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我国电话网的发展历史及结构
国 电话网 C1 C2 C C C 电话网 电话网的结构
7
国
电话网 C1 C2
长 途 电 话 网
长 途 电 话 网
C 电话网 电话网的结构
2006
5.3 长途电话网
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结构 长途电话网的路由 长途电话的接续方式 长途电话网向无级演变
端局 端局 端局 Tm Tm Tm Tm 端局
端局
30
端局
端局 汇接区1 汇接区1
集中一次汇接
汇接 中心
端局 汇接区2 汇接区2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主辅汇接
两个汇接区互助方式, 两个汇接区互助方式,各自有自己的汇接局 每个区将本区的汇接局作为主汇接局, 每个区将本区的汇接局作为主汇接局,将另一个 汇接区的汇接局作为辅汇接局. 汇接区的汇接局作为辅汇接局. 主汇接局采用去话汇接,辅汇接局采用来话汇接. 主汇接局采用去话汇接,辅汇接局采用来话汇接.
人工 半自动 全自动(正在使用) 全自动(正在使用)
接续方式和接续制度的关系
迟接制可采用人工接续方式或半自动接续方式. 迟接制可采用人工接续方式或半自动接续方式. 立接制采用半自动接续方式 迅接制必须是全自动接续方式. 迅接制必须是全自动接续方式.
17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长途电话网向无级动态网过渡
长途网: 长途网:两级 本地网:端局, 本地网:端局,汇接局及终端
我国长途网从原4级向 级向2级变化中 例:我国长途网从原 级向 级变化中
原川, 原川,云,贵,藏只有C2,接入西南长途中心 (成 藏只有 ,接入西南长途中心C1( 都) 现云, 藏的C2升级成 升级成DC1,四川的 和西南长途 现云,贵,藏的 升级成 ,四川的C2和西南长途 中心C1合并组成 合并组成DC1(仍设置在成都) 中心 合并组成 (仍设置在成都)
DC2
C5
C5
19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最终的电话网
一级长途网,一级本地网组成, 一级长途网,一级本地网组成,接入网 长途网和本地网都是无级动态网
长途网
本地网
接入网
20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5.4 本地电话网
本地电话网概念 本地电话网的结构 本地电话网的汇接方式 本地电话网二级结构的应用 本地电话网的延伸
最后选L3 最后选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两个大区之间的路由选择顺序
长途电话的接续制度与接续方式
接续制度
挂号制(长途人工接续,已成为历史) 挂号制(长途人工接续,已成为历史) 立接制(长途半自动接续,已成为历史) 立接制(长途半自动接续,已成为历史) 迅接制(正在适用) 迅接制(正在适用)
接续方式
我国电话网过渡过程
扩大本地网 过渡到三级网(两级长途网) 过渡到三级网(两级长途网) 过渡到二级网(一级长途网) 过渡到二级网(一级长途网) 最终的电话网组成
无级动态长途网 无级动态本地网 电话接入网
18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长途电话网向无级动态网过渡
C1 C2
DC1
DC1
DC1
DC2 C3 C4 C5 DC3 C5
8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我国目前长途电话网结构与近况
长 途 网
DC1 DC2 C5 用户 用户
基干路由 低呼损直达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9
2级交换中心 级交换中心
一级DC1, , 一级 设在省会, 设在省会,直辖市 二级DC2, , 二级 省,地区和县中心
汇接方式
DC1间采用网状结构 间采用网状结构 DC2向DC1汇接 向 汇接 附加一定的直达路由
12
基干路由 低呼损直达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用户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高效直达路由
任意两个交换机之间直接设置的直达路由 高呼损电路, 高呼损电路,电路群呼损率会大于规定值 允许话务量溢出 话务量溢出时, 话务量溢出时,通过迂回路由完成 能完成快速呼叫和接续, 能完成快速呼叫和接续,且保证一定的质量 长 DC1 基干路由 途 DC2 网 低呼损直达路由
25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本地电话网的结构
结构二:树型结构, 结构二:树型结构,即本地电话网的分区与汇接
分区基本思想
将本地电话网分成若干个区,每区设一个汇接局, 将本地电话网分成若干个区,每区设一个汇接局,每个汇接局 下接若干个端局 汇接局之间, 汇接局之间,汇接局与下接各端局之间由低呼损直达中继电路 群互连 由端局和汇接局组成二级本地电话网
C5
13
高效直达路由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用户
用户
迂回路由
两个交换中心之间可能存在多条路由 第一次路由选择时如遇忙,则更换到第二条, 第一次路由选择时如遇忙,则更换到第二条,甚 至第三条……. 至第三条 称第二条和第三条路由为第一条路由的迂回路由 迂回路由是有两个以上路由串接起而成 迂回路由并非与直达路由对应,而是与首选路由 迂回路由并非与直达路由对应, 对应 迂回路由由部分基干路由和直达路由组成. 迂回路由由部分基干路由和直达路由组成.
第五章 电信业务网
5.1 电话通信网概述 5.2 我国电话网的发展历史及结构 5.3 长途电话网 5.4 本地电话网 5.5 国际电话网 5.6 编号计划 5.7 各种接口 5.8 记费方式 5.9 其他业务网
1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5.1 电话通信网概述
通信网的基本组成
终端设备:电话, 终端设备:电话,数据终端 交换设备: 交换设备:程控交换机 传输设备:PCM高次群,SDH等设备 高次群, 传输设备: 高次群 等设备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动态选路方式
5
5.2 我国电话网的发展历史及结构
我国电话网的发展历史
以前是严格的5级等级制 以前是严格的 级等级制
4级长途网 本地网, 1986年 级长途网+本地网 级长途网 本地网, 年
现在:长途网只有 级 现在:长途网只有2级
目前我国电话网的结构
由长途网和本地网组成
主Hale Waihona Puke 方为本区, 主叫方为本区,被叫方为其他区
端局 Tm 端局 汇接区1 汇接区1
27
端局 Tm 端局 汇接区2 汇接区2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来话汇接
汇接局Tm汇接本区内各端局之间的话务 汇接本区内各端局之间的话务 汇接局 汇接来自别的汇接区的话务(来自别的区) 汇接来自别的汇接区的话务(来自别的区)
22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本地电话网
本地电话网的类型(按服务区分类) 本地电话网的类型(按服务区分类)
县城+ 县城+农村 小城市+ 大,中,小城市+郊区 城市+城郊+ 城市+城郊+相邻县及农村 城市市区(市内电话网) 城市市区(市内电话网)
记费方式有多种
市话 郊区话费 农话
23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3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电话网的拓扑结构
星型网(公网中适用) 星型网(公网中适用) 网状(公网中适用) 网状(公网中适用) 树型(专网中适用) 树型(专网中适用) 环型(专网中适用) 环型(专网中适用) 蜂窝状(无线网中适用) 蜂窝状(无线网中适用) 复合型(公网中适用) 复合型(公网中适用)
24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本地电话网的结构
结构一: 结构一:网状结构
由多个端局组成 各端局个个相连 优点:结构健壮,抗故障能力强, 优点:结构健壮,抗故障能力强,各局之间既有直达路 由,又有迂回路由 缺点: 缺点:局间中继线随局数量的增加而急剧上升 n * (n-1),成本增加,管理复杂 ,成本增加, 长途局 长途电话网 本地电话网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长途电话网的路由
长途电话网包括的路由: 长途电话网包括的路由:
基干路由 直达路由
低呼损直达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迂回路由
10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基干路由
是构成长途电话网基干结构的路由 之间, 是DC1与DC1之间,以及各级与下级之间的路由 与 之间 基干路由上电路群的呼损率小于1% 基干路由上电路群的呼损率小于 基干路由不允许话务量溢出 长 途 网
本地电话网的结构
多局制: 多局制:
由若干个电话局组成一个本地电话网. 由若干个电话局组成一个本地电话网. 用户连到各自的电话局上. 用户连到各自的电话局上. 各个电话局间通过中继线相连. 各个电话局间通过中继线相连.
两种结构: 两种结构:
结构一: 结构一:个个相连的网状网结构 结构二: 结构二:汇接制的树型网结构
14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最终路由
两个交换局之间无溢出的低呼损电路群组成的路 由 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仅由一段基干或几段基干路由串接而成 由部分低呼损路由, 由部分低呼损路由,部分基干路由串接而成 仅由低呼损路由组成
15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长途路由选择顺序
首选高效直达路由,次选迂回路由, 首选高效直达路由,次选迂回路由,最后选最终路由 在选择迂回路由时,选择顺序与原则: 在选择迂回路由时,选择顺序与原则:
DC1 DC2 C5 用户
11
基干路由 低呼损直达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用户
2006年春夏 2006年春夏
低呼损直达路由
任意两个交换机之间直接设置的直达路由 电路群呼损率不大于规定值(小于 电路群呼损率不大于规定值(小于1%) ) 不允许话务量溢出 适应在话务量较大的交换中心之间建立 长 途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