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法与参数(第三版)_[全文]
- 格式:pdf
- 大小:505.34 KB
- 文档页数:2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主讲人:杨克磊
教材结构:
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1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财务效益与费用是财务分析的重要
基础,其估算的准确性与可靠程度
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结论。 11>.1 财务效益与费用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和估算应注意:
1.遵守现行财务会计以及税收制度的规定。
2.遵守有无对比的原则。 3.体现效益和费用对应一致的原则。
4.根据项目类别和行业特点进行估算。
1.2 财务效益指标
经营性项目:营业收入
非经营性项目:政府补贴
1.3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
融资前分析:先估算独立于融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营业收入,然后估算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
融资后分析:先确定初步融资方案,然后估算建设期利息,进而完成固定资产原值的估算,通过还本付息计算求得运营期各年利息,最终估算总成本费用。
1.4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价格
1.选取财务效益与费用价格时应正确处理价格总水
平变动因素。
盈利能力分析应考虑相对价格变化; 偿债能力分析应同时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和价格总
水平变动的影响。
2.项目投资估算应采用含增值税价格,包括建设投
资、流动资金和运营期内的维持运营投资。
3.项目运营期内投入与产出采用的价格可以
是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含增值税的
价格。
4.在计算期内同一年份,无论是有项目还是 无项目的情况,同种(质量、功能无差异)
产出或投入的价格应取得一致。
1.5 营业收入 1.营业收入=当期销售量×单价
2.当期的产出=当期销售量
3.分年运营量可根据经验确定负荷年后计算或通过制定销售(运营)计划确定。
1.6 补贴收入
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属于财政扶持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等
1.7 建设投资
建
设 项
目
投
资
静态投资 动态投资
建设工程费
设备购置费
安装工程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借款利息
工程费用
1.8 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费+其他费用 1.9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即企业短期信用融资后的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 分项详细估算法。本节介绍分项详细估算法,
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构成要素即存货、
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应付账款和预
收账款等几项内容分项进行估算 。
分项详细估算法 计算公式: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
=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1.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 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2.流动资产估算
(1)存货估算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 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2)应收帐款估算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预付账款估算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4)现金需要量估算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十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十管理费用十营业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合的工资及福利费、
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3.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
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
期的长期借款等。在项目评价中,流动负债的估算 可以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两项。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预收账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1.10 建设期利息 将名义年利率转换为有效年利率:
式中 i —有效年利率;
r —名义年利率;
m—每年计息次数。
计算建设期利息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 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借款当年按半年计息,
其余各年份按全年计息。
单利计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 × 名义年利率
复利计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十本年借款额/2)
×有效年利率
对有多种借款资金来源,每笔借款的年利率各不
相同的项目,既可分别计算每笔借款的利息,也可
先计算出各笔借款加权平均的年利率,并以加权平 均利率计算全部借款的利息。
其他融资费用系指某些债务资金发生的手续费、
承诺费、管理费、信贷保险费等融资费用。项目建
议书阶段,可简化作粗略估算,计入建设投资;可 行性研究阶段,不涉及国外贷款的项目,也可简化
作粗略估计后计入建设投资。
1.11 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1.项目评价中总投资是指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之和。
2.资产分类:
(l)固定资产
①工程费用;
②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③预备费,即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④建设期利息。
(2)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费或技术使用费(含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和商誉等。
(3)其他资产,包括生产准备费、开办费、出国人员费、来华人员费、图纸资料翻译复制费、
样品样机购置费和农业开荒费等。
3.总投资中的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共同构成流动资产。 1.12 总成本费用
项目评价中通常采用生产要素法估算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估算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
+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资产维修费
+无形资产摊销费 +其他费用
+财务费用
1.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资估算。
外购原材费=主要外购原材料消耗定额×单价 +辅料及其他原材料费
外购燃料动力费=主要外购燃料消耗定额×单
价+其他燃料动力费
2.人工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财务分析中的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又称职工薪 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
利费,以及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人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
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
=职工总人数×人均年工资指标(含福利费)
3.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费的估算
(1)固定资产原值: 项目投产时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2)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
业自行确定,一般采用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
作量法。我国税法也允许对某些机器设备采用快速折 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A.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B.工作量法:
①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②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C.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
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D.年数总和法: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4.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估算
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比率
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原值及摊销费的估算
按照有关规定,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成本。法律和合
同规定了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摊销年限从其规定,否则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
的要求。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 其他资产的摊销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的要求。
6.其他费用估算
①其他制造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和福
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生产单位和管理用房屋、 建筑物、设备)、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
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但
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
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项目评价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有:按固定资产原值
(扣除建设期利息)的百分数估算;按人员定额估
算。具体估算方法可从行业规定。
②其他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
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 咨询费、聘请中介机构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
排污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
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
费、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计
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