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简易水稻烘干设备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
谷物烘干机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谷物烘干机的原理、功能和应用,并分析其对谷物质量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谷物烘干机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谷物储存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谷物损失,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益。
一、引言谷物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湿度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谷物收获后往往含有较高的水分含量,这会导致谷物容易发霉、变质和滋生害虫。
因此,研究和应用谷物烘干机,能够有效地降低谷物的水分含量,提高谷物的质量和储存稳定性,对于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谷物烘干机的原理与功能谷物烘干机是一种利用热风和机械作用将谷物中的水分蒸发掉的设备。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加热和通风的方式,将谷物表面和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降低谷物的水分含量。
谷物烘干机的功能主要包括:加热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和排放系统。
加热系统通过提供热风,使谷物表面和内部的水分蒸发。
通风系统通过排除蒸发的水分和控制谷物的温度,保证谷物烘干的效果。
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烘干过程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
排放系统用于处理和排放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
三、谷物烘干机的应用谷物烘干机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谷物储存和粮食加工等环节。
在谷物储存方面,谷物烘干机能够有效地降低谷物的水分含量,防止谷物发霉、变质和滋生害虫,提高谷物的质量和储存稳定性。
在粮食加工方面,谷物烘干机能够减少谷物的水分含量,提高粮食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此外,谷物烘干机还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和贮运等领域,如果蔬干燥、草木干燥等。
四、谷物烘干机对谷物质量的影响谷物烘干机对谷物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谷物烘干机能够降低谷物的水分含量,减少谷物的霉变和发芽,提高谷物的质量和储存稳定性。
其次,谷物烘干机能够杀灭谷物中的害虫和微生物,减少谷物的损失和污染。
最后,谷物烘干机能够提高谷物的口感和食用价值,使谷物更加适合人们的消费需求。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丘陵山区的水稻种植受限于地形起伏和土壤条件复杂等因素,传统的人工劳动在丘陵山区的水稻田里面效率较低。
实现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下面将从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三个方面探讨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
在机械化种植方面,首要任务是解决丘陵山区水稻的土地溢价问题。
可以采用水田平整工程,通过填筑和开挖,使丘陵山区的农田变成适宜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水平化水田。
在丘陵山区引进先进的插秧机械,实现水稻的机械化插秧,提高插秧的效率。
还可以利用WPS(稻麦一体化播种机)等机械实现播种、施肥等工作的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
在田间管理方面,可以推广利用水稻全程机械化管理技术。
一种方法是利用机械化测土施肥技术,通过传感器和GPS等技术实现对土壤的细分施肥,达到精准施肥的目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机械化灌溉技术,通过自动控制和远程监控技术,实现对水稻田的定时定量灌溉,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还可以利用机械化除草、杂草识别和喷药等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田间作业的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收获方面,可以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收割技术。
目前已经有一些先进的水稻收割机械可供选择,可以将水稻的收割和脱粒工作一次完成。
这样不仅提高了水稻的收割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粮食损失和人工劳动。
还可以利用机械化晾晒和扦插机械等技术,实现对水稻的后期处理和加工,提高水稻的质量和附加值。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是结合丘陵山区的地形和土壤条件,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和技术,解决种植、管理和收获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机械化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也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机械化操作能力,推动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普及和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丘陵山区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调研归来STUDY2017.05农 机 科 技 推 广AGRICULTURE MACHINERYTECHNOLOGY EXTENSION农业部组织的“百乡万户调查”第15组在重庆市开展了为期25天的集中调研,重点调查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下行对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情况,并以重庆市为例,提出了提升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规模经营,稳定种粮积极性的意见建议。
一、重庆市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其中涉农区县37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于一体。
境内山高峡深、地势陡峭,山地、丘陵约占90%,平坝不足10%。
可耕地面积3300万亩,人均耕地1.17亩,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素有“六山三丘一分地”之称。
2016年,重庆市共推广各型补贴机具8.6万台(套),实施中央补贴资金1.04亿元,受益农户7.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超过2.29亿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农机总动力131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以上。
二、重庆市粮食种植基本情况2016年,重庆市粮食播种面积3375万亩,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891万亩(稻谷1038万亩、小麦90万亩、玉米712万亩),粮食总产1166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
粮食价格总体变化不明显,近期中稻收购价格为2.70元/公斤,与往年基本持平;玉米价格为2.19元/公斤,同比下跌9.29%,虽较往年有一定下降,但仍大幅高出全国均价28.35%。
重庆市玉米市场价格,相对其他地区变化不大、下跌平缓,主要由其生产、市场特点所决定。
一是种植以坡地、小块地为主。
玉米一般都种植在有一定坡度、相对狭小的“地”上,且多为一家一户经营,产量小、规模经营少,玉米价格下行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小。
二是用途以自家或周边农户饲喂为主。
因产量小,一般不进入市场大流通。
2016年重庆市生猪出栏2060万头,但规模化养殖所需玉米主要依靠外地调运,对本地玉米需求量小。
稻谷烘干调研报告稻谷烘干调研报告调研目的:研究稻谷烘干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调研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等方式获取相关资讯。
调研结果:1. 稻谷烘干技术的现状目前稻谷烘干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烘干、气流烘干和微波烘干等方法。
太阳能烘干是一种常见且经济的烘干方式,适用于充足的阳光资源地区。
气流烘干则通过加热空气流对稻谷进行干燥,具有较高的烘干效率和灵活性。
微波烘干则是一种快速而均匀的烘干方式,对稻谷质量的影响较小。
2. 稻谷烘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稻谷烘干技术逐渐向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太阳能烘干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技术改进和优化设计,提高了烘干效率。
气流烘干技术则借助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实现精准控制和节能降耗。
微波烘干技术在快速烘干和保持稻谷质量方面有着较大的潜力。
3. 稻谷烘干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稻谷烘干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稻谷产地,太阳能烘干是一种常用的低成本烘干方式,被广泛采用。
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气流烘干技术更为适用,通过控制温湿度和风速,可以实现精确的烘干效果。
微波烘干技术虽然目前应用较少,但在一些大型稻谷加工企业中得到了应用。
4. 稻谷烘干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稻谷烘干技术的优势在于提高稻谷质量、保持稻谷营养成分和降低贮藏风险。
通过烘干,可以有效降低稻谷的湿度和杂质含量,提高稻谷的保质期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稻谷烘干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能耗较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此外,稻谷烘干设备的投资和维护成本也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
结论和建议:稻谷烘干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和推广应用,可以提高稻谷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稻谷烘干技术将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广稻谷烘干技术,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他们的烘干技术水平。
水稻烘干机工作原理水稻烘干机是一种用于将水稻干燥的设备。
在水稻生产中,干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湿度过高的水稻易受到霉菌和虫害的侵害,从而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水稻烘干机的使用可以帮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水稻干燥,从而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水稻烘干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空气干燥的原理。
其主要由一个燃烧室和一个干燥室组成。
在燃烧室中,燃料(通常是木柴或煤)被点燃,从而产生燃烧热量。
这种热量通过一个热交换器传递到水稻干燥室中的空气中。
在干燥室中,水稻被放置在一些可移动的层架上。
热量会把水稻表层的水分蒸发出来,然后通过干燥室上方的排气管排出。
排出的湿气会通过冷凝器冷却并凝结成水,然后通过排水管排出去。
为了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干燥室中的空气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
为此,水稻烘干机通常配备了一个温度计和湿度计来检测干燥室中的气温和湿度。
当气温或湿度超过了一定范围时,烘干机会自动调节燃料的使用量或增加或减少通风量,以维持理想的环境条件。
尽管水稻烘干机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干燥效率和性能的提高却需要各种技术措施。
许多烘干机都配备了透明窗口,以便操作员可以观察到水稻的烘干情况。
一些高端的烘干机还配备了可变速风扇和智能控制系统,以提高干燥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水稻烘干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业设备,可以帮助农民将水稻更快速的干燥,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其工作原理基于空气干燥的原理,需要借助于燃烧热量将空气加热,然后通过干燥室中的水稻将其表层的水分蒸发出来,最后通过排气管排出去。
为了提高干燥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许多烘干机配备了各种高科技技术。
一些高端水稻烘干机会使用“逆流干燥”技术。
这种技术是将水稻从下而上运动,而空气从上而下流动。
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流动的优势,加快干燥速度,并且可以用较少的燃料达到更有效的干燥效果。
另外一个关键的工艺技术是干燥控制。
在水稻烘干机的干燥过程中,干燥的过程需要保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丘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然而由于地势起伏,大部分丘陵山区的农田地形较为复杂,农业生产依赖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劳动负担,也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通过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不断探索机械化生产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丘陵山区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丘陵山区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丘陵山区水稻生产一直以来都面临着种植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等问题。
丘陵山区的地势复杂,农民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修地、耙地、播种等传统农事活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传统的农耕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劳动力成本高,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劳动力成本高,难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导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丘陵山区水稻生产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机械化方式加以解决。
二、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意义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是指从种植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都采用农业机械进行作业,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机械化生产可以降低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成本,使农民更加有利可图,增强他们投入的积极性。
机械化生产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减少耕作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
机械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对丘陵山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由于地形复杂,农民所用的农机设备普遍较为简陋,无法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稻谷烘干中心调研报告题目稻谷烘干中心调研报告引言:稻谷烘干是稻谷加工的重要环节,稻谷烘干中心在稻谷生产和质量保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对一家稻谷烘干中心进行了调研,主要涉及烘干设备、工艺流程、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此次调研,旨在了解稻谷烘干中心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为提高稻谷烘干效率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一、烘干设备的使用情况: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稻谷烘干中心主要采用了烘干机进行稻谷的烘干,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
然而,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部分烘干设备存在能耗高、干燥效果不佳的问题。
我们建议烘干中心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提高烘干机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烘干工艺流程的优化:烘干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对稻谷烘干效率和稻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该烘干中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烘干时间不统一、烘干温度不精准等。
我们建议优化烘干工艺流程,通过严格控制烘干时间和温度,提高稻谷烘干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三、烘干中心的管理模式:烘干中心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该烘干中心采用了人工操作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虽然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在一些关键环节上仍然需要人工干预。
我们建议烘干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烘干中心的发展方向:稻谷烘干中心作为稻谷加工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追求创新和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先进的烘干技术正在应用于稻谷烘干领域,如热泵烘干技术和微波烘干技术。
我们建议烘干中心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烘干效率和质量,推动烘干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对稻谷烘干中心的调研,我们了解到该中心在稻谷烘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设备、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建议烘干中心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优化烘干工艺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烘干中心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烘干技术,推动烘干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丘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这里的地势起伏较大,土地资源宝贵,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由于地形复杂、人力资源有限等问题,丘陵山区的水稻种植一直存在着机械化水平较低的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并推动其发展。
一、机械化水稻生产的必要性丘陵山区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区,尤其是水稻种植面积广泛。
丘陵山区的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很多地区甚至较难进行人工耕作,同时丘陵山区的人口密度较低,难以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
实现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是十分必要的。
机械化水稻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同时也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推动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1. 种植环节机械化在水稻种植环节,可以推广使用直播播种机、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设备,实现水稻的全程机械化。
在水稻收割环节,也可以使用水稻收割机、水稻脱粒机等设备,提高收割效率,并减少用工需求。
2. 灌溉施肥机械化在水稻的生长期间,灌溉和施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可以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减少人工成本。
在施肥方面,可以利用化肥机械进行施肥,准确地控制施肥的用量和次数,提高施肥的效率。
3. 病虫害防治机械化对于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可以采用喷药设备进行喷洒,并结合遥感技术、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施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控制农药残留,从而保障水稻的品质和农产品的安全。
4. 种植结构优化在水稻种植结构方面,可以通过种植适宜的优质水稻品种,推广栽培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对病虫害防治的需求。
5. 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动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需要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水稻丘陵山区机械化是指在丘陵山区进行水稻生产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来完成种植、管理和收割等一系列工作。
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对于丘陵山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准备工作、机械设备选择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土地平整、水田改造和设备保养等。
需要对丘陵山区水稻种植区域进行土地平整工作,保证田地平整度。
需要进行水田改造,包括新建排灌渠道、改善田间水利设施,以方便机械设备进入田地并进行作业。
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二、机械设备选择选择适合丘陵山区水稻生产的机械设备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关键。
需要选择适合丘陵山区地形的机械设备,如植保无人机、轮式拖拉机等。
需要选择适合水稻生长特点的机械设备,如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等。
还需要选择具备一定智能化功能的机械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
三、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机械设备的升级,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将越来越具备智能化功能。
水稻插秧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定位和规划路线,实现自主作业。
2. 一体化:不同的机械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协调作业,实现一体化操作。
水稻收割机可以通过网络控制插秧机的作业时机,确保作业的连贯性。
4. 精细化:通过GPS导航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水稻生长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轮式拖拉机可以通过GPS导航精确定位,确保施肥和除草的准确性。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是一个综合技术的工程,需要在准备工作、机械设备选择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械设备的不断升级,相信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丘陵山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其地势复杂、坡度较大,传统的耕种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低下且易引发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实现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以期为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问题分析1.1 丘陵山区水稻耕作存在的问题目前,丘陵山区水稻的耕作主要仍然依赖于人力、畜力和简单的机械。
由于丘陵山区地势起伏、坡度大,土地利用率低,传统的耕种方式往往无法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同时还容易引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1.2 机械化发展的必要性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物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整体竞争力。
二、思路分析2.1 加强科技研发,推动机械化技术创新需要加大对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加速研发推广具有适应性、高效性和环保性的机械化作业设备和技术,提高机械作业在丘陵山区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2.2 推广先进机械化作业设备需要大力推广先进的机械化作业设备。
目前,一些先进的插秧机、收获机、喷洒机等设备已经在丘陵山区的水稻生产中得到应用,但普及率较低。
应当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等途径,鼓励农民购置和应用这些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的普及率和水平。
2.3 完善机械化作业标准和服务体系还要加强机械化作业标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的机械化作业标准,规范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增强农民的技能和管理意识,提高机械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加强机械化作业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使他们更加便捷地使用机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发展路径3.1 提高机械化作业设备的适应性针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的特殊性,需要研发和推广更加适应山地、坡地农田条件的机械化作业设备。
ONGYE GONGCHENG/农业工程N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3期
|
□胡瑞年/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丘陵山区简易水稻烘干设备的探讨
1水稻烘干的现状
四川盆地周边,多丘陵山区,对于
水稻烘干,大多数农户基本仍是靠天吃
饭。
因为收获时正值夏季,脱粒后的水
稻,一般都是在自家院坝摊开,经太阳
晒干为主,也有在其他平地晾晒的,甚
至在公路上进行晾晒。
水稻自然烘干
时,在比较好的天气情况下,一般经过
2d甚至1d的太阳烘烤,就能达到农户
的要求。
但是按国家标准,烘干后的水
稻要入库,其含水率应在13%以内。
在
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不能达到此要求的,再加上四川地区夏季温度虽然不低,但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因此这种方式并不能达到国家要求。
一般经过自然晾晒,水稻含水率最终达到16%~17%就已经是很“干”的水平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型号的烘干机陆续使用,但与此同时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经过专用设备烘干后的水稻,虽然能达到国家要求,但农户普遍反映水稻“太脆”,打米很容易出现碎米现象。
现在四川地区的农户种植水稻,主要以自己食用为主;大中型的水稻种植专合社,把水稻直接出售的情况也较少,一般都是自行打米后再出售,这样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所以这种太“干”的情况反而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导致一些种植大户,也通过晾晒干燥水稻,而不使用专用的烘干设备。
一方面是出于经济考虑,毕竟靠天吃饭能节约专用设备的使用费用;另一方面晾晒后的水稻,打出的米更符合农户的视觉和口感要求。
2简易烘干设备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经过近几年对烘干技术和设备的不断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可拆卸式、场地式、简易式的水
稻烘干设备,以弥补现有烘干技术在水
稻生产中的不足。
如图1所示,简易烘干设备由大
棚、鼓风设备、取暖设备、水稻外围及
筛网层5部分组成。
其中,大棚可用一
般蔬菜大棚制作,高度可以做到3~4m
高,同时在相应位置设置通风孔,通风
孔大小可调节。
鼓风设备可根据需要烘
干的水稻多少确定,5t以下可考虑1kW
的鼓风机,5t以上可适当用更大功率的
鼓风机。
取暖设备可采用功率在200~
300W的热能灯,视水稻的数量或者温
度情况,用2~5个。
水稻外围用1.5cm
厚的木工板制成,高度在1.2m左右。
筛
网层由1m见方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
由角钢架、筛网以及相应的筛网固定装
置组成,整个筛网层由这些单元组成,
可根据水稻量多少以及可用场地大小灵
活组合,比如3m×2m、3m×3m等。
3烘干设备的使用
现以3m×4m的烘干设备为例。
在
场地的使用上,对整个工作场地无特殊
要求,只要有3m×4m的平地,同时能
提供民用电力即可。
大棚一定要预留较
大的通风孔,通风孔的大小可调节,最
大整个侧面可打开。
水稻围板高度定在
1.2m,筛网层的离地间隙为0.4m,实际
一次水稻的装载高度可以达到0.8m,整
个水稻的体积在9.5~10.0m3,装载质量
可以达到7.0~7.5t。
鼓风机选择上,采
用1.5kW的鼓风机。
同时根据情况,在
大棚内,距烘干水稻表面1.0~1.5m
处,放置2~3个热能灯,每个热能灯功
率在200~300W即可。
因为在类似四川
或长江以南的地区,水稻收获的季节大
多在每年8~9月,白天温度都在30℃以
上,可以不用开启热能灯。
当天气多雨
而阴冷或夜晚的时候,再开启热能灯。
在烘干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水稻外围
最好用整块的木工板,同时,外围板的
底部同地面齐平,可用比较厚的海绵密
封缝隙,尽量避免漏风。
在围板适当位
置开孔,留好鼓风机位置。
刚收获的水稻,在天气较理想的情
况下,含水率在20%~25%之间,使用
上面举例的烘干设备,一般2~3d就可
将7.0~7.5t的水稻烘干到含水率16%~
17%,达到农户的要求。
另外,在条件
许可的情况下,刚收获的水稻,可经太
阳晾晒,先使水稻的含水率降低到
图1简易烘干设备示意图
38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3期|39。