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首例心脏移植术手术室护士的配合
- 格式:pdf
- 大小:358.60 KB
- 文档页数:2
我院首例心脏移植术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摘要】总结心脏移植手术配合经验。
组建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移植队伍,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护理专业人才。
在供体采集过程中,首先按供心选择标准确认可用于移植的供体;组建取心手术医疗队伍进行准备;手术配合中以切取、保护、包装、运送、修剪、再保护6个步骤进行;密切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供心采集工作。
心脏移植的供心采集完好,正常供给受体移植。
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中护士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中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无菌观念,术中用药的正确管理等,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室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心脏移植术护理配合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唯一的治疗方法[1],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开展。
我院于2008年9月开展了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获得成功,手术效果满意,患者康复顺利,目前生存状况良好,心功能均为Ⅰ级。
现就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57岁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状搭桥术后终末期心衰。
术前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
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标准的Stanford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时间为4小时。
患者在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
术中出血量为:500ml。
2 术前准备包括专科特殊准备和供心采集。
2.1心脏移植手术专科特殊装备2.1.1术前病人的准备手术前手术室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患者的心功能和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预先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了解手术方案和所需特殊用物。
术前看病人,对其进行适当心理疏导,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防止感染发生。
2.1.2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手术前三日制定详细工作流程,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认真准备并逐项核对, 反复推敲,以免忙乱中出现疏忽和遗漏,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2.1.3特殊物品的准备备无菌冰屑8000ml用于供心切取和保存。
备直径35cm不锈钢盆,内放8层大纱布垫2块,打包灭菌后备修心用。
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案例分享心脏移植手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它为那些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提供了新的生存希望。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案例,并介绍手术过程、术后康复和未来展望。
第一节:成功案例分享1. 案例一:小明小明是一个19岁的年轻人,他在出生时就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
尽管经过多次手术治疗,但他的心脏功能仍然不稳定。
最终,他接受了一次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后,他康复良好,并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2. 案例二:玛丽玛丽是一个41岁的女士,她被确诊患有晚期心肌病。
由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她决定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手术非常顺利,并且在术后进行了全面康复护理。
现在,她正在享受健康的生活,并希望能够为其他需要心脏移植的患者提供支持和鼓励。
第二节:手术过程心脏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手术过程,需要一个团队的专业医生和护士来协调工作。
以下是一般心脏移植手术的步骤:1. 病人评估:在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检查、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评估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手术。
2. 移植器获取:成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需要一个合适的供体心脏。
通常情况下,供体选择基于匹配度、供体心脏健康状况以及移植等待时间。
3. 手术准备:在手术开始前,外科团队会给病人进行全身麻醉。
然后,在胸骨中间切开用于暴露心脏,并连接到人工呼吸机上维持呼吸功能。
4. 移植过程:在胸腔暴露心脏后,医生会切断原有的心脏血管,并将供体心脏连接到患者心脏血管系统中。
接下来,医生会通过缝合和封闭切口进行手术结束。
第三节:术后护理与康复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并不意味着治愈,患者在术后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密切监护和康复护理。
以下是常见的术后护理措施:1. 免疫抑制治疗:为了防止患者的免疫系统排斥新的心脏,医生会开立免疫抑制药物来降低免疫反应。
2. 康复计划:根据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医院里的奇迹2023年,医学科技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人们对医院产生了更多的期望。
医院这个地方,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和生命,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奇迹。
在医院的门诊部,一位聋哑的老太太来到了耳鼻喉科。
多年前,她因为意外事故而失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生活变得孤寂而困难。
但是,如今的医学技术带来了希望。
医生利用先进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为老太太恢复了听力。
当老太太第一次听到世界的声音时,她的眼中充满了泪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那一刻,医院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医院的手术室,一名小女孩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
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生活一直在医院中度过。
多年来,她等待着一个适合她的供体。
终于,在奇迹般的时刻,一位无私的捐赠者的心脏为她带来了新生。
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小女孩终于可以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健康地生活。
这个小小的医院奇迹,改变了她和整个家庭的命运。
在医院的儿科病房里,一个患有重症肌无力症的男孩艰难地呼吸着。
这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疾病,使他无法正常行走和呼吸。
医生们决定尝试使用基因疗法,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修复来治疗他的病症。
经过数月的治疗,男孩的病情逐渐好转。
他能够重新站立,呼吸也变得更加顺畅。
他的父母泪流满面,感谢医院带给他们的奇迹。
除了这些个案,医院里还发生了许多其他的奇迹。
无数生命在医生的努力下得以挽救,许多疾病在医学科技的推动下得以治愈。
医院成为了希望的摇篮,每一天都有新的奇迹在这里发生。
然而,医院的奇迹背后是医生和护士们日以继夜的辛勤工作。
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只为了给每一个病患带来健康和希望。
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因为他们相信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值得拯救。
医院里的奇迹不仅是技术的奇迹,更是人性的奇迹。
当我们看到一个个被拯救的生命,我们应该感恩医院,感恩医生和护士们,感恩那些默默无闻的捐献者。
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和牺牲,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这个充满希望和奇迹的时代,我们要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医院手术室器官移植手术的护理配合一、异体肾移植术(一)取肾脏配合(供体尸肾)1.手术物品准备(1)常规物品①敷料包:一次性敷料包。
②器械包:取肾包。
③一次性物品:8号尿管、10号尿管、12号尿管、20m1注射器、1号线、4号线、7号线,手套、输液器。
④其他:冰、口罩、帽子、检查手套、鞋套、垃圾袋等。
⑤消毒物品:碘伏2瓶。
(2)特殊物品:肾罐。
2.手术步骤及配合(1)碘伏消毒。
(2)铺一次性敷料单。
(3)两把20号刀同时给两个医生,切开皮肤、皮下、肌肉、腹膜。
(4)两把剪刀同时给两个医生剪开腹膜。
(5)长弯血管钳2把分离肾脏和输尿管。
(6)取下肾、输尿管,连接冰灌注液(灌注液连接好10号尿管),灌注肾脏,将肾脏置于肾罐内保存。
(7)关闭切口。
(二)受体肾移植手术配合1手术适应证:凡肾功能衰竭已发展到终末阶段,经一般治疗无明显效果者,都是接受肾移植的指征。
2.麻醉方式: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
3.手术体位:平卧位。
4.手术切口:下腹部弧形切口。
5.手术物品准备(1)常规物品①敷料包:普通敷料包、手术衣、中单、修肾包。
②器械包:肾移植器械包。
③一次性物品:吸引器皮管、手套、电刀、长电刀头、10号刀、11号刀、20号刀、冲洗器2个、手术贴膜、IOmI注射器、20m1注射器、1#线、4#线、7#线、3-0可吸收线、5-0血管缝合线、6~0血管缝合线、套管针(外芯)。
④其他:导尿包、中心静脉穿刺包。
⑤药品:5%葡萄糖液、肝素、速尿、5%碳酸氢钠、20%甘露醇、庆大霉素8万单位。
(2)特殊物品:乳胶引流管、腹部自动拉钩、修肾器械。
6.手术铺单(1)会阴部塞治疗巾球。
(2)治疗巾双折铺切口,先下后上,先远后近,布巾钳固定。
(3)小夹单铺于切口上方,大夹单铺于切口下方。
(4)双折中单2块,分别置于切口两侧。
7.手术步骤及配合(1)修肾配合。
①将备好的修肾包、修肾器械打开。
②准备好无菌0寸~4。
(2冷灌注液。
③术者刷手后,穿手术衣、戴手套,从肾罐中将异体肾取出。
中国器官移植“第一例”背后的故事中国器官移植技术□前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但今天的成果,无不是站在40年前第一代器官移植探索者的大胆尝试的基础上的。
中国的心肝移植从瑞金医院起步一一1977年10月21日,瑞金医院为一名42岁的男性肝癌晚期患者进行了肝移植手术。
40年来,中国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走在世界先进行列。
在我国,主管部门对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依然非常谨慎。
2007年,国家卫计委规范全国器官移植开展,直到2013年,在全国3000多家三屮医院中,仅有169家医院可以开展器官移植,可谓是少之乂少。
除了规范器官来源方面的考虑, 器官移植手术本身的难度,也是重要的原因。
现代器官移植的历史并不长,1954年,美国人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肾移植手术,捐献者和接受者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移植的肾脏存活了8年,这被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端。
随后,1963年,美国医生进行了世界上首例肝脏移植、首例肺移植;1966年,首例胰腺移植成功。
1967年,南非的克里斯蒂安•伯纳德博士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
196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瑞兹等人进行了首例心肺联合移植。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能够抑制身体攻击外来器官的药物一一环砲菌素被研制出之后,器官移植才开始成为常规疗法。
在我国,由于“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影响,器官移植起步较晚。
1977年,在物质匮乏、条件简陋的中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诞生在瑞金医院;第二年,中国首例心脏移植再次诞生在瑞金医院。
不打无准备之仗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医学上的创举同样如此。
瑞金医院两次实现中国器官移植的“第一例",得益于其外科的长期积累和大胆尝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外科就已开展了血管移植手术。
1959年,傅培彬在国内率先进行肝脏外科解剖研究。
1963年,美国完成世界上首例肝移植后,董方中也开始了移植手术的准备工作,并指导林言箴等人创新性地进行肝移植动物实验。
手术室护士在心脏手术中的配合体会心外科手术多为高难度的大手术,对各方面工作要求较高。
术中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这要求器械护士工作必须积极主动、熟练到位、分秒必争。
本院自2005~ 2007 年底共做心脏手术28例,通过3 年的实践,现将手术中器械护士在心脏手术中配合技巧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68岁。
其中成人12 例,儿童16例。
28例中复杂性心脏病13例。
术后死亡1例。
2 器械护士的术前准备在主刀医师来到之前,器械护士先到病房了解病情,并与患者交流,做好安慰工作,使之保持愉快、安静的情绪,减轻紧张不适的感觉。
器械护士应做到熟悉心脏外科手术解剖,了解主刀医师的手术习惯。
了解手术方案及配合要点,与主刀医师交流,事先了解手术进路,可以更好地配合手术。
3 特殊物品的术前准备术前一周检查各类心脏缝线,补片等。
并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心内除颤电极板、氩气电刀头等不能高压蒸汽消毒的,我们在术前1 d 采用40 %甲醛熏蒸12 h 后使用。
手术器械应重新擦油并检查性能是否良好,尤其主动脉阻断钳一定要注意检查钳子闭合时齿端是否合拢完善,有无脱扣。
阻断管用14 号导尿管制成,根据成人或小儿分别选用8 cm,6 cm的导管。
注意成人与小儿心内插管管道大小,粗细合适,根据病情种类不同,将手术特殊物品准备齐全,如瓣膜置换、房室管畸形病人需准备冲洗球,瓣时使用。
补片应选大于3cm×4 cm的进口、国产各1 张。
法乐氏四联症、法乐氏三联症病人根据年龄选用粗细不同的人造血管。
术前1 d,将制冰盒用双层包布包好,高压蒸汽灭菌后,在无菌操作下,倒入无菌生理盐水,并按原样包好,放入冰箱制冰,以备心脏停跳时使用。
4 配合要点和技巧转流前的台上配合器械台的摆放很重要,应按手术程序摆放器械。
体外循环手术摆放两个器械台,两个托盘。
靠近的器械台上摆放手术器械和用盆装好的体外循环心脏插管物品,另一台摆放无菌冰盒和一些备用的器械、布单并用无菌中单盖好。
我院首例心脏移植术手术室护士的配合发表时间:2010-05-13T14:34:43.5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6期供稿作者:王桂芳李艳荣崔玉洁[导读] 总结心脏移植手术配合经验。
组建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移植队伍,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王桂芳李艳荣崔玉洁(大庆油田总医院手术室黑龙江大庆 163000)【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6-0023-02【摘要】总结心脏移植手术配合经验。
组建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移植队伍,为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护理专业人才。
在供体采集过程中,首先按供心选择标准确认可用于移植的供体;组建取心手术医疗队伍进行准备;手术配合中以切取、保护、包装、运送、修剪、再保护6个步骤进行;密切配合医生顺利完成供心采集工作。
心脏移植的供心采集完好,正常供给受体移植。
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中护士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中的密切配合,严格的无菌观念,术中用药的正确管理等,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心脏移植手术室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心脏移植术护理配合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心脏病患者唯一的治疗方法[1],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开展。
我院于2008年9月开展了首例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获得成功,手术效果满意,患者康复顺利,目前生存状况良好,心功能均为Ⅰ级。
现就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57岁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冠状搭桥术后终末期心衰。
术前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
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标准的Stanford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时间为4小时。
患者在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
术中出血量为:500ml。
2 术前准备包括专科特殊准备和供心采集。
2.1心脏移植手术专科特殊装备2.1.1术前病人的准备手术前手术室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患者的心功能和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预先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了解手术方案和所需特殊用物。
术前看病人,对其进行适当心理疏导,以减轻其恐惧心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防止感染发生。
2.1.2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手术前三日制定详细工作流程,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认真准备并逐项核对, 反复推敲,以免忙乱中出现疏忽和遗漏,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2.1.3特殊物品的准备备无菌冰屑8000ml用于供心切取和保存。
备直径35cm不锈钢盆,内放8层大纱布垫2块,打包灭菌后备修心用。
电刀、胸骨锯、输液泵、除颤仪、变温毯、输液加温仪,常规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器械,手术特殊缝合线(3-0、4-0prolen),温生理盐水等开胸物品。
及仪器、药品准备清单。
2.1.4手术间的准备心脏移植手术在百级净化手术间进行。
术前对手术间物品表面进行严格清洁消毒,提前1小时打开层流对手术间进行净化。
2.1.5术前心脏移植护理小组人员的准备这很重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心脏方面的相关知识,请胸外科专家讲解有关病人的状况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并反复演练,保障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
同时嘱咐小组成员充分休息,保存体力。
2.2供心采集2.2.1供心采集前的准备对于心脏供体年龄要求极为重要,因为年轻的供体组织活力强,器官功能潜力大,要比年龄偏大者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变效果好。
因此,在选择心脏供体时年龄均要<35岁。
本供体的年龄是22岁,男性。
2.2.2详细了解供体心脏相关的疾病史有明确的心脏病病史及胸部外伤史者不能作为供心选择对象,了解供体胸外伤史至关重要,如胸部挫伤后心脏闻及杂音者,极有可能出现心脏瓣膜撕裂、主动脉窦破裂或室间隔破裂,均不可作为供心[2]。
在心脏移植术前须确定供体的血型配型与受体相符合。
淋巴细胞毒性抗体筛选试验为关键,此试验主要监测受心者血清中是否已存在抗H LA(人白细胞抗原)抗体。
方法是随机采取40~60人的淋巴细胞,分别放置于不同测试板小孔内,然后加入受体的血清,观察其反应。
如果淋巴细胞溶解破坏者,属阳性。
阳性率应<10%,那么心脏移植术后一般就不会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
2.2.3组建高技术的心脏采集小组为使心脏采集工作顺利完成,我院组建了一支精炼的取心医疗组,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灌注师、手术室护士、血库工作人员、联络员等组成供体组。
配备手术室护士3人,其中巡回护士2人,洗手护士1人。
要求手术室护士机智敏捷,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科业务熟练的资深护士配合。
2.2.4采集供体手术配合2.2.4.1 采集供体前为缩短供心的缺血时间,洗手护士将术中使用的物品和药品准备就绪。
开刀前,2名巡回护士及时开放静脉通道,确定静脉通畅后,由1名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师迅速给药,同时另1名巡回护士协助医生进行皮肤消毒。
洗手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快速铺置无菌单、连接管道,手术开始。
2.2.4.2 术中洗手护士必须密切配合手术医生,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并及时做好供心保护和储存的准备工作,使供心切取工作顺利完成。
手术切口采用心脏直视手术的胸骨正中切口,使用电动胸骨锯劈开胸骨;入路后剪开心包,此时,洗手护士已准备好肝素,剂量按3mg/kg计算,等待进行肝素化;根据手术步骤洗手护士及时给医生传递无损伤静脉血管钳处理上腔静脉,再分离主动脉-肺动脉间隔,游离完毕,需在升主动脉上方插入冷灌注针管,洗手护士立即将4/0普理灵缝合线递给一助医生固定灌注针管;然后递给术者静脉血管钳阻断下腔静脉,等待心脏继续搏动10~20次,心脏内血液排空后,再递给第1助手主动脉阻断钳阻断主动脉,灌注4℃冷停搏液,灌注压力维持8kPa(60mmHg),并且局部放置大量冰屑及冰盐水,同时剪断下腔静脉、右肺上静脉,灌注完毕心脏停跳后切断主动脉-肺动脉-左肺上下腔静脉-右肺上下腔静脉。
医生在切取心脏时,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准备好盛有4℃生理盐水的储心袋和保养液等待接取供心。
供心完整取出,立即放入已备好的储心袋内,密闭封好,再放入盛有大量冰屑的保温储存容器内,准备运送。
2.2.4.3供心修剪与再保护供体心脏取下后由2名医生和1名护士共同护送到移植手术室内进行供心修剪。
在供心到来前将修剪物品准备就绪,包括供心修剪器械、各种缝合线、4℃生理盐水[3]、地灯、坐凳、修剪桌,桌面铺置5层无菌单,其表面铺置一层塑料膜,防止液体浸湿无菌单。
供心修剪工作由医生完成,护士配合。
修剪过程均在装有4℃生理盐水的大容器内进行,容器底部铺置纱布垫,供心不与容器壁碰撞,不与空气接触。
要检查心脏各瓣膜是否正常,注意有无卵圆孔未闭,如有,应缝闭。
依次修剪肺静脉、下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以便进行吻合。
在修剪中用输液瓶(距台面80~150cm)作顺行或逆行心肌保护液灌注。
2.3 术中配合2.3.1术晨提前一小时打开层流净化设备,室温设置在22~24℃,湿度50%~60%。
患者入室后,向患者亲切问候,交谈,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右前臂置16G(流量196ml/min)静脉留置针。
协助麻师桡动脉穿刺以监测动脉血压。
气管内插管后麻醉师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和颈内静脉漂浮导管。
保留导尿,接精密储尿器,插肛温探头和鼻温探头。
将各种仪器、设备放置于适当的位置,调节好功率。
确认供心可用后,手术开始。
2.3.2患者仰卧位,胸骨后垫5cm厚软枕,胸骨正中打开切口,上下腔和主动脉插管要选择远离病心的部位,主动脉插管选用直角型插管,管端向上。
灌注心脏停跳液,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切除病心。
此时巡回护士应注意调节胸骨锯的功率,保持各种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观察手术出血和患者病情变化。
切除病心后,巡回护士打开修心盆,倒入2000ml冰生理盐水和500ml冰屑,严格无菌操作下将供心放入修心盆中,由术者检查供心合格后,开始逐步吻合。
左房吻合结束后,巡回护士备500ml 4℃生理盐水连接输液器经左房引流管灌注,进行供心降温。
术者依次吻合下腔静脉、肺动脉、主动脉、上腔静脉。
体外循环机器开始复温的同时打开保温被,温度设置在40~42℃。
开放主动脉,心脏复跳后,给40℃生理盐水冲洗心包腔,给心脏复温的同时检查各吻合口有无出血。
缝合心内起搏导线,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后,拔除各插管,认真止血。
根据病情输血或血浆,与器械护士认真清点器械和物品,关胸。
术中密切观察和记录失血量、尿量,并及时与麻醉师和术者联系。
2.4术中药品管理手术中使用大量的药物,有血管活性药、抗菌素、免疫抑制剂、血制品、凝血酶原等,且使用的时机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术中的用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心脏移植手术由两名护士担任巡回工作,其中一名专门负责药品的使用和管理,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药物使用的最佳时机。
术前备齐所有药物,术晨再次核对无误后,生物制品放入冰箱,随时取用;其余药品集中放置在一个专门的药车上,与麻醉和机器组用药严格分开。
将用药时机和剂量制成流程表,挂于药车上方,提前15~20分钟配制好所需药物,外贴醒目标签,使用时再与使用者认真核对;生物制剂应提前20~30分钟配制,以在室温中复温,提高其溶解度。
所有药物的包装、血袋等妥善保管,以便核对。
认真记录每次用药的时间和剂量。
3 讨论3.1大家知道供心冷缺血的安全时限为3~4小时以内,所以心脏移植手术中各个环节协作非常重要。
手术室护士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从专业技术、物资供应、仪器设备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术中高度集中精力,配合敏捷、准确、快捷、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2感染是心脏移植术后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患者在术中即用了抗排斥药物,并且术后还需长期服用,因此,防止感染非常重要[4]。
术前各项准备和术中应严格无菌观念,所有侵入性操作如:导尿、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开胸手术全过程均应严格无菌操作,同时严格控制参观人员,减少人员流动和污染环节。
3.3手术室巡回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注意用药安全,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生物制剂使用后有无过敏反应以及微量输液泵是否工作正常。
4 小结心脏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和配合。
手术室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需要手术室护士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严密的术前准备,顺畅的术中配合,严格的无菌管理,都为手术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1] 夏求明.现代心脏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111.[2] 周汉槎.临床心脏移植[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5-103.[3] 龚非力.移植免疫进展概述[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6,17(1):1-2.[4] 刘金东,丁伟,等.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