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暂时性菌血症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ppt课件
10
2.急性:
机制不明, 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 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 位的活动性感染灶 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有高 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 主动脉瓣常受累
ppt课件
11
三、病理
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
2.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
1.常规检查
(1)血液:贫血、白细胞正常或升高、血沉升高(2)尿液: 血尿、蛋白尿、管形尿
2.免疫学检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因子重要的方法
应及早、多次培养
4.X线检查:
5.心电图
6.超声心动图:可检查出赘生物、瓣叶异常、脓肿、
动脉瘤、心包积液
当赘生物>2mm大时,可在一个以上瓣膜上检出
感染性心内膜炎
概念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s,IE)是心内膜表 面感染微生物的状态。
特征性病变—赘生物,是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 小板和纤维素的团块,其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少量炎 症细胞。
最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发生于缺损的间隔或腱索或 心壁内膜。
细菌、真菌、分枝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均可引 起IE,但寄居于口腔和上呼吸道的链球菌、葡萄球菌、 肠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IE的主要病因。
(1)血流动学因素: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 ①心脏瓣膜病(尤其二尖瓣、主A瓣) ② 先天性心脏病(室缺、PDA、F4、主A狭窄)
赘生物常位于血流从高压腔经病变瓣口、先天缺损至 低压腔产生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部位:
①测压下降和内膜灌注减少,有利于微生物沉积和生长 ②局部损伤,易于感染 (2)非细菌性血栓心内膜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