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项目范围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8.96 MB
- 文档页数:80
第四章工程项目管理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工程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项目范围界定B.项目范围执行C.项目范围确认D.项目范围控制2.工程项目范围管理是指在满足工程项目()的条件下,定义和控制项目应该包括的具体工作。
A.资金目标B.总体目标C.质量目标D.使用功能3.范围界定的依据不包括()。
A.项目约束条件B.历史资料C.施工方需求文件D.各种假设4.工作分解结构中用于编制项目预算的是()。
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5.工作分解结构中目的为授权的是()。
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6.工作分解结构中目的为编制里程碑时间进度计划的是()。
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7.一般的,在工作分解结构中,前三级由()做出规定。
A.项目经理B.业主C.承包商D.咨询工程师8.对大型工程项目,在实施阶段通常将工作分解结构分解为六级,其中第三级为()。
A.工作包B.单项工程C.单位工程D.分部分项工程9.工作分解结构的主要目的是()。
A.对项目费用和时间进行控制B.将项目划分为多个合同,对外发包C.向与项目有关的组织和个人分配任务D.将整个项目划分为相对独立的、易于管理的较小的项目单元,以界定项目工作范围10.()就是将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的成果和项目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A.工作分解结构B.竣工决算书C.施工组织设计D.范围管理11.工作分解结构的()层次直接按可交付成果划分。
A.第一B.第二C.第三D.以上均可以12.工作分解结构的建立过程错误的是()。
A.需要识别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B.随机选择识别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单元C.确定分解的每个单元是否可以恰当地估算费用和工期D.证实分解的正确性13.工作分解结构中()。
A.级别越低,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描述越粗略B.级别越低,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描述越详细C.级别越高,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描述越粗略D.级别越高,对项目可交付成果的描述越详细14.()要求对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完成的各项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保证正确、满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作。
第一章项目范围管理概述1、项目范围定义:答:在项目环境中,一般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产品(产出物)和工作范围。
产品范围--某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
工作范围--为交付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必须完成的工作。
2、项目范围管理定义:答:项目范围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功能管理,它是对项目产品范围和工作范围进行全面识别、定义、确认和控制的管理过程与活动。
3、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答:(1)为组织选择和启动项目提供决策;(2)为项目实施提供范围的框架;(3)提高资金、时间、人力和其它资源估算的准确性;(4)确定进度、成本测量和控制的基准,便于对项目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控制;(5)有助于清楚地分派任务。
4、项目范围管理的意义;答:(1)项目范围管理是所有项目管理工作的平台和基础;(2)项目范围管理是连接项目工作和前期设计过程的枢纽;(3)项目范围管理是连接项目及其外部环境的桥梁。
5、项目范围管理的基本原则:答:(1)明确责任;(2)注重结果;(3)把握平衡;(4)保持简单。
6、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工作及其内容:答:(1)项目选择决策。
主要内容:战略分析、需求识别、项目构思、项目选择。
(2)项目启动。
主要内容:项目目标确定、项目发起、项目章程制定。
(3)项目范围规划。
主要内容:项目范围管理规划编制、范围说明书制定。
(4)项目范围定义。
即细分,主要内容:工作分解。
(5)项目范围控制。
指项目利益相关者确认和接受了项目范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由于项目实施偏差所造成的项目范围变更或由于项目利益相关者主观要求所造成的项目范围变更所做的度量、评估和处理等各种控制工作。
贯穿于项目全过程,主要内容:范围变更控制。
(6)项目范围验收。
又称范围确认,是指项目利益相关者对已完成的项目的整体范围或项目阶段范围和相应的可交付成果进行正式验收的过程。
主要内容:工作确认、可交付成果审查。
第二章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1、战略的定义:答:组织为了实现其使命或长期目标,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所展开的决策行为、采用的行动模式或遵循的基本概念。
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确定项目的边界和定义项目的具体内容。
有效的范围管理能够确保项目团队在预算和时间内实现项目目标,同时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过程、工具和技术,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
一、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项目范围和项目边界。
项目范围是指项目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项目的具体内容,而项目边界则是确定项目任务的界限。
在进行项目范围管理时,项目团队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需求、约束和假设条件,并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项目范围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范围规划: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分配资源和预算,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2.范围定义:详细描述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具体任务、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以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3.范围核实:确保项目团队和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范围达成共识,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范围进行监督和控制。
4.范围变更控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范围的变更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变更不会对项目的目标、预算和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三、项目范围管理的工具和技术1.项目章程:项目章程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规定了项目的目标、范围、预算、时间表和风险管理计划。
2.范围说明书:范围说明书详细描述了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的任务、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目标,以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3.利益相关者分析:对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以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4.专家判断: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以及解决项目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5.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的任务分解为更小的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的范围。
6.变更请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范围,应提出变更请求,并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
四、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1.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在项目开始之前,应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以便更好地确定项目的范围和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