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63.50 KB
- 文档页数:59
【概念】内科学是以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疾病而与外科学分开的,内科学按系统不同进一步分为:呼吸、心血管、消化、肾脏、血液、内分泌、营养、代谢、风湿病学等,另外又衍生出传染病、精神病、神经病学。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与防治,它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好内科学,对于今后无论做哪一科的医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学好内科学】联系基础学科知识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如何做好临床诊疗决策】一、诊断思维应掌握以下原则:1.先用一元论解释如:女,45岁,阵发性胸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先考虑常见病如:男,17岁,发热伴咳嗽1天。
上呼吸道感染→2周后仍有发热结核3.先考虑器质性疾病4.排除法作鉴别诊断二、选择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要遵循的原则要了解所选试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价格,在排除诊断时应选择敏感性高的诊断试验,在明确诊断时应选择特异性高的诊断试验,诊断试验先后排序上无创伤的检查应首先,切忌无目的地开一大推化验单和特殊检查。
三、治疗思维上应掌握的原则:1.一般是先明确诊断,再做治疗计划2.一时难以诊断的病例,应抓住良性和可治性疾病的治疗机会3.危重病例应紧急治疗,需抢救在先4.治疗时需重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交互作用,用药尽可能单一,能用一种药治疗,绝不要开二个药。
【应该怎样对待病人】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最宝贵的,医生为患者的健康而工作,应该具备有高度的责任感、精辟的医术、博学的医学知识,有责任改善病人的病情、帮助病人康复、建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告知预防疾病的知识。
病人需要医生的同情心、爱心及理解,这些对病人疾病的缓解及康复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位仅能作出诊断,但不关心、理解患者的医生并不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医生。
【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得到最佳的临床诊疗质量的保证,是诊治成功的第一步。
1、谈话技巧:对待病人要有礼貌,又要有威信,使病人相信你2、医生与家属的关系:及时与家属沟通,与家属达成共识,博得家属支持和理解3、终末期病人的处理: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为重要。
内科学绪论一、临床医学的概念: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学科。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综合学科,它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学和其它学科的基础,与各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的临床基础学科。
内科学在临床学习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学好内科学,别的学科才能学好。
二、内科学习达到的要求1.应用已掌握的医学基础知识对内科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正确分析,并能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
2.在学习了诊断学的的基础上,采集外完整、可靠的病史,完成全面、系统、规范的体格检查,借助实验室和辅助检查,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3.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计划,积极治疗疾病。
4.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中,要应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5.在临床实践中要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具有良好的医德和医风,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感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及时解除病人的疾病痛苦,做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内科学的进展】1.病因学研究:近年来在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在不少方面已有突破性的发现,例如,如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其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的研究,导致对消化性溃疡、胃癌病因学的重新认识,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使彻底治愈相当部分消化性溃疡成为困难,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将成为今后胃癌预防的重要一环。
2.诊断技术的进展:高科技诊断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使疾病得以早诊断、早治疗。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像学检查:CT/MR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不断提高;新的检查技术不断出现,如正电子射线断层检查(PET)、高精度数字减影机的应用和不断改进。
②消化内镜、纤支镜、腹腔镜、胸腔镜等内镜的广泛应用,不但能清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