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
- 格式:ppt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22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研究方法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
构式语法理论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构式表示与人类经验有关的重要情景”,“是语言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语法有生成性,但“非转换的”,一个个语法格式,亦即构式,并不是如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说的那样由生成规则或普遍原则的操作所产生的副现象(epiphenomena);除包含在语法格式即构式之内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外,“构式本身也有意义”,不同的构式有不同的构式意义;任何一个构式都是形式和意义的对应体。
Goldberg认为,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而且其形式和意义的任何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的组成成分或其他的构式中预测,就称之为构式。
构式分为实体构式和图式构式。
其中,语素、词、复合词以及全固定的习语叫做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这些构式在词汇上是固定的(lexical fixed)的,即其组成分子不可替代,而半固定习语以下的构式都被称作图式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
(Fillmore,Kay & O’Connor,1988)这样就使得实体构式到最抽象的图式构式一起构成了一个连续体,通常情况下实体构式只有一个实例,而图式构式则包括部分或全部开放的结构或抽象句型。
在图式构式中,实例例释(instantiated)某个图式构式,而这个图式构式则允准(license)这些实例。
构式语法主要有三个特点:单层面—不可逆性、信息的综合性和共性—遗传等级模式。
单层面—不可逆性是指构式语法认为它是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转化(no derivation),Kay(1995)认为,当且仅当某种语言中存在一套构式,而这些构式能够组合起来产生一个句子的表层结构和语义的确切表征式,这个句子才被语法确认为合格。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构式语法是一种较新的语言学理论,旨在探究语言中的构式,即词汇
搭配结构。
它认为语言中的意义是通过各种搭配结构实现的,因此,构式
语法致力于探究词汇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句法结构的联系。
以下为构式语法
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
1.构式的概念:构式是由词汇和句法成分组成的语言结构。
它描述了
语言中词汇搭配的特点,例如,动词与它后面的名词搭配形式,介词与它
后面的名词短语搭配形式等。
2.词典构式学:研究构式在词典中的表现形式,包括词典中的例句和
例句中的构式。
3.搭配性:探究不同词汇之间的搭配,例如,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
动词与介词的搭配等。
4.句子构式:研究句子中词汇的组合方式,例如,主语与谓语的组合、动词与宾语的组合等。
5.结构倒位:探究句子中词汇顺序变化对句子意义的影响,例如,主
语-谓语结构与谓语-主语结构的差异。
6.权衡分析:研究在不同语言结构之间进行权衡的语言处理过程,例如,词语顺序与词性的权衡、语言认知成分的权衡等。
构式语法是将词汇与语法结构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研究构式结构,探究语言的内部机制,从而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将语言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系统。
本文旨在解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在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基于认知的语言学理论,它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具有特定形式和意义的语法结构。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构成语言的基础。
在构式语法中,词项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构式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的整体。
三、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1. 词语句法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认为,词语句法具有多功能性。
在语言使用中,同一个词项可以在不同的构式中发挥不同的语法功能。
例如,动词“吃”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吃苹果”中的行为动词,“吃完”中的完成态动词等。
这种词项在不同构式中的语法功能的变化,使得语言更加丰富和灵活。
2. 语义的多功能性构式语法也强调语义的多功能性。
在语言使用中,同一个词项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是由其所在的构式所决定的。
例如,“快乐”这个词项在不同的语境和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如“他非常快乐地笑了”中的情感状态,“快乐的节日”中的节日氛围等。
这种词项在不同构式中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使得语言具有更加丰富的表达力。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构式语法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研究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规则和用法。
其次,构式语法也为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构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准确和高效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构式语法整体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单个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而是句子和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它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构式(即固定的语法模式)来揭示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关系。
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构式语法,并认识到它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讨论构式语法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构式语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构式语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及其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对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构式语法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展示构式语法对于理解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构式语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2.正文2.1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整体意义的关系。
在构式语法中,句子被看作是多种语法结构的组合,而这些结构被称为构式。
构式可以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的重要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对理解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意义的关联都是构式语法关注的重点。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力,逐渐成为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本文将通过对构式语法的概念、理论依据及其解释力的分析,来详细解释其核心观点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
二、构式语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主要关注语言的句法和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句子结构和意义是通过构式来实现的,即特定的构式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功能。
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1. 构式的多层次性:语言中的构式具有多层次性,从简单的词汇构式到复杂的句子构式,每个层次的构式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意义。
2. 构式的形式与意义:构式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形式的变化会导致意义的变化,而意义的变化也会影响形式的选择。
3. 构式的功能:不同的构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陈述、疑问、祈使等,这些功能是通过特定的构式来实现的。
三、构式语法的解释力构式语法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能够解释许多语言现象。
例如,在词语句法方面,构式语法能够解释同一词汇在不同构式中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在语义方面,构式语法能够揭示句子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和功能。
此外,构式语法还能够解释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以及语言的习得和发展过程。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句法分析方面,构式语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意义。
其次,在语义分析方面,构式语法可以揭示句子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为语义分析提供有力的工具。
此外,构式语法还可以应用于语言教学、语言习得、语言处理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力,逐渐成为现代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不仅强调词语句法和语义的多功能性,更关注语言结构和意义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旨在详细解释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探讨其对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所做的贡献。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基础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主要从“构式”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和解释语言的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多方面的特性。
其基本理论假设为:语言的各个构式,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是由一系列特定功能的元素构成的,并且这些元素在特定上下文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三、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1. 词语句法的多功能性在构式语法中,词语句法具有明显的多功能性。
同一个词或短语在不同的上下文和构式中,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句法特征和功能。
例如,“come”这个词在不同的构式中,既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来”,也可以作为助动词与其他词汇搭配,表示“来到某个状态”等。
2. 语义的多功能性同样地,词语的语义也具有多功能性。
在构式语法的框架下,一个词的语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会在不同的上下文和构式中与其他的词和元素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意义。
这种新的意义会因不同的语境而异,反映出词语义的多功能性。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价值构式语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关注语言的结构,更关注语言的结构与意义之间的互动关系。
这种理论框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同时,构式语法也为语言教学、语言习得以及语言处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五、结论构式语法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解释力,为我们理解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它不仅强调了语言结构与意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为语言研究、教学以及处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构式语法研究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简称CxG)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兴起的一种语法理论和适应几乎整个语言门类的研究方法和流派。
构式语法脱胎于认知语法,是对形式语法的悖逆,在本质上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但是目前已经具有独立作为语言研究范式的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构式主义已经形成独立的研究流派。
在构式语法理论介绍到中国之前,中国语法学者已经有了类似构式主义的思想,不过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
世纪之交,构式语法被引入我国语言学界。
张伯江(1999)运用构式语法对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进行探讨,这是国内最早运用构式语法思想对汉语进行研究的文献。
之后有一批学者对构式语法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评介。
10多年来,对引介(含翻译、评述等)国外构式语法理论倾力较多的学者有董燕萍、梁君英、张伯江、牛保义、王寅、陆俭明、张韧、严辰松、陈满华、刘正光、袁野、刘玉梅、吴海波等。
构式语法在我国的影响日趋增长。
中国的构式语法研究历程虽然只有十多年,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但是已经在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探索,尤其近年来已成相当的规模,但还未形成一个很完善、系统性很强的理论。
构式语法的运用和应用研究,还处于探索或起步阶段,需要做更多实践性研究。
具体来说,可以分述如下:(1)探讨构式语法的原典理论,对该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包括考察其理论优势和缺陷,并尝试探讨对其进行富有建设性的调整、改进,出现了在重要研究阵地上进行热烈的学术争鸣的现象。
这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者有陆俭明、石毓智、王寅、陈满华、袁野、严辰松、张辉、徐盛桓、熊学亮、董成如等。
(2)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语言事实特别是汉语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我国学者们很注意用汉语事实来验证构式主义方法,一些论文挖掘出了汉语里有特色的具体构式,他们的研究深化了对汉语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到目前为止,构式个案研究已达到一定数量,其中有一些个案研究在构式语法理论视角下对所研究的汉语现象做了比以往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对研究方法的探讨也做了很好的尝试。
构式语法举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构式语法,这可有意思啦!比如说“吃食堂”,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构式。
咱平常不就说“去食堂吃饭”嘛,但“吃食堂”就很特别呀,并不是真的在吃食堂这个建筑,而是在食堂里吃饭的意思,多奇妙啊!还有“晒太阳”,是真的在吃太阳吗?当然不是啦,是享受阳光的照射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再说说“养病”,病怎么养呀?其实是在说照顾生病的自己,让身体恢复健康呢。
就好像我们养宠物一样,要好好照顾它们,让它们茁壮成长,那我们生病的时候也需要“养”呀!
“下雨了,快收衣服”,这句话里也藏着构式语法哦。
“收衣服”,衣服怎么收呢?其实这里表达的是把衣服收起来,避免被雨淋湿这个行为。
这就好像我们把宝贝的东西藏起来保护一样。
然后还有“打车”,不是去打出租车这辆车,而是要乘坐出租车呀。
这就跟骑马一样,不是打马,而是骑在马背上嘛。
构式语法就是这么神奇,看似简单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有了特别的意思。
这就好比搭积木,不同的积木搭在一起,就能建成各种各样有趣的造型。
咱平常说话如果多留意这些,能发现好多好玩的构式呢!
总之啊,构式语法真的无处不在,它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趣。
不是吗?大家平时也可以多找找这样的例子呀,一定会让你对语言有新的认识呢!。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中,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语法理论,正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认为语言的结构并非单一固定的模式,而是由多种构式组成的复杂系统。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并对其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进行解释。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基于使用、认知的语言学理论,其基本思想在于强调语言的构式性。
所谓构式,指的是具有独特句法结构、语义功能及音韵特点的语言结构。
在构式语法理论中,词语句法与语义被视为构成语言的基础,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相互依存的。
词语句法方面,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句法结构是由不同的构式组成的。
这些构式具有不同的句法特点,可以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在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具有层次性、递归性等特点。
这种句法结构使得语言能够表达丰富多样的意义。
语义方面,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意义和构式意义共同构成的。
词汇意义是词语的基本含义,而构式意义则是由构式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含义所决定的。
在特定的构式中,词汇的意义会受到构式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产生新的含义。
三、构式语法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构式语法在语言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和对词汇意义的理解两个方面。
在句子结构分析方面,构式语法通过分析句子的构式特点,揭示句子内部的层次关系和递归关系。
例如,在“主谓宾”的句子结构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通过构式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在词汇意义理解方面,构式语法强调词汇意义与构式意义的相互依存关系。
通过对特定构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run”这个单词在不同的构式中可以表示跑步、经营等不同的含义。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篇一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_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一、引言构式语法理论,作为一种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为我们的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理论主要围绕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展开,突显了语言构式在语言运用中的核心地位。
本文将详细解释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分析其如何揭示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元功能,并探讨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二、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构式语法理论主张,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构式,即特定的语言形式与其所表达的语义内容的匹配。
在构式语法中,词语句法与语义的相互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构式与构式之间的网络关系。
构式具有多功能性,即同一个构式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义。
三、词语句法与语义的多功能性1. 词语句法:在构式语法中,词语句法不再被视为孤立的单位。
相反,它们被视为与特定构式的组成部分紧密相连。
这些构式为词语句法提供了特定的语法框架和规则,使其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2. 语义多功能性:在构式语法中,语义的多样性源于构式的多样性。
同一个词或短语在不同的构式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这种语义的多功能性使得语言能够更加丰富和灵活地表达各种复杂的想法和情感。
四、构式语法的应用价值1. 语言教学:构式语法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分析不同构式的语法和语义特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运用。
此外,构式语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2. 语言研究:构式语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构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语言的本质和规律。
3. 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构式语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自然语言进行构式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过程,有助于提高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性能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