按其主要化学成分状况及用途,可分为粉质种子如、蛋白质种子如 和油质种子如。 10.大豆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水稻和大麦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 11.种子包衣技术可分为技术和技术(必须用英文写出)。 12.种子引发所用的化学药剂有、(试举例)。 13.剥去大豆种皮,可见大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 14.切开葱种子,可见葱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 15.农业生产上,利用果实播种的作物有许多,如、 等;利用真种子播种的作物有、等。 16.种子中所含的简单蛋白质有、、和 等四类。 17.禾谷类种子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豆类种子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 18.禾谷类种子的成熟期可分为、、和 等四个阶段。 19.油质种子成熟期间脂肪的积累一般可明显分为、

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二、三章 1生物得特征:①特定得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与应激④生殖与遗传⑤生长与发育⑥进化与适应 2、生物界得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得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就是一个多层次得有序结构,生命得基本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得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与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得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得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得小分子组成得长链 8、单糖得结构与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得分子主要就是葡萄糖,葡糖糖与其她单糖也就是细胞合成别得有机分子得得原料。 9、脂肪得功能:①脂质中主要得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得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得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得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得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得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就是磷酸。 11、蛋白质得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就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得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得基本结构单位就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得七个特征:①水就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得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得氢键使水能缓与温度得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就是极好得溶剂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得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与糖形成得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得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得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得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得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得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得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得关系问题,两者得关系就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得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得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得调节与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得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得机理等基本得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得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就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得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就是如何传递得;二就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得结构,并使细胞正常得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得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得阐明,研究得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得水平研究蛋白质得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得研究,同时对糖类得研究将提升到新得高度.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差异:最大得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得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得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与核仁。核被膜就是包在核外得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得内质网相连;染色质就是核中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得基因片段,就是生命得遗传物质;核仁就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与RNA,产生核糖体得细胞器。染色质与核仁都被液态得核基质所包围.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种子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种子: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农业种子概念)而在农业上指凡是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称为种子。 农业种子分类:1..真正的种:这一大类种子指都是由母株花器中胚珠发育二来的。 2.类似种子的果实:这大类指果实,大部分为小型的干果 (1)颖果(2)瘦果(3)其他:分果,荚果,核果等等 3.营养器官:包括根茎类作物用于繁殖的自然无性繁殖器官。 种质:作为品种资源予以保存以待利用的种子 植物人工种子: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形成,在事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成正常植株的颗粒体,也称为合成种子、人造种子、无性种子。 良种:指优良品质的优质种子,饱满完整,健康无病虫,活力强。 贮藏三大条件:低温、干燥、密闭 种子检验:干、净、饱、健、壮 第二章种子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种子的外表形状的差异主要可以从形状、色泽、大小三方面进行区分。 色泽特点:1.种子含有不同色素,呈现不同的颜色斑纹,2.种子色素存在种子不同的部位,3.种子的色泽会随着种子的成熟度不同而变化 大小表现方式:1.子粒的平均长宽高,2.种子重量(千粒重) 千粒重:在规定水分的条件下,一千粒种子的重量。 种子的基本构造:种皮、胚、胚乳 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分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 种皮: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由一层或者二层珠被发育而来,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皮质厚强硬),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多呈薄膜状)。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发芽口:就是指受精前胚珠时期的珠孔,授粉后,花粉管伸长,经此孔进入胚囊。当胚珠受精后发育成种子,就成种孔或者发芽口。位置正好位于种皮下面的胚根尖端。 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从母体进入子体的通道。 种褥或脐冠:有些植物种子,从珠柄脱落时,珠柄的残片附着在脐上,这种附着物叫做种褥。 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棉花、豆类内脐明显,是种子萌发时最先吸胀的部位。 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由外种皮细胞增殖或扩大形成。 果脐:果实与果柄接触的部位 胚:种子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株体。 胚基本组成部分:胚芽、胚轴、胚根、(三者又合称胚本部或者胚中轴)、子叶。 胚芽:又称幼芽,是叶、茎的原始体,位于胚轴的上端,顶端就是茎的生长点。 胚芽鞘:禾本科植物的胚芽由3-5片胚叶组成,着生在最外部的一片呈圆筒状称为胚芽鞘。 胚轴:又称胚茎,是连接胚芽和胚根的过度部分。双子叶植物子叶着生点和胚根之间的部分,称为下胚轴。而子叶着生以上的部分称为上胚轴。 胚根:又称幼根,在胚轴下面,为植物未发育的初生根,有一条或多条。 胚根鞘:禾本科植物的胚根有一层薄壁组织,称为胚根鞘。 子叶:种胚的幼叶,具一片、两片或者多片。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种子生物学

种子概念(从植物学,农业上分析)?答:在植物学上,种子是指有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它的最外面是种皮,内含胚和胚乳。不包含花器的其他组织所发育的部分。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是用于播种的植物器官,统称为农业种子。 农业种子几个类型?大体归纳为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四大类。 真种子:整个籽粒由胚珠发育而来。类似种子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有的还附有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附属物。 营养器官:生产上常利用某些植物营养器官而非繁殖器官作播种材料。 人工种子:是指通过组织培养产生的胚状体或芽包裹在胶囊中,使其外观、构造、功能均像天然种子。 种子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a、鉴别品种的重要依据 b、与清选分级及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 c、种子大小和整齐度和饱满度与播种品质有关 d、根据农作物种子的千粒重推算田间播种量 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与机能 1.种子内部哪一部分构造为最主要的部分?为什么? 答:种子内部最重要的部位是种胚。因为种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在种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2.种子的外表性状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由形状、颜色、大小三方面性状组成。 3.种子内部基本构造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答:种子由种被、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其层次的多少、结构的致密程度、细胞的形状及细胞壁的加厚状况等,因植物种类有较大差异,是种子的鉴别的重要依据。 种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一般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组成。 胚乳是有胚乳种子的贮藏组织,依起源不同胚乳分为内胚乳和外胚乳。极核受精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第一、二、三章 1生物的特征:①特定的组构②新陈代谢③稳态与应激④生殖与遗传⑤生长与发育 ⑥进化与适应 2、生物界的分界以及阶元: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与动物界。 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3、生物界的结构层次特点:生物界就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生命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在细胞这一层次上还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科学观察、假说与实验、模型实验。 5、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统一的特点。 6、同位素示踪: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显示某种原子在生物体内的来去踪迹。 7、多聚体:由相同或相似的小分子组成的长链 8、单糖的结构与功能:①有许多羟基,所以单糖属于醇类②有羰基 细胞中用作燃料的分子主要就是葡萄糖,葡糖糖与其她单糖也就是细胞合成别的有机分子的的原料。 9、脂肪的功能:①脂质中主要的贮能分子②构成一些重要的生理物质③维持体温与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④提供必需的脂肪酸⑤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⑥增加饱腹感。 10、磷脂的结构:结构与脂肪内似,分子中只有两个脂肪酸,另一个酸就是磷酸。 1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就是生物大分子,通过酸、碱或者蛋白酶的彻底水解。可以产生各种氨基酸。因此,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就是氨基酸。 12、生物体离不开水的七个特征:①水就是极性分子②水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③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④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与温度的变化⑤冰比水轻⑥水就是极好的溶剂⑦水能够电离。 13、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两个由磷酸基团与糖形成的主链缠绕在一起,含氮碱基主动伸出,夹在双螺旋之间。①两条DNA互补链反向平行②DNA双螺旋的表面存在一个大沟与一个小沟,蛋白质分子通过这两个沟与碱基识别③两条DNA链依靠彼此之间形成的碱基结合在一起④DNA双螺旋结构比较稳定。 1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①“一切生物学的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遗传与发育的关系问题,两者的关系就是,遗传在发育过程中实现,发育又以遗传为基础。③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用分子生物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的调节与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与发育的关系、细胞衰老、死亡及癌变的机理等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为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④两个基本点:一就是基因与基因产物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外信号就是如何传递的;二就是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如何构建与装配成细胞的结构,并使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得以进行。⑤蛋白质组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后基因组时代,随着一大批模式生物基因组结构的阐明,研究的重心将回归到在细胞的水平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同时对糖类的研究将提升到新的高度。 1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形成的细胞核,而真核就有;另外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而真核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 16、真核细胞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基质、染色质与核仁。核被膜就是包在核外的双层膜,外膜可延伸于细胞质中的内质网相连;染色质就是核中由DNA与蛋白质组成,含有大量的基因片段,就是生命的遗传物质;核仁就是核中颗粒状结构,富含蛋白质与RNA,产生核糖体的细胞器。染色质与核仁都被液态的核基质所包围。

浙大普通生物学复习要点

普通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七章原生生物和动物的类群 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个细胞内完成全部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生殖,运动和感应等。 原生动物的细胞,除具有真核生物细胞所具有的一切基本结构(质膜、细胞核),还具有能够完成不同生理功能的细胞内“器官”-胞器。 体积小,分布广。 生活方式多样,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 2、★原生动物的主要门类及其种类。 肉鞭门:冈比锥虫、杜氏利什曼原虫 顶复门:间日疟原虫 纤毛门:草履虫 微孢子门:微孢子虫 粘体门:粘孢子虫 盘蜷门: 3、★疟原虫生活史。 人体疟原虫的生活史,都需要人和雌性按蚊做宿主,并经历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 血红细胞前期:当被感染的雌按蚊叮人时,疟原虫孢子进入人体,随着血流先到肝脏,侵入肝细胞内寄生,此时期称滋养体,成熟后通过复分裂进行裂体生殖。 血红细胞内期:裂殖子成熟后胀破肝细胞入血,一部分裂殖子可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裂殖子侵入红血细胞内寄生,形成滋养体。重复进行裂体生殖。这些裂殖子经过几次裂体生殖周期后,或机体内环境对疟原虫不利时,有一些裂殖子进入红血细胞后,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 在按蚊体内:配子母细胞被按蚊吸去,在蚊的胃腔中进行有性生殖,大、小配子母细胞形成配子。在蚊胃腔内结合而成合子。合子能蠕动因此称动合子。动合子穿入蚊的胃壁,定居在胃壁基膜与上皮细胞之间,体形变圆,发育成卵囊,进行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子孢子,成熟后卵囊破裂,子孢子到体腔里,到蚊的唾液腺中。当蚊再叮人时这些子孢子就可随着唾液进入人体。 4、概念:纵二分裂、横二分裂、二分裂、★世代交替、顶复合器、★接合生殖、鞭毛和纤 毛、波动膜。 纵二分裂:先是核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时核不消失,基体复制为二,继之虫体开始从前端分裂,鞭毛脱去,同时由基体再长出新的鞭毛。胞口也纵裂为二,然后继续由前向后分裂,断开成为两个个体。 横二分裂:无性繁殖中单细胞沿着横轴分裂繁殖的方式,分裂时小核先分裂,大核再进行分裂,接着虫体中部横溢,分成两个新个体。 二分裂: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种子生物学作业题

种子学作业题(一) 一、填空 1、虽然胚均由四部分构成,但胚的形状、在种子中的位置,在不同作物中差别较大,一般可分为直立型、弯曲型、螺旋型环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六种类型。 2、呼吸作用是种子储藏期间最重要的生理特性,一切有效安全储藏手段的出发点都在于在不损坏种子生活力\ 的前提下,把种子的呼吸作用控制到最低水平。 3、国内外种子长期贮藏库一般要求贮藏温度为 20~-10℃度,相对湿度低于 50% %,种子水份为 5-6% %。 4、种子检验的构成包括钎样、检验、结果报告三部分。 5、种子净度是指供检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之比。 二、选择 1、胚乳和胚的发育顺序(1) (1)胚乳早于胚(2)胚乳晚于胚(3)胚乳和胚同步 2、临界水分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那种类型的水分的含量(2) (1)自由水(2)束缚水(3)化合水 3、禾谷类作物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1) (1)皮层不透气性(2)皮层不透水性(3)皮层的机械束缚作用 4、鉴别品种种子纯度时可主要依据的性状(3) (1)千粒重(2)种子厚度(3)种子色泽 5、下列作物属于双子叶有胚乳的作物为(3) (1)大豆(2)玉米(3)烟草 三、名词解释 1、种子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2、淀粉糊化淀粉粒是具有局部结晶的网状结构,直链淀粉构成了淀粉粒的外膜和骨架,直链淀粉在支链淀粉的分支上平行排列,成微晶束状,在水分子存在的条件下,直链淀粉会溶解,部分从淀粉粒中渗透出来,使水分子进一步渗入淀粉粒内部,进一步水分可以使微晶束互相分离,把淀粉粒变成一种间隙很大不规则网状结构,形成粘性很大淀粉糊。 3、硬实硬实是由于皮层不透水性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 4、种子半活期从收获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或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50%的时期。 5、发芽最低需水量发芽最低需水量是种子萌动时所含最低限度的水分占种子原重的百分比。 6、种子散落性种子散落性是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式的种子流,这种特性即种子散落性。 7、种子呼吸强度一定时间内,单位重量种子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或吸收的氧气量。 8、容许误差;同一测定项目两次检验结果容许的最大差距。 9、种子批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10、种子活力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四、简答 1、种子成熟需具有的标志。 (1)种皮坚硬,呈现出该品种固有颜色,或局部的特有色泽。如玉米子粒基部的褐色层。 (2)含水量下降,硬度增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增强 (3)养料运输已经停止,种子干重最大(千粒重) (4)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80%以上)和最强的幼苗活力,表明种子内部的生理成熟已完成。 2、禾谷类作物种子各部分化学成分的分布的共同特点。 (1)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及较多的可溶性多糖,易于被微生物浸染和仓虫危害。 (2)胚乳中含有整个种子全部淀粉和大部分的蛋白质,是种子营养物质的储藏库。是种子萌发到形成具备自养能力之前的养分来源。胚乳外层糊

2021高中生物最新辅导书籍推荐

2021高中生物最新辅导书籍推荐 许多准备参加生物竞赛的高中小盆友总会向别人请教买什么辅导资料最好,问的人多了,答案也就五花八门,然并卵,在这浩如烟海的书目中也是茫然无措。特此归纳整理了各方建议,希望能对生竞选手们有所帮助。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生物联赛。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学生物学奥赛是分为以下五个赛程的:各省的初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即IBO。就是通过这层层的严格选拔,在全国范围内发掘出高手中的高手作为国家对选手参加IBO,为国争光。而当下由于很多高校都把学科竞赛省赛成绩作为自主招生申请条件之一,所以作为第二阶段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也就获得更多的关注了。 其次,要知道生物联赛的考核内容。我们都知道该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会扩展至高校普通生物学内容,具体考核点与分值分布是这样的: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最后回归主题吧,到底该准备些什么备考资料呢? 入门篇: 吴相钰著《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看过之后对生物有个大致的概念 尹长明著《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基础生物教程上、中、下册——军事谊文出版社 北京大学生物学家编著《精英教案》生物习题专集——军事谊文出版社 拔高篇: 刘凌云著《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凌云、郑光美著《普通动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玢、左明雪著《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

大学教材类: 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有很多种版本,但是一般推荐陈阅增版的,对整个生物学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形成一个总体印象,内容也不难理解,可以作为初学的入门教材,也可后期作为复习的线索使用。 植物学: 1. 植物学(上册):植物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上册对植物形态解剖有着较完整而深入的叙述,而且书中几乎处处可以作为考点,为必读之作。 2. 植物学(下册):对植物各个们的分类有着系统的阐述,几乎是一章对应一个门,每一章前面都对这个门的特征等有着充分的讲解,后面讲代表植物等,被子植物门之前的内容都比较简练,但是被子植物门的分类太过于丰富,建议重点掌握要求的分科。 3. 植物学(彩图版马伟梁著):可以算是植物学上下册的合集,彩图不容易让人产生厌倦之情,尤其是分类部分选的科不如下册那么冗杂,而且配有插图,宜用来学习分类。 4. 植物学(周云龙著):整体写的比较简洁明了,也是形态解剖和分类兼而有之,分类部分有一些表格非常实用,而且语言简洁,适宜初学和最后复习使用。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潘瑞炽著):植物生理学的最经典教材,对植物生

理学各方面的内容阐述清晰,每一个要点都有必要好好掌握。 动物学: 1.普通动物学(3版):动物学中的首选学习用书,第3版较之第4版可能更能对应于现有的题目,每个门的形态解剖和分类都有必要好好掌握,可适当弱化一下过于小的门类,如腕足动物门等。 2.普通动物学(4版):印刷更加细致,排版也更美观,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可能就某些问题的阐述与第3版有少许冲突,建议两本书可一本用来学习,一本用来复习。 3.无脊椎动物学:对无脊椎动物有着于普通动物学更加详尽的叙述,同时也有些许观点于普通动物学有分歧,可以作为无脊椎部分的补充阅读。 4.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相对于普通动物学,比较解剖的观点更有利于记忆,考题也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为必读书籍。 动物生理学: 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无论是第二版还是第三版都有其可读之处,生理学的经典教材。 2. 动物生理学:内容相对于其他生理学教材来说较简略,但是似乎处理联赛和国赛难度的题目也足矣,而且有关于动物潜水的适应、昆虫振翅原理以及生物电实验的叙述,整体质量还不错。 3. 生理学:也就是常说的医学版,医学版对于人体生理学显然有更深入的叙述,而且许多较深的题目需要查阅此书,建议阅读。

种子生物学题库

种子生物学题库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制作:徐志勇 一、名词解释 1、农业种子: 2、临界水分: 3、酸价: 4、碘价: 5、酸败: 6、种子休眠: 7、休眠种子: 8、静止种子: 9、种子休眠期: 10、硬实: 11、种子活力: 12、种子生活力: 13、种子发芽力: 14、种子寿命: 15、平均寿命: 16、农业种子寿命: 17、种子萌动: 18、种子发芽: 19、发芽最低需水量: 20、种子的吸附性: 21、自然干燥: 22、冷冻干燥: 23、种子加工: 24、种子清选分级:

25、种子处理: 26、种子包衣: 27、种子丸化: 28、种子呼吸作用: 29、种子呼吸强度: 30、呼吸系数: 31、顽拗型种子 32、正常型种子 33、中间型种子 34、人工种子 35、超干贮藏 二、填空题 1. 利用果实播种的作物有许多,如、等;利用真种子播种的作物有、等。 2.南方小麦蛋白质含量低于北方的小麦,除遗传因素之外,主要原因是。 3.油菜种子的成熟期可分为、、、和五个阶段。 4.禾谷类种子成熟度,休眠期越。 5.种子萌发应具备的条件是、、。 6. 影响种子吸收水分的因素有、、、。 7.发芽时水稻种胚顶出稃壳的次序是先后,则表明发芽环境水多氧少。 8.一般种子通常由____ _、___ __和___ _____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__ 是种子最主要的部分。 9.种子按其主要化学成分状况及用途,可分为粉质种子如、蛋白质种子如和油质种子如。

10.大豆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水稻和大麦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 11.种子包衣技术可分为技术和技术(必须用英文写出)。 12.种子引发所用的化学药剂有、(试举例)。 13.剥去大豆种皮,可见大豆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 14.切开葱种子,可见葱种子的内部构造包括。 15.农业生产上,利用果实播种的作物有许多,如、等;利用真种子播种的作物有、等。 16.种子中所含的简单蛋白质有、、和等四类。 17.禾谷类种子蛋白质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豆类种子蛋白质的主要限制性氨基酸。 18.禾谷类种子的成熟期可分为、、和等四个阶段。 19.油质种子成熟期间脂肪的积累一般可明显分为、和三个阶段。 20.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具备和等特点。 21.种子水分在5(或4)-14%范围内,种子水分每增加或在0-50℃范围内,温度每增加,种子寿命缩短一半。 22.衰老劣变种子的渗漏现象,可用方法,加以精确的检测。 23.根据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含量上的特点,大体上可划分为、和种子等三大类。 24.发芽时水稻种胚顶出稃壳的次序若是先后,则表明发芽环境水多氧少。 25.一些种子在低温下发芽时,极易出现吸胀冷害,如、种子等,可采用方法来预防。 26.玉米籽粒中的出现,可作为种子形态成熟的标志。 27.光照对种子生活力(种子寿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和

普通生物学重点整理

绪论 第2页生物的6个特征第3页病毒组成9第二段)第4页7个基本阶元5界植物真菌动物界营养方式区别第6页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最后一段) 第1篇 第26页DNA双螺旋模型的特点 第2篇 第31页两类细胞第32页细胞核是真和细胞的控制中心 第46页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第49页细胞通讯 第4篇 第57页物质的跨膜转运第63页细胞呼吸(生化重点) 第5篇重点总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意义区别) 第90页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减数分裂3种发生时间 第93页细胞全能性和干细胞 第6篇 第97页脊椎动物4种基本组织 第99页人体11种功能系统 第7篇 第111页胞内和胞外消化(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第112页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以及其组成过程 第116页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食物的适应反刍功能四个胃(117) 第8篇 第122页四种血型Rh因子 第123页肺循环体循环 第124页为什么血液在血管系统中只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倒流? 第9篇 第133页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10篇 第137页人体的供热机制人体的散热机制体温调节中枢 第138页肾作为排泄器官的功能深市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第139页尿生成的过程 第141页水重吸收的控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第11篇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第150页单克隆抗体 都151页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第12篇 第153页激素的作用激素与酶的区别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信使假说类固醇作用机制)第155页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联系经过生理学家。。。。。。。。。 第158页胰岛素的作用1型2型糖尿病 第13篇(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163页为什么在神经细胞膜上会出现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传导的? 第164页突触的信号传递(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也是通过突触相联系的) 第165页神经系统的演变

2019(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2019(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一般生物学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生态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专业 总分:150分 参考书目:吴相钰.陈阅增一般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0~40分〕,填空题〔10~30分〕,简答题〔50~70分〕,论述题〔30-50分〕 考试内容 【一】总体要求 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理论,理解生命活动的差不多规律和差不多原理,了解当代生命科学的新成就和进展的新动向。 【二】教材与要紧参考书 [1]吴相钰.陈阅增一般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陈阅增一般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3]张玉静.分子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赵寿元,乔守怡.现代遗传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尚玉昌.一般生态学(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周云龙.植物生物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CampbellNA,MitchellLG,ReeceJB.Biology: conceptsandconnections.MenloPark:Benjamin/CummingsPublishingCompanyInc,2000 【三】差不多内容 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一〕生命的特征;〔二〕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三〕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四〕生物学分科;〔五〕生物学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六〕生命科学的进展趋势。 第一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一〕原子和分子;〔二〕组成细胞的大分子;〔三〕糖类;〔四〕脂质的生物学活性物质;〔五〕蛋白质;〔六〕核酸。 第二章细胞的差不多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的差不多结构与功能;〔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三〕物质的跨膜转运;〔四〕细胞连接。 第三章细胞代谢 〔一〕能与细胞;〔二〕酶;〔三〕细胞呼吸;〔四〕光合作用。 第四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二〕细胞分化;〔三〕细胞衰老与细胞凋亡。第五章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一〕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

最全面最新整理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精华版)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生物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所以想要学好初中生物做好知识点的归纳整理很重要。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 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由细胞构成( 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 ( 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 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 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 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6 、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 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 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